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王太孙。”范睢也是附和。

“大父,李冰是不是善于理政,何不招他前来一询?”秦异人却是对李冰有着绝对的信心,道:“丞相当年入秦,在秦一呆就是近两年,几近要离秦了,方见大父,献‘远交近攻’之策。召李冰一询,要不了几多时间。”

范睢虽然很得秦昭王信任,并且给秦国出了“远交近攻”这样的奇策,然而,他取相并非一帆风顺,仍是有一番曲折。

范睢随着秦使王稽来到咸阳,一住就是近两年,多次向秦昭王上书,想要求见秦昭王,秦昭王都没有见他。

直到秦昭王的舅舅穰侯要出兵攻打齐国,范睢的机会这才到来,他抓住时机,向秦昭王上书,痛陈攻打齐国的弊端,并且列且了魏国攻打中山国的教训。

秦昭王这才见他,在见面之前,范睢还拿捏了一通,说了一句“我只知秦国有太后不知有秦王”,这话让秦昭王见他之心更笃。

因为当时的秦昭王只是一个虚位秦王,秦国的实权握在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手里。

两人见面之后,谈了几天几夜,秦昭王对范睢异常赏识,任命他为客卿,正式启动了夺回权力的行动。在范睢的运筹下,秦昭王一举收回了被穰侯把持了数十年的丞相之位,并且逼迫宣太后交出权力,秦昭王这才真正的亲政,成了名符其实的秦王。

“也有理。”秦昭王想了想,还是认为秦异人说得对。

正好李冰在咸阳,得到王命,忙进宫。

见过礼后,秦昭王问道:“李冰,你说蜀中当如何治理?”

“啊!”李冰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一脸的迷糊。

李冰是水工,秦昭王召他进宫,他原本以为是要询问有关水利之事,却是没有想到,秦昭王竟然问他如何治蜀,这太意外了,太意外了。

“君上,李冰不过是水工,善治水,却不知理政之道。”李冰总算是回过神来了,这才委婉的拒绝。

“嗯。”秦昭王微一点头,瞄了秦异人一眼。那意思是说,看见没有?李冰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善于治水,不善理政,这事就莫谈了。

“李冰,假若让你治理蜀地,你会如何做?”秦异人却是没有放弃,而是鼓励一句,道:“这只是假若,并不是真的,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莫要害怕。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这毕竟是假若嘛。”

秦昭王原本想要李冰离开,见秦异人还未放弃,只得暂时息了此心,不咸不淡的道:“异人说得对,你有话就说。大秦的朝堂不是山东之地,畅所欲言便是。”

得到鼓励的李冰微一凝思,道:“既然如此,君上请容李冰放肆一回。”

开场白一完,李冰就一吐胸中块垒了,道:“蜀地,李冰曾经去过,查勘过……”

“什么?你去过蜀地?”秦昭王白眉一掀,眼中精光暴射,道:“你说说,快说说。”

巴蜀之地太过偏远,而且交通不便,秦国对巴蜀之地极不了解。

“冰为治水,奔走四方,蜀中多水患之地,自是去过。”李冰的话颇有些振奋,道:“依我之见,巴蜀之地土地肥沃,还有千里平川,若是治理好的话,不比关中差,大秦就会再多一粮仓。”

“当真?”对于秦昭王来说,他眼下最想听到的就是“粮仓”二字了。要是有足够的粮草,秦军都大举东进了,已经开始灭国之战了。

“千真万确!”李冰的声调并不高,却是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巴蜀的土地肥沃,为何却是险水恶水,民不聊生呢?”秦昭王对巴蜀的情形并不是很了解,这是秦国数十年来的通病。

“这是因为岷江肆虐。”李冰的见解很是独到,道:“欲治巴蜀者,必先治水;欲治水者,必先治岷江。岷江肆虐,所流经之地是水灾频繁,而岷江未流经之地,又是干旱不断,是以,巴蜀之地民不聊生,就成了险山恶水。”

“以你之见,当如何治水?”秦昭王眼中精光闪烁,身子前倾,耳朵竖得老高。

不仅秦昭王兴趣大增,就是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个个如是。

“以我之见,当在岷江的要害之处灌口建一水利,方可治岷江。”一提起水利之事,李冰的眼里就是光芒四射,激情无限,道:“只要治好了岷江,其余事便可迎刃而解。然后,再在巴蜀之地修支渠、毛渠,巴蜀之地就能成为粮仓。”

“嗯。”秦昭王微一颔首,再问道:“那要如何建渠?”

接下来,就成了李冰表演了。李冰不愧是著名的水工,滔滔不绝,说着各种修水利之事。

等他说完,整个上书房一片寂静,谁也没有说话。

就是秦异人,也是一脸的震惊,他虽是知道李冰了得,却是不知李冰是如此的了得。经过李冰的讲解,就算秦昭王、秦异人、范睢这些不懂水利的人也知道此事可行。

“好!好!太好了!”秦昭王红光满面,双手轻击,道:“李冰,你就是巴蜀太守了!”

