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那位秦教授吗?”看到秦卫急呼呼跑上楼,童姓年轻人有些惊讶,“他原来住在这儿!”
“童村你见过秦卫?”叶元龙显然也有些惊讶,“我记得你还是头一回来重庆。”
“报纸上见过,本来还不敢认的,可考虑到叶校长您……也就猜到了。”童村答道。
“秦教授?可是发明了汉语拼音的秦卫秦先生?”“庚老”也突然问道。
“除了他,我们学校又还有谁敢这么使唤我这个当校长的?”叶元龙苦笑道,可话里话外却不自禁地有那么一点儿骄傲。亏得当初下手快,不然重大哪有现在的风光?他们现在可是汉语拼音的发源地!
“原来秦先生如此年轻,好,好——”“庚老”浑不因为秦卫的失礼而生气,反而在叶元龙确定了其身份之后大笑起来。而就在他笑后没一会儿,秦卫又突然出现在了二楼,并且一冲而下:
“来喽——”
“慢点儿。”叶元龙被秦卫的风风火火吓了一跳。这小子原本虽然不着调,可还没像现在这么疯啊?在山里憋的?
“哈哈哈,没关系!”秦卫手里捏着两个文件袋,也没跟谁客气,直接一人一个递到了童村和“庚老”面前:“两位,都看一看,看看有什么意见……不过我事先声明,童先生您这里面的东西我只是粗略地记录了几项较为关键的东西,具体的还需要您再进行研究。”
“是什么东西?”叶元龙对秦卫的表现感到很奇怪,一边的周恬和毛万里也是惊讶一片……秦卫一直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什么时候弄出来这么两大包东西?可是,时间根本就不容许他们继续惊讶下去,刚刚翻看了秦卫拿出的文件不到半分钟,那个童村就激动地叫了出来:
“这、这是……”
“记性太差,又不是专业人士,资料九成九的缺乏……还行吧?”秦卫笑问道。
“何止还行,这、这简直……”童村似乎已经激动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而这时,“庚老”也从文件上抬起了头,认真地看向了秦卫:
“秦先生,看来,咱们得好好谈谈。”
第104章眼谗
童村,医学家、微生物学家。早年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后来致力于抗生素研究。在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秦卫初中课本里那篇《陈毅市长》节选中的化学家“齐仰之”的原型之一。当初上学的时候,秦卫就对齐仰之那句“我找过宋子文,要建一个盘尼西林厂,可宋子文却说外国的药用也用不完”印象极深,一直没忘。那时候还小,对宋子文登时极为厌恶,认为就是这种货色败坏了整个中国……不过到了现在,他总觉得如果把剧本里的宋子文换成孔祥熙,可信度应该会更高一点儿。不过剧本可能也是考虑到了时间关系,因为童村是1940年时候出国学习,1941年才开始研究青霉素,46年学成归国的。而那个时候孔祥熙也早被老蒋撤了,全家跑去了美国。于是,自然而然的,“齐仰之”就只有找宋子文的麻烦了。
本来秦卫还担心这个时候的童村没有开始对青霉素的研究,能不能胜任自己安排的任务,可对方看到自己拿出来的资料之后一副无比兴奋的模样,他就放心多了。大师就是大师,虽说还很年轻,但已经具备了成为大师的资质。相信再过几年,中国就应该能有自己的磺胺和青霉素了,这也不枉了自己连续两个多月,每天晚上像听收音机一样听着顾长钧那小鸡嗓子念着所谓的资料,然后用钢笔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的辛劳。
而“庚老”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秦卫通过许多人向其发出邀请,为的就是印尼的石油开发……英国领事馆一直对他的请求没有回应,他也没有再派人上门。区区几个英国佬,马上就要被小胡子打得找不到北,这种角色,还能让他老人家屈驾?
*************************
“秦卫找了一个学医的学生,还把陈嘉庚请回国了?”
“刚刚接到白公馆那边的报告,说是要开发印尼的石油。”
秦卫把童村留在了客厅,让其继续阅读那些险些累得他肩周炎复发的医药资料,自己则和陈嘉庚以及叶元龙去了办公室……周恬和毛万里被留在了外面。不允许进入。不过两人对此并不在意。白公馆可是他们安排秦卫住下的,只要这家伙在公馆内部,就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当然了,那两大包文件不能算……天晓得这家伙是怎么弄出来的,居然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而除了监视。两人还有随时报告秦卫动向的任务,所以。在秦卫和另两人“密谈”的时候。消息就传回了军统机要室,并由军统机要室传到了黄山别墅。毕竟,事关重大,不可不报。
“印尼的石油……”老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这不是秘密。戴笠早就报告过了。英国人一直没有回应的事情他也知道。不过在他看来,两个多月而己,或许英国人还在讨论呢。所以并不着急。可没想到秦卫居然又找了陈嘉庚……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这不好办啊!”
