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莫荣新穿着白夏布长衫,手执长烟杆,只身来见孙文。孙文开门见山地说:“我为什么要用大炮轰你?因为你执掌广东军政大权,却弄得民不聊生。国家的主人是人民,你地却将主人如此虐待,实在是违法乱幻到了极点!”莫荣新听后,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孙文继续说:“你知道吗?现在广东同胞有代表来见我,要我将你从严处罚。”
莫荣新连忙很恭敬地回答道:“是我的错,我干得不好。”我来时没有坐汽车,沿途步行视察市面,觉得商业十分萧条,但有很多烟馆和赌馆,我回去后必定大力整顿,不负广东人民的托付……”
如此做法,方避免桂系与孙文全面对抗。
但那以后,为了反制孙文之元首政府,1918年1月,由桂系发起,要求改组军政府,规定以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和海军程璧光为联合军事代表,而孙文则只居一个政务委员空名。
2月,又由国民党稳健派人士出面,正式提出改组军政府的主张,并拟定《中华民**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七条,其中心用意在于改大元帅单独首领制为若干总裁合议制,从而将孙文等激进主张排挤。
可以说孙文与海军、与桂系,那些有国仇家恨,有同志的鲜血,而与杨兴,则主要是理念争执。
而此时,杨兴所任命的驻军护法政府总办杨庶堪赶到广州,在孙文的重要幕僚,大元帅府参议,代秘书长谢持陪同下,前往拜会孙文。
谢持(1876-1939)国民党官僚。四川富顺人。原名振心、字铭三,又字慧生。后曾改作愚守。死后也是国民政府明令国葬之人。
谢持早年参加同盟会,与熊克武、杨庶堪等人多次组织与领导川人反对清王朝统治,在蜀军政府于重庆成立后,任总务处长。
辛亥革命胜利后,谢持当选参议院议员。在宋教仁被刺身亡后,谢持与黄复生、宋教仁秘书周予觉等人密谋刺杀袁世凯,因谋事不周,致周予觉被捕叛变,供出所谓“血光团”暗杀活动成员,致谢持等多人先后被捕入狱。
袁世凯得悉抓获了刺杀他的“乱党骨干”,欲将谢持等人处以极刑,遭到参议院以“擅捕议员”为名的严正抗议,加之谢持等人入狱后拒不吐实,一时无法落实“血光团”的谋杀证据,迫于压力,袁世凯便耍了个花招,一边答应放人一边准备派人将这些人放出后再加以暗杀,然后又嫁祸于人。
此次刺杀行为为谢持在国民党内部赢得巨大声誉,在那之后,谢持出狱,远走日本,获得国民党内主持党务的陈其美欣赏,并获孙文的信任与倚重,在党内地位扶摇直上,与杨庶堪一道成为革命党在四川主盟人,现在担任党务部长,护法军政府代理秘书长(1921年任秘书长)
在川省内部,谢持、杨庶堪、颜德基、黄复生、卢师谛等人组成实业团,秉持孙文意志,与熊克武等人组成的九人团相对抗。
乃川省重要的革命领袖,在反对袁世凯失败后,一向作为孙文重要幕僚在其身边工作,最后成为西山派领袖,国民党右派重要头目。
他反清,后来也**;他拥护孙中山,后来成为“西山会议派”领头人;他曾反蒋介石,后又拥蒋;他制造了分裂,又四方奔走呼吁团结;晚年他又为抗日奔波,尽显拳拳爱国之心。
特别是在其死后,蒋介石明令国葬,可以说荣集一身。
现在,看到老友杨庶堪被排挤到羊城,满脸铁青,一面引着杨庶堪前往大元帅府,一面数落道:沧白,想不到,想不到这个杨兴竟然过河拆桥,我们革命党人帮助其在护国战争中,成为川督方面出了大力气。现在可好,刚刚成为川督,就宣布搞什么中国人民党,与孙先生抗衡,就将沧白兄排挤出来,还美名借助沧白兄的名气,改善与护法军政府的关系。
杨庶堪叹了一口气,看着颇为义愤的谢持,拍了拍肩膀道:慧生啊,这个杨兴难以理解。不过,这总算好的,杨兴不是说为了改善与护法军政府关系,任命愚兄为驻护法军政府总办,一年办公开支可是有3万个大洋,如此也可改善大元帅府拮据的经济状况啊。
谢持一听,大喜,拉住杨庶堪的手道:沧白兄,辛苦你了。
第228章 质疑中国人民党
孙文一把推开宋庆龄,吼道:沧白,你说说,这个中国人民党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还有那个和谐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杨庶堪胆怯的抬起头,看着孙文道:先生,在离开川省的时候,杨兴与我详谈了一个下午。杨兴只是说,筹建中国人民党,提出和谐社会,只是想继承与发扬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已。杨兴只是说,先生是革命领袖,而他只是想继承与发扬先生的革命精神而已。
一听道继承与发扬,胡汉民、汪精卫内心大怒,两人怒形于色。
特别是胡汉民,冷哼道:一个陆军中学都没有毕业的武夫,还要继承与发扬先生的三民主义,继承与发扬先生的革命精神,以为是行军打仗,武夫之见啊。
