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你不如就说‘皇帝’,我立刻就懂了。”
“好吧,皇帝要交给你一个任务。”
“说吧,揍谁?那些强盗吗?我早瞧他们不顺眼了。”
“不不,我让你进城去找一个人。”
“找人啊……也行吧。”
“你去北城的倦侯府……”韩孺子仔细说明倦侯府的方位,花了不少时间才让马大牢牢记住进城之后该怎么走,“在倦侯府后门,记住,一定是后门,你敲门,有人开门你就说找杜穿云,没人开门就算了,立刻回来。”
“行,然后呢?杜穿云,我记住了,是揍他一顿,还是把他带回来。”
韩孺子想了一会,“什么都不用做,见他一面就行,杜穿云是名少年,跟我差不多大。”
韩孺子相信,以杜氏爷孙的江湖经验,能从马大这里问清一切,用不着他特意叮嘱。
一切交待完毕,马大却没有立刻出发,而是伸出一只手,“给我吧。”
“给你什么?”
“令箭啊。”
“我当面下令,用不着令箭。”
“不对,你当时不是这么说的。”
韩孺子无法,只得将一支箭交给马大,提醒道:“完成任务之后立刻返回,不得在路上耽搁,令箭到时也要交回来。”
“这种事情我能不知道吗?”马大也出发了,这时天色已暗,他与金纯忠连夜赶路,一切顺利的话,将在明晨进城。
接下来的事情韩孺子就无法预料了,醉仙楼的厨子不要命和杜摸天都能找到杨奉,可是能不能及时带回消息就很难说了。
韩孺子不想就这么枯等,入夜不久,他传令全军转移,前往防御相对更完善一些的河边寨,渔村里只留几个人。
与渔村相比,河边寨只是多了一圈木栅,韩孺子迁营主要是为了锻炼一下义军。
他任命金垂朵的大哥金纯保为左将军,改封晁化为右将军,各领二十个百人队,这些百人队都不足额,加在一起也不过五百余人。
金纯保曾是羽林卫的一员,略通治军之术,与晁化一道,对行军规则三令五申,尤其不准任何人随意离队。
归义侯和三名妻妾又乘上唯一的骡子车,一路唉声叹气,埋怨子女,更埋怨匈奴的都王子死的不是时候。
渔村离河边寨没有多远,走陆路还要更近一些,子夜之前全军到达目的地,出乎韩孺子的意料,人没少,反而还多了十几名。
主簿晁永思命人抬来记名门板,举着火把,一队一队地核实,花了多半个时辰才弄明白,原来半路上有两伙后来者混入队伍,不查到自己头上就不吱声,就这么跟着进入河边寨。
与此同时,半路上还跑了一些人。
义兵大都是附近的村民,对地形极为熟悉,派出的哨兵没起任何作用,有两名哨兵也跑掉了。
一番查问之后,终于确认混入者并非奸细,他们就是太老实了,不爱说话。
这就是韩孺子的第一支军队,人数不多,问题和漏洞却比十万大军还要杂乱。即便如此,当义军一队队走进河边寨时,还是令寨里的少数人大吃一惊。
张养浩不敢回京,留在寨子里看守三名勋贵子弟,对是杀是留一直犹豫不决。
他已经听说有一批百姓跑去支持废帝,这是望气者的计谋之一,他不是很在意,专心等待崔家行动,在他看来,那才是能够决定胜负的力量。
可这些乌合之众——他们的确是乌合之众,衣裳破旧,全身上下不着片甲,铁制兵器不过百余件——竟然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进寨,有将官、守号令,虽说途中出了一些意外,这样的军容还是令人难以想象。
查点人数之后,韩孺子选了一块空地充当临时“中军帐”,安排侍卫,左右将军站立两旁,主簿执笔守在身后,各队百夫长依次前来报告情况,并接受新的任务。
河边塞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守卫松懈了,陆路和水上都要派驻哨兵与斥侯,各队轮流休息和值守。
张养浩远远地望见这一切,不由得心惊胆战,回屋时蹑手蹑脚,再不敢将倦侯当成俘虏看待,更不敢去见他。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离天亮没多久了,韩孺子草草睡了一会,刚入梦就被唤醒。
林坤山回来了,带回一支三十余人的小队,这队人不是强盗,不是普通百姓,全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青衣长袍,骑着马,挎弓携刀,护送一辆马车,不准任何人接近。
林坤山比张养浩还要惊讶,白天走的时候他看到的还是一盘散沙,再回来时却要通过重重哨卡,不久前还视望气者为神仙下凡的百姓,突然变成了六亲不认的士兵,无论如何也要先通知“皇帝”才能让他们进寨。
韩孺子下令放行,林坤山先将马车里的人送到一间空屋子里,然后独自来见“皇帝”。
“草民林坤山拜见陛下。”林坤山很会察言观色,心中疑惑,表面态度却越发恭谨。
这只数百人的小小军队其实远未成形,韩孺子对此心知肚明,不过能让旁观者惊讶一下也是好的。
“人带来了吗?”