“好啊!呃!什么?巴蜀太守?”李冰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先是惯性的应允,后就是惊奇万分,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做太守?”

嘴巴张大,眼睛瞪圆,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见到老母猪上树似的。

李冰一介布衣水工,出身低贱,平生遭尽人白眼与冷遇,哪里想得到,秦昭王竟然要命他为巴蜀太守。

太守,那是一方大员,封疆大吏,就是李冰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有朝一日会当上太守,要他不惊奇万分都不行。

第二十七章推倒!推倒!

李冰出身楚国,深知在楚国求官之艰难。哦,不要说求官,就是求一做事的机会,都是千难万难,难如上青天。

哪里想得到,到了秦国,李冰头一遭见到秦昭王的面,只是大发了一通议论,就被秦昭王任命为巴蜀太守。虽然巴蜀之地是出了名的险山恶水,民不聊生之地,那也是一郡,太守仍是无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高位。

就这般,天上掉下一顶乌纱帽,还是砸在李冰头上,李冰那感觉比起做梦还不真实,他只觉脑中一片空白,半天反应不过来。

“没错,你就是太守了,巴蜀的太守!”秦昭王重重点头,再度肯定一句。

“君上,李冰只会治水,不会理政呀,这太守万万做不来。”李冰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忙着推辞,一脸的惊惶。

李冰善于治水,若是让他治水,他有百分百的成算做好。可是,要他处置他从未涉足的政务,他还真不善长,李冰很有自知之明。

“不错!不错!”秦昭王把李冰这惶急样儿看在眼里,更加欣赏,大声赞叹道:“历来只见人求官,从未见人却官,李冰呀,你可是开了先河。”

这话很有道理,无数人奔走,只为求一官。即使没有什么本领,也会吹嘘一通,把自己吹得跟花儿似的,诸如孔子和孟子这些儒家代表就是其中的典型。

李冰倒好,竟然却官,一个劲的说自己不善理政,这在求官成风的战国时代极为少见。

“李冰,你说过要治巴蜀必先治水,要治水就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若你不做太守,要治水也难。”秦昭王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鼓励李冰道:“是以,你做这太守,更便于治水。至于理政之事,你不用担心,寡人给你派一能员襄助你便是。”

秦昭王说得没错,要治理岷江,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若李冰不做太守的话,难以调度,他做了太守就方便多了,更便于治水。

“君上……”李冰仍是有些不敢接受。

“就这么定了!”秦昭王一锤定音,冲秦异人他们道:“你们说,谁去襄助李冰为宜?”

派一个善于理政的能员前去辅助李冰,这太有必要了。只要这人把政务做起来,李冰就能集中精力治理岷江,巴蜀之地就能很快富饶起来。

“王绾可使。”范睢再一次举荐了王绾了。

“王绾?嗯,是个不错的人选。”秦昭王重重点头,道:“如今,河西之地筑城之事已经差不多了,调走王绾也不会有事了。就这么办吧,让王绾入蜀,襄助李冰。”

王绾虽然在创新上不如李斯,不过,才干不凡,为人厚重,办事干练,很得秦国朝野赏识。派他前去蜀中,襄助李冰,这非常合适。

“王绾先是襄助司马梗去邯郸招揽人才,后又被派去河西之地筑城,如今他又被派去巴蜀,都成救火队员了。”秦异人在心里感慨一句,道:“李斯是个不错的人选,只可惜关中治水离不了他;韩非才干不凡,就是年纪还小,还在成长中,不能顶大事;黄石公和尉缭也是大才,只可惜我这里离不了他们。哎,人才呀,还是不够用!”

此时此刻,秦异人格外感到人才不够用了。

“李冰,你估量着治理岷江需几多时日?”秦昭王问道,眼中精光闪闪,很是期待。

眼下秦国最缺的就是粮草了,若是能有粮草的话,秦军都大举东进了,秦昭王是巴不得立时把岷江治理好,让巴蜀之地成为粮仓。

“君上,具体的情形需要臣察勘之后方能知晓。不过,以臣预估,约莫三五载能成。”李冰微一凝思道。

李冰虽曾入蜀,也曾亲自查勘过。不过,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实地勘察,做出一系列的计算,方能有准确的时间。

“三五载,是不是有些长?”秦昭王白眉一挑,颇有些失望。

秦昭王的年岁不小了,来日无多,三五载后他是不是还在,很成问题,要他不急都不成。

“李冰,我助你一臂之力,可以缩短工期。”秦异人突然开口,道:“我教你两样东西,可以加快施工。”

“当真?”秦昭王眼中精光暴射,死盯着秦异人。

对于来日无多的秦昭王来说,只要能缩短工期的事,对他来说是无上福音,要他不急切都不成。

“千真万确!”秦异人重重点头,道:“我已经命军器监做出来了,一瞧便知。”

“走,去军器监。”秦昭王噌的一下就站起来,就要去军器监。

“大父,你不用去,叫他们送来便是。”秦异人忙拦住秦昭王。

秦异人要帮助李冰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