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当时明明记得体内一股剧痛,这让军医们非常疑惑,而本来想借故挑衅的关东军少壮派军官们,也因为拿不到证据,也不可能因为两个耳光去找中国人算账,这个亏算是吃了。直到一个月后,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喝完酒,准备和两个歌ji发生一些超过友谊范畴的事情时,才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歌ji很漂亮,但自己下面却没有反应……

而同时,一道命令下到了瞿忠义手中。

“兹命令:原第二连连长瞿忠义,因处置突发事件有功,现特晋升为620团中校营长。”

……………………

感谢kkjohn等书友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正版订阅和月票,普通读者兄弟们,请看完书后也投推荐票支持下小鱼。

。。

第一百三十四章九一七事变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九一七事变中

昆明,张蜀生办公室

“总长,罗主任来了”

“老罗啊,你越来越像是稀客了,来,坐”

眼看西南政府的家业越来越大,张蜀生也从当初的民团头子成为了西南最高领导人。他的内心最深处也承认,这个起家的过程确实是一个团体的发家之路。不少人都得到了妥善安排,称得上位高权重。

对那些人,张蜀生除了用人唯才外,还是考虑了忠诚度问题的。当年跟着自己的兄弟,基本都按照才能分配,得到了合理的任用。

唯独罗峰,这些年来,除了任职特殊部门的主任外,再也没有任何实质的职务,而他也十几年如一日,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孤儿院的事业中。

当年的孤儿院被改组为第九局,罗峰出任第九局主任。除了负责a计划人员的挑选,训练,教导等事务外,他也开始接收那些早年毕业的孩子们发回来的单线绝密情报。

可以说,这是张蜀生的第二张情报网,远超明面上的西南特别情报局的一个情报机构。

“最近所里事情比较多,我也不习惯到处乱走动。”罗峰啪的一下敬礼后,将单线情报递给张蜀生,这种单线情报,按照保密等级分级,b级以下,罗峰有处理的权限,级及其以上,只能面呈张蜀生,由他亲自打开。而经过专业训练的学员们,会在发回情报时进行分级。“总长,这是编号147学员发回来的情报,机密级级。”

147学员,张蜀生还是有印象,当时是他钦点的学员之一,因为147学员所需要执行的任务,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甚至达到了全能精英的地步。

他送回了情报,那就一定是所执行任务有了关键变化。

情报是以一种特殊的编码写的,级情报的编码,就是罗峰也读不出来,张蜀生让罗峰在外面等了一会,关上门读取了情报后,才把他叫了进来。

“编号147的表现不错。把这一份指示发给他。同时,启动147学员的配套计划。”

计划是早就制定的,罗峰就是参与者,配套计划将会从旁协助编号147,在他自己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为他提供一些助力。

“是,我回去后就启动配套计划。”罗峰敬礼就要离去。

张蜀生叫住了他,“成军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罗峰正要离去的背影微微一震,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挺好的,三个月前发回过一次情报,c级的年度例行情报。”

张蜀生当时本来是坚决反对罗峰将自己的儿子罗成军也加入到a计划中去的,但最终却只能答应。而后来,甚至连罗峰的夫人也进入了第九局,搞得全家都成为了秘密系统的工作人员,彻底丧失了正常人所应该拥有的生活,这也是他一直觉得有些愧对罗峰的原因。

“也好,让孩子多受些锻炼。”

“总长,别的孩子可以,他也同样可以的。”

张蜀生微微一叹,低声说道:“罗峰,这些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将来……将来大事可成之日,我会补偿你,补偿孩子的。”

“总长多虑了,罗峰无怨无悔。”

北平,张学良私人官邸

“少帅,这是今天国内的报纸摘要。”

张学良的副官闾正德走进院子,打开公文包,将摘录好的报纸摘要递给正躺在椅子上享受着下午阳光的少帅。五六月份的北平,也就下午的阳光让人心情放松,张学良的心情也难得大好,望着缀满爬山虎的院墙有些出神,五六月,爬山虎也开花了。他似乎想起了小时候,一身戎装的父亲,带着自己在种满爬山虎的院子里玩耍。都是该死的日本人,是他们害死了父帅。

“有西南的吗?”

