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亲,就是……”

“我知道什么是和亲,大单于想娶大楚的公主?这不可能……”

“不,大单于是要与镇北将军和亲,他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你。”

韩孺子呆住了,和亲之事古已有之,通常是中原公主嫁给草原之王,也有反过来的时候,但不管怎样,娶亲者必是帝王。

大单于又说了许多话,房大业道:“大单于很清楚,想让大楚相信匈奴的善意和西方的威胁是很难的,镇北将军敢于和谈,勇气可嘉,他希望与镇北将军成为一家人。他还说……”

“不必了。”韩孺子道,想了一会,“告诉大单于,我是大楚之臣,不能擅自与异族和亲,如果他真有此意,我只能上报朝廷。”

韩孺子没提自己已有夫人,因为这对匈奴人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大单于明白其中的难处,所以不求立刻和亲,可以等大楚对西方有更多了解之后再做决定,但是楚匈若想真正结盟,和亲是必不可少的,或者是镇北将军,或者是大楚皇帝,别人都不行。大单于只有一个要求,请镇北将军移步,去见见大单于的女儿,起码让匈奴人知道和亲有望,能够安心北上。”

大单于也跟韩孺子一样,担心自己的威望不足以压制刚刚合并不久的匈奴大军,需要一点外力帮助。

韩孺子却觉得此事大大不妥,于是摇头道:“告诉大单于,我来和谈就已经在冒很大的风险,和亲之事,哪怕只是一点苗头,也会给我惹来大麻烦。”

房大业是楚人,当然明白这会给镇北将军带来多少猜疑,于是很认真地向大单于解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久,最后房大业说:“大单于愿意让步,镇北将军无需移步,他会派人将女儿接来,进帐站一会,镇北将军看不看都行。”

大单于看上去很严肃,直接冲镇北将军说了几句。

“大单于说,别看他年老,身体一点不弱,女儿正值……”

韩孺子打断房大业的转述,问道:“我该同意他吗?”

“我再跟他说说。”

房大业又与大单于一番争论,最后道:“还是……同意吧,就当是为皇帝相亲。”

韩孺子清楚得很,自己没有率军与匈奴人决战,回京之后必将惹来无数指责,为皇帝“相亲”更是无稽之谈,可是看大单于的样子不会再做让步,他勉强道:“好吧。”

金垂朵去帐外传令,直到这时,韩孺子才又看了她一眼。

金垂朵有意避开。

接下来的和谈就比较轻松了,大单于夸赞自己的女儿美貌无双,然后又讲了一些西方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那个神鬼大单于十分残忍,对于敢于抵抗他的城池,攻破之后必然杀尽所有男子,不分老幼,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不例外,西匈奴与之打过几仗,已被列为反抗者……

韩孺子觉得大单于肯定是在夸大其辞,于是只听,没有提问。

大单于大概早就做好了准备,金垂朵传令不久,他的女儿就到了,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镇北将军和皇帝……可以各娶一位。”房大业翻译道,他毕竟是楚人,虽然对匈奴颇有了解,还是觉得此举过于违背礼仪。

大单于说得没错,他的这两个女儿都很年轻,十四五岁的样子,也很美丽,站在门口,微微低头,脸色羞红,韩孺子只看了一眼,此后目不斜视。

和谈终于结束,大单于希望镇北将军尽快与朝廷取得一致,“匈奴人顶多等到明年春天。”

金垂朵送大单于的两个女儿出帐,大单于又说了几句,房大业没有立刻翻译,而是在回营的路上对韩孺子说:“大单于说,他让镇北将军看的女儿不是两位,而是三位,他还说——”

房大业一点也不想参与朝堂之争,可这句话他不能不译,“匈奴人愿助镇北将军夺回帝位,他让镇北将军仔细想想。”

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

蔡兴海刚刚进城,就看到对面众多火把摇晃,守城士兵说得没错,东海王真将暴民放进来了。

他面临着好几个选择:或者逃,敌兵如此众多,这一选择无可厚非;或者迎,战死在街道上,虽然愚蠢,但也落得一个忠臣的名声;或者躲,城池虽然不大,建筑却不少,其中一些颇为坚固,足以守一会。

但在蔡兴海眼里,这些选择都不够大胆,就连迎战,也带有一丝无计可施的胆怯,皇宫割掉了这名老兵的命根子,却没有去除他的胆量,他没有房大业的丰富经验,没有柴悦的谋略,但是两军狭路相逢的时候,他知道该怎么做。

“登城!”蔡兴海喊道,然后带头骑马向上跑去。

神雄关南宽北窄,北城墙的登城之路有两条,分别位于城门两边,一条是台阶,一条是平坦的斜坡。

蔡兴海带来一百名骑兵,加上北门守卫,总共一百五十多人,对面的敌人却有几千名。

蔡兴海下马,站在城墙上向南望去,周围的士兵个个恐慌,尤其是那几十名守卫,身体瑟瑟发抖,闹不清这位新来的将官到底要做什么。

蔡兴海什么也不做,只是看,过了一会,他大笑道:“大家无需担心,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他转过身,对众兵道:“这些人进城之后若是直扑北门,神仙也难守,可是你们瞧,火把四散,说明这是一群强盗,只想着抢掠,根本不懂得抢占要地。”

众人稍稍心安,蔡兴海越发显得镇定,来回走了几步,继续道:“顶多一天,碎铁城肯定会派来援兵,咱们只需守住这段城墙,就能为援兵留下一条通道。”

一名原有的守卫颤声道:“那城门呢?”

