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业再度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丝稠是日本重要的财源。

1937年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商品全部被从新中国赶了出去。现在的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德国,其次是苏联和美国,英、法、日的工业品完全被赶出了中国。英国还有庞大的殖民地市场可供消化本国的工业品,而日本离开了中国,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张伯伦虽然很想扶持日本抑制中国,但现在大英帝国的经济状况,如果他下令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市场对日本开放,张伯伦相信明天自己就会被国会议员赶下台,国内的那些工业资本家更会生吃了他。经济危机期间的大英帝国,实在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想拉日本人一把都有心无力。

1937年,大英帝国国内经济一团糟的时候,位于中欧的德国却是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德国现在正在享受支持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红利”,张伯伦得到情报,现在整个德国的工厂都在满负荷地开工,许多工厂甚至实行了三班倒工作制,商业订单一直排到了明年。

张伯伦很想大叫一声:“这都是我们的订单,我们的钱!”

就刚过去的12月里,德国新造的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已宣布下水服役,该舰一经下水,就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强的战列舰。

虽然德国人宣称该舰只有三万五千吨出头,但是明眼人一瞧立刻就看出该舰的标准吨位最少在四万吨以上,三座三联装406毫米口径的舰炮,刚一服役就引发全世界的轰动。

面对着德国海军强势崛起的压力,皇家海军已经向张伯伦提出要求,要求更改在建中的乔治五世级战列的设计方案,恢复成原先十二门十四英寸主炮的设计。

原先海军部门是计划安装三座三联装九门十六英寸主炮的设计。但是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一战后急剧衰弱的大英帝国去工业化严重,受制于财力和技术流失严重的皇家海军而言,此时已无力同时开发两款新主炮。

1935年,英国海军为新的战列舰选定了14英寸主炮,以求“乔治五世”级能够尽快服役。为了新的战舰赶在1937年初开始建造,丘吉尔等人只得取消了优先建造装备15英寸以上口径主炮战列舰的计划。十四英寸主炮现在已经造好,囊中羞涩的皇家海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现成的十四英寸主炮而重造更强大的十六英寸主炮。

面对强势崛起的德国的威胁,张伯伦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批准了海军提出的将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十门十四英寸主炮变成了十二门的议案,为此每艘战舰增加了五百万美元的军费预算。当该议案在国会上提出时,遭到了很大的阻力,所幸九门十六英寸主炮的沙恩霍斯号战列舰的服役,刺激了英国国会的议员们,增加海军军费的议案方才得以通过。

(注: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原计划的设计就是三座四联装十二门14英寸主炮,但历史上因为预算或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不得不改成了十门。该型战舰也被认为是二战前全世界建造的火力最弱的战列舰)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吨位由此大幅度上升,“三万五千吨”的吨位限制由此名存实亡。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美国政府也趁机宣布将提高他们设计中的北卡罗纳级战列舰的吨位上限。

一战结束后,国力衰退的大英帝国心知自己无力和美国人来一场海军军备大赛,任何会刺激到美国的海军军备大赛都是他们极力避免的,但是当德国在希特勒的率领下强势崛起后,张伯伦痛苦地看到,类似一战的战争危机,已开始笼罩在欧洲的上空。

沙恩霍斯特战列舰的服役,只是一件“小事”。更让张伯伦头痛的,就是在去年的圣诞节前,德国向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正义”。

现在的德国虽然还没有对捷克发动军事威胁,但看到去年他们吞并奥地利的行为,张伯伦可以想象得到,此次对捷克的态度,希特勒同样是来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

今天的大英帝国,由于在中国泥潭中伤了元气,比历史上更加的虚弱和狼狈。去年的伦敦会谈,英国政府通过会谈让五国同时撤离西班牙,就是为了极力避免因为西班牙而引发新一轮世界大战的可能。

