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敌人有生力量。时间并不完全站在自己这里,山南攻击的窗口期马上就会结束,一旦运输拖了后‘腿’,战争就可能打成僵局,这显然是最坏的结局。
“还有2个小时,战斗即将展开。不丹边界的情况怎么样?”司令员首先问的竟然是旁边弱小的邻国。
“关卡加强了戒备,边境警察与印度陆军形成了对峙。”
“要警惕敌人从不丹逃走。”
“已经派出无人机了。”
达旺周边地域的炮击一直在进行中,无人机随行所‘欲’地沿着不丹边境飞行,监视印度第2山地师有无向不丹边界运动的迹象。印度战斗机一直靠着侵入邻国的临空来完成战术目的,很难保证其地面部队不如故伎重演。
在边境的炮击战中,达旺对面的第2山地师以及第56步兵师,处于绝对的劣势,他们只有一些老旧的‘射’程有限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旦开火就会立即遭到准确的反击,而对面发过来的每一发炮弹都超过这个口径。
第2山地师的师长摩罗加尼中将,正在惶恐之中思考着未来。2个小时前,他刚刚成为了东部军区的司令官,他本想推脱,但是上级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查古耶曾经是第二师的老师长,提升后‘春’风得意了一阵子,现在却身陷囹吾;新来的那个家伙,自称攻下伊斯兰堡的战神,屁股没坐热,就被一颗据说重达4吨的炸弹炸给解决了。显然坐在这个司令官的位子上,暂时只能看到两条出路:要么被敌人空军定点清除,要么成为新德里政治斗争的替罪羊。
摩罗加尼必须为自己谋划第三种出路。最后他想到了总退却,在快过敌人进攻的后退中,将阿萨姆地区所有的部队撤出,并捏合起来。一旦主力退守到西古里以东的狭窄地区,就可以形成窄正面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他研究了帕斯阿德的制定的作战方案,发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作战原则。譬如针对中国人运输的短板,而果断地后退,就可以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同时延长对手的补给线。不要看中**队现在的攻势如此凶猛,一旦熬到大雪封山,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他们在贾布瓦周边占据了几座机场,只能维持一支7、8000人部队的后勤补给,这其实并非机场多寡的问题,而是中国空军战略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运输能力是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冬季大举进攻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在敌人迅猛的攻势背后,他们的真正目标——快速歼灭印度陆军主力的目标,其实还没有达成。
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如同察隅前沿发现的情况一样,对面军队的炮击正变得越来越猛烈起来,电子侦察部队也截获了越来越多地当面敌人的电台呼号,虽然真真假假,但是中将可以由此判断达旺正面的战斗,几个钟头内就要打响了。
临时指挥部位于提斯普尔与西古里之间,印度日益后退、萎缩的防空圈,目前还能遮盖住那里。实际上,那里是帕斯阿德很久以前建造的纵身防线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完成,但是总归有了一个可以暂时安置新司令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帕斯阿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远见,就在不久前,他的方案一直被国防部诟病为怯懦和毫无进取心
450特别作战
摩罗加尼中将在飞机上查看了提斯普尔防御战的计划和目前敌人进展到的位置,他之前一直紧盯着达旺当面不甚关心这股突击到背后的敌人。从地图上看,从贾布瓦出发沿河向西攻击的南路**军队距离大桥尚有120公里,蓝‘色’箭头旁的标注显示,这是8个小时前更新的位置。理论上2天之内,敌人应该还到不了大桥南岸;不过敌人的行动出乎指挥部的预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他们的进展速度会快过参谋部更新地图的速度。
然后他查看了提斯普尔在布拉特马普特拉河南岸的防御,一片‘乱’糟糟的景象,没有任何坚固的防御体系,而且兵力严重不足,只有几支部队可以勉强称作战斗部队:一个工兵营,一个丢失了所有卡车的运输营,还有一些杂七杂八拼凑起来的炮兵部队,躲在比较远的地方,似乎南岸的部队一心就是等着炸桥然后逃走,没有更完备的防守计划。表面上这条河是最好的防守屏障,但是参谋部在这里的防守计划,也做的最为敷衍。
“查宁中校,有没有想过,要是敌人从南面冲过来怎么办?”
“不会的将军,他们一靠近,我们就会将大桥的引桥部分炸掉,如果他们的工兵打算修桥,我们可以将主桥从第4节桥‘洞’开始炸断,这样仍然便于我们战后修复该桥。”一名头上裹着绷带的军官说道,上一任司令官被巨型炸弹炸死时,查宁中校就站在几十米外,奇迹般地没有大碍。实际上查古耶中将被带走时,他也站在旁边,可以说查宁中校亲眼见证了每一任司令官最后的下场。现在中校负责为新将军提供司令部的情报分析和联络工作。
“我是说万一呢?他们总是很会钻空子。”
“在第5师赶到之前,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加强那里的防御,所以南岸只能以炸桥为主要假象手段。”
“能不能让新德里空投一些伞兵?”
