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乎哉!昭王逝也,黄金台废也!”乐毅感慨万千。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天下贤士,为千古美谈,乐毅和剧辛都是黄金台中名士。蔡泽如此大才,却不能为燕国所用,勾起了乐毅和剧辛的回忆。

XXXXXXXXX“这人叫李斯,言词如刀啊,一张利口。”李斯得胜后,信陵君大是讶异。

“这是哪国人?好象是楚国人,对,楚国上蔡的小吏。”平原君抚着额头,好半天这才记想李斯的出身。

“楚人?上蔡小吏?”春申君好一阵讶异,有些难以置信:“上蔡也能出如上人物?”

“春申君,此人不容错过。”信陵君提醒他一句,眼中精光一闪。

春申君立时会意,道:“嗯。同为楚人,他不效力于我……哦,不,效力于楚国,岂能得说得过去?”

李斯的口才不凡,展现出了不错的才干,若是能为春申君做事的话,春申君有着说不完的好处。

春申君本一沽名钓誉之徒,贪得无厌,绝不会把李斯推荐给楚考烈王。

XXXXXXXX“韩非,胜!”随着评判宣布,引来一片喧哗声。

“这小结巴竟然胜了!”

“小结巴论战太有意思了,憋得脸红脖子粗,引人发笑!”

“这么多人论战,就这小结巴最有意思了,看着他那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样儿,我就想笑,太想笑了。”

瞧热闹之人,打量着韩非,捂嘴偷笑。

不能怪他们,实在是韩非论战别具一格,太另类了,要人不笑都不成。

韩非参加论战是一种痛苦,他说得累,听的人也累。尽管如此,韩非仍是胜了。

“此子可教。”荀子眼中精光一闪,冲弟子一阵吩咐。

弟子快步而去,把韩非领到荀子面前。

“韩非,你可愿随我就学?”荀子打量着韩非问道。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如同雷霆炸响。

荀子名动天下,是当时的学术界泰斗,他竟然要收韩非为弟子,这太惊人了,要不是亲眼得见,谁会相信?

收个正常人也还好点,收的是一个大结巴,这太另类了,谁能不震惊?

“韩非,这是你的造化,快应下。”韩开地好一通惊讶,忙提醒韩非。

“你你你……教得了了了……我?”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非竟然盯着荀子,一昂脖子,不把荀子放在眼里。

韩非孤傲,放眼天下,也没几人入得了他之眼。哪怕就是荀子这样的学术泰斗,他也要质疑一番。

“韩非,你怎么说话的呢?”韩开地沉声喝斥一句,忙冲荀子道:“先生莫要见怪!”

“你放心吧,先生没那么小心眼。”在历史上,韩非就是荀子的弟子,然而韩非竟然在质疑荀子的水准,要不是秦异人亲眼看见,还真是不相信:“韩非,先生能不能教你,你与先生去屋里论战一通便知。”

这两师徒论战肯定很精采,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话,不太好,还是给韩非留几分颜面的好。

“甚好!”荀子点头同意。

“请。”韩非一甩袍袖,跟在荀子身后。

众人掂起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一脸的好奇,死盯着二人离去的方向。

没过多久,二人回转,韩非耷拉着脑袋,亦步亦趋的跟在荀子身后,不用想也知道结果了,韩非必然是输了。

韩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才,天才不凡,毕竟年幼,还需要时间成长,输给荀子再正常不过了。

很快的,前十名产生了:秦异人、黄石公、尉缭、庞煖、蔡泽、姚贾、顿弱、乌孙落、山戎复和博格牙。

韩非和李斯虽然大才不凡,还需要时间成长,没有进入前十名也属正常。

第一一O章争相拉拢

前十名的诞生,既在秦异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秦异人、黄石公、尉缭、蔡泽、庞煖、姚贾、顿弱进入前十名在意料之中;乌孙落、山戎复和博格牙这三名异族读书人进入前十名,就让人大为意外了。

观三人的论战,不得不承认,这三人很有一套,能言善辩,口齿便给,见解独到。

“这是好事,说明异族仰慕华夏。”司马梗大是欢喜。

“是啊。异族精通中原之书,一点也不必惊讶。”王绾笑着道:“长平大战的罪魁祸首,冯亭,就是一胡人,在中原游学有成,在韩国出仕,做到韩国上党太守,引发了长平大战。”

长平大战千古有名,然而,引爆长平大战的是个胡人,还真是让人意外。

“就算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三人盯紧点。尤其是乌孙落,更是要小心。”秦异人眉头舒开。

乌孙落是匈奴小部落乌孙落的王子,身份并不高,不过,匈奴在日后为祸之烈,千古少有,秦异人当然要小心些。

“公子放心吧,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密切注意。”司马梗是信心十足。

“经过这番论战,不少士子、读书人是身价倍增,我在想,会有很多人争相拉拢吧。”秦异人笑道。

“那是一定的。”司马梗笑得特别开心,道:“他们再怎么拉拢,能有我们秦国招揽的人才多吗?杰出的人才,几乎都去了秦国。”

