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许多年,打仗的本事略有下降也是正常,看来咱们面临的问题不小啊。”
李琪接着道:“那也无妨,主公神勇,亲手斩了楚王张士信,重创了他们的士气,相信一段时间内无力来攻打咱们了,眼下为难的事情确是另外一件。”
“哦,何事让你等为难?”李善长眉头一展道。
于是李琪便将元封和李明雪的事情说了出来,本来人家女将留宿在主公寝帐内是很私密的事情,不该外人说三道四的,但是元封的身份不同,他的私事就是天下大事,所以一帮老爷们板着脸一本正经的探讨起来,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听李琪说完事情的经过,以及他们的顾虑之后,李善长略一思忖,问道:“主公有什么想法?”
李琪道:“还没来得及问,主公毕竟年轻,恐怕是要一意孤行迎娶李将军的。”说着又叹了口气“阵前招亲,大忌啊。”
李善长刚要说话,忽然外面传来警卫士兵的高呼:“汉王驾到!”
三人立刻起身迎接,帘子一挑,元封带着一股明媚的阳光走进了帐篷,紧随其后的是李明雪,大姑娘的脸色白里透红,如同水分充足的大苹果一样,比起前日枯萎苍白的面容来说,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大家伙都是过来人,当然明白怎么回事,不过看两人形影不离,出双入对的样子,李琪心中更加担忧了,看来这场婚事是免不了的。
元封热情的搀扶着李善长坐下,慰问道:“天冷路滑,您老人家怎么想起来出关,若是有个闪失,叫我们这些小辈如何是好。”
李善长呵呵一笑,道:“老臣这帮老骨头经得起折腾呢,越是折腾越是硬朗。”说着将目光投向元封身后的李明雪,明知故问道:“这位巾帼英雄是?”
“这位是……”元封拉住了李明雪的手,把面色羞红的她拉到了李善长跟前,那边李琪和汤和对视一眼,顿时知道要坏菜,男女授受不亲,人家都手拉手了,看来是要公开关系了。
果然,元封道:“这位是西夏李家堡的大小姐李明雪,当年在西凉就曾与我并肩战斗,昨日一战更是多亏她的五千铁鹞子,咱们才能转败为胜,而且……而且我们已经订了终生……”
李琪一拍额头,痛苦的转过了身,怕什么来什么,主公到底是小年轻啊,就知道他憋不住要结婚。
可是元封下面的话却出乎李琪的所料“我们准备胜利之后才完婚。”
李琪终于松了一口气,主公就是主公,虽然年轻,但是胸中有沟壑,分得清轻重缓急,好!
可是他爹李善长下面的话却又让李琪拉长了脸:“这一场战争,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年八年,哪里需要等那么久才成亲,老臣以为成亲要趁早,不如挑个好日子,这个月就把大礼给办了吧。”
帐篷中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李善长的话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李琪瞪大了眼睛望着父亲,心说爹爹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元封也莫名其妙,汤和不说话,只是暗想老李这个老狐狸肯定有别的想法,只有李明雪高兴万分,但又装出不好意思的样子,低着头,捏着衣服上的带子不说话。
见所有人不说话,李善长悠悠道:“怎么,都不同意?”
“同意同意。”最先说话的竟然是李明雪,一张俏脸飞红,说完又低下头:“我家人不在这里,您年龄那么长,又是姓李,就权当我的长辈吧,一切全凭您老做主。”
“这丫头。”李善长捋着胡子呵呵笑起来,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李明雪,身材高挑,四肢浑圆结实,胸部饱满,绝对是健康又美丽的类型,老李头微微点点头,心中暗赞:好生养!
“主公意下如何?”李善长笑眯眯的问元封,此时元封已经晕头转向了,他也是左右为难,按说这个年纪早该成亲了,可是他一直根基不稳,又因为种种原因,所以耽误了下来,要不然前两年就把婚姻大事给解决了。
既然李善长让自己结婚,肯定有他的想法,这些事情交给谋士们处理就行,不用自己伤脑筋,元封一拱手:“全凭李公定夺。”
“呵呵,这就好,李琪,这件事你来安排吧。”李善长说罢,锤锤腰,“走了一路子,腰酸腿疼,该歇着了。”
元封告辞,拉着李明雪走了。
等元封他们走远,李琪才满心不甘的问道:“父亲,您这是唱的哪一出?阵前招亲,不吉啊。”
李善长一板脸:“你懂什么,早成亲早生孩子,先帝遗孤就主公一个,主公骁勇善战,万一有个闪失,没有子嗣的话,你们这些臣子跟谁混去?所以主公必须早早成亲,早生孩子!”
