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一副字儿,就打消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揣测。

郭业不由得心中感激,李二陛下做事,真敞亮,真给力!

“郭大人简在帝心,真是前途无量呀!”

“我们这帮人垂垂老矣,以后大唐的朝廷还是看郭业郭大人的了!”

“尚书大人屡立奇功,陛下把朱雀坊的宅邸赐给尚书大人不过是酬功罢了,可笑有些人竟然以为郭大人要失去陛下的信任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郭大人一入长安城,我就看出来他不是一般人。依我看呀,再过几年,郭大人宰相也做得!”

“郭大人家的小公子,你看过没有?虽然才半岁,那也是聪颖了得,宅心仁厚,日后必将超越郭大人……”

呃……也不知道这位怎么看出来的。

……

……

李二陛下的墨宝一到,官员们一片谀词如潮。

郭业明知道他们在拍马屁,听得还是颇为受用,刚才压抑的情绪一扫而空!

郭业请顺公公上座吃酒,可顺公公还要赶紧回宫复命,婉言谢绝了。郭业最后还是从袖兜中掏出一坨金锭子给顺公公,聊表谢意。顺公公推辞不过,只得勉强收下。

顺公公一走,平阳郡公府内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郭业高兴得让人将李二陛下的御赐墨宝裱起来,就挂在正厅,好让来访客人都看见。

孔颖达悄悄的道:“原来还是我以小人之心度陛下君子之腹了。真是惭愧呀!看来陛下真的对郭业、非常信重。不过陛下如此看中郭业。难免惹人记恨,对郭业未必是好事。”

唉,这位大儒,一辈子奉行中庸之道,对于郭业如此高调,一直不大看好。

陈康陈仲达却不以为然,又不敢直接反驳孔颖达这位士林前辈,想了一下道:“我辈世受皇恩,提拔于草莽之间。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处事,只求上对得起陛下,下对得起黎庶。从未听说过要避免遭人嫉妒的,老大人过虑了。”

马元举虽然犟脾气,但不像孔颖达那么迂腐,道:“陛下此番维护郭业,足见皇恩浩荡。这不仅是对郭业的维护,也是对我们士林清流派的维护。若是有人不满,也不是郭业一个人的事。我辈定当为郭大人发声。再说陛下刚刚赐予了墨宝,谅他们也不敢马上跳出来!”

郭业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心想无论李二陛下是如何想的,这次自己大出风头之后,是该低调一段时间了。不过今日,还是要开怀畅饮,热烈庆祝,要不然也太不给李二陛下面子了。

郭业挂起了御赐墨宝,那就如同女娲娘娘竖起了招妖幡。

刚才平阳郡公府还是庭前冷落车马稀,不一会儿就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了。

虽然那些朝中大佬,碍于面子没过来,不少人还是补送了礼物过来。

你再大还能大的过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都送贺礼了,你敢不送?

你是想表达对李二陛下的不满吗?

至于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员,就更顾不得那么多了,要想当官,还能要脸?

虽然宴会已经开始了,还是乌秧乌秧的一拨又一拨地过来。来了,还要送重礼,要不然又如何表达对平阳郡公的敬仰之情呢?如何表达自己迟到的歉意呢?

郭业郭大人借乔迁之喜疯狂敛财的卑鄙计划,虽然几经波折,最终还是圆满成功!

这件事里,最为高兴的还是士林清流系的官员,郭业露脸,就是士林清流系的官员们露脸!

三系之中,哪个官员有御赐御赐朱雀坊的宅子?

郭业郭大人呀!

郭业郭大人是哪系的?

士林清流系呀!

这不正说明士林清流系大有可为吗?

刚才还有谣言说李二陛下另有怀抱,李二陛下的墨宝一来,算是彻底打消了人们心中的疑虑。仕途清流系的分量,在皇帝陛下的心目中是最重的!

郭业的这次宴会,成了士林清流系的一场狂欢。李二陛下给郭业撑腰,又何尝不是李二陛下给仕途清流系撑腰?

众人狂欢了一夜,直至次日清晨,这场宴会才宣告结束,宾客们纷纷离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郭业都宅在朱雀坊的府邸,日子都过得非常之安静。

每日里和一妻二妾谈谈情,说说爱,尽享鱼水之欢,继续开战造人运动。

小萌女郭襄和爹爹也逐渐腻歪起来。郭业每日里没事就给郭襄讲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呀,灰太狼和喜羊羊呀,听得小丫头如痴如醉,最后郭襄喜欢爹爹还超过贞娘!

