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忙拆着线绳,扒开鱼形木板,坐在床榻上阅读起来,因为那是李儒的来信。

任红昌唠唠叨叨的埋怨着曹智怎么不穿衣服,小心着凉之类的话,边说还边服侍着曹智穿衣。曹智是左手伸进衣袖,右手举着信,右手伸进衣袖,左手举着信,反正心思都在那份信上,还越看越兴奋,任红昌刚要为曹智束上腰带,曹智突然哈哈大笑着说道:“好,好,李儒好样的。”

说着话举着信札就开门往外跑,急的任红昌跟在后面紧跑几步,追出房门,扶着栏杆高叫着:“裤子,裤子,还没系上呢!”

已经下楼往书房跑去的曹智,只是回头朝任红昌摆了两下手,以示知道了,任红昌最后看到曹智一边往裤头上摸索着什么,就转过一个拐角,消失了他的身影。

曹智太激动了,陆康总算松口了巢湖的事,愿意与他共治巢湖,但不愿把巢湖划归为庐江的一个县,他要求还是以郑宝在时的行政标准划分,把巢湖还是划归为一个郡,李虎可以为这一郡太守,但他的驻军不可以超过三千,都尉和郡丞等要职必须有他的人担任,巢湖郡都尉的不二人选就是他的儿子——陆俊。

第三百三十一章新计划

曹智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提高巢湖的行政级别,一来他不愿自己的儿子太委屈,从一个郡司马降职为一个县尉。(pm)把巢湖保留为郡,地方虽说不大,但他儿子好歹也是一郡都尉,对将来的政治前途颇有好处。再有提升巢湖的行政级别,对他安排官员,将来增扩地盘都可以留有大大的空间。而且这样一来这个郡的要职都在他手上,虽说太守不是他的人,但实际控制却大部分在他陆康的掌握之中。

信中还提到陆康基本同意曹智的“民族大融合”计划,但必须缓步推进,把那么多江夏蛮一下子全都安置在巢湖,他认为不妥,他建议曹智先往丹阳迁居一部分,以缓解巢湖地区土地少的矛盾,等将来汉人和蛮人之间的矛盾缓和之后,再允许他们在这一地区自由往来、居住。

曹智知道这是陆康在耍政治手腕,趁机提点对他有利的条件,搞点文字游戏,“等将来”这些词语都是无固定期限的意思,曹智对于陆康的小聪明哪会不明白。

但他还是准备全部接受,现在曹智不是要跟陆康争夺巢湖最终控制权的时候,暂时让陆康占点便宜。当务之急是要顺利的借到巢湖这条线路,使曹智的军队顺利、安全的通过这一地区,能够直达九江,使他的地域连成一片,就算现在不需要和袁术或是陈瑀开战,但一定要把他们扼制在九江,不能让他们把手伸过九江,图谋到扬州的其他郡县。

曹智到达书房,邓艾已在那里等他,不一会儿,枣袛也急匆匆的跑来了。曹智把这个好消息对他们一说,人人都是欢欣鼓舞。曹智立即让邓艾超刀执笔;第一是以曹智丹阳太守的名义和陆康联名向朝廷复议,把巢湖继续保留郡级别的行政奏书。同时,把表举李虎等人为巢湖太守等职务表书一并呈上,第二就是开始计划在丹阳未来新增和已有的土地上安置蛮民计划,有了巢湖这条通道,这件事曹智认为可以做了,也不怕丹阳一下子因人口过多,而影响到就业率的下降。第三是开始制定未来在多出这些区域上的治理方案,及一些过度措施。第四是整顿兵马,多备船只,准备开拔向巢湖地区集结、推进。

说是只有四点,但真要做起来,事情就变得千头万绪了。光文案工作就让三人忙活了一上午,好多事情不是曹智等在这个书房里说了就算了,必须要让全扬州、甚至于全天下都知道。做不到全天下知道,也要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类似公示的样板就写得曹智和邓艾手都酸了,不要说还有向扬州各郡各县发送的邸报、及与此事相关人员的书信。有些要语词详尽,说实话,最好把能说的全说上去,并要求相应的配合,有些则要含糊其词或瞒瞒藏藏。

这些工作其实已经是一州刺史所做的工作了,邓艾、枣袛本来就辅佐陈温多年,做这些事已是驾轻就熟,特别是邓艾。但工作量还是太大,最后忙的三人连午膳都忘了吃,还是由任红昌和陈玲端进书房的。

曹智因为有很多事急待处理,见着郁郁寡欢的陈玲也只是问候了一声。陈玲答应着,本来想在书房坐会儿,和曹智、枣袛他们说会儿话的,但这三个大男人太忙了,谁也没顾上她。她只有遂讪讪地退了出去。

午后,邓艾去议事厅吩咐发出诸多信札,安排了些事宜。正当他对一些官员、小吏嘱咐事情时,周仓回来了。

周仓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两个同样身穿铠甲的武将走入议事厅。那两人通过周仓介绍;一个叫朴胡,一个叫袁约,自称是丹阳军从事。当听说邓艾便是曹智新任命的丹阳丞时,两人都行了“空手拜”礼。

