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缓以平叛为由率军前来,理由是无懈可击,黄权没办法再挑刺。

不过,黄权也不是蠢货,想那安乡距晋阳少说也有几百里地之远,就算昨夜叛乱一开始就有人去搬救兵,这一来一回至少也得一两天的功夫,可马缓却花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赶至晋阳,难道他的军队长了翅膀不成。

想到此节漏洞,黄权顿生狐疑,便讽刺道:6,马将军,叛乱昨夜才发生,你午后就赶到了晋阳,你这脚程还真够快的呀。”

黄权的口气中明显有讽意,马谩焉能听不出来,不过,眼下人家是左将军,地位尊祟,自己不过是一名奉命行事的小角色罢了,何必计较一时的不痛快。

于是,马缓的表情反而愈加的和善,一本正经道:6,陛下有难,国家有危,马缓闻知是心急如焚,自然不敢擅有迟顿,故而连夜快马赶来,左将,末将没有来迟吧。

明知马缓是在狡辩,黄权也不便揭穿,只得冷笑一声:“马将军忠心为国,实在令人威动。只是你还是来迟一步,叛贼已经被我扑灭,现下晋阳已经无事,你就速速起程回河北吧。”

黄权这是想把马缓支走,马缓早有所料,当下便道:“陛下的安危最重要,叛贼乱虽然被扑灭,但叛贼多半尚未尽数捕杀,末将以为谨慎起见,末将还是应该多留几天,直到确信晋阳无虑才是。”

,这小子是想故意找借口想赖着不走么?,

黄权困惑更生,遂皱眉道:(,叛乱既已扑灭,区区几个漏网之鱼何足惧哉,有本将就足够了,你还是依诏速速退回河北吧,前线正需要你的兵马。”

话音未落,忽然一骑飞奔而至,叫道:

“左将军,城北突然起火,似乎又有叛贼作乱

一语未罢,又一骑飞奔前来,同样惊叫道:6,城西起火,反贼叫嚣着要攻打行宫。”

同一时间,两处同时生乱,不由得令黄权吃了一惊。

这时,马缓却暗自有些得意,忙道:6,左将军,看来反贼的势力尚众,我们不能小觑呀,先不多说,我们速速发兵平叛去吧。”

马缓也不多跟黄权说,转身即回阵中,张罗着调动兵马赶赴叛乱的现场。

黄权无奈,只得暂时放下支走马缓的想法,率军匆匆而去。

城头上,遥望着黄权和他的几千兵马退去,马缓暗松了一口气,遂向左右道:(,速去传令给后队大军,令他们加快行军,明早之务必赶到晋阳。”

2011…09…0623:39回复

依然如雪BUG

2楼

原来,晋阳城中所发生的一切,旨是马缓所策划的“阴谋“而已。

既是在没有(,诏命”的情况下,擅自率军回晋阳,那就必须要一个合理的充分的理由。

所以,当日马缓密派心腹潜入晋阳,入夜之时四处呐喊放火,制造出一副叛乱四起的假象。而借着平叛为名,马缓便可堂而皇之的赶赴晋阳。

为了以迅雷之势进入晋阳,马缓令两万步军随后而行,自己则亲率千余骑兵星夜赶赴,在东门偏向于荆州集团的守将配合下,顺利的进入晋阳,并占据了东门这个立足点。尽管马缓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暂时“赖“在晋阳不走,但很显然,通过黄权今天的表现来看,此人对自己的举动多半已有了怀疑,而晋阳城中尚有兵四五千,倘若在这个时候,黄权等人突然撕破脸皮,发兵强攻,自己这一千人马可未必抵挡得住。

到时候,一旦被逐出城外,那黄权等辈就可以凭借着晋阳城据守,直到马超率领着征幽军团赶到,那个时候,秦益集团手中有兵又有皇帝,即使方绍率大军赶到也将无济于事。

却说黄权没有支走马缓,而当他率军赶赴叛乱砚场时,又是没抓到半个叛贼的影子,这时,黄权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连串“所谓”

的叛乱事件,很有可能跟马缓的突然到来有关联。

想到此节,黄权便急着入宫去见吴懿,相见之后,将马缓的忽至,以及自己的担忧尽数道来。

吴懿听罢,神色亦是警觉起来,(,马缓乃方中正和诸葛孔明的亲信,此人率兵忽至,多半是奉了方中正的命令,看来他已经有所怀疑了。”

黄权神色一变,急道:“即是如此,那就让我率军将马缓逐出城外,咱们据城而守,就算那方绍率前线之军杀来又能如何,只要我们等到孟起的兵马到了,则大事可成矣。“吴懿陷入了沉思之中,脑子飞转,权衡着各方利害,半晌之后,说道:“若是此时与其撕破脸皮,便正好给了他尽起两万兵马攻打我们的借口,这个时候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呀。”

黄权皱眉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吴懿道:“陛下在我们这里,量那马缓也不敢轻举妄动,我琢磨着他忽至晋阳,无非是想挨到方中正回军。咱们这就给井陛的孟子度发一封密信,若是方中正率军西师,则令他把守关城,不放其入关。待到孟起大军到后,马缓若是归顺则罢,不然再击破也是易如反掌。”

