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娥在洛阳将宝玺托付丑王转交给皇帝,她的作法肯定会惹怒义士岛众人,居然还能轻松逃出来,委实可疑。

孟娥的目光比往常更加平静,等了一会,她说:“是哥哥帮我逃出临淄城的,我们约定各走一条路,他加入叛军,我追随陛下。”

“你还希望大楚派兵帮你夺取一个国家?”经此一事,韩孺子可没办法向陈齐后人提供任何帮助。

孟娥摇摇头,“求人不如求己,我不要陛下的一兵一卒,只想学习陛下的帝王之术。”

韩孺子愣住了,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我自己还在学习中。”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从陛下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太后的手段不适合我。”孟娥顿了一下,“我亲眼见到陛下在绝境中一步步走出来,我相信陛下的路不会在这里结束。”

韩孺子无言以对。

刘介在外面说:“陛下,守城将军派人送信来了。”

“嗯,知道了。”韩孺子应道,双脚没有动,盯着孟娥的双眼,良久方道:“跟我来。”

“让我换身衣裳。”

韩孺子点下头,转身走出房间,对刘介说:“从现在起,孟娥恢复宫中侍卫的身份,她需要什么都给她。”

“遵旨,陛下。”刘介回道。

韩孺子向院外走去,心中的意外、惊恐、愤怒全没了,没错,从他当皇帝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走过坦途,他本可以选择留在京城,安心当一名享乐皇帝,将大事小情都交给大臣,可他非要御驾亲征,非要不顾危险地接近敌人。

这是自己的选择,他想,既然走的是山路,何必埋怨道路崎岖呢?他所要做的就是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

过来送信的是一名军官,脸上没有特别紧张,向皇帝抱拳道:“陛下,城外又来了一支匈奴人军队。”

韩孺子嗯了一声,带头向外走去,他要亲自登城去看一眼,太监与卫兵全都跟随,这种时候留在府里就显得太胆小而且有不忠的嫌疑了。

崔腾终于想明白昨晚自己立下什么功劳了,不由得十分骄傲,低声对东海王说:“昨晚你还在睡大觉的时候,是我灵光一闪,预感到匈奴人要攻城,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去见陛下。陛下相信我的预感,结果怎么着?匈奴人真的来了,这是老天爷要帮助陛下,特意借助最忠诚的人发出警告。”

“老天爷干嘛不直接告诉陛下?”东海王冷冷地说,他可没睡大觉,躺下没多久就被吵醒,胆战心惊了多半夜。

“老天爷……自有道理,反正没选你。”崔腾得意地说。

“破城之后看你还怎么高兴?”这句话在东海王心里转了一圈,没有说出来,真要是破城,他也会跟着倒霉。

街道上站满了百姓,看到皇帝的旗帜,全都跪在路边。

仪卫营将官想要驱逐百姓,韩孺子制止,骑马在众人的注视下前行。

在城边,孟娥与刘介追上来了,孟娥换了一身男侍卫的服装,没有易容,眼尖的人还是能看出她是女子,但是没人在意,城外的大军已成为所有人唯一的心头大患。

城门楼里站满了文臣与武将,大都远离城墙,看到皇帝之后纷纷让开。

几名侍卫先到墙边观察了一会,然后向皇帝点头,表示安全。

天已经亮了,城外的匈奴人早已停止攻城,在十余里外扎营,一队队纵横驰骋,新到的军队数量更多,全是匈奴骑兵,在城外列阵,但是韩孺子没看到大单于的旗帜。

匈奴人的营地不求整齐,东一座西一座,中间留出的空隙很大,方便马匹往来,很难据此估计人数,北军前锋将军上前道:“粗略计算,匈奴大概有两万人,北军主力有三万人,午时左右能到。”

北军在关内行军,前后衔接不是很紧,前锋三千人,中军三万,后军还有一万多人,分批陆续赶往晋城。

“午时之前敌军很可能会再度攻城,小心防范。”

“是,陛下。”前锋将军很感激皇帝,若不是皇帝及时下令,他与所有前锋将士都会死在城外。

面对绝对意想不到的夜间偷袭,而且敌军的数量两倍于己方,再强悍的军队也无法全身而退。

“匈奴人为什么要收集尸体?”韩孺子问。

前锋将军也看到了,匈奴人在战场上来回奔驰,是在收集尸体,属于楚军的堆在一起,属于匈奴人的带到后方。

“只怕……只怕匈奴人是要堆尸焚烧,这是他们威吓敌人的一种方式,已经……很多年没用过了。”前锋将军答道。

大楚边塞也已经很多年没被攻破了。

韩孺子心中一沉。

身后突然响起一声怒吼,“陛下,让我出城去跟匈奴人决一死战!”

樊撞山的勇猛早已满城皆知,盔甲上的血迹尚未擦净,虽然手中没有长斧,站在那里依然威风凛凛,看一眼就能让人安心三分。

韩孺子绝不会再让他冒险,“樊将军稍安,待北军主力赶到之后,再出城不迟。”

“是,陛下,我就是看不下去……”樊撞山个子高,站在后面也能看到城外的匈奴人在堆叠尸体。

“匈奴人在使激将法,万不可上当,焚尸之后敌军就会攻城,诸将军努力。”

“是,陛下。”众将应道。

韩孺子在城门楼上安排守城事宜,将领们领命之后陆续离去,腾出不少地方,二层的文臣按品级一个个上来,虽然没什么用,也得与皇帝站在一起。

韩孺子布置完毕,看了一眼城外越堆越高的尸体,心里又闪过一丝愤怒。

“陛下。”户部侍郎刘择芹上前,他是随行官员之首,总得做点什么。

“何事?”

