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祸在前,小祸无所谓了。想要守关,唯有征兵,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的男子,只要不是残疾,皆可为兵。”

“好。”赵若素道。

崔宏一愣,“我还没说完。”

“我会尽力劝说陛下。”赵若素拱手告辞。

崔宏又一愣,忍不住对身边的随从道:“赵若素从前挺正常的一个人,自从被陛下‘定罪’之后,越来越古怪了。”

次日下午,樊撞山求见皇帝,立刻得到了接见。

皇帝总不得闲,书房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东海王、崔腾等人都在,樊撞山一进来,所有人都向他拱手致意,甚至有人上前躬身行礼,皇帝也以微笑相迎。

樊撞山极不适应,想要下跪,却被太监扶住。

“臣乃一鲁莽之将,担不起诸位大人如此礼遇。”

崔腾笑道:“你可不是鲁莽之将,你是猛将、名将,京城一战,将军已经名闻天下,我的仆人说,他出去买东西,人家听说他见过樊将军,直接给打了一个折扣,哈哈。”

樊撞山脸红了,他一直在养伤,这是第一次出门,还不知道自己多有名。

韩孺子微笑道:“樊将军伤势好些了?”

“好了,只要一声令,我这就冲进京城。”樊撞山声若洪钟,努力挺直身体,不管伤口有多疼,脸上也不表露出来。

“将军休急,继续养伤。”

“谢陛下关心,其实我来是有事要说。”

“请说。”

樊撞山名声太响,他要有话要说,别人都不开口,以崇敬的目光看着他,好像在瞧一尊显灵的神像。

樊撞山更不好意思了,这才明白崔宏为何找自己帮忙,连咳几声,壮胆道:“函谷关的兵太少了,陛下应该多征兵。”

樊撞山不会拐弯抹角,直接将话说了出来。

韩孺子一笑,没有对樊撞山说话,而是转向崔腾:“你父亲找了一个好帮手。”

轮到崔腾脸红了,“我不知道……樊将军,我父亲找过你吗?”

樊撞山不敢撒谎,尴尬地点下头。

“我父亲也是一片好心。”崔腾急忙道。

韩孺子道:“当然,而且这不是崔太傅一人的建议,晋城、洛阳、函谷关的兵部以及诸将、诸臣,都有同样的想法。”

“那陛下还犹豫什么呢?”崔腾问道。

“朕不忍心看到大楚数年来的辛苦积聚毁于一旦。”

众人无声,皇帝自从二次登位以来,一直在努力提升大楚的实力,减租、安置流民、垦荒、释放私蓄家奴等等举措,皆是为此,大规模征兵将破坏之前的多半努力。

“如今应以守国为重。”东海王插口道,其他人都点头。

樊撞山见大家的想法果然一致,也道:“虽说我不怕敌军人多,可是咱们兵多一些总是好事,没准能一路打到西方去,将神鬼大单于的老巢端了。”

众人大笑,韩孺子也笑了,看向角落里的一人,问道:“你的看法呢?”

赵若素从不主动说话,被问到了,也不隐讳,“此乃唯一之计,陛下虽有仁心,再犹豫下去,就是妇人之仁了。”

只有赵若素敢说这样的话,而且是当着外人的面,皇帝也不生气,反而点头,其他人都觉得奇怪,却不敢问。

“是该征兵了,但是不能毫无差别的全征,家中独子不可征,父亲早亡者,许留兄弟两人……让崔太傅拟个计划吧。”韩孺子又向樊撞山道:“既然樊将军能起床了,就请你助太傅一臂之力,前往各地征兵。”

“啊?征兵我可不在行,我更愿意上战场,而且我能打。”樊撞山举拳在胸膛上擂了两下,忍不住咳了几声。

“大战之时,必然重用将军,如今时机未到。将军名振天下,正该四处传扬,而且有将军出面,征兵也能更容易一些。”

樊撞山脸又红了,嗫嚅着说了几句。

众人又聊了一会,见皇帝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一一告辞,自然有人去见崔宏,传达皇帝的决定,尽快将它变成切实的旨意。

东海王也要告辞,皇帝却示意他多留一会,别人没注意到,只有崔腾看到了,也不开口告辞,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人与赵若素。

赵若素养成了习惯,皇帝让他来他就来,让他走他才走。

“仓促征兵,仍不足以挡住敌军。”韩孺子道,没有撵走崔腾。

东海王学乖了,一声不吱,崔腾道:“那也比没有强。”

“朕还有一个想法。”

“原来陛下已有妙计,怪不得同意征兵。”崔腾笑道。

韩孺子笑着点下头,仍然看向东海王,“朕决定派使者去向神鬼大单于求和。”

“什么?”崔腾大惊,差点跳起来,“这、这……”

韩孺子摆手,“别急,朕还没有说完,如果神鬼大单于肯退兵,即使他提出一些苛刻条件,朕也可以接受。”

崔腾忍不住插口道:“他绝不会退兵的。”

“如果不退,使者要向神鬼大单于及其麾下将士传递一个消息,不,是两个消息:一路楚军已由西域进入敌军后方,另一路楚军由海路进攻,也快到了。提醒敌军小心些。”

崔腾惊讶地说:“邓粹和黄普公?这两路楚军……很久没消息了吧?”

