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的进攻势头任蒋介石远在南京也彻底被震动了。

先不说日军后续可能的增兵计划,光是三个师团已经达到了东北锦州战役开始时的规模,东北军近十个师驻防锦州第一线,在拥有坚固工事防守的情况下还损失惨重,平津一带无险可守,更只有简单的阵地,如果不调集重兵,平津一带及附近地区估计全要丢给日本人。

这和原本蒋介石预计中最多只有一个多师团的日军规模,天差地别。事后他一方面撤换了负责日本方向情报的中央特科负责人,一方面紧急调兵遣将,从河北与山东两地调派第一批驰援陆军和空军。

同时,还有一个师的中央师和一个师的甲等师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分批登车北上。

一场会战正在慢慢酝酿中,前提是国民党第十八路军和西南先期抵达的部队能够挡下日军的进攻势头,确保至少一个月内不丢掉北平,不然,会战的意义就不大了。

虽然不知道蒋介石究竟准备调集多少兵力进行这场极可能发生的会战,陈军也只能选择相信这个南京的委员长,毕竟,西南太远,如果蒋介石再消极抗战,那唯一的结果就是三个师和日军拼光。

蔡庭广对于西南的增援部队如此迅速地赶到,是比较意外的,听到西南是用飞机将先头部队运送到太原登车北上后,他才释然,西南的空军可是威名已久。

不过陈军也简单说了下,后续的部队运输肯定不能采取这种很耗费运力的方式。空军将会优先保障第三师的后勤补充。不说其他,西南军装备的半自动步枪,使用的子弹是新式子弹,完全不同于国民党两个中央师使用的新中正式步枪(恩菲尔德步枪)。如果不从成都运输作战物资北上太原,说不定某天第三师只能在战壕里用恩菲尔德步枪甚至是更老的汉阳造这些烧火棍和日军对射。

当然,因为西南无法运送重炮北上,一些关键性的补充军火也将加大配发力度。为了解决运输的问题,zh—31型运输机已经在论证提高最大载重量,四吨的标准载重虽然看起来吓人,但比起还早些年的英国一些大型机七八吨的载重,还是有提高空间。

第十九路军的参谋将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向在场的几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之前陈诚与陈军口头商议好的一样,第十九师在顶住明天日军的猛烈进攻后,将会撤下去作为预备队,第十八师将会补上来,同时,明天赶到的河北正定那个乙等师将负责廊坊右翼,战斗力强悍的西南第三师第三团将独立负责左翼防线。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第十九师伤亡惨重,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人的伤亡,明天必须撤下去。陈军长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撑过明天,一切以防为主,等援军抵达后,再行制定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陈军点点头,这个作战计划是正确,第十九路军两个师不过是两万人,加上第三团4000多人,也不过比一个日军师团多点人,再算上明天将会赶到的河北正定那个乙等师的7000多人,论人头数也还比不上日军。

以防为主,防守待援才是最好的办法。

早上九点多,日军已经有发起进攻的迹象,陈军留在了前线阵地,准备看看日军这几年的变化如何。毕竟,西南军和日军的接触太少了,仅有的小战斗也不过是在防城港反击日军登陆战时有过小规模战斗。

陈军在前线给陈诚打了个电话。

“陈军长,形势有些微妙,我始终担心各路援军是否能按时抵达,一旦驰援的计划有变就坏大事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那陈副指挥有什么意见?”

“我建议立即打开北平的军火库,招募当地老兵,将撤到北平的天津保安部队和北平的警备部队紧急扩编成师。另外,我们还应该发动人民的力量,修筑廊坊至北平之间的第二线工事,以备不测,同时组织他们担当后勤运输和伤兵救援。如果防御得当,我们一定能把日军拖住,那么战斗就将进入会战阶段。这些事情是必须提前去做的。”

“这……北平的军火库形同虚设,都是空的,看来只能去几个兵工厂想想办法,不过,这需要向委员长请示一下才行,问题应该不大。至于其他,我会立即安排人手去做。”陈诚也不是迂腐的人,战事要紧,爽快地答应了陈军的提议。

早上十点,日军再次向廊坊的中国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果不其然,日军一上来就是飞机和大炮、铁甲车,整整一个大队在呈散兵队形冲锋。从海上起飞的舰载机如入无人之地,老式双翼轰炸机也从高空肆无忌惮的俯冲轰炸。

“哒哒哒……”

“砰……砰……砰……”

“嘘……轰”

经历了几天战斗的日军,并不再像起初那样试探性进攻,摸清了第十九师的深浅后,大规模进攻一上来就开始了。日军集中了最少第十九师的阵地进行猛烈炮击。这其中至少150门是主力的师团属炮兵联队的75mm及其以上火炮。