张伯伦得到情报,自从中国问题开始,苏德之间现在正走得越来越近。一战时的英法能战胜德国,那是因为德国缺少强力的盟友,但现在他们极有可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由于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现在的德国,即使是容克资本家也全力支持希特勒的外交政策。而德国对中共的“投资”甚至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成功的“投资”。今天的德国,政局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明明这是一个容克资本家们控制的国家,却和他们的敌人社会主义者勾勾搭搭关系极好。一想到红色的布尔什维克和褐色的纳粹联起手来的可怕场面,张伯伦就是睡觉也不得安宁。

就在刚才,张伯伦收到了来自法国总理达拉第的电报,法国总理同样也对发生在捷克的苏台德危机感到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张伯伦的屈服,主要在于他看到了苏德联手的可怕前景。在去年十月,苏台德地区暴发了民族冲突后,苏联对捷克的态度十分地暧昧。因为就在同一时间,波罗的海三国,同样也爆发了类似的民族冲突,波罗的海三国的俄罗斯人,在苏联特工的鼓动下,也开始起来闹事,要求争取民族独立自治的权力。

苏德双方在类似问题上共进退,同时出手的做法,英法两国不能不感到恐惧。

象一战那般,和法国人联手,再打一次类似一战,死上几百万人的战争?无论是今天英国还是法国,都没有这份勇气了。

1938年一月,新年刚过不久,张伯伦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数小时的飞机,先是飞到法国,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密谈了许久。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和被一战惨烈伤亡吓破了胆的法国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两国绝不会帮助捷克作战。

一月十日,张伯伦在巴黎短暂地停留两天后,又乘飞机飞往德国,在基尔市会见德国元首“希特勒”,开始就捷克问题进行讨论谈判。

今天的德国,能调动的军队和坦克的数量,远远胜得过历史上同期,说话的底气也更足。(注:历史上捷克危机时,德国方面无论是能调动的军队的数量还是坦克的数量甚至是性能,都远不如捷克。而捷克之所以会被德国不战而吞并,除了英法的出卖外,本国国内因为和德国相近的“亲缘”关系,抵抗意志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在张伯伦面前,林汉的“女儿”扮演的希特勒,象历史上一般,开始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劳”。最后,他皱着眉头杀气腾腾地威胁道:

“无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

象历史上一般,英国人妥协退让了,同意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一月十五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当晚召开内阁会议,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能阻止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引发世界大战。

而后不久,法国达拉第总理也愁眉苦脸地赶到伦敦。经过一番秘密的策划,英、法炮制了一项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

到了1938年3月,德国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苏台德地区。

作为安抚英国付出的代价,希特勒主动向英国提出降低德国海军吨位的配额比例,由1935年签订的40%,降低5个百分点变成35%。同时德国承诺,未来的二十年里,德国最多只装备四艘超过三万吨级的战列舰。

实际上这是个空头支票,以德国目前的造船能力,就算是船厂不分昼夜地连续开工,到1940年前,德国也不可能完成和英国海军商定的35%的配额,35%和40%根本就没有区别。

事后,张伯伦挥舞着和德国重新签订的海军协议,兴奋无比地国民说,他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德国人主动要求降低海军配额,在张伯伦看来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英国人的美梦,也只做到了1938年年底,到了1939年一月,德国悍然出兵,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擦脚布波兰,这时也愚蠢地配合德国人的行动,派出大军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即切申西里西亚地区。(此为史实)

对于波兰人愚蠢而短视的行为,汉娜早有预计。远在中国的李润石主席和李华梅谈起这事时,也是一个劲地摇着头,他用“贪图小利,唇亡齿寒虞国灭”来评价波兰的这种做法。

对于波兰这个国家,这个位面的中国没有一个人对他们有好感。日本人侵占东北时,波兰是最早跳出来支持日本人和承认所谓“满州国”。1935年的英日干涉战争时,波兰人同样也跳出来高呼对中共宣战,堪称是欧洲最作死的国家,没有之一。

而到了1939年2月,苏联也派出大军强入波罗的海三国,强迫这三国加入苏联,其吃相也绝对不比德国和波兰好看到了哪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