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
“算了。我也不跟你争。你还是想想呆会儿见了委员长怎么说吧。”张治中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
“这是阴谋!肯定是阴谋!”就在张治中带着秦卫急速赶往黄山别墅的时候,另一个地方也正展开着激烈的讨论……博古的拳头不住在面前的桌子上敲击,整个人都陷入了亢奋的状态,“我现在怀疑,秦卫之前的表现。根本就是有预谋的接近。其目的,就是想要博取我们的信任,进而替他的主子达到兵不血刃消灭我们的目的。”
“我一开始也确实有所怀疑,可是秦卫说的也没有错。如果我们撤往库伦,肯定会得到来自苏联的大力援助……这可不是一杆枪两杆枪,只要人数足够,我们甚至能武装几个师的全苏械部队啊。”周恩来不住地挠着头皮,浑没有往常的那种气定神闲。他并不想这样,可问题是他现在根本就定不下来……一方面可能是万劫不复,一方面却可能是鸟枪换炮,从此走上大踏步发展的道路,这种两难的选择对接连十几年不停地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走来走去,而且过惯了穷日子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他可不知道**在未来会主导整个中国,更不知道他们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消灭号称八百万的“蒋匪军”,虽然这几年**确实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可论实力比国民党还差得很远很远。
“我们的战士在战斗的时候才会发五发子弹,这还是主力部队……同志们啊,不管这是阴谋还是阳谋,对我党我军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们要冷静冷静再冷静,这样才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董必武沉声道。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太过着急。”叶剑英也学周恩来挠着头发,“这就像是两军对阵,对方只是做出了一个调兵遣将的表相而己,他们是不是真的要有所行动还不能确定。我们应该先稳住。”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就算再稳得住,也肯定比不过蒋介石能稳!他这一回可是稳座钓鱼台啊!”周恩来苦笑道。
“我依然觉得这是国民党的阴谋。”博古道。
“我记得,秦卫在之前好像给过我们一些有关外蒙的情报?”董必武突然问道。
“对!”周恩来狠狠地点了一下头,“是有关外蒙古的一些重要的资源矿产,包括金矿、铜矿和煤矿……非常的丰富。我们东北抗日联军的同志已经有一部分到达了那里,并且在开采其中的一些……”
“东北抗日联军?”叶剑英猛得一抬头,“外蒙跟东北有多远?”
“他们是紧挨着的。”博古翻了个白眼儿。还军事将领呢,连这个都不知道。
“不是紧挨着,中间还隔着内蒙。”周恩来摇了摇头,“不过距离并不远,只要过了兴安岭,就是东三省!”
“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库伦,干嘛不去外蒙的东部?去跟内蒙,跟东三省靠到一块儿呢?”叶剑英看着几人问道。
****************************************
“**要是到了外蒙,很有可能会得到苏联的援助……你让他们到那儿,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蒋介石远比想象中的聪明,或者说他手下那些有才能的人中,跟**有仇的太多……**真要是到了外蒙,那就等于直接跟苏联接壤了。虽然日本人已经打到了叶卡捷琳娜堡,可苏联想要支援外蒙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秦卫能想得到的法子根本就瞒不住有心人;而这也让蒋介石同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巴不得**跑得远远的,到荒郊野地里过日子去,可如果是让对方跑去接受了援助再回来,那他宁愿在延安就动手。
“委员长,我刚在家过来,茶都没喝一口呢!”
秦卫瞄了一眼已经提前在座的几个人,就开始朝老蒋叫苦。
“给他倒杯茶!”
老蒋皱了皱眉,却还是选择了暂时不逼迫这个家伙;而听到他的吩咐,戴笠只能无奈地站了起来……在座的就他军衔最低,他不倒茶谁倒茶?
“好茶!”
老蒋的茶水不烫也不凉,喝着正好,秦卫忍不住多喝了两口。
“喝完了就说吧,”一旁的何应钦也憋不住了,“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为什么要把**往外蒙赶?”
“何长官,你对现在西伯利亚的战事怎么看?”秦卫瞟了这货一眼,反问道。
“当然是日本人占优。”何应钦想了想,“日本人利用空中优势,不停地向铁木辛哥身后运兵,又借用那些劳改犯搅乱当地的秩序,还打算重建地方政府……铁木辛哥腹背受敌,我看他失败只是早晚的事儿。”
“那也未必。铁木辛哥冷静的有点儿异常。”白祟禧却在一边表示了疑议,“不论是谁,陷入他现在这样的境地,都肯定会急于冲破其中一面的敌人,至少不能让自己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可他在初步镇压后方暴乱失利之后,立即选择了龟缩,稳守防线……即便是他相信苏联政府不会坐视不管,这样的表现也有些过份了。”
“聪明。不愧是‘小诸葛’!”秦卫打了个响指,“铁木辛哥确实是有别的想法。他其实是在等!”
