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受到重剑上传来的冰凉,后胜一愣,随即就是欢喜的叫嚷起来:“上将军,你真是有趣,如此逗乐。”
后胜的表现和齐王建如出一辙,真不愧是一对无用君臣,王翦见识过了齐王建的自大,没有心思再见识后胜的无知,右手一挥,铁鹰锐士把后胜押了下去。
“上将军,你可是要设宴与我痛饮?如此甚好,甚好!我们今儿先痛饮一番,明日就出兵伐楚。谢上将军美意。”后胜还兀自不觉,双手抱拳,冲王翦一个劲的道谢。
“有齐王那样的昏君,方能有如此无用之臣。”王翦仰首向天,大为感慨。
那些齐将眼看不对劲,就要逃回营地去,却是没有机会了,秦军锐士如狼似一般冲了上来,把这些齐将制住了。
“奸臣误我大齐!”成了阶下囚的齐将一声长叹:“齐国有如此奸臣,天乎天乎!”
制住了这些齐将,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秦军在王翦的指挥下,如同海潮一般冲进齐军营地,解除了齐军的武装。
失去了主帅,齐军就失去了主心骨,再失去了一众将领,齐军不过是一盘散沙,还能做什么呢?唯有乖乖投降的份。
控制了齐军之后,王翦对这些齐军洗脑,先是声讨齐王建的罪过,其罪有管不住自己的嘴,泄露秦国的机密,秦军不能不问罪。还有齐王只知吃喝玩乐,游猎无度,无心理政,不顾国人庶民死活。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罪过,齐军无法反驳。
紧接着,就是宣扬秦国的国策,大说特说秦国的好处,尤其是秦国推行“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这令齐军士卒大是赞赏。因为他们中就有不少人是奴隶,谁不想翻身?
洗脑的效果非常好,齐军士卒纷纷表示,他们愿成为大秦子民。
达到目的之后,王翦这才把这些齐军士卒遣散。
就这样,数十万齐军风流云散,齐国这才真正掌握在秦国手里。
齐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两段,一段为“姜齐”,一段为“田齐”。
姜齐者,是指姜子牙及其后人的齐国。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在当时,姜子的封地并不大,很小的一块,周围有很多东夷之族。当姜子来到齐地后,就遭到东夷的攻击,不过,以姜子牙之才,要对付这些东夷自然是不在话。姜子牙率领齐军东征西讨,打败了一个又一个东夷之族,夺取了不少土地,齐国的国土越来越广,遂成大国。
姜齐传承了数百年,出了几个著名的国君,诸如齐桓公,齐景公。
田齐者,就是田氏齐国,国君是田氏。
田氏本姓陈,是陈国陈厉公之子陈完的后人。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为了避祸来到齐国定居,后改姓田。
田氏在齐国扎根后,势力越来越大,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就开始收买民心,用大斗借出粮,用小斗收粮。就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齐人归心于田氏,最后,田氏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人,成了齐国的王族。
田齐也有几个不错的国君,最有名的当数齐威王了。
当然,也有一个差点令齐国灭亡的暴君,那就是齐闵王了。齐闵王是出了名的骄横之君,他四面出击,最终是弄得天怒人怨,乐毅趁势合纵,联合秦韩魏楚赵五国,再加上燕国,一共六国联兵伐齐,差点灭了齐国。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得渔盐之利,财赋充足,国力极盛,曾经雄视天下,在齐威王时硬是把当时天下霸主魏国打败,使得魏国由盛转衰,一蹶不振。在当时,天下人一致认为,齐国具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了。
然而,没过几多时间,齐国就开始衰败了,令无数人慨叹。
齐国之亡,就在于“偏安”二字,因为齐国没有积极进取。齐国自以为地处东海之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左右天下大势,能够左右逢源,从中捞取好处。
从邦交上来说,利用齐国有利的地理位置,左右逢源,大捞好处,这没有错。可是,齐国只是坐等机会送上门,并没有积极进取,没有做到“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最后错失大好良机,最终亡国。
秦国和齐国有些类似,只不过秦国地处西边罢了。秦国因为有不错的地理位置,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东进,争霸天下。当然,秦国采取的措施与齐国截然不同,秦国是积极进取,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绝不坐等机会上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最后成功了,而齐国却是失败了。
如果齐国不是偏安,而是象秦国那样积极进取的话,天下大势未可知也!(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上大当了!
齐国灭亡的消息象风一般传遍天下,又引起不少人议论。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燕王僖正与一众大臣饮宴作乐,得到齐国灭亡的消息,燕王僖端起酒爵,喜滋滋的冲群臣,道:“来,诸卿,共饮此爵。齐国是大燕的生死之敌,昔年,乐毅伐齐,几致成功,最终却是功亏一篑,惜乎哉。如今,齐国终于灭亡,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齐国也有今日,罪该应得也!”