“为难的是石油在印尼,还是陈嘉庚的身份?”一边的宋美龄问道。
“都为难。”老蒋摇着头,“印尼是荷兰人的地盘儿,虽说现在的荷兰早己不复昔日强势。还需要英国的庇护。可那终究也还是他们的殖民地,想要把手伸进那里,可没那么容易。何况还有可能会惹起英国人的不满……而陈嘉庚又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不说他在南洋的影响力,以及先前对国内的多番支援,就只是他跟先总理之间的交情,也不能不多加考量。要知道,我们这‘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据说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啊。”
“为什么早不去找秦卫呢?如果我们早一步,说不定就能把这笔生意揽到手上了。”宋美龄又问道。
“不可能的。”蒋介石苦笑着摇头,“人家已经把利比亚那么大的一块蛋糕送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如果再去找他,恐怕就要受到反弹了。而且,秦卫如果想跟我们合作,干嘛还要去找英国人?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我们不好插手。否则,面儿上不好看。”
“可在我看来,区区一个陈嘉庚,恐怕还没有能力从英国人和荷兰人嘴里抢走那么一片肥肉。要知道,那可是石油,黑色的黄金。”听到老蒋的话,宋美龄也没有再提自己的主张。他们确实是不好再下手了。几个月以来,自从秦卫把利比亚石油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们在欧洲的外事部门就已经开始行动。而这个行动在得到胡适从美国的拨款以后,速度骤然加快……仅仅两个月,勘探队已经进入了利比亚,再过几天,把东西运到了地方,就可以竖起钻机钻井了……这些事情,想想都让人心里紧张万分。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没油,不过相对而言,她更紧张的是会出多少油……真要是如秦卫所描述的那样,那国民政府往后都不用担心钱了。光是卖油田的钱,他们恐怕就一直能用到抗战以后。
“那就要看这个秦卫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了。”蒋介石也一直在等着北非的消息,这几天他甚至连军事会议都不想参加了。好些不怎么重要的会议他甚至都委派了何应钦和白祟禧代为主持。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把手伸到非洲,伸到欧洲人的鼻子底下,还要挖出那么大的一块肉来……紧张,刺激,还有兴奋,就像是还没有参加革命的时候,自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机倒把的时候那样。可惜那回他失败了,赔了钱。欠了债,还不起,被迫跑路。这回能不能嬴呢?
**************************
“你说,咱们要不要掺一手?”
老蒋夫妇难得的发扬了风格。不过这并不是他们真的高风亮节。如果在平时,他们一定会飞擒大咬,至少也要从中撕下个七八成。只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的肉已经很大块儿了,而且马上就有可能吃到嘴里,还有可能撑着,而印尼的石油还远在天边……所以,暂且旁观。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蒋委员长夫妻俩那么淡定的。医药也便罢了,那玩意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可石油……谁不想沾个手?
“局座,这么做会不会惹得秦卫反弹?这家伙既然没联系我们,恐怕压根儿就是想自己吞了。”郑介民没想到戴笠叫自己回来居然是谈这么一件事儿。说真的。他对戴笠的提议很心动,非常心动。可在秦卫身上扒拉……他总觉得心里发虚。
“这小子不是那种独吞好处的人。你看看他把陈嘉庚叫来……陈嘉庚再有名。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吞下那么大一块蛋糕。肯定还要再另找人。既然他可以跟这么多人分享,没理由把我军统拒之门外。”戴笠一向都很沉稳,可此时此刻,他却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走来走去。
“咱们是政府情报部门,秦卫既然想自己单干,恐怕不会同意咱们去掺一手的。而且。想要合作,蒋委员长不是更好?干嘛还要去南洋找人?区区的地利之便,没那么好用吧?”郑介民小心地说道。
“那你的意思,就让咱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大一块肥肉飞走。飞到别人的盘子里?”戴笠突然停了下来,“现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除了咱们,就只有委员长那边儿,以及秦卫、叶元龙、陈嘉庚这区区几个人,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到处乱传……这么好一个机会,就此放弃,你甘心吗?”
“我……”
我当然不甘心。可是你也得看清楚对象啊。郑介民叹了口气。这才多久?当初在自己面前还战战兢兢的臭小子一枚,居然成了自己时刻想避着走的大人物了。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钱。秦卫今天的地位,说白了,那就是拿钱硬砸出来的。有钱好啊,有钱可以办许多事儿,钱多到一定地步,连蒋委员长也让你三分……他也不想多有钱,只要能有孔家的几分之一就够了。可孔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