“等什么?”张治中问道。
“等我想让**也去经历一番的‘经历’!”秦卫笑眯眯地说道。
“能不能别卖关子了?”何应钦不满道,“什么经历一番经历的?你到底想说什么?”
“外蒙离苏联超近,即便现在它北面是日本人,可一方有铁木辛哥,另一方,苏联政府也可以通过哈萨克斯坦对其进行空运支援!所以,那儿对**充满了诱惑,只要我们这边放行,他们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选择前往。可有一点……那里是北方,诸位!”秦卫长长地叹了口气,“寒冷!再过两三个月,那儿就要入冬了!冷彻骨的寒流能活活冻死人!铁木辛哥去年没有动弹,是因为他刚接手当地部队;可今年这种境地,他如果不趁着寒冬向日本人发起进攻,那他就死定了……而同样的,**如果去了外蒙,同样也要经受那样的寒冷!那可是葬送了拿破仑一个伟大帝国的寒流……**那小身板儿撑得住吗?”
第392章看他怎么办
俄罗斯,还有现在的苏联,都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盟友:寒冷!
曾经,拿破仑以六十万大军攻俄,一路凯歌,俄国连战连败,最后沙皇不敢抵抗,一把火烧了莫斯科跑了。结果不久之后,无比寒冷的天气就让拿破仑知道了什么叫做地狱的阴风。六十万大军活着回到出发地的不过两万人。伟大的法兰西帝国就此衰败,拿破仑也再没能继续他的辉煌。而继拿破仑之后,希特勒也遭受到了苏联那寒冷天气的侵袭……可以说,如果没有寒冷天气的帮助,苏联很有可能打不嬴那场护国战争。可战争没有如果。不管是叫俄罗斯还是叫苏联,他们都占据着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无比广阔的战略纵深,二就是无比骇人的寒冷。
外蒙不比西伯利亚暖和多少。
就像秦卫对周恩来说过的,他之前就想过派一支军队前往外蒙,趁着日苏交战的时机先把外蒙的归属权定下来再说。可就是因为距离和气候,以及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他的这个计划只能一再搁置。尤其是气候,更可谓是最大的难点。在西伯利亚的冬季跟苏联人交手是一场噩梦,可就算没有苏联人,那儿的寒冷同样也会成为无数人的噩梦。
如果**考虑并通过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何应对北方的冬季就是他们怎么也越不过去的一道难题。
秦卫对此也没有多少办法。这只能让**自己去解决。而只要能撑得住那里的天气,**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契机!
……
“大家都只看到了搬家去外蒙的难处和害处,却没有看到我们搬过去之后可能获得的一个巨大的好处!”
延安窑洞。
**听完一干**中央领导的发言之后,也抱着大搪瓷缸子用自己那专属的湖南腔大声说了起来:
“钱!”
“只要我们能够合法合理的进入外蒙,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外蒙的大量资源……虽然因为距离和运输等原因。这些资源很能以我们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有一种资源即便是再远,环境再差,也极为有用的。”
“主席,你说是那儿的金矿?”任弼时是知道外蒙那份绝密情报的人物之一,稍一动脑就觉得自己想到了**所指的是什么。
“没错。就是金矿!”**笑了起来,“咱们**可是穷啊!用句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穷得叮当响’!恩来同志所领导的南方局在给中央的建议上不也说了吗?一旦我们决定大规模的进入外蒙,那么。外蒙的那几个大金矿就必须收入我们的手中。”
“如果能把金矿弄到手当然是好,这东西对咱们来说,可比什么油田、铜矿类的东西更实在。”朱德沉吟道,“可是润之啊,你想过没有。就算我们愿意去外蒙,那外蒙的乔巴山。还有苏联方面会怎么想?”
“苏联都被打到乌拉尔山以西去喽!”**笑着摆了摆手。颇有一点小得意。他之前还真对亚欧分界什么的不太清楚,对西伯利亚的地理情况更有些抓瞎。而且他也相信,在座的几乎每个人都跟他差不多。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的眼界更宽广了。不仅仅是地理,而且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他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书!秦卫送来的那些书!从政治到地理,从历史到风俗,从经济到工业。几大箱子,几乎无所不包。而那本《大国崛起》更是让他爱不释手……他不知道这本书里面到底包含了后世那些专家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更不知道在21世纪初,**中央政治局还集体学习过这本书上所讲述过的内容。他只知道。这本书给了他一种全新的,从没有过的体验。每看一次,他都觉得自己有新的收获,每看一次,他似乎都能对现在这个世界的脉络把握的更加清晰。甚至于,他还专门为此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对秦卫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虽然是败退了,可苏联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没有损失,乌拉尔山以西才是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