燕国一直很弱小,没少受齐国的欺负。诸如,两国争水,齐国在上游筑起堤坝,不给燕国放水。哪里想得到,堤坝竟然垮了,致使洪水涌向燕国境内,淹死数万人。按理说,齐国理亏,燕国占理的事儿,结果却是燕国还不得不遣使向齐国赔罪,因为齐国强大,燕国惹不起来。
还有,齐国趁着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出兵燕国,想要吞并燕国,虽然最终没能成功,却是使得燕国更弱。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燕国的奇耻大辱,燕人最恨齐国,乍闻齐国灭亡的消息,燕王僖能不欢喜吗?
“好!灭得好!齐国之灭,天理昭昭是也!”一众大臣也是欢喜难言,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燕王僖饮干爵中酒,道:“秦国建此大功,代大燕复仇,大燕不能不贺。嗯,遣一使携重礼入咸阳,向秦帝道贺吧。””
“君上,不可,万万不可。”有大臣忙阻止,道:“虽说齐国可恨,然而齐地富饶,秦国得到齐地,更加富强,其势更炽,若是要攻燕的话,大燕如何应对?”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秦国灭掉齐国后,得到齐地的渔盐之利,这会让原本就很富强的秦国更加富饶,实力更加强大,一旦对燕国用兵的话,燕国没法抵挡。
“是呀,君上。”一片附和声响起。
山东六国,已被秦国灭掉四个了,只剩下楚国和燕国了,不用想也知道,秦国会对这两国用兵,这事不得不虑了。
“这……”燕王僖拧着眉头,沉吟一阵,道:“没事,大燕不是还有辽东吗?一旦情势不利,大燕就往辽东撤,不用怕。这遣使庆贺还是要做的,大燕势弱,不得不如此。”
就这样,燕国在明知秦国要对燕国动手的情形下,还不得不遣使入咸阳道贺。
XXXXXX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一双眼睛死盯着地图,眉头紧拧着,忧心忡忡。
楚考烈王是个玩乐主,一有空就要与群臣痛饮,今儿没有饮宴,堪称一奇了。他之所以没有饮宴,那是因为他没有兴致,因为秦齐联兵伐楚,这令他忧虑不已。
在得到秦异人亲征的消息后,楚考烈王就认定秦国这次不是要灭齐,而是要伐楚。光是一个秦国就够让楚国受的了,再有一个齐国,那么,楚国前景堪忧啊,楚国还能不能再存在,谁也说不清楚,他不得不忧虑。
楚考烈王召集君臣,商议如何应对,却是没人有办法。就是他很是倚重的项燕,除了提出出兵应战的办法外,再也没有好办法。
若秦齐两国真的联手,从东、西两个方向打过来,这会极大的压缩楚国的战略空间,让楚国穷于应付。集中全力先打齐国嘛,这会给秦国良机,秦军一定会长驱直入,深入楚国腹地,等到楚国解决了齐国之后,楚国已经占领了大片大片的楚国土地城池。
先集中兵力对付秦国,楚国一定打不过秦国,一定会败军覆师,其结果一定是丢土失地。再者,还会给齐国以可乘之机,令齐国占领不少土地城池。
派兵同时对付两国,那更加不行了。以秦军之善战,就算楚国集中全力,也没有胜算,更何况分兵了。
就这样,商议来商议去,都没有好办法,楚考烈王唯有在宫中盯着地图生闷气的份。
李园和春申君侍立在侧,大气也不敢出。
“君上,君上……”一个内侍急匆匆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开了。
“什么事?可是秦国发兵攻楚了?”楚考烈王霍然转身,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骇然之色,脸色发白,身子发抖。
对于楚考烈王来说,他眼下最怕的就是秦国发兵攻楚,那意味着楚国很可能会灭亡。
“……大喜事,大喜事!”内侍满面红光,欢喜难言,跑起来象在飞。
“喜事?何来喜事?大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这还能有喜事吗?”楚考烈王把内侍的叫嚷听在耳里,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压根儿就不相信。
依他想来,楚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能存在几多时间都不知道,哪能有喜事。
“喜从何来?”春申君忙问道,脖子伸得比长颈鹿还要长,一脸的期盼。
“齐国灭了,齐国灭了呀。”内侍急吼吼的嚷起来,扯起嗓子放声高歌:“秦国并不是要攻大楚,而是灭齐呀,这能不是喜事吗?”
“灭齐?”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楚考列烈王和李园、春申君之口。
“噌。”楚考烈王敏捷如同猿猴,一蹦而前,一把揪住内侍衣襟,使劲摇晃,大吼道:“当真?你没说谎?”
“君上,如此大事,我能说谎吗?”内侍忙道。
“有理,有理,极是有理。”楚考烈王一个劲的点头,狠狠赞成。
“太好了,大楚保住了。”楚考烈王放开内侍,迈开步子,小跑起来,跑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个劲的欢唱:“天佑大楚呀,天佑大楚呀。”
他最担心的是秦齐两国联兵伐楚,原来是白担心了一回,秦国是要灭齐,楚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