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空城,战区司令部认为这正是消灭该部的一个绝佳机会。
命令唐式尊立刻率领第2兵团绕过贝尔加斯克,阻击该部对贝尔加斯克的增援。
就在同一天,德国与苏俄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马上将该条约中有利自己部分印发数十万份,通过飞机洒在中俄交战战场上。
听到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成功避免苏俄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前线俄军士气大振,纷纷拿起武器,组织一次又一次反击。
但是,自从去年将苏俄赶出东西伯利亚战区后,杨兴一直强调单独对抗苏俄的重要性,并且在条约签订之前已经知道细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对历史的洞悉,在中日东北之战前,德**事顾问团对中国影响颇大,但是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军事观念逐步革新,德**事顾问团对中国陆军影响已经慢慢减弱了。
此外,在这次战役发起时,强调显示民族复兴,单独对抗苏俄的决心,因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前线将士影响有限。
最后,当天下午,杨兴赶到国民议会,发表早已准备好的演讲,并且通过电视,广播一片片向全国全军播出,在讲话中,详细述说了苏俄侵略事实,强调斯大林背信弃义,放弃列宁过去承诺,不但不归还被占领领土,而且干涉中国中东铁路,武力支持外**立,拒不归还被侵占中国的领土,挑起中苏边境冲突,中国忍无可忍,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在演讲后,早已经安排好的一个个证人向议员们述说苏俄的暴行,这无疑激起了爱好和平的议员们强烈反对,当即全体议员通过动议,认为即使全世界反对,中国也要坚持这场正义的战争。
在议会演讲完成后,杨兴带领各部部长,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武汉市民进行抗战大游行,以显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民党安排下,在广州、在上海、在平津市、在重庆、在成都、在南京、在沈阳,市民们在一扫百年之耻,支持神圣战争的口号下,纷纷走上街头,支持政府继续抗战的决心。
这些东西,一片片通过电视,通过广播准确的传送到国民、军人前面,大家很快恢复了平静与必胜的信念,是啊,中国人民是一个伟大民族,在历史上,朝鲜战争的时候,一个个刚刚从破碎废墟上建立的新兴国家,就敢对抗美国这个当时世界上头号强国,就敢面对十八个国家组织的联合**,中国从来不缺乏英雄,过去只是没有表演的舞台。
杨兴仔细听着前方战报,在乌兰乌德,全城响彻中国人的冲锋声与苏俄人的乌拉声,在汽车站,在火车站,在飞机场,在政府大楼,在港口,在码头,在任何具有丝毫军事价值的地方,双方正在殊死拼杀着,攻城战役已经持续了6天,中**队还是没有将俄罗斯人从乌兰乌德赶出。
在贝尔加斯克北部,南下的罗科索夫斯基兵团与中国第2兵团相遇,双方都在坦克开道下,展开一场混战,最后中国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击溃罗科索夫斯基兵团,但是在其节节防守下,进展极为缓慢。
在中亚战区,邓锡侯指挥两个骑兵军与3个中亚各国骑兵师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北上,威胁着鄂木斯克。而在南线,王铭章的第7兵团与俄罗斯两个集团军正在激烈交火。
旁边的白崇禧不安的说道:总统,若是不能尽快的攻克乌兰乌德,在伊尔库茨克,在贝尔加斯克形成绝对兵力优势,如此可能对战局造成影响啊。
杨兴不安的点点头,问道:黄绍竑、郭松龄等人认为,攻占乌兰乌德主要困难在哪里?
何应钦答道:总统,如今乌兰乌德全部都是废墟,很多俄罗斯人躲在废墟里面,对我军进行阻击,部队伤亡很大。
杨兴点点头,良久说道:如此哦,让德邻将各部特种兵派入,深入到敌后,对阻击敌人,对敌人后方进行骚扰,进行攻击。命令各部在装甲车、坦克掩护下,迅速开入乌兰乌德城内。
何应钦笑道:总统,对装甲车、坦克进入废墟中,陆军部有各种质疑。有的认为,在这废墟中,敌人根本没有主要火力点,因此没有必要进入。有的认为,在这废墟中,敌人很容易躲在废墟中,极其困难拿着反坦克武器,对装甲车、坦克形成威胁。
站起来,良久说道:敬之啊,能够摧毁我坦克的,主要是75mm以上迫击炮(二战后普遍认为德国88mm高射炮是一个很好的反坦克武器,但是该武器为当时最优秀武器,主要为德国生产,苏俄生产武器质量根本达不到该种要求。),其他口径较低的火炮,以及一战中反坦克手雷等等,只能让我坦克暂时失去战斗能力。
沉思良久,何应钦点头表示同意,杨兴见状,当即回答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以以2到3辆坦克装甲车,在配备一定数量的士兵,形成一个战斗单元,向乌兰乌德城攻去。乌兰乌德毕竟是一个小城,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再加上由于后勤补给早已经被切断,因此,我们还是能够攻占乌兰乌德的。
