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季竑提及长孙湘雨,谢安心中多少有些尴尬,毕竟,在询问过了梁丘舞后他才知道,长孙湘雨年幼时与李贤有过婚约,且不说长孙湘雨当时是否点头,但至少,其父兵部侍郎长孙靖是认可这门婚事的,要不然,长孙家又何以会站在李贤这一边?
从这个角度来说,谢安趁着李贤不在冀京之时,夺取了长孙湘雨的芳心,横刀夺爱,确实并非君子所为。
当然了,谢安本来就不是什么君子,要他在长孙湘雨以及君子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多少次,谢安都只会选择长孙湘雨,毕竟似长孙湘雨这等美艳无双、兼才智过人的女子,百年不遇,那还不是得先下手为强?谁会傻傻地将这般美人拱手让给他人?
向来脸皮厚的谢安,丝毫不觉得夺了八皇子李贤思慕的女子会如何如何惭愧,这叫先到先得!
“季先生这话说得好笑,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官虽不是什么君子,可瞧见貌美女子,岂有拱手让人之理?——横刀夺爱?嘿,本官又不曾用手段强迫,上元节那日先生也瞧见了,是她自愿的……”
“……”瞧着谢安神色自若、丝毫不以为耻的模样,季竑微微皱了皱眉,讥讽道,“入冀京前,季某也听说过谢大人,知谢大人能言善辩,今日一见,胜过闻名啊!——不知谢大人有何见教?”
见季竑说话直白,谢安也不想再拐弯抹角,朝着正阳门前广安上人满为患的景象努了努嘴,淡淡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这是季先生弄出来的吧?——很壮观啊!”
“壮观?嘿,倘若谢大人去过江南,就不会这么说了……”说着,季竑嘴角扬起几分莫名冷笑,淡淡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主初回冀京,便遭逢东宫太子那般'厚待',派遣刺客加害我主且不说,更将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我主,如此,我等岂有不报之理?——听说谢大人书房内有一副字画,乃是出自主母……咳,乃是出自长孙小姐玉手所书,上书'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如此想来,谢大人多半能理解今日之事!”
谢安闻言皱了皱眉,不悦说道,“季先生这是要逼宫么?”
“不不不,”摇了摇手指,季竑淡淡说道,“说是逼宫就太过了,季某只是觉得,人间正道、朗朗乾坤,岂有常年乌云遮日这事?——我主此番无端受此不白之冤,自然要讨回公道!”
深深望了一眼季竑,谢安皱眉说道,“倘若李贤殿下当真青白无污,朝廷自会还公道于殿下,可似先生这般所为,可并非是上策……趁尚未酿成大祸,先生还是速速劝回此间无数士林儒生为妙!”
季竑闻言轻笑出声,在瞥了一眼谢安后,讥讽说道,“我等此番只是针对东宫太子,与谢大人何干?谢大人何以要为那位东宫太子解围?哦,对了,谢大人眼下已与东宫太子联手了,对吧?——'代刑部尚书',谢安、谢大人!”
“……”听着季竑嘴里那浓浓的讥讽之色,谢安双眉禁皱,着实有些不悦,在深深望了一眼季竑后,他低声说道,“季先生需防引火烧身啊!”
季竑轻笑一声,淡淡说道,“恕季某愚钝,不明谢尚书此话含义!”
“那本官就说得再明白点,”走近一步,谢安抬起头,直视比他高一个脑袋的季竑,冷冷说道,“本官并非太子李炜之人,但也不想将湘雨拱手让给你主,因此,季先生若是以为,本官打算与你主李贤殿下交什么朋友的话,那季先生就想错了!——本官不是君子,也不在乎什么虚名,更别说什么千百年后的名声,善名也好、恶名也罢,本官都不在乎,要是这帮人再这么闹下去,本官会叫卫尉寺与大狱寺严处,到那时,季先生请记住,那些冤死牢狱之中的儒生,是被季先生害死的!”
深深望了一眼谢安,季竑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忽然轻笑说道,“谢尚书自便!”
嘁!这家伙油盐不进,不好糊弄啊……可恶!
谢安暗自狠狠地咬了咬牙。
第三十七章惊愕的第二日二
'五米士'季竑……
心中暗自念叨着这个名字,谢安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梁丘舞、荀正等人身旁。
望着谢安脸上几分不悦之色,荀正皱眉问道,“眼前之事,是那家伙整不来的?”
“唔!”谢安点了点头,照搬着季竑的原话,说道,“说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要给东宫太子一点厉害看看!”
“这……”荀正闻言不禁皱了皱眉,思忖说道,“老弟可曾劝说?”
“劝了,”回望了一眼季竑所站的位置,谢安点了点头,继而不悦说道,“不过那家伙油盐不进、软硬不吃,难以说服……”
荀正长长叹了口气,摇头说道,“那就麻烦了……”
谢安默然不语,他知道荀正想表达什么意思,别看季竑闹出此事只为替其主八皇子李贤出一口恶气,但是遭罪的,可不单单是东宫太子李炜,还有掌管着冀京治安的'三尉',光禄寺、卫尉寺、大狱寺。
这不,大周天子李暨已传口谕于卫尉寺卿荀正,叫他以及谢安、文钦三人妥善处理好这件事,人人都说'侠以武犯禁',可一旦当真闹起来,武人哪有文人狠?