老李头走向后帐,忽然又扭头加了一句:“生的越多越好。”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5…53 结婚前夜的男人
本来按照李善长的设想,是要让元封回到长安大办婚事,普天同庆,但是眼下对面周军还在虎视眈眈,而婚礼的这两位主角又都是汉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小两口去度蜜月了不要紧,汉军可就掉链子了。
所以长安是万万去不得的,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洛阳去办婚事,洛阳在唐代时候曾经是东都,一直是中原排名靠前的大城市,汉军逐鹿中原,洛阳第一前进基地,元封在洛阳举办婚礼,还是很有意义的。
计划确定之后,汉军上下忙碌起来,幕僚谋士们帮着看黄历,观天象,后勤系统大肆收购猪牛羊蔬菜酒水红绸子布,为了告诫周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不要捣乱,西夏铁鹞子们还特地夜袭了李伯生驻扎在开封战线上的大营,打得他连夜后撤,草木皆兵。
最让李琪担心的事情终于没有生,将士们得知主公要办喜事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士气下挫,反而高涨起来,嗷嗷叫着要打下几个城池来给主公献礼,事实上他们确实如此这样做了,在以洛阳为核心的三百里范围内,几乎都被汉军扫平,再无周军踪迹。
汉军喜气洋洋,士气高涨,婚礼还没开始举办,就已经每日杀猪宰羊犒赏三军,反观商丘城内的周军,却是一片萧条凄凉的景象,运送粮草的车队竟然被汉军骑兵给劫了,几千担的军粮他们运不走,竟然一把火烧了,搞得周军这几天只能喝稀饭。
按说朝廷军队不应该这么惨才是,到底是主场作战,就算后方军粮运不上,也能从地方上搜刮一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楚王战死以后,民间风向大变,县令一级倒还好说,那些乡里的保正里长啥的,明着是朝廷的人,暗地里却给汉军通风报信。
汉军骑兵本来就强于周军,再加上更加凶悍的西夏铁鹞子,纵横于乡野之间,搞得周军下乡抢粮都难,那些铁鹞子脱了重甲,只穿了铁网和皮衣,轻弓短箭外加弯刀,在本地人的带领下,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截杀周军的抢粮队。
只有汉军游骑倒也罢了,可是河南当地民风彪悍,有些地区一直是出产响马的沃土,值此天下大乱之际,响马们不出来趁火打劫才叫奇怪,这些白天是农夫,晚上是土匪的家伙们倒也有着几分智慧,知道汉军不能惹,老百姓没有油水也不用去抢,唯一好欺负又有油水的就是落单的朝廷禁军了。
于是乎,中原大地上盗匪四起,就连周军的后方徐州府也不太平,那地方素来是穷山恶水,盛产刁民土匪,战乱时期,官府的权威比以往下降了许多,民间势力的实力倒是强大起来,乡下大户搜罗民壮自保,武林帮派也堂而皇之的跳出来浑水摸鱼,有的投军效力,有的暗中搜罗情报。
这些帮派中,又以少林寺和丐帮为,少林本来就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向来又有参与政治的热衷,十三棍僧与汤和投了元封之后,开封府得到消息,派出人马火烧了少林寺,老方丈德海大师在熊熊烈火中含笑圆寂,僧众们悲愤的离开了被烧成一片焦土的少林寺,星散于河南各地,当汉军出关之后,昔日的知客僧,今日的少林方丈永信大师振臂一挥,弟子们立刻云集起来,组成僧兵协助汉军。
而丐帮本来就是人数最多的天下第一帮派,河南最穷,乞丐最多,因而是丐帮的总坛所在,丐帮之人本来政治嗅觉不是很灵敏,但这回却坚定地站在了汉军一边,打探消息,传送情报,他们的功劳不小。
……
6续有数支抢粮队销声匿迹之后,周军再也不敢放小股部队出去,若是三五十人出去,定然有去无回,若是二三百,四五百,也会被飘忽不定的汉军游骑不断袭扰。损兵折将,搞到后来,周军只要出门就是千人队,浩浩荡荡的,举着盾牌拿着火枪走路,心理才踏实。
蓝玉和李伯生苦不堪言,但形势比人强,周军缺马,本来骑兵就不多,前日一战又将为数不多的骑兵损耗的七七八八,折损的火器也有千余支,伤筋动骨实力大减,哪有什么力量反击。
十余万周军在商丘一线紧缩成一团,等待着后方的补给和增援,三日后,皇帝的手谕到了,出乎蓝玉和李伯生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大雷霆,反而表示楚王死得其所,是大周朝的英雄,他并不逼迫大将们立刻为楚王复仇,只是要求他们尽量能让楚王得以全尸安葬。
皇帝之所以用手谕,而不是正规的圣旨,就是不想给前方将领以压力,皇帝也是行伍出身,知道不能胡乱干涉将领的指挥,蓝玉和李伯生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响鼓不用重锤,所以他才采取了这种委婉的方式来激励将军们。
果然,一直惴惴不安的蓝玉和李伯生感动的涕泪横流,当众表示一定不辜负皇帝的重托,将贼军扫平,为楚王报仇雪恨。
对于内厂锦衣卫等人的密报,以及李伯生的怨言和辩解,皇帝并不为意,番子们紧盯着蓝玉找他的岔子,那是他们的责任。
至于李伯生,那是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资历最老,但是能力却差强人意,对他的人品,皇帝很清楚,所以看过之后只是一笑置之。
随后到来的是兵部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