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从市场的功能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调节功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并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与此同时,市场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也需要与计划手段相结合。第一,市场的调节是事后的调节,供大于求了,才去减少生产,缺少预见性。第二,经济主体是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信号作出选择。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局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市场自发的分配作用,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影响共同富裕原则的实现。第四,有些领域如公共工程、环保、教育等,不属于市场经济活动的领域,这些事业需要调节和计划指导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从市场经济的作用看,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它并不排斥计划调节,因为市场作用的结果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与计划调节的功能是一致的。
③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来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调节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只搞计划经济或只搞市场经济不搞计划调节,都会影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7。【答案要点】(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导向作用。(3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实力在总体上壮大了,特别是涌现出一批经营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是国有经济中的骨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某些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企业经营机制不顺,企业亏损面大,相互拖欠债务问题突出,企业社会负担重。对国有经济基本状况的认识,应该既要看到成绩又要重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面地、历史地进行分析估价。(4分)
(3)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国有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不断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既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3分)
8。【答案要点】(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改革。(2分)
(2)我国经济运行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分)
(3)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迅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分)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这一目标,是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4分)
9。【答案要点】(1)97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97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紧缩。国家主要采取了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呈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因而需要由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3)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内在要求。第三,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0。【答案要点】(1)所谓市场形成价格,主要有下列涵义:第一,价格的形成不仅要反映价值规律,而且要反映供求规律;第二,价格的形成还要反映纸币流通规律;第三,定价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即企业根据成本、盈利及供求状况自主定价。
(2)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①从价格形成的基础来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而,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价格的制定,必须体现商品的价值。
②从价格形成的现实过程来看。价格现实的运动形式,不仅要反映价值的生产条件,而且应反映价值的实现条件,即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③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来看,原有体制下的以计划形成价格为主,经过多年的运行,暴露出许多弊病,只有改革价格机制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才能解决。
(3)所谓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是指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在此前提下,某些特殊商品、特殊地区的价格不完全由市场形成。比如,对城市公用系统产品的定价适当实行低价政策;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适当实行保护和优惠价格。
11【答案要点】(1)从表中数据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保持较高速度的情况下,却没有拉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体制转型深化,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被人口增长部分抵消,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形成很大的压力。
(2)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确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并重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又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2【答案要点】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它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有利于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它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久治安的根本大计。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其中,社会保险是其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的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具有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赢利为目的等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优抚安置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前,我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企业基本职工养老制度;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并轨,基本解决国企下岗职工问题;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缴纳力度;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本章阐述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在这一趋势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全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公司的作用等内容。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阐述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复习本章的核心线索是经济全球化,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展开的。因此在复习时要用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来串联全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2006年大纲的内容与2005年大纲相比无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1经济全球化
【识记、领会】随着现代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