“左察御史萧大人和弘农郡守卓如鹤不就在辽东吗?”

萧声与卓如鹤奉旨巡行各郡,监督吏治与放粮,比皇帝出发得还要早一些,正好在辽东。

韩孺子没说什么,这两位钦差都是文臣,挡不住匈奴人也在常理之中。

“或许两位大人另有奇招……”

韩孺子抬手示意刘择芹闭嘴,他现在只盼望北军主力,对“奇招”不感兴趣。

匈奴人点火了,火势一开始不是很大,韩孺子强迫自己看着。

一小队匈奴骑兵驰来,停在护城河对岸,背对大火,正对城门楼。

“让楚国皇帝出来,见一见楚国的大臣!”一个声音高喊道。

刘择芹向墙外看了一眼,神情骤变,“那不就是萧大人吗?”

左察御史萧声骑在马上,身上没有绳索,不知是成为俘虏,还是已经投敌。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

尸堆的火焰渐渐大了起来,浓烟滚滚。

城门楼上亮出了大楚皇帝的旗帜,护城河对岸的匈奴人相视一笑,有人用中原话对萧声道:“楚国皇帝人虽小,胆子倒是不小,过去说话吧,大点声,既然降了匈奴,就得专心立功,劝服小皇帝献城,你就能封王,大单于女儿众多,嫁一个给你也未必不可。”

萧声笑着点了两下头,催马前行几步,抬头仰望,只见城墙上弓弩手林立,城门楼上站着不少人,他眼神不是很好,根据位置大概认出了皇帝,在马上拱手道:“臣左察御史萧声,拜见陛下!”

身后的匈奴人通译向同伴随时传译。

城门楼上,开口回应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大将樊撞山,他没有去别处守城,而是留在皇帝身边,不仅个子高,嗓音也洪亮,从上方传来,像是一阵阵雷鸣。

樊撞山昨晚在城门口力战敌军,杀伤无数,不仅满城皆知,匈奴人也都听闻他的威名,无不翘首遥望,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好奇与仰慕。

“萧声,你还有脸面来见陛下?”樊撞山替皇帝说话,但也加入一点自己的理解。

“大势已去,臣也是被迫无奈,万望陛下谅解。”

“没什么可谅解的,告诉你的匈奴主子,大楚皇帝宁死不降,有本事就来攻城。匈奴人背信弃义,和谈还在进行中,就来侵掠大楚,萧声,你留在那边也不会有好结果。”

通译在后面提醒道:“告诉楚国小皇帝,背信弃义的是他,大单于等了将近半年,通过使者几次催促、提醒,可他就是不肯继续和谈,所以……”

萧声调转马头,笑道:“让我来说,我了解皇帝,和谈之事一时半会说不清,白白浪费时间。”

通译做不了主,向首领说了几句,又用中原话道:“随你,成功,阁下就是匈奴王,不成功,看到前面的护城河没有?对你倒是挺合适的。”

萧声仍笑着点头,转身向城头大声道:“陛下,容臣略说几句如今的大势。”

樊撞山极为鄙视萧声,按他本人的意思,就该痛骂一通,然后乱箭齐下,将乱臣贼子射死,可皇帝另有想法,他只得回道:“陛下允许你说。”

萧声清清嗓子,“陛下,扶余国精兵数千,伪装成被劫掠的楚国百姓,由匈奴人驱赶从西而来,获救之后涌入关内,趁守卫不备,斩将开关,放匈奴人入关。匈奴大军数十万,分为两部,一部留在辽东,大单于亲自统率,攻城掠地,如今辽东关内关外全郡失守,再无楚地矣。另一部马不停蹄,过城不攻,横穿燕国与中山郡,直趋代国晋城,就是为了将陛下活捉……”

“说这些干嘛?”通译喝道。

萧声再次调转马头,“大楚皇帝生性多疑,必须将前因后果解释清楚,才能让他彻底失去信心,出城投降。”

通译皱了皱眉头,“长话短说,小皇帝不投降,我们就攻城,哪有时间听你啰嗦?”

“是是,诸位稍安勿躁,介绍大势要不了多久。”

萧声继续对城头大声道:“如今匈奴大军二十万……”

“五十万!”通译厉声纠正。

“匈奴大军五十万都已入关。”萧声马上改正,“今日之内,陛下要么出城投降,要么城破人亡。”

听到这里,通译满意地点头,快速地向首领传译。

城门楼上一阵喧哗,樊撞山又想痛骂,忍了又忍没有开口,萧声等了一会,接着说道:“楚军如今分散在各地,断然来不及救驾,听说有几万北军正在赶来与陛下汇合,可匈奴已有准备,数倍于此的骑兵此刻就埋伏在周围的山中,以逸待劳,北军肯定不是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