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英国船厂的设计师,正在加班加点,根据梅琳的特殊能力,为她专门设计配套的战列舰。之所以选择战列舰作为梅琳的寄灵体而不是航母,原因有三。

一是北大西洋特殊的作战环境,在挪威海这儿,英国海军要面临四艘德国战列舰和一艘苏联战列舰的威胁。光靠原有的五艘乔治五世级和其对抗非常地吃力。挪威海夜战的噩梦英国人至今挥之不去,虽然现在他们也拥有了舰灵,但是却缺少能和四万五千吨级别的卑斯麦级战列舰单独对抗的战列舰——因为皇家海军役的乔治五世级都是四万吨级战列舰,吨位上少了五千吨,更只是用“传统”的工艺制造而不是“魔改”后的产品,双方性能差距很大。而有过从前夜战的噩梦,皇家海军不能不考虑夜间炮战的问题。

其次就是战列舰其对航母要皮实得多,不容易被击沉。

第三个原因却是英国上层领导的“战列舰”情怀,此外还考虑到了“威武”的战列舰更能刷到更多国民信仰的原因。

要实现造出象大和号一样完美的“梦幻战列舰”,英国人自身并不缺技术,他们唯一缺少的,却是信仰之力。

至于十八英寸的舰炮制造工艺问题,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虽然有些制造压力,但并不严重。

历史上二战时,英国之所以没有再制造出新的十六英寸的舰炮,一是不需要,因为对手是贫弱的德国海军,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其次却是十五年的海军假日,技术流失,相关造炮设备报废严重。

但这个位面,受到一年欧洲战争惨败的影响,战后痛定思痛的英国人,拼命地想恢复本国海军昔日的荣光,在这之前已重新花费大量的经费在这方面投入。英国人的问题仅仅只是有技术而无生产设备,当官方想要舰炮国产化时,相应的设备很快就重新造了出来。

重新设计一款合格的十八英寸的舰炮,对英国科学家们来说有难度有挑战性,但对于基础科学二战第一的英国来说,并非是很难达成的目标。只要不怕烧钱,官方总能堆出想要的东西来。

梅琳在帮忙造好自己的第一艘寄灵舰后,其拥有的信仰之力就已接近耗尽。暂时还是不完全体的她,现在能力很弱,根本无法实现这计划。

如何帮助梅琳刷到更多的信仰之力,成为英国人这几个月来最头痛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在日本人高调地宣布大和抚子的存在后,得到了转机。

在白金汉宫里,英王乔治六世问首相艾德礼道:

“你们讨论得如何了,我们能否象日本人一样宣布守卫英格兰英灵的存在?”

问话的时候,梅琳正身着传统的皇家海军服饰,正站在海军部长身旁。

一旁大主教答道:“梅琳的意见是,他们这样的存在,只要诞生了,彼此间是会互相感应到的。中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他们都比我们更早地诞生了这样的民族结晶,德国和中国的那两位,更有可能是十年前就诞生的,我们现在只有快步跑才有可能追上他们。”

英国人分析过,德国和中国的“神明”,或者说是“民族意志的结晶”,很有可能就是现在德国国教萨菲罗斯教的“双神”。而英国政府中同样不乏高人,他们在得到梅琳加盟之后,也早已确认林汉就是中国的“民族意志的结晶”。而英国情报部门精明的情报分析师,这总算也弄明白了,林汉当年在美国参加奥运时,对着记者的面说出来的“五千年文明底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按梅琳告诉英国人的所说,只有漫长文明文化底蕴的国家,才会产生象她这样的存在,而没有历史的美国,是不可能诞生出象他们这样的存在——对英国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为了刷取更多的信仰之力,德国人靠着希特勒的铁腕,一脚将旧有的欧洲宗教全部踢开,立萨菲罗斯教为国教为二人狂刷信仰之力,而英国人要这么做,麻烦就相当大,毕竟英王还不能象德国人般无耻到一脚将上帝踢开,直接以“邪教”为国教另立神明。

至于象日本人这么做,英国人也不是没有想到过,只是他们在这之前,还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掀开这个盖子。但日本人先这么做了之后,英国的最后一丝犹豫就再也不存在了。

而对于大主教来说,要把梅琳当上帝来崇拜封神当然不行,但降一步,给她封圣什么的,还是可以做到的。在世俗的力量面前,大主教的节操也就是这样,圣经十诫里的不可为他人立像什么的,早在把替梅琳刷取信仰之力的海洋女神像立在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上时,就被他扔到大西洋里了。

首相艾德礼也赞同道:“内阁已经讨论过了,我们一至同意替梅琳封圣。而且,1940年的战争后,国民的意志也很消沉,我们也需要一个亮点重新鼓舞起国民的信心和志气!”

