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弹越来越快,如同一块陨石一样失去了控制,武器制导员眼看要失控错过目标,他试着拉起炸弹,保持最后控制,同时延长炸弹坠地的时间。
他已经无法识别飞速从屏幕下方离开的景物,只能找到宽阔的马图拉主干道,沿着这条已经封锁的公路向西北前进,在失去最后的高度前,他或许还有一些时间,可以找到一处有价值的目标。他不确定时间还有多少,大致不超过3到5秒钟。
他看到了一列车队在前方行驶,街道的终点有一座巨大的拱门,他知道那是整个新德里的中心——印度门。
武器制导员控制炸弹紧追上去,他希望车队里有一个大人物,至少是一名连营长。不过,即使不是一名高管,能够在印度门前进行一次轰炸,也够带劲的。
叶林斯基的悍马车队正驱车前往总理府,他确定敌人的任何手段都来不及袭击自己,即使卫星能够看到也不行,新德里的防空仍然在起作用。
他正在思考如何与卡汗开门见山地谈论撤离,无意间从反光镜里,看到空中有一个东西正紧跟着自己。他摘掉墨镜,转头向后。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东西上方修长的弹翼,那绝不是一般的无人机。
“巡航导弹,转弯!”
他大喊一声,悍马车在印度门附近,以一个强劲的转弯冲向了一旁的岔路。但是行驶在他前方的詹姆斯吴的坐车,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少校并没有看到危险。
詹姆斯吴头上缠着绷带,正对着附近的街道发愁。几天前,他还代表着联军在这里参加阅兵,没想到时至今日,战局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要不是直升机强行突出重围,他早就交代在战场上了。
少校不断念叨着家乡的一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想,这种古老哲学总是有一些道理的。
飞行员草草将十字线对准第一辆悍马,实际上炸弹已经失控,根本不可能转向任何其他的目标了。最终图像变成了一片噪点闪烁,什么都没有了。
远在几条街外总理府地下室苦等的卡汗,感觉到了地动山摇,这是他这辈子最真切地一次感受到灭亡临近,如果不是医生扶住,几乎一屁股坐到地上。
巨大的爆炸将印度门广场中心炸出一个可怕的深坑,被击中的詹姆斯吴以及同车成员,从此被列入失踪者名单,虽然很多人可以证实他们的死亡,但是尸体却无从找到。
拥有近百年历史,由花岗岩建造的印度门仍然屹立原地,但是正前方国家博物馆的大门却被摧毁,附近房屋的玻璃窗齐刷刷被震破。
761王镇北的精确打击
爆炸过去十分钟后,灰头土脸的叶林斯基终于出现在了卡汗总理眼前,他的军装上全是尘土,一只耳朵还在流血,炸弹爆炸的威力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他以前在伊拉克应付的那些用155榴弹炮弹改装的路边炸弹,很显然敌人的精确制导武器先于他们的飞机钻进了新德里的防空网。
中校与同样憔悴的卡汗握手时,感受到眼前这个小老头的手在发抖,他突然觉得这个顽固的老头或许会改变主意。他的左侧耳膜受损,暂时无法与总理交谈,只能用文字进行交流,于是他迅速拿起一张纸,写道:“总理阁下,中国人已经撕掉了伪装,他们很快就会对政府设施投弹,鉴于目前严重的情况,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建议您赶紧撤离新德里。”
卡汗看了看纸条,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叶林斯基是今天第3个向他提及撤离的外国人,但是卡汗知道只要自己一走,守城的军队就可能失去抵抗决心,他们会像克什米尔的军队那样不战而降。他的内心仍然寄希望于自己的军队可以获胜。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开始,谁都知道新德里已经被包围,而20公里远的机场正在进行战斗。
会议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双方共同探讨的,以反败为胜为中心的议题。以往总是有一些可以振奋精神的文字游戏,让与会者看到希望。即使在2天前,当阿格拉的坦克部队截断敌人时,这里的大部分人还都沉浸在同仇敌忾的气氛中,而现在,唯一可以讨论的话题,大概只剩下新德里还能坚守多久。会议正式开始前,有人将角落里的收音机关掉了,杰米伦正好谈到他的新政府欢迎印度军队和警察加入。
对卡汗的政权而言,城外的外国援军经此一役,已经不成气候,短期内也没有增兵的可能性。相反的,最坏的局面正在出现。
尽管他不想知道,伊斯兰堡周围以及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部队什么时候会开拔,投入到这里,他也不想知道通过边境的铁路什么时候会修通。但是理性告诉他,装作不知道,不等于事情不发生,那些齐装满员的师,目前正在路上。他恨自己看错了梅内亚姆这个叛徒,现在看起来,陆军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卫军是忠实的。
如往常的会前通报一样,一名中校走到前面,开始照本宣科地,逐条念最新的军情。会场一片愁云惨雾,与以往不同,没有人打断或者追问细节。以往很多官员会关心敌人的确切位置,现在不再有这样的疑问了,也许敌人很快就会到街对面了。
