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人才,张蜀生的事业更顺利了。

除了学校正规化以外,还发展起来了好几家简单的工厂。

订购的机械设备不断送到梨树坪后,在金钱铺路欺上瞒上的情况下,小水电站是最先截流发电的。在工钱面前,工人们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干一天活,吃一顿大米饭腊肉菜不说,还能拿几分工钱,算下来一个月能赶得上种三个月的地。

有了电力,其他设备也陆续发挥作用,磷肥厂开始扩大产能,铁矿厂也敲敲打打地建了起来,铁矿是云川交界处特有的矿藏之一,说到选矿的人,正是那个倒霉的肯尼斯,他可是矿物系毕业的低才生,幸好还能找到铁矿,不久后一个极其小型的炼钢厂也建了起来。

有了缝纫机,被服综合厂开始大批量生产被服,而不是之前张蜀生心中野心勃勃的防毒面具,没有橡胶,没有橡胶的加工工艺,生产欧战所需的被服才是最实际的。简单的缝纫机,加上会泽县城的郑老板从张蜀生手里买走了新型织布技术,购进了新纺织机造出了合格的新式布料,张蜀生旗下的几家工厂,反而只有被服厂是最盈利的,已经通过肯尼斯做中介,卖了好几批到上海英国领事馆手中了。

没有任何人怀疑,肯尼斯的借口是:中国人力资源太廉价了,不把工厂设在中国简直是犯罪。

除了小水电站,扩建的磷肥厂,小炼钢厂,被服厂这几家明面上的工厂以外,还有两家暗地里的工厂:军工厂和机械厂。

依托从江南造船厂请来的几个技工,以及几个技术骨干的外国工人,水压机和几台简单车床组成了最早的机械厂。这个机械厂,除了选择性生产日常损耗零件外,还尝试着生产新的机械。

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配合军工厂生产毛瑟步枪。

虽然技术人员不缺,但毕竟整个小青山小型工业带的构成非常不完整,目前的进度是即将仿制出来第一支毛瑟步枪。主要的问题在于,有生产线有技术,却没有合格的足够的工人。

总的来说,目前实现绝对盈利的只有一个被服厂,机械厂虽然能接一些会泽城何老板的机械修理和定购单子,但始终是少量。

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几家小工厂的工人加起来有六七百号人,虽然一部分的工钱又通过种子肥料等回笼,但本着藏富于民的想法,张蜀生并没在工人身上动心思,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才是正事,工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那几十号沿海技工和洋人的工钱,一个月需要两千银元,其他工厂的损耗费用,原材料采购,机械补充采购等费用,更是一大笔钱。

正是有被服厂的新型耐磨被服卖到欧战战场上,又有何老板买走了新式织布工艺和肥皂生产工艺的钱,张蜀生才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不然,几家小工厂虽然是小麻雀,也得把张蜀生给愁死。

“长庆叔,有事?”刚去小水电站看了看,回到家中就发现孙长庆带着那个新来的小会计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蜀生啊,这不是要过年了吗,长庆叔来给你报报账。”

如今孙长庆是张蜀生的大管家,张蜀生的会计账目都是由三人负责的。张蜀生自己,孙长庆,以及眼前这个在上海念过洋学堂,刚回到会泽县城的小会计。张蜀生自己不会会计,只管大钱,小钱给孙长庆当出纳,会计做财务。他自己把最后的账目拿给梦想机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经过三方核账的财务是绝不会出问题的。

“长庆叔,刘登科,你们都进来吧。”

孙长庆和小会计刘登科简单一合计,就由刘登科开始简单报账,都是一些大方面的,算是年终总结前的预报。

“因为采用了何老板纱厂提供的新型紧凑耐磨材料,被服厂一共生产新式被服等十万件,出口共四批次,八万件,共计160万银元,盈利100万,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入。”刘登科是个腼腆的书生,说话的声音都细声细气的,他面带喜色地报出了第一项大收入。

张蜀生点点头,自己出技术,优惠卖给何老板,忽悠他采购了新设备才生产出了一种更为耐磨的布料,这才能大规模生产被服。另外,肯尼斯联系上犹太人格鲁尼的时候,对方居然异常高兴地接手了这几批军服,不然,被服厂的服装也卖不了这么快。不过女工们的工作精神也值得敬佩,张蜀生采取的是计件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劳多得,穷苦了几十年的妇女们爆发出了超人的工作能力,好几次都是强制妇女们下班,差点闹出工伤昏厥在缝纫机上。一天三百件,几个月就达到了十万件的产量,想想虽然可怕,但这种类似流水线的后世服装生产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主要支出方面,六月,修建一所小学,一所初级技术学校,一共支出两万大洋。七月采购美国的上好钢材,共花去二十万银元。八月采购一批小型化工机械,共花去三十万银元。九月改造整个小青山的交通,花去二十万银元。十月,十一月,梨树坪等四村联合向我们贷款十万银元,修建水利工程,这是您亲批的。十二月,蔡锷讨袁作战亟需一批作战军服,找上门来后,您亲批之下,我们提供了一万套新式被服……”

