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某位从几十米高的桅杆摔下来的倒霉水兵,虽然在空中吓得半死,却在着地的“瞬间”,突然感觉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托住了身体,缓了缓冲势,结果毫发无伤地着地。

还有更夸张的,某次两舰出海训练时,沙恩霍斯特号上某个倒霉的水兵在舰舷甲板上行走时,不慎被颠入海中,他原以为必死无疑。谁知落水后被神奇的力量“托了托”,毫发无伤地落入海中不说,舰上突然又有一艘橡皮救生艇绳索松动,滑落入海,恰好就掉在他的身边,然后这个“幸运”的水兵就得救了。

至于舰上厨房的盘子,经常重重地摔在地上也不会碎之类传说就更多了。

海军本就是最迷信的兵种,类似的神奇之事发生了多次后,两舰水兵是“爱极”了这两艘“被神明庇护”的战舰,对于恶魔天使像上舰全力地支持。

流言是会被放大的。

林汉和汉娜只是偏造了部分“祥瑞”的剧本,但是一传十十传百之后,许多和他们无关的“祥瑞”事件,也被人为地“发明”出来,以至于两舰神奇的光环越传越浓,德国海军的水兵们,现在都极乐意上两舰服役。

以这两艘“祥瑞”战舰为主的特混舰队所处的位置,现在正是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大西洋航道上。开战前,汉娜提前将这批水面战舰布置到了大西洋上,其作战任务有二,一是执行破交任务,二也是最重要的,引诱英国的水面舰队出动,然后在大西洋上进行小规模的决战。

对,就是进行小规模蝗决战。

德国海军现役的家当是,两艘四万吨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装备三座三联装406毫米的舰炮,该舰最大时速可达三十二节。

两艘两万五千级吨的齐格林号级航空母舰,载机75架,最大极限时速三十二节。

两艘万吨的德意级袖珍战列舰,火力为两座三联装283毫米主炮,最大极限时速三十一节。

还有十二艘五千到七千吨不等的轻巡洋舰,五十余艘驱逐舰,以及八十艘潜艇。

而辅助舰只方面,德国还拥有两艘由商船改来的辅助航空母舰,其中最早的汉堡号训练航母,在开战前故意驶向地中海,停留在意大利。大战暴发后,该舰被意大利以中立为名扣押,而后进入意大利海军中服役——实际上该舰事前已经和墨索里尼达成协议,是借此连舰载机带船一起送给意大利海军的。

而另一艘辅助航空母舰是开战当月才下水服役的但泽号,该舰的前身是一艘快速邮轮。战前是德国打着高速邮轮的名义建造的所谓“航母预备舰”,战前三个月进入船坞进行紧急改装。该舰标准吨位接近两万吨,最大航速二十四节,载机四十五架,主要任务是充当海军航空兵的训练舰以及执行运输护航任务。

1939年开战的时候,两艘德意级袖珍战列舰一艘跟随汉娜出战,一艘被留在了德国,参予了进攻波兰的战争,炮击了但泽港。

而其余的主力舰,两艘战列舰,一艘袖珍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加上六艘的防空型、防雷击型轻巡洋舰,共计十一艘战舰,则被汉娜拉到了大西洋上。

最初,这支特混舰队执行的是破交任务。

在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上,当舰娘汉娜,舰男林汉合体变成“扶他”状态后,两人最大“索敌”半径超过了三百公里,也就是说,沙恩霍斯特战列舰所到之处,一个长度高达六百公里的“范围”内,所有行驶在这里的船只都无所遁形。

从十月份英国对德宣战开始,英德之间的海上贸易就遭受了重创。战列舰“索敌”,航母配合轻巡洋舰追击,整个十月份,德国人派到海上的破交特混舰队就足足击沉了二十五艘来往于大西洋间的货轮,而当月德国潜艇也有四十余艘运输船的战果进帐,英美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的重创。

一支庞大的德国舰队在大西洋里“搅屎”,英国人又怎么会不知情。但是目前皇家海军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手中的军舰,全是一票爷爷级别的老爷舰。一拥而上是上可以淹没对手,问题是偏偏这些老爷舰的弱点皆相同:速度都太慢。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和格奈森瑙号战列舰,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强战列舰,并导致了《伦敦海军条约》内容的更改。英国人借口沙恩级战列舰的威胁,和美国人、法国人商量过后,一举将条约中规定的战列舰吨位上限提升到了四万吨。由此造成的后果,也就是英、美、法三国新造战舰的设计吨位上限发生大辐度更改。

英、法、美三国人的设计师们,终于不必再象从前般,由于《条约》规定的三万五千吨的限制,在设计新式战舰时被迫牺牲一堆的性能,终于有足够的吨位余量,按自己设想的方式建造战列舰。