“查古耶将军在的时候,就一直提出请求,但是伞兵在巴基斯坦损失惨重,上级不愿意再出动伞兵了。”
“给新德里发电报,要求尽可能地调动伞兵支援我们,否则我就不接受这项任命。”
摩罗加尼气鼓鼓地说道,似乎真的要拿职务相威胁,或者他其实就不想当这个司令。
“好的将军,我马上就拟一封电报。”
印度军队的往来电报,很快就被中**队截获并破译了。徐景哲发现,走马灯般被换上来的这位新对手,比前任更仔细,好像找到了防守上的疏_漏_点了。他知道自己的动作必须再快些,也就是说提前开始任务,一旦部队穿过大桥,建立起桥
头堡,阿萨姆地区敌人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丢失了。这样当攻击达旺的军队南下时,后撤的敌人就没有一个可以落脚并转入防御的地方。他立即将意图转到给上级,并得到了认可。然后为了万无一失,他特别指定了王铁川亲自出马。
修复了一半的米35直升机带着雪狼的一支部队,摇摇晃晃地从被击落的山沟起飞,飞过山川河流,到达了早已成为稳固后方的贾布瓦机场。这架飞机在那里继续接受维修,并拆除了一些被打坏的设备,只是防弹风挡上有一道巨大的裂缝无法解决,只能留着。另外2架修改了涂装的米17直升机也已经到达了贾布瓦。这项任务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关头。
在王铁川看来,特种作战,就是对赌对手的预见‘性’不足,而在战场上,突然袭击的一方总是占便宜的,而防守一方也总是很那面面俱到的进行防御。唯一的问题是本次任务过分急迫,以至于无法进行分步骤的演练,甚至于这架直升机还是不久前刚刚坠落的。
林淮生的部队,已经停在了雷场东面,排开阵仗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贺凡则从带有等高线的卫星地图上找到了一条,当地人都未必知道的小路,成功地绕到了距离桥头不足5公里的地方,为了防止当地人发现自己的坦克,并且通风报信这种较大概率事件的发生,贺凡提醒上级,计划必须尽快,上级的答复是必须等到夜里。
另一件让徐景哲焦虑的事情,就是洛桑嘉措的断臂求生。洛桑带着残余的不足一千人的部队从追击部队的快速包抄中逃跑了。
由于印藏特种部队从来不在无线电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他暂时也不知道洛桑的下一步打算,雷达截获的洛桑机队路线,消失在了西面山沟里,看迹象是回提斯普尔了,不过徐景哲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的简单。洛桑这条饿狼一天不解决,他就一天不舒服。
贺凡的部队躲在树林里等待夜幕降临,趁着最后的时间,他们利用附近的植被,给自己的坦克增加一些临时‘性’的伪装。远处看他的坦克部队就像是一排矮灌木一样。贺凡没有步兵可以提供侦察,于是他自己带着几个人,带着望远镜跑到一公里外,一个可以远远望见大桥的制高点观察。
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印度工程兵的几辆推土机正在扩展战壕,另一些印度工程兵正在正东方进行爆破,似乎在清除‘射’界上的障碍物。他由此推断出,敌人防御的重点在正东,也就是林淮生的方向。
另外,敌人应该有一些弹道平直或者飞行路线平直的反坦克武器,也许是反坦克导弹。他还观察到,阵地后方
的大量双联小口径火炮,这些武器也会对坦克构成威胁,于是他将这些武器的位置一一记录下来。印度陆军甚至在大桥上也部署了几‘门’防空火炮,用沙袋垒砌来的岩体遮挡着,看来印度人还是很放不下这座大桥,他们担心中国空军会来炸桥?
贺凡用望远镜自己观察了引桥部分,没有看到桥面上有任何安装炸‘药’的迹象,只看到从西而来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向河的北岸驶去,在桥头有一些宪兵在维持‘交’通次序,没有什么重武器。
他在心中大致勾勒出了一条攻击路线,利用敌人防御的疏忽,可以径直冲上大桥的引桥,然后一路冲到对岸,如果计算引桥,这座大桥足足有三公里长,一旦横穿成功,必然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看来敌人懈怠的防御真的要成全自己?
他其实也想过,如果上级的情报出错,敌人在主桥也布置了炸弹,那么他就很可能会连人带车被炸进江水里,不过管他呢,从引桥下‘乱’糟糟的壕沟看,他不相信印度人会有这么周密的部署。回到坦克后,他又通过最新的卫星以及无人机侦察图片研究了攻击方案,他觉得至少有8成把握。
暮‘色’降临到了贾布瓦机场,王铁川以及他的部队得到了立即行动的命令,他们重新登上直升机,准备在入夜后就执行这次强袭计划。指挥部之所以屡屡将这样的行动选择在夜里,主要是因为敌人步兵一直以来都缺乏夜视设备。并且敌人的行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