张蜀生听着这一长串数字,一个头两个大,其实,兜里有多少钱,他比谁都清楚,几大银行的汇券和金银加起来,一共只有五十万大洋了。这还是包括前期结余,后面出售织布技术和肥皂技术换回来的钱。

从账面上来看,不算张蜀生私下的四十五万大洋,他名下只有五万银元的现金了。

接着孙长庆说了下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

“这半年来,我们基本解决了小青山山区的种植问题,肥料问题,冬装问题。基本都是以招募工人支付工钱,藏富于民,然后家庭单买或者集体采购的方式卖出去的。也就是说,这半年来,我们实现了让整个小青山山区十个村子的吃饱穿暖问题。另外,两所学校的修造和扩建,是今年最影响小青山山区的事情之一。”

“没事,没事,年年有余,有结余就是好事。”看着孙长庆和刘登科忐忑的样子,张蜀生安慰了几句,说了些关于年底表彰的事情,也就把他们送走了。

张蜀生不是孙长庆,他们的眼光终究只是集中在赚了多少赔了多少上面,而在张蜀生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火速把事业做大,眼看梦想机的乡镇系统就要达到开启条件,他是万分期待的。

-------------

第十二章练兵

太阳初起,旭日穿过没有污染的湛蓝天空照在屋前屋后,让整个梨树坪缀满了五彩的晨曦。

张蜀生的生物钟到点了,一个翻身起床,利索地洗了个冷水脸,刷了下牙,平日里坚持和联防队员一起训练的结果就是弄得这个队长也要天天早起,比队员们更早起。

来到联防队军营的时候,陈军已经一身整齐地站在集合铃下面了。

“队长!”陈军一个标准的举眉敬礼,既是下属礼,又是学生礼,虽然现在张蜀生已经只是偶尔上上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但在陈军等人心中,他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疼爱学生的好老师。

“集合。”张蜀生回了个礼,也不提前拉响集合铃,抬腕看着手表走到六点半,便下令集合。

“嘟……叮叮叮……”陈军先是吹响集合哨,随后拉响战斗铃,几个营房忽然起了动静,一阵细细碎碎的声音过后,一个个队员衣着整齐地大步冲出了营房。个个身上都穿着张蜀生旗下被服厂生产的新式服装,一种草绿色的迷彩军服,只是没有徽章和军衔等。

任何熟悉他们的人都很难想象,他们个把月前,还只是扛着锄头的泥腿子。

“稍息!全体都有,向后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陈军满脸严肃地跑过来,立定敬礼道:“报告队长,全队结合完毕。应到八十人,实到八十人。”

“嗯!归队。”

张蜀生整肃声容地看着眼前这一批从农民转成准军人才半年不到的队员。几个月的时间其实并不短,想想以前不少大学军训,十天半个月下来,不说全部学生都能有个军人样子,至少一部分人的训练是非常有成效的。

一开始,有人嘻嘻哈哈,有人不听从军令。

但张蜀生的办法很简单,违反军令的人,最简单的一个处罚就是:开除。既拿不到那份馋人的远高于工人们的高薪,更不能买到打折的肥料和种子。

这一招的效果远超张蜀生的想象,几乎是一天工夫就将这一批队员给弄得服服帖帖。

遇到一些平日里习气不好,多手多脚大大咧咧的人,张蜀生当面举起了两百公斤的大磨盘,那时候,所有人便再也没有了杂音。

接着是完整军令的颁布,作息条令,归家探亲条令等一一颁布,所有条款都非常简单,只有规定,没有违反规定如何处理的说明。

所有的军规处罚条例只有两条:一条是军法处置。一条是开除!

而军令的最高解释人,永远只有一个人,张蜀生,也就是说,张蜀生的命令才是这小队伍的最高准则。即便是在艰难的初期,张蜀生也坚持做到一点,不能服从的人,请离开这种新生的力量。

严厉的规定,完善的军队训练教材,亲身示范,绝对的威信,这些都是联防队日常训练的基础。从一开始,除了极少数要求非常专业的军职外,张蜀生就没想过借用德国人或者其他西方人来训练军队。

不需要!只要有血有魂,只要军规如山,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在自己手下训练出世界一流的水平。

环视了一下三支小队,张蜀生眉一扬,下面的人心里就微微一跳,知道又有小分队要倒霉了。

“第二队集合速度最快,最整齐,最安静,早饭加餐。第一队最差,早饭按八成提供。”张蜀生有自己不得不强硬的理由,以后这小队伍注定会壮大,仁慈只会毁了自己和他们,随即开始了例行的训话:“都给我记住,你们是军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