“嗯,如此也算稳妥,孟子度乃孝直至交,有其把守井陛,料想纵是那方中正也无可奈何。”

黄权赞同吴懿的计划,当夜,一道密书便由晋阳而出,直奔并州东边雄关井经。

当晋阳风云变换之时,方绍已率领着大军北归。

由于担心最后要与马超的兵马起冲突,方绍决定将前线的七八万大军尽数带往晋阳,考虑到撤军之后,北部冀州就只余下黄忠所部五万兵马,而以五万兵马守御如此宽阔的地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方绍只能将防线收缩至北部幽冀的边境地带,将之前攻取的几个冀州之郡放弃。

不过,在此之前,方绍已下令将弃郡所在的二十多万百姓尽数北迁,留给魏国的也只不过是人去楼空的空城而已。

在吴懿的密集送抵井陲的第二天,方绍的大军也开到离升陲三十余里之地。

此时,魏延、王平、姜维、邓艾、王潜、关兴等皆聚于方绍帐中,一帮荆州集团的将领们共商如何过井陲之事。

6,听闻这位孟子度乃法孝直司马的故交,当年迎陛下入蜀的事件中,便有此人参与在内。此人既是关陇士人的核心之一,想必不会轻易放我们过关,大司马,依我之见,咱们也不用多想,不如突袭升陛,趁其不备拿下此关再说。”

姜维提了一个比较激进的计划,不过,方绍却不太赞成。

方绍将目光转向了魏延,笑道:“文长,你以为如何呢?”

魏延沉默了半晌,不紧不慢道:(,井陲雄关,强攻一时片刻未必能下。我倒以为,不妨先礼后兵,可先向子度写一封信,陈明利害,让他开关放我们入内,若其不从的话,再强攻不迟。”

姜维反对道:“孟子度乃关陇士人中的核人心物,到了这般地步,他如何会放我们入关呢。”

魏延抚须而笑,一脸的自信:“我与孟子度曾在东三郡共事多年,此人的性情我最了解。这个人说好听点就是识时务者,说不好听点就是轻于去就,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今天是关陇士人的核心成员,明天就可以成为他们的死敌。”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贪婪T



第三百九十七章最后通碟

如果老把你挡在这里,吴懿他们大事成功了,老照样居功至伟,可以堂而皇之的以秦益集团头脑之一的身份当上大司马。

而若是帮了你方绍,就等于背叛了秦益集团,至于你许下的那个什么右大司马的好处,到时候能不能给予还要看你的脸色。

如此算来的话,投向你的话似乎还划不来啊。

孟达眼珠转来转去,神色亦是一会一个变,邓芝自然猜得出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下官在想,晋阳发生的那些事,未必是所有人都赞成的吧,孟将军也该有自己的主见才是,何必事事都任别人摆布,倘若事有不济,岂非自己受到牵连。”

邓芝的意思是,尽管吴懿黄权等是秦益士人的领导层人物,但如今法正已亡,秦益士人集团其实已然分裂,吴黄二人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代表所有秦益士人的心意与利益,他孟达的转向,同样也并不代表着他就背叛了秦益士人。

邓芝的话打动了孟达,其实就他个人而论,对于吴黄二人的所为,打心眼里还是有一层不满的。

因为这样大的事情,吴黄二人竟然根本没有与自己商量就擅自做主,事后演变到这般局面时,仍没有及时的听取自己的意见与主张,而单只是修书一封,以一种命令式的语气命自己守住井陉关,不放方绍等入关,俨然自己只是秦益士人中的一个小角色而已,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需听凭他们的决断行事就行了。

如果是换作法正这样指使自己也就罢了,但换成吴黄二人,孟达心里就有着不服之心。

“晋阳那二人,原本就是刘璋的旧部,是为益州士人,当年孟将军与法司马共迎陛下入蜀之时,那二人一直都持反对态度。而陛下入蜀之后,那二人见木已成舟,为了本身的利益,方才假意的孟将军等站在一起。孟将军想想看,如果身为益州士人的他们得了势之后,真的会诚心诚意的与孟将军分享这胜利的果实吗?”

邓芝见孟达表情有所变化,便知他心里边已经在徘徊,于是便不失时机的继续挑拨他与黄吴二人的关系。

抛开立场,凭心而论,邓芝所言之词倒并不是没有道理。

孟达思了片刻,忽然间呵呵一笑:“伯苗所说的这些,我都听不太懂啊,我只知道如今陛下身在晋阳,对那二人是言听计从,如今晋阳已俨然成了大汉国的中纽,何况,马孟起将军已在从幽州到晋阳的路上,一旦他的大军抵达晋阳,嘿嘿,大局已定啊。”

“哈哈”邓芝忽然也大笑起来,笑得比孟达还要高吭,笑声中还带有几分讽意。

孟达的脸色微微一沉,不悦道:“不知伯苗你有什么好笑的,难道我说得不是事实吗?”

邓芝敛容道:“下官只是觉得,孟将军现下谈大局已定,是不是为时尚早了吧。”

孟达一怔:“此话怎讲?”

邓芝抚须得意道:“晋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