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臣……”

“老元戎,沮大人,何必如此呢?”郭图突然打断了沮授的坚持告老还乡的辞职之言,及时出列充当起老好人来,劝解道:“主公,沮大人近日身体多有不适,是实情,且看在沮大人半身为主效命,多有功劳的份上,不要责怪老大人”

劝罢袁绍转过身去的郭图又转身扶起沮授道:“老大人是主公身边的老元戎了,要以病报主公之恩,这点我们都是看在眼里,主公也会记在心头,但此时大军正值关键时刻,老元戎这前军监军一职还是非老元戎莫属的啊,老元戎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要继续担任这前军都督一职的呀”说着就把沮授手中的印绶硬是塞回了沮授的革囊中……

沮授知道郭图出来做老好人,打圆场,其实不是为他好,主要还是为了取悦袁绍。在为袁绍铺上一个台阶,因为他也是很了解袁绍的,他是绝对不喜欢像出征前田丰闹场那样,弄得事情没办法过得去和收场,令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尴尬之中,他是最不喜欢出现这样的场面和情形……

沮授虽说看着郭图那份嘴脸,心里就想吐,再看其后的审配已经在得意了。沮授感受到了被孤立的感觉,但这位老先生充分的智慧,使他并没有就此被冲动所左右。他吐了口气后,朝袁绍拜了拜,还是一言不发的转身准备不在此时把事情弄得太僵,便准备离开了。

就在这时,已经背过身,任由郭图劝解着的袁绍冷不防的叫住沮授道:“慢着”

沮授随即止步,转身看向袁绍时,袁绍轻弹了几下面前侍从捧过来衣袍上灰尘,慢悠悠道:“既然你身体欠佳,我也不能太过让你劳累,从即日起,你前军拨一半兵马,由审配节制吧”

“啊……”

沮授,郭图、审配都被袁绍的这份突然内部调整决定给惊呆了……谁都没想到袁绍会这样不给沮授面子,在这种情形下直接削了他的兵权。郭图和审配在惊讶之余,对视一眼后,对于这份意外收获真是窃喜不已。虽说还不至于这么没品的直接表现出来,但是眼神中的热切光芒却是大盛起来。削了兵权的沮授还能算什么,先是田丰,今日就是沮授,最终最得袁绍赏识的将毫无疑问是他们了

审配等人在暗自得意之际,沮授则是彻底被惊愕住了,久久难以从那份天旋地转中找回自己……直到袁绍在侍从的服侍下穿好“如意锦袍”,正当袁绍在束玉带时,才偶然发现沮授般问道:“哎,你怎么还没走,你的部队要率先渡河的”

沮授木讷、呆滞的应着,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袁绍的军帐的,当他眼前出现翻滚的浪涛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在渡河的船只上。

沮授看着自己的河水中披甲戴的倒影,他一阵迷茫,要不是身边军卫及时扶住他踉跄的身影,他才发现自己刚才差点晕倒。

“自己或许真的老了,不能再在这尘世间沉沉浮浮了,大概接下来随波逐流也要不行了唉……”悲叹一声的沮授回身一望大河北岸连绵不绝的部队、士兵、车辆、船只,还有那片故土,沮授再也抑制不住眼泪的狂涌而出,低声悲泣道:“别了,故乡,我是回不来了……”

########

正当沮授将老泪挥洒进滔滔河水中时,由于这时袁绍的军队广泛分布在从延津到白马的黄河北岸,他全军渡河的命令导致的结果是原本已经拉长的队列进一步变形……先锋大将文丑率领骑兵率先渡河,随后是刘备的步兵。他们要紧咬住曹智也在延津的的部队,急追而下……

但他们却不知曹智从接到白马完胜,颜良伏诛的消息后,就没有停留,迅速下令后撤的同时,也下令迁徙白马当地居民,沿黄河向西南退却,目标官渡。

从这些步骤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智还是在引诱袁绍为目的。同时,曹智在延津的部队根本未与袁绍渡江的部队接火,而是早已开始后撤。

曹智行动比袁绍部队提前的多,所以一路不慌不忙的会合一路增援而来的队伍一起往南。走了一截又突然变往南折了方向,结果就是在南阪又发生了一次遭遇战。

这回他要对付或者说准备吃掉的是文丑的这一部,曹智按部就班的要先扮掉袁绍的两只蟹脚,然后再来个偷袭乌巢,定下乾坤……

曹智想的蛮好,自己只要按着这历史的进程走,赢袁绍只是时间问题。但实际战事那会就顺着他的意志,有条不紊的走下去。

意外是一场战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天爷也往往喜欢在你成功的道路设置些障碍,磨练磨练你的意志和应变能力。

曹智的意外发生在张辽的部队刚从白马撤出六十里开始。在袁绍部队的全线压进,谁都明白白马是守不住的。但曹智没给袁绍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袁绍在踏足白马时,惊奇的发现这已经是一座空城,曹智就连一只老鼠也未给袁绍留下……