汪精卫冷哼道:先生,这个杨兴,虽然有治理一方之才,但是这次川省之行,感到这个人桀骜不驯,他认准的,十匹马车就拉不回来。现在说继承与发扬先生,在未来,在未来一旦得势,必然将先生推向虚位啊。
谢持也冷哼数声,骂道:这个杨兴,自己肚子里面没什么东西,东拉西扯,搞出一个什么主义,妄想与先生的三民主义抗衡,真是岂有此理。
先生,各位仁兄,你们看看,不说其他的,就说所谓的四民主义,硬是在先生的三民主义前面加一个民德,搞得不伦不类的,如此看来,这个杨兴虽然决定聪明,但也难掩其陆军小学学生水平啊。
想到中国革命党,想到国民党内部的政学系等派系,孙文脸色稍稍放缓,特别是看到胡汉民、汪精卫、谢持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孙文终于止住了内心的愤怒,说道:沧白,各位,我们还是先聊聊这个和谐社会,聊聊这个人民党什么的。
听孙文这么说,胡汉民、汪精卫、谢持、廖仲恺等人纷纷发挥自己理论上特长,对和谐社会,对四民主义,对经济、对政治三步走进行批判。
但是很多道理是越辩越明,特别是那个和谐社会,本来来源于中国传统中庸之道,为中国历代读书分子所追求,对这个,大家一听到就感到耳目一新,就是想批驳也无从下手。
至于四民主义,只能说杨兴孤陋寡闻,硬生生的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前面强加一个民德,不但显得不伦不类,反而洋洋自得,说什么发扬三民主义而已。
对经济上三步走,先解决温饱,再小康,再和谐,就是常年生活在国外的孙文也摇头不已,良久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说我孙文是大炮,现在看来,这个杨兴远甚于我孙文。
不要说什么小康,就是能解决民众温饱,美国英国到现在都没有做到,杨兴以为就这么容易实现吗?
至于在政治上,先军政、再训政,后宪政,众人就没有什么可批判的了,现在孙文正在写《建国方略》,孙文也提出这样一个主张。
但是即便难以攻到和谐社会的主张,胡汉民、汪精卫还是颇不甘心,他们逮住一切机会,攻击中国人民党的主张。
他们认为杨兴从中国传统中提出和谐社会,是一种愚昧的做法。认为杨兴是对孙文主张的纂改,不是什么继承。
最后,胡汉民当着孙文的面,说道:先生,你的主张,我等认为,这个杨兴,明显是志大才疏,是好高骛远,是在放高炮啊。
孙文有点不以为然,要知道,在他一身中,一些人就在说他是孙大炮,现在一个后生晚辈,被说成放高炮,其中隐含着,有影射到自己之意,显得不悦道:展堂,杨兴的主张,老夫虽然怀疑,但是,但是不论怎么说,这个杨兴也算一个革命党人啊。
若是其立场坚定,身体力行,比光复会那帮人,比政学系那帮人,还是要好点吧。
胡汉民大惊,站起来,说道:先生,你要看清楚杨兴这个人啊,你看他这几年作为,可是一直在利用我们中国革命党啊,一直在纂改先生的主张。
先生,其他的我不说,就说在巩固川省政权后,杨兴一脚把杨沧白兄流放到广东,竟然还美其名曰加强与护法政府关系。
还有,先生,我们同盟会主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你看看,那个杨兴,在川省推行减租减息运动,竟然公开宣称,这是实现平均地权。
孙先生,你看看,这里有份报纸,说得清清楚楚,杨兴将将土地权利分为所有权,经营权,通过减租减息运动,尊重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保障一般民众的土地经营权。现在推行减租减息,就是平均土地经营权,保障佃农、一般民众的土地经营权。
杨兴如此行为,竟然还获得一些立宪派人士一些革命党人赞扬,竟然获得一些报纸的赞扬,说什么减租减息解决了中国千百年来,土地问题。说什么杨兴是施行土地改革第一人呢?
孙先生,这个杨兴怪厚颜无耻啊,借助打击先生而上位,孙先生,你也要出来说说话啊。
孙文显得异常疲惫,摇摇头,看着胡汉民道:胡展堂,你要我公开批评杨兴,这大概不好吧。从刚才杨沧白谈话,从这几年种种行为来看,不论如何,这个杨兴算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不像陆荣廷、唐继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更不像北洋军阀那样,鱼肉百姓啊。
胡展堂,就拿这次土地改革,推行什么减租减息运动,你可以指责他杨兴纂改平均地权,与同盟会成立的时候,大家所理解的平均地权不一样。
但是,胡展堂,杨兴行为不可指责啊。民国建立7,8年了,我们平均地权这一行为一直没有推广。杨兴刚刚取得川省政权,就大张旗鼓推行减租减息运动,就平均佃农、普通民众的土地经营权。
虽然这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