蔡兴海大手一挥,“让给他们好了,神雄关两边是山崖,敌人绕不过来,咱们只需守住这两条通道。”

蔡兴海将自己带来的骑兵与北门原有的守卫分成两队,城墙上存着一些滚石擂木之物,但是不够用,他亲自带人下城,从库中又抬出一些,丝毫不乱,甚至喊号子,对满城乱蹿的强盗全当不存在。

小半个时辰之后,城内的火把离北门越来越近,蔡兴海带人上城,做好迎战准备。

城内已是一片混乱,强盗们分属多个团伙,首先攻打并抢劫的是衙门和各大仓库,大多数人家紧闭门户,多少能够抵挡一阵。

北城城墙下方有几座军械库,引来了一批强盗,他们对城楼和城门都不感兴趣,冲进已经敞开的仓库,发现里面大都是木头、石块、铁球一类的东西,不由得大失所望,抢走一些兵器之后,他们退了出来,终于有人注意到城墙上的士兵。

少量强盗试图登上城墙,可是两条通道的尽头有鹿栅阻拦,后面更有士兵持弩相向,喝令他们退下。

强盗倒不坚持,扔下几句狠话就下去了,满城都是宝物,实在没必要非得攻占一段城墙。

蔡兴海在城墙上走来走去,为两边的士兵鼓劲儿,他是老兵,会讲笑话,甚至不在意自己的太监身份,“挨刀的时候不痛苦,养伤的时候才难熬,就跟死而复生一样,所以说太监都不简单,区区几千名强盗,老子根本不放在眼里。”

城楼里还有一些食物,蔡兴海亲自分发,至于那些马匹,在一边吃自己携带的豆料。

后半夜,几名强盗头目过来劝降,蔡兴海既不恼怒,也不争辩,站在城墙上回道:“我们就是一群当兵的,家里有老有小,不敢与诸位好汉一块逍遥自在,只希望守住这段城墙,日后对上司有个交待。总之我们不能下去,也请好汉们别上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吧。”

强盗们以为城墙上的人都是驻守神雄关的士兵,对蔡兴海的话倒也相信几分,他们商量了一会,有人要硬攻,有人想火攻,争论一会,还是决定先抢东西,但是派喽罗将下方的城门占据了,不许任何人出入。

天亮时,强盗们还在瓜分仓库里的财物,甚至发生过几起火并,站在城墙上都能看到,一切如蔡兴海所料,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士兵们信心倍增,虽然食物已经吃完,他们却不像昨晚那样惶恐。

强盗头目们似乎进行了一次商议,天亮不久,城中没有那么混乱了,大量的粮食、器物堆积在街道上,看样子是要事后再分,强盗们分成十几股,分占不同区域,逐门逐户地敲门、砸门,向里面的住户发出威胁。

终于,一队强盗来到北门,严厉地要求强墙上的士兵立刻下来投降,如若不然就将如何如何,蔡兴海知道这回躲不过了,于是持弩向墙下射击,劲道很足,准头差了些,贴着喊话强盗耳边掠过。

强盗既惊且怒,立刻下令进攻,可他显然不太了解攻城的难度,也低估了守城者的决心。

数百名强盗兵分两路,同时走上两条通道,可通道比较狭窄,顶多能容下十人并排前进,而且由下向上行进,不能走得太快。

只是一轮齐射,强盗们就退却了,扔下数具尸体和十几名伤者不管不顾,他们是来抢夺财物和粮食的,如果城墙上有金银珠宝,他们或许愿意拼命冲锋,只是为了占领,没人愿意卖命。

受伤者连声惨叫,蔡兴海很大度,站在城墙上方冲街道上的强盗大声喊话,允许他们派人抬走死伤者。

进攻受阻,强盗们再次分散,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跑来一群人,试着用各种方法攻城。

最常见的是劝降,许下种种好处,辅以重重威胁,蔡兴海并不严辞拒绝,而是跟他们聊,东拉西扯地拖延时间,等到对方发现上当受骗,怒声喝斥时,他也不生气,反而拱手告别。

也有强攻,直接进攻是不行了,再没有喽罗愿意接受这项任务,一伙强盗尝试火攻,远远地射来火箭,掉在墙下的雪地中,很快熄灭。

另一伙强盗搬来了神雄关储藏的床弩,在街道上摆弄了半天才射出一箭,没有飞向城墙上方,而是直接对准了城门,门洞里守着一小伙强盗,被来自同伴的突然袭击打个了措手不及,一人被巨矢洞穿,一声不吭地死掉,其他人抱头鼠蹿,连城门也不要了。

临近中午,城内居民胆小者主动开门,门户不牢的人家被撞开,剩下的都是深宅大院,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