别看那帮书生、儒士手无缚鸡之力,可其手中笔杆,可远比千军万马更为凶狠,倘若得罪了他们,别说叫你活着的时候身败名裂,就算是死了,一样要叫你遗臭万年。
在名誉至上、人人爱惜羽翼的大周,谁会冒着大不韪的风险。去和那些文士较劲?若不是情非得已,恐怕就连历代君王也不会去肆意地招惹他们。
可恶,没事找事!
明明肩负着勘查案件的重责,却不想还遇到这种甚是棘手的事,谢安心中暗骂。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大周天子李暨已传口谕叫谢安等人妥善处理此事,谢安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与那些文士卯劲,谁叫他是'三尉'之一呢?
可能是注意到了谢安脸上的郁闷神色,苏信思忖了一番,说道。“大人,不若抓几个主事的人,严厉处置,杀鸡儆猴!”
还没等谢安开口,荀正连忙说道,“老弟千万不可,这些书生儒士围堵在正阳门前,虽说有违体制,但却不曾犯罪……老弟也瞧见了。这帮人只是静坐在正阳门前,既不惹事、也不喧哗。倘若这样就将他们抓起来,我等师出无名,恐惹天下士子非议!”
“……”谢安缓缓点了点头,其实荀正说的事,他也知道,甚至于,不光他知道,就连远处的光禄寺卿、领侍卫内大臣文钦也清楚。
明明已召集了数千北军禁卫,可文钦为何始终未见行动?
很简单。没有借口,没有动手抓那些文人的借口,倘若在这种情况下抓人,反而是落人口实,到时候被御史台参一本,就算是文钦,恐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季竑这条路子是走不通了。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路子吧……”说着,谢安抬眼望向远处,见那千余文士之前,有三位身穿三品补服的文官席地而坐。遥遥与文钦对峙着,谢安抬手指着远处问道,“荀老哥,那三个半老的老头子是什么人?”
荀正闻言遥遥观望了一番,犹豫说道,“看不甚清楚……不过想来,应该是翰林院三位大学士!”
“大学士?”
“唔!”荀正点点头,解释道,“翰林院下有三大院署,分别是钦天监、玉堂署与龙图阁!——钦天监勘测天文、修编星历为任,其'太史令',叫张治,字文庭;玉堂署负责修编国书、史记,供后人瞻仰,其'中书令'叫做章祥,字伯闻;龙图阁乃收藏世间奇珍异宝、古人字画之处,其'直学士',叫做郑秀、字茂才!——此三人皆乃太子少师、翰林院殿阁首辅大学士褚熹手下文臣,可是老弟你也瞧见了,翰林院乃李贤殿下的势力,自从褚熹当上太子太师后,那老匹夫在翰林院的威望每况愈下,到眼下,已没有几个人会买他的账,否则,文钦那厮早就将褚熹老匹夫请出来了!”
谢安闻言苦笑一声,无奈说道,“就是说,只有去这三位交涉看看了?”
“说服恐怕不易……”荀正摇摇头,说出了心中所想。
尽管谢安清楚,那些人连翰林院的首辅大学士都不买账,又哪里会理睬他,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与那些交涉,毕竟这等闹剧拖着太久,且不管太子李炜会如何应付,那可是在打'冀京三尉'的脸啊。
想到这里,谢安带着梁丘舞等人径直朝着那三位大学士走去。
正如荀正所料,静坐在队伍最前头的,果然就是钦天监太史令张治、玉堂署中书令章祥、以及龙图阁直学士郑秀三人,观其容貌,以章祥最为年长,其次张治、再次郑秀。
不可否认,这三位朝中大臣乃朝中大贤,有着一身学问,正所谓有才之人必显其傲气,可就连谢安也没想到,张治等人竟心傲如斯,直到谢安等人一直走到他们跟前,这三位朝中大贤这才缓缓睁开双目,既不作揖、也不招呼,只是淡淡地望着谢安等人,眼中隐隐带着几分轻蔑与不屑。
无奈之下,谢安只有率先开口打破僵局。
“三位大人好生悠哉啊!——北军禁卫重兵环绕,却亦坐得这般安稳,稳如泰山……足显大儒之傲骨!”
仿佛是听出了谢安话中那淡淡的嘲讽语气,钦天监太史令张治微微皱了皱眉,说道,“观足下身上官服,亦乃朝廷之臣,既能自由出入此地,想来官阶不低……足下何许人?”
谢安闻言愣了一愣,要知道。自从大半年前他踏足朝廷开始,他与太子李炜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停歇过,拜此所赐,他在朝廷中的知名度大涨,哪怕是九品末流官员都有不少认得他谢安,更别说他谢安还是东公府梁丘家的孙婿。
可眼前这三位,明明高居正三品之职,却不认得他谢安?
是故意奚落么?
哦,对了,这三位都是翰林院内的大学士。平日里并不插手政务,只是在其一亩三分地里忙碌,不认得自己,倒也不稀奇……
想到这里,谢安这才释然,拱拱手用谦逊语气说道,“下官乃代刑部尚书职务、大狱寺少卿,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