长平大战后,天下大势已明,秦国的统一之势已成,只要稍有眼光之人,都会选择去秦国,可以这样说,这次抡材大典,秦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XXXXXXXX春申君住处。

李斯快步到来,还未通名报姓,只听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李斯,你总算是来了,快快请进,请进。”

只见春申君在心腹门客李园的簇拥下,快步而来,笑得特别畅快,一脸的亲切笑容,仿佛见到老祖宗似的。

李斯虽然未进入前十名,不过,他的才干已经展露不少,若是再假以时日,让他成长的话,必是一盘盘大才,而春申君手下就未有一个这样的得力干才,春申君很想拢络李斯。

“李斯见过令尹。”李斯忙见礼。

“免了,免了。”春申君执着李斯的手,拉着李斯进去,笑道:“哦哟!同为楚人,在邯郸相见,份外亲切呀,这些俗礼就免了。”

来到厅堂,春申君亲手扶着李斯坐下,命人送上茶水,亲手为李斯递上。

若是对一般人来说,这是莫大的礼节,一定会感动万分,然而,对于李斯来说,没有丝毫荣宠之感,反倒是觉得别扭。

李斯对春申君的为人很是清楚,他只手遮天,贪得无厌,心肠狠毒,绝不会引荐自己。李斯很想拂袖而去,不过,他的家小在上蔡,他若是得罪了春申君的话,他的家小必然要遭到诛连,只得强忍着,忙婉拒道:“不敢有劳令尹。”

“有什么劳不劳的?”春申君脸上的笑容更加亲切了,堆了一层又一层。

饮了一会茶,春申君命人摆宴,邀请李斯入座,亲自为李斯斟好酒,端起青铜酒爵,笑道:“李斯,敬你一爵!你在抡材大典中有不俗的表现,为大楚扬威!”

“令尹言重了。”李斯端起酒爵,谦逊一句,两人一干而饮。

春申君极为热情,不断为李斯斟酒,酒酣耳热之际,春申君盯着李斯,问道:“李斯,抡材大典结束后,你意欲何为?”

“还能有何为?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能有一条活路,能有一餐饭,就是幸事了。”李斯很是感慨。

他是最底层的布衣,最是了解布衣之苦。

“哦哟。李斯,你不必如此颓丧,我府里正缺你这样的大才,你可愿屈就?”春申君开始招揽李斯了。

当然,他的招揽并不是为了楚国,而是为他培植势力。

“谢令尹美意,李斯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李斯摇摇头婉拒。

“大胆李斯,令尹亲自相邀,这是何等的荣耀,放眼天下,有几人能有如此荣耀?你不识令尹美意,饶你不得。”李园沉声喝斥,一挥手,几个身材高大的武士立时进来,盯着李斯,如狼似虎一般。

春申君死盯着李斯,一言不发,脸色有些阴沉。

以春申君的权势,谁敢拒绝他?李斯不识好歹,拒绝他的美意,那就是不给他面子,他很是恼怒。

“令尹勿恼,请容李斯把话说完。”李斯很是镇定,一点也不慌乱,道:“李斯已拜荀子为师,欲随荀子求学,非不知令尹美意。”

“当真?”春申君有些不信。

“千真万确!”李斯重重点头,声调不高,却是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

“你早说嘛。”春申君大笑,一挥手,武士退了下去,冲李斯笑道:“这是好事呀,一定要好好学,学成了回楚国,好好报效父母之邦。”

李斯眼里闪过一抹讥嘲,春申君并没有发觉,笑道:“令尹放心,若非不得已,谁愿舍弃父母之邦呢?”

“是极!是极!”春申君拊掌大笑。

他却不知,李斯这话只说了半句,还有半句是“象楚国这样为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国家,想要出人头地,不得不远走他乡”。

XXXXXXXX黄石公住处。

“见过先生。”平原君在心腹门客毛遂的簇拥下,小跑着过来,冲黄石公见礼。

“见过平原君。”黄石公脸上泛着笑容,忙回礼:“平原君,屋里请,请。”

“先生请。”平原君与黄石公并肩而行。

来到屋里,黄石公请平原君就坐,为他奉上茶水,笑道:“多有慢怠,还请平原君不要见怪。”

“岂敢,岂敢。”平原君爽朗一笑,忙摇手,脸上的笑容更加亲切了。

“平原君日理万机,极是繁忙,此次前来不知有何要事?”黄石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平原君前来他这里,不用想也知道是要招揽他了。

“先生盘盘大才,天下少有,若是埋没,甚为可惜,不知先生可愿入赵出仕?”平原君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黄石公。

黄石公的才具在抡材大典中已经得到展现,极为了得,这是一个大才,绝不能让他去秦国。能招揽当然是好,若不能招揽的话,就要除掉。

“平原君厚爱,黄石感激不尽。”黄石公婉拒道:“黄石本是山野之人,无心出仕。”

“既是山林隐士,先生为何前来参与抡材大典?”平原君有些好奇了。

“平原君过听了,隐士并非一定要隐姓埋名,不问世事。计然亦是一隐士,却是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