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噌噌噌!”李利话音未落,堂下立刻传出斑杂的声响,随即三十余名将领和郭嘉、贾诩二人齐刷刷的起身走到大堂中央,异口同声的跪拜道:“我等联名进谏,恭请主公进位九五之尊,君临天下!”

刚刚李利就看出郭嘉和贾诩二人一唱一和的似乎有所图谋,果不其然,他们之所以一再挑起堂下诸将的情绪,其目的就是为了促使诸将联名劝进。这次劝进早已不是第一次,最近三年间他每年都要面对三次以上的联名劝进,最大规模的一次是上万名文武官吏联名请愿,拥立他即位称帝,改元开国。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被李利婉言拒绝或推脱过去了。

尤其是曹操建立北魏之后,李利之所以待在并州迟迟不愿返回长安,其实就是为了这无休无止的联名劝进。与其苦口婆心的劝说麾下百官,还不如留在并州清净,至少不用多费唇舌。

事实上,李利并不是没有帝王之心,只是他认为目前登基称帝无异于跳梁小丑,天下三分,算什么皇帝。换言之,一旦他称帝之后天下就有三个皇帝,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当不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ps:衷心感谢:书友“lcx700319”月票支持,多谢!

第204章立鼎五

李利一直想等到彻底平定天下之后再行即位,到那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实至名归,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争是不争,不争也是争。只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帝王之位唾手可得,何必如此急不可待?

但是现在看来,局势真的很严峻,李利再次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

在此之前,尽管有上万名文武联名劝进,但贾诩、郭嘉和李玄等一帮重臣都没有参与,甚至他们私底下还委婉谏言,实力才是根本,切不可贪图虚名。而李利对此深以为然,认为自己应该效仿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顺其自然方为上策。

然而此刻贾诩和郭嘉也同诸将一起劝进,这让李利意识到北魏和南汉的存在,不仅给他造成了巨大压力,对贾诩、郭嘉等人同样压力巨大,迫使他们改变初衷,居然主动劝进。由此不难想象,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何其严峻,李利已经被逼到墙角上,退无可退了。

“诸位都起来吧。”心思急转之中,李利皱着眉头抬手示意堂下众人起身,可众人却是充耳不闻,仍旧固执地跪拜不起。这是李利麾下文武第一次公然违抗他的命令,形同逼宫。

“臣等恭请主公加尊九五,改元开国!”以贾诩、郭嘉二人为首的诸将再次齐声拜道。

李利见状后,皱起的眉头反倒舒展开来,脸色愈发平静。额头上的三道横纹随之隐退,目光深邃的俯视众人。平心静气道:“当今天下,局势愈发明朗。已成三分之势。北魏曹操割据河北,厉兵秣马,实力日益强盛,实为我西凉军之心腹大患;荆州刘表建立南汉,挟持江东,割据荆楚,占据江南半壁,企图光复汉室江山,虎视中原。而我西凉军则占据半壁江山。占据七州之地,疆域辽阔,拥兵百万,实力雄厚,傲视群雄。正因如此,一直以来,孤既不称王也不称帝,惟愿以我西凉雄师荡平天下,一统江山。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堂堂正正,实至名归的君临天下。”

话音未落,堂下的贾诩接声道:“主公用心良苦,臣等岂能不知?然则。先有北魏曹操称帝建国,后有南汉刘表登基扶汉,如此两方势力均是占据大义之名。凝聚军心和民心,使得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主公慧眼如炬,岂能看不出这两个王朝的存在。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影响何其之大,近乎无法估量。

而今两大诸侯王国初立,其影响力还局限于其割据势力之内,倘若主公置之不理,日后势必波及我西凉治下各州各郡,蛊惑人心,动摇我西凉之根基。值此乱世,稳定军心、安抚民心乃霸业之本,一旦人心丧乱,军心浮动,便再也无法立足,犹如千里大堤溃于蚁穴一般,大好局面毁于一旦。所以主公不可犹豫,还需当机立断,即使主公不为虚名所动,但为了稳定大局、安抚军心民心,此时登基称帝已是大势所趋,主公理应当仁不让,君临天下。”

郭嘉接着贾诩的话茬,恭声道:“主公方才也说,如今局势已是三分天下,而我西凉军独占半壁江山,疆域之大、兵马之多,比之北魏、南汉疆域和兵马的总和犹有过之。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主公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独占鳌头,傲视群雄。然而随着北魏和南汉相继建国,无疑是摒弃诸侯割据之名,为其正名,再不是昔日的乱世诸侯,已然成为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相比之下,我西凉兵强马壮,实力斐然,但在名义上的却依然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与北魏、南汉相比俨然相形见绌,屈居人下,矮了半头。

长此以往,难保军心动荡,民心动摇,倘若再有北魏和南汉细作从中作梗,后果将不堪设想,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的悲剧极有可能在我西凉军中重现。果真如此,我西凉局势岌岌可危,大好前景亦将就此止步,或如江河日下一坠千里,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败亡就在眼前。所以,微臣恳请主公为大局计,为全军百万将士和千万黎民百姓而言计,登基称帝,为我西凉正名!”