“……早上6点的情报,巴基斯坦军队已经进入伊斯兰堡,我们驻守的2个师向敌人投降,白沙瓦的巴基斯坦政府宣布,会在几天内回到伊斯兰堡……”
“根据可靠情报,中方人员已经进入斯利那加,他们与梅内亚姆将军的指挥部建立了联络,目前我们与梅内亚姆将军的无线电联络仍然畅通,但是其指挥部已经不再向我们发送例行的报告,也不回应任何呼叫,我们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2天前,由美空军破坏的旁遮普边境铁路大桥,预料可以瘫痪敌方运输一个月,但是今天早上的卫星情报显示,似乎已经被修复了。”
“在昌迪加尔西南,新发现了一座防空阵地,而该机场的的起降密度有所下降,敌人正在改变主要运输模式。而我们得到的消息,中国上月的坦克和飞机的产量,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与俄国新的运输机协议已经签署,用以补充运20的产能缺口。”
辛格不动声色地坐在原地,他知道中国主动公布的这个用来吓唬全世界的产量数字,基本是真的,与之对应的是,本月印度的坦克和飞机产量都是0。
“中国人在昌迪加尔北方的铁路中转区,新建了一座坦克修理厂,卫星拍摄到堆放场上250辆坦克,有些是我们的,预计会用来装备巴基斯坦军队。”
辛格默默听着,他发现情报军官巧妙地回避了一些实情,比如修复的坦克会用来装备印度叛军,以免激怒总理。他希望敌情通报赶紧结束,可是今天的坏消息简直没完没了,情报军官翻过一页,继续念了下去。
“截止一个小时前,首都四周的敌情都有所缓和,大规模的战斗都已经结束,”情报军官终于念到了一条稍微能让人喘口气的消息,“除了一个地方。”他转过身,指了指新德里地图的南面。
“甘地机场的战斗还在进行,但是人民自卫军表现的很顽强,打退了敌人至少10次进攻,摧毁了大量的坦克,敌人在这一带还损失了6架飞机。”
军官说话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卫星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跑道上横七竖八地停着大量飞机和坦克残骸,有一些还在燃烧,航站楼则显得七零八落。
国防部长可以看出来,大部分残骸都是印度战车,从平炮管的指向就可以看出端倪,实际上所有被击毁的坦克都是印度的,根据他的情报,攻击机场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投入坦克。
卡汗总理终于颤巍巍站了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看来我们的军队还是能打的?”
总理罕见地使用了疑问句式来征询旁人,他环顾左右时,大部分印度官员都点头同意,外籍军团指挥官和美军顾问团成员(坐在了一起)则一致面无表情。
“我说过,只要人民在我们这边,敌人永远无法攻克新德里。”
“是的,比照这样的损失,他们很快会就会在废墟间,消耗光所有的有生力量。”财政部长附和道,他似乎觉得战争胜负的计算,其实和收支平衡的加减法差不多。
“没错,我需要给与自卫军嘉奖,他们的指挥官是谁?”
“是拉里少将。”
“我在拉贾斯坦见过拉里少将,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敌人很快会陷在这里无法自拔,他们会后悔染指新德里。中国只是外强中干的国家,这一点我从来不怀疑。更别提巴基斯坦了。”总理干笑几声,看到美国顾问们继续面无表情看着他,似乎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中国的国力会在一场持久的消耗战耗尽,到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各怀鬼胎的国家会走向公开的分裂,他们的矛盾会爆发出来。历史总是会一再重复,睿智者总是可以得到借鉴。”
“是的,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很明显了,实际上,巴基斯坦人更想向南收复卡拉奇,他们的目的是不合拍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辛格说道,他有一些情报支持,表明中巴在战略上确实存在分歧,但是显然无从得出中巴必然会分裂的结论。
叶林斯基抱着坐在第一排,他不想参与印度人的讨论,实际上同声翻译人员站在了他受伤耳朵的一侧,他根本听不见卡汗说了什么,他只是紧张地坐在原地,不时看表。
“阁下空军参谋长来电,俄国厂商要求我们提供硬通货来支付飞机零件,”情报军官插上一句话,“俄国人对我们将外汇优先支付给其他国家很不满,他们要求我们先将拖欠货款还清,才能继续提供零备件。”
“看来彼得罗夫这个小人要背叛我们了。呵呵,要是我输了,他一样拿不到钱。”
卡汗恨恨说道。
“但是……杰米伦在门迪的叛乱政府,今天刚刚承诺,他会部分承认政府遗留的战争债务,以换取国际社会认同。”一名不识相的官员突然提及了杰米伦,这使得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辛格用责备的眼光扫射了那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