郭小渣也开始离开襁褓,开始练习爬行,眼看着儿子茁壮成长,郭业每日里心中充满了温馨。

老太君对郭业这段时间的表现也很满意,儿行千里母担忧,老人家还是希望家人都在身边。

郭业偶尔上上朝,却只装装样子,做个摆设,从不发表意见,就差把尸位素餐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什么事儿都是好好好,可可可,行行行,谁也不得罪。

遇到有人争执,非要给出意见,郭大人就会把脸一板,正色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即将致仕的老头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竟然有几个御史弹劾郭业尸位素餐。

李二陛下立刻严词驳斥,直接打发这几个御史出外巡查了。

如此以来,大家也算明白了陛下的心思,郭业怠工怠得那是更加理直气壮了。

至于礼部和领军卫府衙门的本职工作么,郭业也不怎么上心。

偶尔去这两个衙内应应卯,检查下两个衙门的日产工作,就当是调剂生活了。

至于具体事务,嘿嘿,就别指望咱们郭大爷有什么具体指示了。

批阅公文?你想都别想!

奇怪的是,郭业郭大爷的怠工举动,并没有影响朝廷和衙门的正常运转。相反地,由于郭业的低调作为,使得朝廷三系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平衡。没有了争权夺利,各种政事各司其职,波澜不惊。

看来,郭业这段时间做一个大唐政府的薪水小偷,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

鱼暖暖去扶馀国的准备工作,要比预计中慢了很多。主要是柴令文和梁二少两位公子,舍不得鱼暖暖远行,暗中拖了不少后腿儿。

在这件事上,二位大少表现了难得的一致。

可是前方军情如火,在鱼暖暖发了一次飙之后,二位大少才展现了难得的高效率。

一直到,一个月之后,去扶馀国的船队终于准备完毕。

鱼暖暖带上了王伯当夫妇,还有押运着长乐坊钱庄拆借的银子,离开了长安返回扶馀国。

大海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回转。

郭业并未送行,而是全权由柴令文和梁二少这两个斗气冤家负责此事。

至于两位大少如何同鱼暖暖洒泪分别,他就眼不见为净了。

对于郭业主动疏远鱼暖暖,两位大少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朝廷无事,家中无事,郭业享受了一段穿越大唐以来难得的平静生活。

直至临近年关,一封远方的来信才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

给他来信的不是别人,正是远在天竺国,帮助戒日王平定内乱的卫国公李靖。

第1230章卫公来信

卫国公李靖远征天竺,对抗五国联军,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郭业是实实在在的替卫国公捏着一把汗。

虽说李靖在后世被称为大唐军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得着的军事天才,可那五国联军也不是吃素的。

这几个国家身在中国这个庞然大物身边,一直到郭业那个年代都独立自主,没有被中国所吞并,岂非无因?

要说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那也太扯淡了。

这么爱好和平的民族,怎么可能从黄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为占尽天下膏腴之地的中央之国?

如此爱好和平的民族,怎么可能从初期的几万人口,发展成世界上人口第一的民族?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是咱们对这件事的解释。

这话你信吗?反正郭业是不信。

这几个小国,可和塞外不同,稻米一年三熟,土地十分适合耕作,中原王朝能不对他们的土地垂涎三尺?

既然中国一直没能把这几个小国吞并征服,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块硬骨头,不好啃呀!

何况,这次要对付的不是一国,而是五国的联军。

这次要是让郭业领兵,郭业可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要是李靖一没留神,打了败仗的话,大唐帝国可真要出大事了!

郭业紧张的读完卫国公的来信,对李靖的担心倒是完全放下了,可是却完全高兴不起来,因为一个大麻烦要找上郭业了!

李靖先是介绍了天竺的战事。

天竺的战事进行的很顺利,戒日王朝在大唐军队的帮助下,势如破竹,已经大败五国联军,定鼎天竺,并且定都于曲女城。

卫国公李靖大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不日将班师回朝。

李靖对于天竺的战事轻描淡写,真是应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在郭业想象中的血海鏖兵,各施奇谋,连番大战,完全没有发生。

李靖来了,李靖战了,李靖胜利了。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简单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李靖就是这么神奇,让郭业对于大唐军神的含金量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同时,郭业对于自己在大唐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可有可无倒是谈不到,得封平阳郡公么,这里面的运气成分还真不少……至少在军事方面,郭业的能力和大唐军神李靖比,还差得远!

果然这是不能小看了天下英雄呀!

可是这些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李靖在信中还提到了一件事。

可怜的戒日王已经在一个月之前驾崩了,因为他的两个王子在平叛南天竺的战斗中也相继战死,所以天竺国的王位将会由戒日王唯一的继承人——拉迦室利公主继位,封号为戒日女王(戒日王朝的国王不论谁继任王位,都统一封号戒日王)。

卧槽了,这事儿还真让她做成了!郭业心中一阵感慨。

这个曾经跟郭业在天竺合作过,甚至跟他发生过荒唐春事的公主殿下,早就有意染指天竺王位,还从郭业这儿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