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们仍感到紧张,韩孺子却已放下心来,匈奴大单于一怒之下曾想杀死大楚皇帝,失去良机之后又变得犹豫不决,显然是想在大楚与西方之间左右逢源。
金纯忠的口才看来不错。
又一拨楚军过来迎驾,匈奴人彻底退却了,走之前派使者过来,声称他们是奉大单于之命护送皇帝,见皇帝已无危险,他们就不继续送了,大单于感谢皇帝留下的礼物,还赠一批酒肉奶酪之类的食物。
这些食物送得很及时,韩孺子当然收下,派人向匈奴使者表示感谢,只字不提神鬼大单于。
大楚与匈奴没有公开决裂。
韩孺子明白,大楚与匈奴终归成不了真正的“兄弟”,千年之战还将延续下去。
回程比较慢,又过数日,楚军迎上了第一批返乡的西方军队。
与匈奴人不同,西方将士对大楚皇帝只有感激,没有异心,远远停下,诸将领亲来楚军营中拜见皇帝,谦卑如奴隶。
楚军停留数日,休息一下,顺便补充给养。
韩孺子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在附近的一座山顶上,他以大楚的礼仪祭天,西方诸将也纷纷以本族的方式祭神,再向皇帝朝拜,正式称臣。
西方军队一批批经过,韩孺子接连分封七十多位王公,共同立誓,必将神鬼大单于余孽扫除荡尽,任何人取得神鬼大单于头颅之后,即使是在万里之外,也要传送给大楚,再有降敌者,为天下诸国之共仇。
誓言中没有提及匈奴。
大单于或许是感到了恐慌,派亲叔叔过来告罪,声称神鬼大单于趁匈奴人不备,已经逃走,匈奴人正在追击云云,希望也能参与立誓。
韩孺子同意,让匈奴使者代表大单于在山顶立誓,他明白,战争不是一时之事,现在还不是与匈奴人翻脸的时候。
韩孺子回到碎铁城时已是年后,会见众将,论功行赏,同时将大批军队调回关内。
北方仍然寒冷,京城却已开始化冻,宫中、朝廷与百姓都已返城,回顾之前的危机,恍如隔世。
皇帝驾临,受到前所未有的盛大欢迎,宰相亲率百官到迎风寨接驾,跪在尘土中,无人敢于仰视。
在白桥镇,群臣再度恭贺,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跪立道路两边,万岁之声持续不绝。
回至京城,又是一番论功行赏,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反击神鬼大单于的计划,韩孺子已向西方诸军承诺,三年之内,必向西方派出一支大军。
一切事情忙完之后,韩孺子病倒了,并不严重,只是胸前伤势未愈,需要静养调理,他现在最关心邓粹与黄普公。
万里之外,一支孤独的楚军正在踽踽而行,犹豫着是继续前进,还是返回故国。
茫茫大海之上,另一支楚军已经望见了陆地,却没有决定是否要登岸。
塞外染绿,在匈奴人军中滞留多时的金纯忠终于踏上返程,带着匈奴大单于的虚情假意、妹妹金垂朵的一封书信,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今日正常两更。)
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
邓粹的作战风格就是一个字——快,根本没有事先的排兵布阵,也不派斥候去前方打探情况,由他带头,说去哪就去哪。
兵贵神速,他的确做到了,进攻第一座城池的时候,对方甚至没来得及关闭城门,士兵与百姓眼睁睁地看着一支陌生的军队闯进来,二话没说,立刻投降。
神鬼大单于不信任外族人,每攻下一城,必然杀死或征调大部分壮年男子,然后派本族人带领其他地方的士兵把守。
远离家乡至少千余里,语言、风俗都不相通,守城士兵总是紧张不安,对当地土著充满警惕,基本不会互相勾结,但是数量太少,斗志全无,用来对付百姓绰绰有余,一见到大军,立刻放下兵器。
邓粹在一座城中从不长久停留,多则三日,少则一日,通常杀死神鬼大单于任命的守城官,另外委任当地贵族,然后征集一些粮草、马匹,带上守城士兵,声称要送他们回家,实际上是编入军中。
出城之后,邓粹说是要继续西进,没准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改变方向,进攻下一座毫无防范的城池。
将军关颂早就认识邓粹,却从来没接受过他的指挥,第一次追随就深入敌区,越走越远,不由得心惊胆战,军中的楚兵也都惶恐,但是没有办法,他们连回家的路都不认得,只能跟着邓粹一通乱闯。
邓粹认路,早在战前他就在这一带游历过,第一次出征时曾到过不少地方,搜集到大量地图,但他一张也不保留,所有方向与位置都藏在心里。
大概一个月后,楚军攻下神叶城,也是第一座大城,对方早有准备,关闭城门,准备死守,并且调集周围各城的士兵,要与楚军决战。
邓粹从不决战,以为那会浪费麾下不多的兵力,围了半日,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随后派出一小队之前投降的士兵,冒充援兵进入神叶城,子夜时分动手,为去而复返的楚军打开城门。
夺城之后,邓粹立刻半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外出,接连三天,迎入一批批敌方援军,全都扣下,然后当众斩杀数十名神鬼大单于的同族人,将人头悬挂在各处城门,宣告此城已为大楚所有,新的守城官要称郡守。
在神叶城,楚军意外地救出几名楚人。
皇亲韩息数年前出使极西方,被囚在神叶城,之所以没被杀死,只是因为神鬼大单于忙于征战,一时没想到这几个人。
虽说是被囚,韩息的生活不算太差,拥有独立的住处,有仆人服侍,甚至娶了一位当地的妻子。
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见到邓粹之后,立刻问道:“将军有何计划?”