于是,象日本人一样,把梅琳推到最前台,充当日不落帝国守护神,借此帮她提升力量和刷取信仰之力的事,也就这样定下了。

1940年十月,随着阿姆斯特丹协议的签定,欧洲的战火平息了。

战败的英国人失去了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比这二者更严重的,是整个英联邦“向心力”也一并失去了。为了提升民心民气,就算没有日本人这么做,阿尔托利娅被推到前台其实也是必然的。

第427章狂热

欧战结束后,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面临着“独立”的危险。虽然中苏两家都表示不会支持印度脱离英国,但英国人心里明白,这只是这两家的缓兵之计,等他们消化完了各自的占领区后,一定会在这里继续惹事。而印度自身要求脱离英国自主的呼声,也一日胜过一日。在这过程中,趁人之危痛宰了约翰牛的美国人,也没少在暗中下黑手。若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痛打白头鹰,让山姆大叔无瑕再在印度搅事,这里的局势只会更加糟糕。

除去印度问题外,大英帝国的两个“亲儿子”,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战后同样也露出了想脱离英联邦单飞的迹像。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就是战后这个落日中的老牌帝国面临的最大难题。

梅琳(阿尔托利娅)的出现,对于正一步一步坠向深渊的日不落帝国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不,是救生艇一般的存在。

有了她,就可以证明英格兰“正统”的合法性,有了她,就可以凝聚起大英帝国正在溃散的民心斗气。在首相艾德里眼里,英气逼人的阿尔托利娅,简直就是大英帝国之神的化身!有了他,英王就可以拍着胸脯对全世界说,凡是米字旗光辉照耀过的土地,都是属于伟大日不落帝国。

而林汉还看到了更远更妙的一个地方:当英格兰之神出现后,美国这个英国的小表弟,或者说是“叛徒”,面对着“守护英国神明”,他这个脱离英联邦的曾经“叛逆”,此时身份就显得十分的尴尬,甚至是掉进身份狼狈的困境中——因为美国是从英联邦中分离出去的,国内的第一主体民族也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已经尝到自己当家甜头,又有资格竞争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美国,当然不会因为多了一个所谓的“神灵圣灵”就重新认回这个“英国爹”。而梅琳(阿尔托利娅)这个民族结晶的出现,还会造成美国人的信仰分裂,国内凝聚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有了梅琳之后,英国人在美国人面前,心理上的优越感将更甚,在那之后,英美想要联合就更不可能。

而后的时间,英国上层的几个大人物,开始在这儿秘密讨论如何象日本人一样,将梅琳推向前台的细节问题。

当英国人还在讨论这个话题的细节的时候,英国时间晚八点钟,伦敦方面收到了一份来自德国的电报,德国方面向英国发出征询,他们打算在近日内派出密使,和英国政府进行紧急磋商,讨论和“民族结晶”以及“结盟”有关的话题。

德国人的反应如此之快,着实出乎英国人的意料之外。不过知道内情的梅琳,却知道这是她和汉娜早就商量好的。

和李华梅、喀秋莎相似,梅琳虽然也是英国舰魂的结晶,但她同样也吸收了林汉性格中的一部分,也拥有他的部分喜好和认知。

梅琳的性格,始于林汉对日本动画《FateNight》里亚瑟王阿尔托利娅性格的“幻想”,是一个以守护不列颠为已任的人,性格方面和李华梅一般,都很自律。

那日在从林汉的肚子里被“生”下来,梅琳结束了和汉娜短暂的敌对后,两人坐下来安静而理智地交谈过。

有一点是她和汉娜都认同的:那就是英德继续交恶下去,只会令这两个国家共同走向毁灭。

德国的问题是边上靠着一个战争潜力远胜于他的北极熊。

英国的问题则在于,和过于广大的殖民地不相配套的主体人口,其殖民地帝国主义的特点让美苏中三家都看其不顺眼,只要有机会都会想着肢解英国,尤其是当其衰弱的时候。

英国要想不象历史上那样,最后沦落为二流国家,唯有拼尽全力保住庞大的殖民地。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帮助英国——英国为了殖民地的利益,德国为了给自己找个吸仇恨的“MT”,在各有所需之下,当面临美苏的共同威胁时,英德这两个死对头国家,未必不能联合起来抱团取暖。

此时的整个英国,都为日本传出的消息而沸腾着,无数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在往教堂跑。早有准备的官方暗中留意民间的情绪,发现民众对上帝的信仰,甚至因此而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此时的英国政府,已经在为将梅琳推向前台作最后的准备。他们派人暗中操纵舆论,比如询问平民:如果大不列颠帝国也拥有和日本类似的存在,你们会信仰他(她)吗?如果大不列颠帝国有这样的存在,你们觉得她叫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

有意思的是,在官方进行的暗中调查中,他们发现民众对这样存在的命名,更愿意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