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重一点,皇帝都下了罪己诏,你长孙无忌身为辅政大臣,还不该以死谢天下?

一想到这儿,长孙无忌立马开始想办法开始打消起皇帝妹夫的这个疯狂念头,噗通一声,不顾地上满是大雪覆盖,伏地叩请道:“陛下,罪己诏,万万不能下!”

不待李二陛下反应过来,长孙无忌已经开始遍数起李二陛下贞观这几年来的功绩:“陛下自登基以来,勤俭克己,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轻徭役,重社稷,仓禀足,人知礼。如今大唐虽立国不足二十载,却渐渐国富民强,初具天朝上邦之盛世初景。对外,我大唐自灭了宿敌东突厥之后,更是连番屡屡开疆拓土,先是吐谷浑七座城池归我大唐,成了大唐辖下吐谷浑道。再是吐蕃国,此次远在吐蕃的行军大总管英国公前日发来捷报,再次挫败薛延陀大军。英国公扬言,不出一个月,薛延陀必败,吐蕃国即将归唐,成为我大唐第十二道。”

“哦?”

显然,长孙无忌最后一番话勾起了李二陛下的兴趣,脸色渐渐缓和,问道:“这么说,英国公李绩率十万大军入吐蕃后,势如破竹,屡屡大捷?据朕所知,吐蕃国如今虽然乱作一团,但至少还有百万奴隶军和将近五万的薛延陀骑兵啊!辅机,你且起来答话,天寒地冻跪在地上,这不是遭罪吗?”

长孙无忌见着皇帝妹夫貌似不再惦记罪己诏的事儿,立马会心一笑,从地上爬了起来,抖了抖膝盖上的积雪,拱手说道:“回陛下,吐蕃国内有百万奴隶军不假,但百万奴隶军面对大唐强军根本不堪一击。而且,听说奴隶军中,还有逻些城中还有吐蕃人屡屡起义,归顺我大唐,所以间接地瓦解了吐蕃军铁板一块的局势。再说了,英国公如今亲率十万大军,一改往日的传统作战之法,用起了新式战法,打得吐蕃顽抗势力和薛延陀骑兵根本头尾不相顾。叫什么战法来着?容臣想想……哦,对,就叫——闪电战!”

“闪电战?”

李二陛下一听这三个字时,堆笑的脸上猛地一僵,显然被这三个字给刺激到了,喃喃自语起来:“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个闪电战术还是益州侯郭业想出来提供给英国公的吧?唉,郭业此子,可惜了,朕之过啊,朕就不应该派他出使吐蕃啊,是朕害了他啊!”

干!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暗骂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好死不死为何要在皇帝妹夫面前提起闪电战这茬儿啊?

这不,又勾起皇帝妹夫对郭业这厮的挂念了!

郭业!!

哼,你连死了都要给我长孙无忌添堵,真是死不足惜!

可是,他后悔也没用,现在李二陛下脑海中尽是浮现起与郭业相知相识的点点滴滴,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声音有些哽咽地问道:

“辅机,朕之前让你亲自来操办益州侯郭业的身后之事,你准备得如何了?如今他虽尸骨无存,但朕总不能就让他这么不明不白冷冷清清的走吧?该封赏他的,该厚抚他的,朕都要一并给他,为他立上衣冠冢,让他风光大葬,千万不要冷了满朝臣子的心啊!”

第974章身前身后名

长孙无忌算是听出来了,自己这位皇帝妹夫是铁了心要厚抚郭业,要给这厮荣宠身后事,风光大葬。

罢了,长孙无忌心里很快便有了腹案,心说,人都死了,以后再也不会跟我再斗来斗去了,又何必跟一死人计较呢?

长孙无忌最近因为郭业的死,好不容易才得到了李二陛下的倚重,缓和了不少关系。不想因为一个早已尸骨无存的郭业,而又惹来皇帝的猜忌。

于是,他心里不情不愿地哼了一声,好吧,郭业,算你小子有造化,死后能有此殊荣,算是便宜了你这厮!

随即,他拱手一礼,答道:“陛下,益州侯为国捐躯马革裹尸,哦不,连尸体都没有寻到,委实令人惋惜。陛下吩咐微臣亲自处理他的身后事,已经操办得差不多了。臣不仅让人在益州侯府安置了灵堂,供朝中百官拜府吊唁,还让人从快马加鞭将益州侯在蜀中陇西的亲属悉数接到了长安。他的母亲郭柳氏、他的两名妾侍郭杨氏、郭康氏,还有他的女儿,臣都让人借进了长安,如今就住在益州侯府内。侯府诸事都有益州侯的夫人平阳郡主在亲自主持。”

李二陛下微微点头,道:“辅机倒是细心,唉,郭业这小子一走,郭府上下都是女眷,没有一个男丁继承香灯挑大梁。这个时候朕不帮他,谁来帮他?辅机,回头让宗正寺卿李道宗亲自跑一趟郭府,送上黄金千两,算是朕与皇后的心意。”

“臣,遵旨!”

长孙无忌又是一礼,假惺惺地兔死狐悲般感慨道:“皇上和皇后有心了,益州侯若是泉下有知,必是死而无怨了。”

“呵呵,辅机又非郭业,岂知他如何想?”

李二陛下脸上淡淡,却说了句令长孙无忌哑口无言的话,好像自己的妹夫在若有若无的讽刺自己。

李二陛下没有理会长孙无忌的尴尬,继续问道:“那朕交代你的封赐呢?朕答应过郭业,只要他在吐蕃立下功劳,凯旋而归,朕封他一个平阳郡公。封爵之事,你跟江夏王李道宗有过交代吗?”