“来了。”
“为何不来见我?”
“呃,情况特殊,希望陛下能移驾去见他。”
韩孺子看了看两边的十几名侍卫,说:“跟他说,如今一切都已恢复正常。”
林坤山笑了笑,起身告退,足足两刻钟之后,才带人返回。
东海王来了,很不情愿,这跟他之前预计的情况大不一样,他以为这里聚集着一批受到蛊惑的百姓,自愿为“皇帝”卖命,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前往京北一带挑起暴乱,有无战斗力并不重要,只要能引走一部分北军就行,结果他看到的却是一只有模有样的军队。
还没进寨他就后悔了,可是想改主意已经来不及,他带来的三十名护卫太少了。
林坤山一进屋就跪下,轻轻拉扯东海王的衣角,东海王看了一眼左右两边破衣烂衫的侍卫,既觉得不安,又觉得这些人不堪一击,心中惊疑不定,最后,他还是跪下了。
不等东海王开口,韩孺子起身,大步走到他面前,笑着扶起,然后对众侍卫说:“这是我的弟弟东海王,从今以后,见他如见我。”
侍卫们立刻抹去脸上的严肃,热情地上前打招呼,甚至亲切地在东海王肩上拍两下,好像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聚会。
东海王挤出笑容,尽量躲避触碰。
韩孺子请侍卫们退下,只留下东海王和林坤山。
“你还真有点本事。”东海王赞道,重新打量空荡荡的茅草屋子,“在皇宫驯服了一群奴仆,在这里居然又驯服一批亡命之徒。”
“你也很有本事,设计了这么复杂的计谋,兜了一圈,我还是没能逃过。”
两人相视而笑,然后同时收起笑容,东海王说:“我已经来了,开始行动吧,夜长梦多,等得越久,太后越有准备。”
“别急,现在咱们的人太少。先跟我说说京城这两天的情况吧。”
“没什么可说的,柴韵和几个朋友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几家正在满城找人。可是关于你,却没有任何消息,所以我猜太后已有警觉,你若还想夺回帝位,就不要再犹豫了。”
(求订阅)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
东海王此行只有一个目的,督促韩孺子尽快起事,劝说不成,就用强硬手段,可是出乎意料,对方的实力竟然比他还要强硬。
东海王转身对林坤山笑道:“如果我请你退下,你不会有受辱的感觉吧?”
林坤山微笑以对,向兄弟二人行礼,转身走出房间。
“这里真够破旧的,亏你能受得了。”东海王说。
韩孺子回到“宝座”上——就是一条摇摇晃晃的长凳——轻松地说:“我倒觉得比在皇宫里自在。”
“呵呵,那是当然。怎么样,我人已经到了,你还在等什么?咱们一块做大事吧。”
“不行,人太少,而且我对京北的状况还不太了解……”
“你有什么要了解的,问我好了。京北怀陵县已经聚集了一支数百人的义军,都是江湖上的好汉,比这里的乌合之众要强多了。”
“谁聚集的?”
“你见过的,疯僧光顶。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借着疯僧的名号,能在京城内外的所有寺庙里自由行走,传递消息、藏匿逃犯,没有人比他更在行,我要是……嘿,等你当上皇帝,一定要将他除掉。”
“他一个江湖人,为什么要参与这种事?”
“可能是在寺庙里待久了吧,光顶有几分慈悲之心,觉得自己应该拯救天下苍生,总之跟望气者一样,是个聪明过头的疯子。”
“这么说,他不是为崔家做事?”
“疯子只为自己做事,但是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如何利用他们。”东海王走到韩孺子面前,“咱们之间有过节,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咱们毕竟是亲兄弟,你又娶了小君表妹……唉,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会自相残杀吗?”
“哈哈。”东海王笑着坐到长凳的另一边,“你还在担心自己的安全?”
“比手里一无所有的时候还要担心。”
东海王收起笑容,正色道:“实话实说,我想当皇帝,这就是我降生世间的使命,但我可以等。”
“等多久?”
“十年。”
“十年?”韩孺子笑着摇头。
东海王起身,站到韩孺子对面,生硬地说:“这就是我最大的让步,崔家扶植你重返帝位,你立我当皇太弟,前朝有过这样的例子,十年之后,你以身体原因将帝位禅让给我。这不算退位,你仍然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却不用处理大楚的烂摊子,跟小君表妹悠然度过一生,你们的儿子都会被封王,怎么样?”
“你是认真的?”韩孺子略显惊讶。
“当然,但我只等十年,再久的话,我怕我要不回帝位。”
韩孺子想了一会,“你怎么保证我十年以内和十年以后的安全?”
“所以你要封我当皇太弟,我从你手里继承帝位,自然不能杀你。而且你可以拥有一支五百人的卫队,诸侯王才允许有二三百的卫士,还不能进京。”东海王停顿片刻,见韩孺子仍然没有被打动,说出最后一项保证,“不只小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