美国人新造的北卡罗纳级战列舰和英国人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都将设计吨位增加到了四万吨,并在建造时将这四万吨的吨位上限用得干干净净。而法国人方面,虽然不再受到三万五千吨设计吨位的限制,但是囊中羞涩的法国海军,却拿不出更多的钱建造更大吨位的战舰,他们能做的改进变动,就是将黎塞留级战舰的两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前置的设计方案,变成了前后各一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而建造吨位上因此而上升到了三万七千吨。

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沙恩级战列舰以“面目全非”的方式出现在的世人面前时,立刻就引发了各国激烈的联锁反应。

比较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日本并没有参加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但在这个位面,由于在中国战败,已无钱追加建造新舰的日本,倒是“热心”地参加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谈判,并且没有象历史上那般地退出。——这很正常的,已经无钱造舰的日本,如果再不参加这个海军谈判,不“帮着”英国限制各国(主要是美国)海军新建的吨位,那么他们和别国海军实力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也因为日本没有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内容和历史上大有不同,允许的吨位上限在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出现后,被修改成了四万吨级。

不过日本虽然参予了签约,却在李华梅的影响下,从一开始就不想履行这个条约,为李华梅建造的“新身体”,从一开始就是直冲着六万吨的目标而去的。

英法美三国决定开工建新造战列舰,皆已是1937年以后的事,他们最快的服役速度,也都要1940年下半年甚至是1941年以后。和平时期,各国战列舰的建造周期一般都在三年到四年之间。这也正是汉娜为何没有听从林汉的意见,抢在1939年就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因为从目前英美两国现役战舰的状态和新造战舰的进度来看,在整个1940年之前,大西洋上,英美两国都找不出一艘能追得上沙恩级战列舰,同时还要打得过他的军舰。

在1941年前,相对这两舰的性能来说,恰恰是英国皇家海军最虚弱的“空窗期”。

1939年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大型战舰的家底是,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5艘R及战列舰(2万八千吨)、2艘纳尔逊级(3万五千吨),以及一艘著名的“胡德号”战列舰级和2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数量、吨位、总火力看似远胜德国海军,但最大问题是这些军舰是清一色的“老爷舰”,舰龄几乎全在二十年左右,速度慢,火力弱,跑不过“魔改”后的沙恩级同样也打不过。

现在在大西洋里行进的这支特混舰队,所有军舰的最大时速都超过了三十节。而皇家海军的现役军舰,只有三艘战巡,也就是胡德、声望、反击三舰能跑上三十节。其余的全是速度在二十四节甚至更少的“老爷舰”。

仗着速度的优势,德国战列舰在大西洋上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至于英国的航空母舰,1939年时,英国皇家海军中现役的航空母舰,老式航母为光荣号、勇敢号、竞技神号,鹰号,本来还有一艘暴怒号,但已经在中国的干涉战争中沉没。这些航母中,舰龄最老的光荣号和勇敢号,已是舰龄超过三十年的“老爷爷”了,“年青”一点的竞技神号和鹰号,也有二十五年舰龄。这些军舰舰龄大,载机量小(在三十架以内甚至二十架不到),设计老旧,战斗力很弱,往往两艘加起来战斗力还不如一艘新锐航母。

唯一威胁最大的是1939年下水服役的新式航母皇家方舟号,只是该舰受上海之战暴怒号沉没的影响,提前走上了“装甲航母”的“邪道”,载机量大减——只有五十架。

按英国皇家海军的装备计划表,大批的航空母舰,将在1940年五月后陆续服役,(1940年后有两艘卓越级航母)。

也就是说,1940年5月前的这短暂的窗口期,是英国皇家海军最虚弱的时期。汉娜所以选择在1939年十月,只比历史上迟了一个月开战,就是想趁着这个窗口期,在英德海军纸面上差距最小时期发动决战,最大限度地重创英国皇家海军。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十月份欧洲大战开打之后,汉娜甚至把林汉叫了过来,舰男舰娘,一人附身一艘战列舰,然后将德国海军的八成以上的家当全部拉到大西洋上大玩破交战,就是想趁着这个时机将皇家海军诱出来进行决战。

当然,由于双方数量和吨位上的巨大差距,即使是有林汉和汉娜的“能力”加成,两人在前期能做的事,也只是玩“半则分之”,象削土豆皮一般,通过小规模的决战,脱离的方式,一艘一艘地击沉敌舰,一点一点地消灭英国海军,慢慢地抹平双方数量上的差距。至于“一战定生死”的海上大决战,暂时是想都别想的事。

十月份后,德国的大西洋舰队频频地在北大西洋出击,早已引起皇家海军的警觉,皇家海军几乎调用了所有的资源,在大西洋上追捕这支嚣张凶残的德国特混舰队。可是缺少速度的皇家海军,在“开了地图挂”的对手面前,完全是被耍得团团转,他们手中一票“爷爷级别”的老爷舰,哪里可能抓得住面前开了“外挂”的年青挑战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