长孙无忌心里郁闷,郭业是在吐蕃立下赫赫功劳不假,可他不是死了吗?哪里谈得上凯旋而归?既然死在了吐蕃,连尸体都没找到,干嘛还要便宜他一个平阳郡公的爵位?

不过当着李二陛下的面,他可不敢这么说。

因为人皇帝都这么说了,铁了心要给郭业身后荣耀恩宠,自己这个时候跳出来唱反调,这不是明摆着给皇帝上眼药,证明自己心眼还比针尖小,心胸狭隘到连个死人都不放过吗?

于是,他连连点头称道:“陛下放心,如今益州侯府头七还未过,臣一会儿出宫会知会江夏王此事,让他早点拟出封赏郭业平阳郡公爵位的条陈。等着侯府头七一过,郭业衣冠出殡入土之日,臣会亲自前去宣布这道旨意,以示皇上的恩宠。”

“嗯,这件事情就交给辅机了。”

李二陛下神情有些落寞地看着宫墙之外的长安雪景,自顾说道:“郭卿衣冠出殡那天,朕会亲往府上,送他一程。也算是成全了朕与他的一场君臣之谊。唉,他之死,朕之过啊!”

“啊?”

长孙无忌一听皇帝要亲自送郭业的衣冠出殡,显然被惊了一把,有些愕然地看着自己这位皇帝妹夫,心生妒意道,看来郭业这次还真是对了,若他不死,以皇帝对他的眷宠,将来势必也是位列宰辅之辈。嘿嘿,死得好,死得好啊!

继而,他收敛起错愕神色,拱手赞道:“皇上如此体恤臣工,我等身为子者幸甚,大唐江山社稷幸甚!”

李二陛下又是摆摆手,今天对他这些马屁真是不感冒,意兴阑珊地冲顺公公喊道:“董顺,摆驾,回甘露殿吧!”

“喏!”

顺公公连忙呼喝起侍奉左右的内侍宦官们起驾,返回甘露殿。

这时,李二陛下突然驻足扭头又看了一眼长孙无忌,缓缓问道:“辅机,郭卿的头七几时过?”

长孙无忌这事儿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回道:“还有三天,陛下。”

“三天?好,辅机,你代朕通传一下。”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即日起朕要罢朝三日,直至郭卿头七结束,以示哀悼。还有,郭业是为我大唐而殉难,凡在长安的官员,甭管与郭业之前有否嫌隙,都统统给我去郭府吊唁。郭府如今只剩妻儿寡母,莫要人走茶凉,门庭冷清。若有谁不去的话,哼,别怪朕睚眦必报!”

“啊?陛下,这……这……”

长孙无忌被惊得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却只见李二陛下重新转身,挥手喝道:“董顺,摆驾,回甘露殿!”

“喏!”

顺公公一甩拂尘,扯着嗓子吆喝道:“陛下有旨,起驾回宫甘露殿哩……”

霎时,人走声传金黄伞盖挪移着下了宫门城楼。

城墙之上,仅剩长孙无忌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傻愣在这儿,任凭大雪飘零落在身上,硬是呆若木鸡般一动不动如一尊泥塑。

……

……

雪,依然在下。

寒意,继续肆虐在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在屋中围着火炉取暖。唯独太平坊的郭府,中门敞开,缟素悬挂,灯笼糊白,府中下人个个披麻戴孝,站在门口迎送着前来郭府吊唁的宾客,至于宾客人数却是稀稀落落,很是冷清。

此时此刻,暮霭沉沉,已近华灯初上的黄昏时分,该是一家围炉用饭的时辰。

而郭府却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无不透着哀沉肃穆的气氛。

灵堂摆在郭府的正厅,因为没什么宾客前来吊唁,仅有郭业平日素有往来的一些士林清流系同僚在帮忙维持着,就连虞世南和孔颖达都迟迟没有出现。

趁着这个空档儿,秀秀搀扶着老太君郭柳氏去了花厅稍歇片刻,养养精神。

花厅中,老太君拄着龙头拐杖居中而坐,吴秀秀居左而坐,贞娘与康芷茹则居右而坐。

此时,秀秀神色落寞,眉有愁容,正替贞娘抱着还未满周岁浑然不知世间事的小郭襄。

而贞娘和康芷茹则是坐在她对面,脸色惨白如纸,恸哭流涕抹着泪儿,险些哭得岔过气去。

整个花厅中,因为两人的哭泣,笼罩着浓浓的悲伤。

兴许是因为两人的哭声惊动了睡熟中的小郭襄,这小丫头一睁眼,便哇哇啼哭了起来,嗓门之大,足以震彻府内。

咚~咚~咚~!

老太君用龙头拐杖狠狠敲打在地面,冲贞娘二人喝道:“哭够了吗?哭够了就歇歇吧,我这个老婆子早已哭得泪干了。不过今天老婆子不会哭也不想哭了,因为我一直相信我儿未死,我儿至今死不见尸,谁能证明我儿死了?所以,老婆子不哭,因为我儿乃似乎福寿之相,绝不会就这么年纪轻轻而夭折的!”

“呜呜,婆婆,不要自己骗自己了,相公明明就是捐躯在吐蕃国了。”

康芷茹抹泪儿哽咽道:“长孙无忌大人都说了,我家相公战死沙场,埋骨他乡。连朝廷都下了讣告,说当朝礼部尚书、益州侯郭业忠心耿耿,为国捐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