贾诩和郭嘉二人的谏言让李利心头剧震,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令他骤然警醒,心中恻然。

正如贾诩和郭嘉二人所言,纵然他李利不稀罕帝王之名,更在意帝王之实,但是他自己不好虚名,不代表麾下一众文武和治下一千多万百姓也不需要这个“虚名”。恰恰相反,他麾下文武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追随他打江山,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拜将封侯、加官进爵,进而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么?而他治下百姓也需要归属感,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强大且稳固的国家,惟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才能悉心抚养子女,希望子女将来能有出息,能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乱世之中,有国才有家。否则,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就要饱受战火荼毒,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几乎没有一天安稳日子可过。而这也是国家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国家不仅仅是政治家统治平民百姓的工具,还寄托着无数人的归属感,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个载体,犹如一艘大船,承载着船上所有人的理想和愿望;不仅要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还要给他们一个远大的美好憧憬,从而凝聚人心,奋力前行。

现如今,对于李利而言当不当皇帝都无关紧要,实力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称王称霸唾手可得,只要他点头就能实现,因此他将改元开国看得很淡,至于九五至尊、君临天下之类的虚名更是不值一提,不当吃不能喝,纯粹是满足虚荣心的嚼头而已,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随着贾诩和郭嘉相继慷慨陈词,李利终于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跟随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的切身利益,忽略了治下一千多万百姓的归属诉求。

一念至此,李利真正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以他的意志为中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跟随他的意愿为转移的。一旦涉及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原本如臂使指的麾下文武就会违背他的意愿,转而以他们自身利益为中心,迫使西凉军这艘大船驶向他们所要抵达的方向。

人心向背定成败,大势不可逆转。

眼见堂下诸将众口一词,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从他们身上李利看到了长安文武百官的影子。眼前这一幕绝非偶然,尽管李利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接到长安来信的场景,但他可以肯定,这一定是全军将领和各州官吏一致推动的结果。之前三番五次的劝进都被李利拒绝了,此刻先登营和飞燕轻骑即将奔赴黑山前线,由他们再次联名劝进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人数不多,拢共三十余名将领而已,却态度坚决、立场鲜明,这是逼宫啊!

这一刻,李利明白了,眼前这一幕其实是麾下文臣武将有意给他一个台阶,让他借坡下驴,见好就收。否则,下一次劝进就不再是三十几个将领联名请愿了,而是所有文臣武将一拥而上,到那时他才是真正被逼到死角上,不答应也得答应,再无一丝转圜的余地。

“罢了,事已至此,再坚持已毫无意义。”暗自叹息一声,李利深吸一口气,强压着内心的悸动,再次抬手示意诸将起身,和声静气的说道:“北魏、南汉都已立国,我西凉岂能甘居人后。也罢,孤应下了,孔明西征凯旋之日就是孤君临天下之时。即刻传令下去,命李玄组建筹备处,贾诩、郭嘉、鲁肃、李儒、周瑜和我叔父李傕等七人共同商议登基事宜,筑造祭台、建造宗庙、修葺皇宫等事宜一律从简,不得肆意铺张挥霍。”

“主公英明,臣等叩谢主公!”终于盼到李利松口了,堂下诸将如释重负的长嘘一口气,齐声叩拜。

看到诸将欢欣鼓舞的神色,李利心中恍然,方才知道这群胆敢逼宫的家伙是死撑着摆出一副长跪不起的架势,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底,一个个忐忑不安、屏息敛声,大气都不敢出,直到此刻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罢了。”李利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遂朗声道:“登基之事已经提上日程了,然筹备事宜还需一些时日。在此期间,各州郡政务和各营军务一切如故,不得懈怠,等到登基大典的时间确定下来,必定提前知会尔等。时辰已到,张燕、徐晃你们该起行了。”

“诺,臣等(末将)遵命。”恭声应诺后,贾诩、郭嘉和张燕等人躬身告退。

然而就在先登营将领相继离开大堂之时,李利突然长身而起,急声叫住紧跟在徐晃身后的那人:“站住,卿是何人?”

ps:衷心感谢:书友“jm6677000‘、“苏州无大将”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05章卿何人

眼见诸将如释重负的露出笑脸,李利不禁哑然失笑道:“尔等胆子不小啊,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