邓艾当然非常客气的没有接受他们如此隆重的礼节,这两个人的名字他都听曹智提过,就是还未谋过面,作为丹阳郡丞的他对现在的丹阳同僚可说陌生地紧。因为现在好些丹阳官吏都是曹智到任后,新任命的。听说这二人就是在庐江的战役中,投诚曹智的蛮族头领。但从外表和礼节上看,这二人和汉人一般无二,也非常懂得官场礼仪,这使邓艾第一次见到朴胡、袁约就对他们图生了些许好感。

当邓艾带着他们去书房见曹智的路上,他还了解到,在丹阳的祢相怕曹智在历阳势单力薄,从秣陵返回后,就命他们带着两千马步兵匆匆赶来驰援。没想到昨日在历阳城外碰上了周都尉,了解到,曹智已在短短数日内收服了历阳,解决了陈瑀及部署。他们碰上周都尉时,已是在遣送陈瑀等人出历阳地界。于是他们安排兵马与周仓一起押送陈瑀等人,周仓则带着他们俩先行回来面见曹智。

邓艾一听祢衡的名字,不由眉头一皱。此人他可说是在熟悉不过,在曹智不在扬州的这段日子里,祢衡像只忠实的看门狗一样,为曹智守着家。不但如此,在邓艾代理丹阳事物时,这个祢衡是处处针对他。邓艾刚开始认识祢衡时,还觉得此人虽说长得不怎样,但还是颇有学识的,但他与曹智交恶后,祢衡就像只好斗的公鸡,能据理力争的他一定争,不能争得他也争,甚至变得蛮不讲理。邓艾最头疼就是将来如何面对此人,他有预感他们两人是不可能言和,并能和睦的同殿为官的。

周仓本来把朴胡他们带到后,就要返回城外的驻军处。但曹智拉住了他们,说你们来得正好,他把李儒在巢湖传来的好消息,粗略的说了一遍,并把昨晚他和邓艾、枣袛商议的新计划向几人交待了一下。

接着就命周仓、朴胡、袁约喝完这口茶就立刻返回驻地,计划有所改变,出了城就把陈瑀和他部属放了,还他们自由,只需派人跟踪他们的行踪即可。

第三百三十二章白马仪从

而周仓的四千骑兵和朴胡、袁约新带来的二千马步兵,就地休整两日,然后转道往巢湖的居巢县进发。随后曹智会和他们在那里会合,主持完巢湖郡新政府领导班子就任后,再商讨下一步进军步骤。

周仓等人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新任务了,都颇为兴奋,领命自去。等周仓等人一走,曹智又着重了解了当前历阳的战略物资储备情况,虽说不甚理想,但总体还过得去。这次又得到了陈瑀二千部属的兵刃、铠甲、战马,也算个不小的补充。

接着又安排具体行动步骤,枣袛作为新一任历阳县的县令留守历阳自是不在话下。曹智准备带邓艾在身边参与此次行动,他对扬州的地理太了解了,把他带在身边等于带了一本活地图,并且他对此次行动有颇多建设性意见。曹智还要抽调现历阳军士三千,随他一同出征。这样曹智也就带兵九千,出征九江,这个数字不算多,曹智知道光乔玄在九江驻有兵马不下一万,加上陈瑀或是袁术对九江的增援,九江总兵力会在这一时期上升到二万左右。但曹智一来在巢湖屯有五千兵马作为后援,二来他要触动袁遣那个傻瓜蛋去打九江,而他又不是真要和乔玄或是陈瑀开战,够数吓唬人就可以了。

至于家属的安排,曹智现在暂时没空处理自已两个老婆的“会面”问题,所以他决定让任红昌暂时还是住在历阳,正好也可多陪陪陈温的遗孀,如陈玲等。

陈温的老婆女儿在丧事办完后,除枣袛和他老婆外,不易再住在原州府了。于是,就搬迁至西郊的别院,哪里曹智初来扬州时就住过,环境不错,空气又好,离曹智在历阳的府宅也不远,挺方便几个女人串门、往来的。

二日后在一番物资和人员的调配后,周仓、朴胡、袁约带领先头部队缓步向巢湖开进,曹智为了等袁遣不得不再多等一日。

曹智在第三日接到袁遣时,他依然保持着以往应有的威仪与雍容风度。别的不说,学袁绍那条著名的〃袁绍巾〃就扎的不错,只不过扎的没袁绍那么标准。以前身边前呼后拥的家丁奴才或三五卫士,这会儿也换成了十位〃白马仪从〃即十个身穿白袍,骑十匹白马的卫士。

袁绍这次一共给了袁遣三前人马,但袁遣照样前军、中军、后军分的清清楚楚,而且这些士兵都跟袁遣一个得性,穿带的整整护心镜个个擦得锃光瓦亮,身上几乎看不出长途把涉风尘扑扑的样子,个个趾高气昂,精神头实足,和曹智出迎的兵士形成显明的对比。曹智的手下中有好多都争战杀场多年的老兵,特别是陈温遗留下的历阳军中。老兵很多,老兵说白了就是兵疙瘩,虽说接受曹智改编后,军纪严明了许多,但那鼓子坯子习气一时那改的了。坐在马鞍上也没什么气势,歪脖子,斜脑袋的,不像袁遣的部众,个个挺胸收腹,是骑兵的还个个长的年轻英俊,看着别提有多少赏欣悦目了。

这也正好给了曹智手下的那些兵疙瘩找着了调侃的话题:

〃唉哟!那位小哥,长的真俊啊!〃

〃别害骚啊,脸怎么红了,涂胭脂了吧?〃

〃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