“朕敢肯定,两路楚军都还在。”韩孺子说,好像他拥有特别的消息渠道。

东海王抬起头,一脸苦笑,“如果陛下没有更合适的人选——那就由我来当使者,去给敌军传话吧。”

赵若素没吱声,知道自己已被选中。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

东海王默默祈祷神鬼大单于能够拒绝和谈,可事态进展偏偏不如人意,双方来回沟通了好几天,敌方居然同意接见大楚使者。

东海王别无选择,开始思考如何传递消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语言就不通,需要三名通译接力合作,双方才能互相听懂。

出发之前,东海王问赵若素:“你有计划吗?”

赵若素重重叹了口气,“见机行事吧。”

这话跟没说一样,东海王只好自己想主意,刚坐上马背,崔腾匆匆跑出来,向东海王道:“陛下说他就不送行了,祝你们一路顺风,能不能回来不重要,关键是一定要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

“这是陛下说的话?”东海王面露恼怒之色。

崔腾笑道:“陛下就说他不送行了,其他话是我说的,真羡慕你,有机会为陛下尽忠。”

“那你跟我一块去吧。”东海王冷冷地说。

崔腾连连摇头,“呵呵,我本事没你大、地位没你高、口才没你好、运气没你佳,就不跟去添乱了。记住,完成任务优先,就算不能吓敌军一跳,也要争取多拖延几天,好让这边征集到足够的兵力。”

东海王拍马离去,崔腾在身后大声道:“东海王,大楚就需要你这样的忠臣!”

一队十余人驰出函谷关,由各处将领接力护送,通过一道又一道壁垒,每过一处东海王都想,此关能坚持多久?守关将士现在还都是活生生的,过不了多久就将伏尸雪地,这些人心里知道吗?不害怕吗?

东海王差点开口问出来。

当天夜里,一行人入住一座小小的军营里,东海王邀赵若素共同用餐,喝了几杯热酒驱寒,东海王问:“今天早晨出发的时候,你因何长叹?”

赵若素不太爱说话,东海王笑道:“你是‘罪上加罪’,我是‘九死一生’,还有什么话不可说、不敢说?”

赵若素终于开口,“我叹陛下还是爱用奇招、虚招,指望用两条亦真亦假的消息惊吓敌军。”

东海王一拍大腿,“对啊,我也觉得此招难以奏效。”

赵若素斜睨东海王,“你不相信此招有用?”

“啊?你不也是这个意思?”

赵若素摇头,“我只说这是奇招、虚招,没说不会奏效,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一招很可能激怒敌酋,楚军只要能挡住最初的怒意,这两条消息就会发生效力,令敌军士气大降,甚至发生分裂。”

“可你仍然叹息?”

“我叹息此招生效之后,陛下更爱用奇、用虚,这绝非帝王之术、大楚之福。”

东海王眨眨眼睛,他与赵若素正好相反,以为这种时候什么招数都可以用,只担心这一招没用。

“陛下为何派你跟来?”东海王疑惑地问,他是皇帝的弟弟、宿卫军大司马,起码表面上地位极其尊崇,赵若素却是一名连职务都没有的待罪闲人。

“使者当中总得有一位不怕死的人。”赵若素平淡地说。

东海王发了一会呆,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发现酒已经凉了,喃喃道:“陛下的手段真是越来越狠了,我总算明白陛下为何对得罪者时常宽容了,分明是要物尽其用,让咱们以死效忠啊。”

赵若素点头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陛下若坚持以此治国,则天下太平。”

两人都认可同样的事实,态度却截然相反,东海王嘿嘿地笑,不想争论谁对谁错。

第二天早晨,使者一行加快了速度。天寒地冻,东海王冷得直流眼泪,可还是注意到一件事,“楚军在囤积冰块,这倒是冬天阻敌的一个办法。”

赵若素嗯了一声,半晌才道:“敌军迟迟不肯发起进攻,必是准备充分,冰块能挡多久?”

东海王不吱声了,心里纳闷,皇帝怎么会欣赏这样的怪人,处处作对,就没有一次肯顺着自己说话。

三天之后,楚军不能再护送了,从这里开始,东海王一行由敌军带领。

“距离这么短。”东海王自言自语,心里有点发慌。

第一批敌军是匈奴人,接下来不停更换,敌兵的装扮各式各样,越往后越华丽,有人的盔甲上镶满了宝石,阳光照耀,晃得人眼晕。

使者绕过京城,继续北上,东海王远远地望了一眼,京城尚还屹立,但是城墙破损,累累伤痕、烧痕,令人触目惊心。

“京城守不了多久。”东海王更小声地说,瞧了一眼赵若素。

自从进入敌军范围之内,赵若素更不爱说话,但是腰板越发挺得笔直,就算骑在马上跑一整天,也从不肯弯腰露出疲态。

东海王也挺起身子。

楚使被送到京北百余里外的一座庞大军营里,东海王心中震惊,敌军数量太多了,营地一座连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