何应钦连连记下,准备与李宗仁进行商讨。杨兴看着其记完,正准备合上本子,接着说道:敬之啊,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去年在阿克套我们与俄罗斯展开了一场坦克会战,这一次苏俄利用废墟进行了一场巷战,陆军部要总结相关经验,并且形成作战手册,以向下面各军,各师各团下发。还有,我还是认为,在坦克会战的时候,我们应让相应数量的反坦克兵紧随其后,让相应摩步兵紧随其后,我认为88mm以上无后座迫击炮,是一项反坦克利器,希望总装备部加大该武器生产,如此每个装甲师,可以配备一个反坦克营。
8月27号,李宗仁调整了前方作战战术后,随着100个特战排渗透到苏俄防线后,中国组建了80多个作战单元,逐渐突入后,经过4天战斗,中**队于9月2号占领了乌兰乌德。
接着中**队兵分两路,第3兵团沿着环西伯利亚,向北攻取安加尔斯克,以从北面夹击伊尔库茨克。
第一兵团留下一个军继续清剿当地俄罗斯残部后,其主力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攻击贝尔加斯克,以与第2;第4兵团形成一个拳头,反击俄罗斯可能的进攻。
罗科索夫斯基再次感到无奈,因为住在西伯利亚城的伏罗希洛夫已经无兵可派。
。
第739章 独裁者欺世之道
(各位网友,东方新书《华夏雄风》正在审阅之中,不日将与大家见面,希望广大网友支持。
在本书中,东方也将与各位网友一道探讨华夏沉沦的原因)在中国在贝尔加湖发动攻势的时候,在中亚战区也发动反击,王铭章兵团牢牢拖住朱可夫所部4个集团军,邓锡侯率领的2个中国骑兵军向北威胁鄂木斯克安全,马鸿逵率领5个中哈吉骑兵师不时深入到西西伯利亚境内,连连将解散多个集体农庄,将土地,粮食,牛羊分给长期被迫害,被迫参加集体农庄的当地少数民族后。如果说这是仅仅是切肤之痛的话,那么唐努乌梁海,更让伏罗希洛夫感到心腹大患。
在西伯利亚城正南面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空军连续出动,多次对西伯利亚城,对鄂木斯克的火车站,电厂,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主要桥梁进行重点轰炸,经过数轮轰炸,苏俄已经损失了十万吨战略物资,让整个西西伯利亚平原确实感觉到所受到的威胁。
另外,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中国陆军,多次从萨彦岭出击,进入俄罗斯农庄与城镇,宣布解散集体农庄,宣布废除国有企业,将在农庄的粮食,牛羊,牛羊无偿分给当地居民。
在中**队鼓动下,特别是希特仑将军训练的西伯利亚军鼓动下,很多农民纷纷发动暴动,正如许多年前那样,以反对集体农庄为名,进行武装暴动。(史书记载,在斯大林推行集体农庄后,特别是在乌克兰大饥荒中,在乌克兰,在北高加索,在伏尔加流域,在哈萨克斯坦,在西伯利亚地区都出现大面积饿死现象。在这期间,俄罗斯境内数以万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斯大林不得不使用正规军队以剿匪为名进行了残酷镇压)。
看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各个市镇,不时发动农民以反饥饿,反集体农庄的暴动此起彼伏,看到中哈吉五个骑兵师深入到西西伯利亚境内数百公里,看到中国驻扎在唐努乌梁海的空军对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轰炸,留守西伯利亚方面军司令伏罗希洛夫连连向莫斯科打电报,认为整个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受到中国的威胁,请求支援,并且认为若将驻扎在西伯利亚城的20万大军派往伊尔库茨克,中国陆军,中国空军及其可能从唐努乌梁海的萨彦岭北上,与深入西伯利亚平原的中哈吉5个骑兵师会合,如此整个西西伯利亚平原将受到整个中**队攻击。
看到中国在不到20余日,竟然攻陷先前坚持一年的乌兰乌德,安加尔斯克,贝尔加斯克已经受到中**队攻击,在贝尔加的唯一机动部队,也被中国第2兵团牢牢缠住。
斯大林才感到中计,在先前中国为了将俄罗斯注意力吸引在贝尔加湖地区,故意不攻陷乌兰乌德,已让苏俄将兵员、物资源源不绝的向贝尔加湖区运输,从而牵制了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进攻,现在,听说听说中国伊犁到阿拉木图的铁路在今年可以完工,中国正在铺设阿拉木图到阿克套的正常轨道铁路,正在铺设阿拉木图到塔什干的正常轨道铁路,要知道,若是该铁路得以贯通,中国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内地运往中亚地区。
现在,斯大林认为杨兴在做困兽犹斗,在听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为了鼓舞国内士气,发动雷霆一击,以图一举肃清贝尔加湖地区俄军,并且将战火引向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即贝尔加湖地区)。
斯大林感到非常愤怒,现在既然德国已经进攻波兰,苏德已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短期内苏德战争不可能发生,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