身为少帅的副官,闾正德在呈给少帅的报纸摘要中,着重挑选了几份西南的报纸,相比于上海等地的报社,西南的报纸更具备一些独特的视角,思想也更具有前瞻性,这样的报纸才是身为东北军领导人的少帅应该看的。

“有的。今天的西南日报,昆明日报,巴蜀联合日报都对我们关东军进行了报道。”闾正德高兴地给少帅指出了那几份摘录下来的西南报道。

张学良接过摘要,迫不及待地看起来,果然是报道东北军的,而且有名有姓,提及的事情他也有些印象。

“好,好,好啊这个瞿忠义不愧忠义二字。正德,你看,这报纸上说他智勇双全,将柳条湖的日本人狠狠地打压了一把。蒋委员长办学,倒也培养了不少优秀军人,我看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实乃黄埔俊杰啊。”张学良看着上面详细到只差没有直接报出部队番号的报道,转瞬又有些不喜了,报纸上的东西比他得到的报告还详细,这让他很不高兴。原本他本应该在东北的,日本人和俄国人还有漫山遍野的胡子,都是让他睡不安稳的因素。此时身在北平,却是离东北远了些。

“正德,这上面的报道,怎么比我看到的报告还详细?你是怎么当副官的。”

闾正德微微一愣,却是想通了这期间的问题,“少帅有所不知,瞿忠义身为东北军军官,对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一种军人的本分,他所在的上级领导也为他请了功。少帅身体多有不适,下面就只是草拟了报告,向少帅简单申报了一番而已,怕影响少帅修养身体。事后王以哲将军已经升他做了中校营长。”

“嗯,我记得好像是升了他的官,对吧?日本人和苏联人都不是好东西,能狠狠地出口恶气真是快事。唉,可惜我们的力量太弱了。”

外人都以为东北军家大业大,其实不然,真正的善战之旅其实并不多。而且,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张学良甚至和苏联人交过手,结果自然是很简单,一路溃败。再加上父帅之死,将领背叛,这一年多,张学良也熬得很苦。如今出现了瞿忠义这样的实力派基层军官,自然进入了他的视野。

“正德,你记录一下,让王以哲重点栽培一下这个叫瞿忠义的中校营长。等明年早些时候,找个借口把619团团长调到军部做参谋,给这位忠义为国的优秀军官挪一个位置吧。”张学良也不是迂腐的人,如果说东北军不论资历,那是假的,但像瞿忠义这样学识和骨气兼备,智谋和胆略过人的年轻人,确实应该重点提拔的,说到底,少帅自己年纪也不大。

闾正德自然是欣然领命。

整个五六月,犹如一股风潮,瞿忠义因为这次智斗日本人的事件,迅速成为了大江南北知名的人物。更有申报等南京政府势力范围的记者前往东北军北大营采访,瞿忠义的回答也是让人赞不绝口。“我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也不高尚,更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保家卫国,匹夫有责。作为军人,更应该以国家民族为重。”

一时间,这位连南京政府都极为中意的年轻军官,接连受到嘉奖,蒋校长甚至以校长的身份,写了一封亲笔嘉奖信,盛赞这个学生有‘黄埔风骨’。

瞿忠义的升迁之路,似乎已经通达无比。

沈阳,东北军北大营

“报告。”

“进来”

瞿忠义拿着一份报告书走进旅长王以哲中将的办公室,没想到参谋长赵镇藩也在,当下急忙向二人敬了礼。

王以哲中将年轻有为,1896年出生于宾州厅东偏脸子屯,此时也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先是在吉林省陆军小学求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算是东北军中的少壮派。整编前,王以哲任第九师师长,是张学良的心腹部队,东北军精锐中的精锐。

他极其重视培养部队的战斗力,强调战训结合,经常给部队提出明确的战术科目,达不到要求的连队负责人,就要受到处分。百姓猫冬的时候,他甚至组织部队进行野地训练,还让当地百姓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提高基层指挥官们,在部队办起了一个步兵研究班,抽调各团军官,进行定期训练和考核,一旦通不过考核,便会受到严厉的训斥,严重者甚至调离指挥岗位。

瞿忠义就是这个步兵研究班的一员,然而,因为他的军事素质实在是非凡,同期的同侪们已经与他格格不入,连训练班负责人,日本步兵学校毕业的杜长龄也惊叹此子军事才能极为了得,一些军事言论甚至连他这个留学日本的‘高材生’都没有听日本教官说起过。

而这次他之所以得到王以哲中将的召见,是因为瞿忠义在训练班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战术思想——‘论小股部队作战前景’。

当时杜长龄和其他几位教官听了以后,深感这位中校营长不是浪得虚名,不仅思路严禁,颇有战略想象力。而这种新的战术思想也让众人感慨不已。虽然,没有人能证明瞿忠义的思想是对的,但听了他的阐述后,无一不觉得有道理。

“看你这两眼通红,怕是熬夜写的报告吧。”王以哲停下笔,桌上放着的是瞿忠义之前写的那份关于小股部队作战的计划草案。

“职彻夜难眠,确实熬夜写完了这份计划书。”瞿忠义将精写出来的计划书,洋洋洒洒万余字,十几页的纸,双手交给王以哲,这都是他的心血。

王以哲点点头,其实那份草案里的东西,已经让他眼前一亮了,让这小子重新去精写一份,不过是想给他一个深思熟虑的机会。仔细地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