“嗯,去海边看看。”
韩息又聊了一会,终于明白邓粹根本没有清晰的计划,再往西,邓粹也不认路了,打算一直向南方进发,以为总能到达海边。
于是韩息提供了一份计划,“神鬼大单于有三座都城,一座在西北,是他的老家,重兵把守,将军兵少,去那里讨不到好处,而且那里位置偏僻,占之无益。第二座位于正西方,距此三千余里,是座千年名城,神鬼大单于的霸业就是在那里奠定,如被攻占,必将震动四方。第三座位于西南,靠海,原是一座大港,神鬼大单于下令毁船,那里成为一座据点,驻兵也不少。”
“往西南去。”邓粹一听说靠海就来了兴趣。
“去那里道路最远,即使侥幸夺占,也无法动摇神鬼大单于的根基。”
“你玩过踹树的游戏吗?”
韩息一愣,“将军何意?”
“就是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看到有人站在树下,你悄悄跑过去踹上一脚,将那人吓上一跳,挺好玩儿的。”
韩息张口结舌,还是没有明白邓粹是什么意思。
邓粹也不多做解释,拍拍他的肩膀,“既然你认路,跟我走吧,咱们路上详聊。”
邓粹率军继续左冲右突,一会奔西,一会去南,让敌我双方都猜不透他的最终目标,只知道非西即南。
西方震动,敌方终于凑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号称二十万,在往西、往南的必经之路上堵截楚军,要决一死战。
邓粹麾下这时也已聚集上万将士,号称十万,做出决战的架势,却在最后一刻调转方向,远途奔袭神鬼大单于的家乡。
半路上,邓粹向韩息解释自己的计划,“我军兵少而散乱,一败必溃,所以不能战。你说神鬼家乡有重兵把守,我猜这支重兵必然已经南下支援其它城池,咱们绕过去,正好能打个空虚。”
“将军猜?”
“打仗这种事,不就是你猜我、我猜你吗?兵不厌诈,猜准者获胜,猜错者完蛋。数千楚军深入敌国领土,除了踹下一些雨水、雪花,还能做什么?要做就做狠一点,非要吓得神鬼大单于魂飞魄散不可,然后咱们就可以回大楚向陛下邀功了。”
在邓粹面前,韩息等人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儿。
“唉,也不知道我妹妹生下皇子没有,我还指望外甥以后能当皇帝呢。”
将士们惴惴不安,但是除了跟随邓将军疾驰,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真让邓粹猜对了。
楚军一直以来惯用声东击西之计,敌军早就习以为常,发现楚军北上,仍以为是诱敌之计,因此没有全力追赶,神鬼大单于留在家乡的重兵也按原计划南下,准备包围楚军,然后夺回失地。
北上、南下的两支军队擦肩而过,最近的时候相隔只有几十里,彼此却不知道,邓粹仍然不派斥候提前打探消息,只相信自己的“猜测”。
“诸城震动,正常人都会派出重兵镇压,咱们就以不正常之道应之。”邓粹偶尔也会多做几句解释,却没办法让麾下将士心安。
最后让大家对邓粹心悦诚服的是一场大胜。
楚军攻占了神鬼大单于的家乡,放火烧光了一切能烧的东西,军中的各国士兵受欺压已久,恨意极深,得到楚军的默许之后,进行了多次屠杀,将神鬼大单于留在后方的族人杀伤殆尽。
只有极少数人得以活命。
邓粹留下一位美姬,此女虽无高贵的名号,据传却是神鬼大单于最爱之人,因为偶染风寒,没有随军前往东方,结果落入楚将手中。
将美姬接到军中的那一天,韩息专程赶来劝说。
邓粹笑道:“入乡随俗,神鬼大单于每夺一城,必娶当地贵人之女,所以此女并非当地人,也是被夺来的可怜人。而且韩大人不也娶过一位当地女子?城里你看中谁了,都可以要走。”
韩息劝不动邓粹,但是没要任何美女,督促楚军不得参与屠杀与抢人,至于其它国家的士兵,他管不到,也不想管。
军队虽然没打硬仗,收获却极丰,对西方诸城的震动更是无以复加,叛乱此起彼伏,纷纷驱逐外人,响应楚军。
邓粹再次率军南下,在一条名字极长的大河边,与一支敌军相遇,此时双方兵力已经相差无几,他没再避战,让关颂排兵布阵,真要打一场硬仗。
到了战场上,邓粹并无出奇之处,全靠麾下将士自己的本事,楚军自不必说,此战若败,他们连逃的地方都没有,别国将士刚刚屠杀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