这让袁绍气的七窍生烟,他直接命令烧毁白马城,将一腔怒火寄托在这场烈火中。

袁绍用一场毫无意义的大火来宣泄着心中不满,然后就命最最突前的前锋将文丑全力追击曹军,一定要用敌人的鲜血和尸体来祭奠颜良和那些战死白马战士的在天之灵。

因此文丑的行动速度很快,而曹智从白马和延津回撤的部队却因为负担太重而行动迟缓起来。

他们的负担不是来自部队本身,而是来自从白马撤出的老百姓。因为曹智预计到袁绍可能会为了颜良之死和白马失利,会迁怒于白马普通民众,所以做出了转移所有老百姓的决定。

屠城,作为一种古代战争中,惯用,且不会被很多人太多人指责的方式,在古代战争中是时常发生之事。

因为自己摆了袁绍一道,而让一群普通民众承担,曹智在预见到的情况下,是做不出无动于衷和置之不理的。

同时这也是郭嘉、荀攸等认为树立继曹操在徐州屠城后新形象的最佳时机,于是曹智带上了多处他目前军队数倍的民众,一同迁移、后撤向官渡。

这就是势必会造成护送部队的行动迟缓,曹智让先期从延津撤出的于禁担任先锋官,为接应后撤至官渡的百姓最好一路的引导、准备和安置工作。

而从白马撤出的百姓通过三日的长途跋涉,应该在今夜到达阳武,交由于禁的安置。然后在一起赶往官渡,但这支百姓队伍的速度太慢了,无可避免的拖累的殿后张辽部队的步伐。

“好人不是那么好做的”

获知情况后的曹智也义无反顾的加入张辽的殿后队伍,跟在殿后队伍中。这声感叹也是在从官渡赶来的荀攸为一路的军队和百姓送来补给后,曹智拍着荀攸肩膀有感而发的。

此时曹智和张辽等人才行至离延津东南十余里的一座卧龙形的土山附近,这里就是接来事情发生的重要历史名胜——南阪了。

荀攸面对远端火把连天的后撤军民,和曹智的玩笑,也只能摇头苦笑的份。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要留下

此时,曹智这支部队还未和接应的于禁部队接上头,郭嘉刚刚表示出一点担心。突然,一批斥候急速回报道:“后面四十里发现大量敌军骑兵”

“什么人的部队?”精神一震的曹智,收了玩笑的心情,立即问明着情况。

“应该是文丑一部的”

“嗯,应该是他的,也只有他才有这份速度赶上我们”曹智点着头像是自言自语着,接着又问道:“人数多少?”

“大约五六千人”斥候队长跪地据实禀报道。

“主公先走,其他人准备拒敌”

在曹智身边众多的将领中突然一人越众而出,对着张辽等一杆将领朗声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智的堂兄,兼最重要的部下曹仁,也是此时此地除了曹智,军职最高的人。曹仁刚刚从西线赶来向曹智复命,他是随他的前锋军先期到达官渡的。他的后续大军还未到,但曹仁一听曹智还未扯到官渡时,他不免有些担心,于是就跟着荀攸的补给队来到了这里。

没想到话都还没来得及说上两句,就有敌情临近了。作为至今未在对袁绍的新战役中有所表现,又是自曹智之下军职最高之人,曹仁当然在此时要义不容辞的站出来,让曹智先走,他来断后。

曹仁从来不是那种有困难就退缩的,无论是在曹操时代,还是现在的曹智时代,他都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勇往直前的,往往都会迎着困难而上……在战斗中通常也是要求最艰巨的任务,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身世,而专挑肥肉,战功大的战事来做,来承担,而把那些难啃的硬骨头留给其他人的。

曹仁在军中受到的评价也是很好的,不像曹洪等宗室成员,通常行事嚣张了些,处处透着少爷脾气。

同样曹智对于曹仁的赏识也是发自内心的,他在继承曹操全部事业,成为汉帝国第一权臣后,也把曹仁一路扶植成朝中最有权利的将领和官员。不但常常委以重任,还享有自自己之下,最高的军权……

曹智如此信任和赏识曹仁,倒不是因为曹仁是他本族的宗亲。而是曹仁真有这份才干和表现出让他安心的行为。

但此时对于断后拒敌,曹智没有顺从曹仁的好意。他拍着曹仁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怎么兄长怕我不是文丑的对手?”

“不是……”

曹仁大惊之下,刚要争辩,就被曹智按住道:“开个玩笑。曹仁听令,护送两位军师和前面的百姓继续先行,张辽、赵云、许褚、王平和我留下拒敌”

“主公……”

曹智的将令刚下,身边一群人呼啦全跪下了……

但在他们有心劝阻曹智之前,曹智已经板起面孔,准备以他最最上官的严令,不许属下这些人反驳时,有一个人去突然笑了。而且当所有人把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时,这个人却笑得更张狂,更是突出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样刚到没多久的曹智身边第二军师荀攸。

“哎,公达何故发笑啊?”曹智疑惑看着荀攸,缓缓问道。

但荀攸却没回答曹智的问题,而是直接对着曹仁等人一挥手道:“你们都快走吧,不要等主公骂你们再走。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