虽然没有舰炮的支援,但这种强度的炮击依然是国民党军队前所未见过的。

整编前的国民党师,就是蒋介石最嫡系的部队,一个师也就二三十门老旧炮,偶尔有些新炮,炮弹和火炮配件也严重缺乏。

西南的存在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对于国民党来说,在三国的大力支援下,军队整编确实见到了巨大的成效。至少这些年,十几个主力中央师在耗费南京政府巨大财力的情况下,还是武装出了相当水平。

每个师都有一个直属炮兵团,清一色装备105mm苏联造或者英国造、法国造火炮。十八路军的两个师,陈诚原来的十八师装备的是法国产的火炮,十九师则装备的苏联造火炮。虽然这些都是三国拼凑出来的库存旧货,但比起曾经光杆的国民党陆军师,也强了太多。整个师,不算迫击炮,大小口径火炮大约在60多门。

日军的火炮刚刚开始炮击,十九师的炮兵并没有还击,前几天的战斗已经证明,只要开炮,总会引来日军的飞机空袭,损失了十几门火炮后,蔡庭广就下令炮兵转移,躲入了空置的农房中,关键时刻再开炮。

炮击过后,日军步兵开始冲锋,面对对面陷入火海的阵地嗷嗷叫地冲锋过来。

“杀给给”

日军的中下层军官,挥舞着指挥刀,亲自带队向队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打”

原本死寂一片的阵地上,一个头上裹满了纱布的连长再次爬起来,操起一旁的一挺捷克造轻机枪,大喝一声打,突突地就向日军开火扫射起来。

十九师的迫击炮手也在战壕中的炮位上扶起了原本压在身上保护的迫击炮,将炮口对准远处嗷嗷叫冲过来的日军,快速地将一发迫击炮弹发射出去。

一时间,成片的日军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下倒下,而日军还击的则是重机枪和掷弹筒,混乱的战场,血肉横飞。

阵地上再次响起了人密集的枪声,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什么怯战的国民党部队,他们是保家卫国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死战证明,人也能保家卫国,就算他是国民党士兵。

战斗进行得很惨烈,伤亡数字直线上升,当第十九师打退日军第三次进攻时,这一天的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2000人,惊人的伤亡率彻底动摇了廊坊的防线。就算在蔡庭广下令炮火还击后,也只是暂缓了全线溃败的时间而已。

……

“二团上”

关键时刻,陈诚下达了紧急命令,乘着日军进攻的间隙,将十八师的生力军,一个团的兵力送了上去,整个开阔的战场,每个地方都在进行紧急的战地换防。

陈军放下望远镜,对于日军的战斗力他也感到震惊,光论装备,日军除了飞机和火炮方面还比**强很多外,单兵武器和**倒是一致的。只是**的训练还是跟不上日本人的水平,差距在战场的每一个地方上演。试想,几个士兵的差距必将汇集成一个师的差距,一段阵地多死伤一个人,整个战场就多死成百上千人。单兵战斗力上的差距在这个时候表现的非常无情。

陈军狠狠地一拳砸在土丘上,日军的进攻还是东北的那一套,而对于这些,西南早已有所准备,多年的职业化军事训练,针对性补充的新式装备,都将给日军一个巨大的惊喜。

想到下午就会抵达北平的那些装备和第三团,他就产生了一种临战的紧迫,“真正的战斗,将从明天开始,第三团将给日军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

终于,又是一个难熬的战地之夜,在第十八师换防上去后,日军的围歼计划受到了影响,一个侧翼进攻的大队被一个营奇迹般的打退。

第二天早上,三列千方百计调集的火车先后驶入了北平车站。

“第三团到了”

三列火车超载地将第三团和部分装备送到了北平。

陈军让戴安澜去整顿安排部队,做战前动员的思想工作,没有意外的话,吃过午饭就要进入左翼阵地,第十八师虽然是全新的换防上去,面对日军负责进攻的第十六师团依然吃力无比,而且,据可靠地战地情报,日军的第十四师团已经投入了至少一个联队,在这两天,很可能第十八路军和第三师三团将要面对两个师团的合力进攻。然而,日军剩余的那个师团呢?难道真地不会发起侧面的行动?还是另有图谋?

打开一节车厢,陈军看到了里面的军火箱,后勤士兵奉命打开了箱子,对他介绍道,“师长,这是紧急下发的火龙式火箭筒,实验效果非常好,比原本装备的28年式火箭筒强了很多。有一节车厢装了一种新式的步兵杀伤型火箭弹,效果据说非常不错。”

陈军扛起一支火箭筒,感觉除了有点沉外,其他都很不错,火箭炮的威力他见到过,第三师原本就装备有少量老式的火箭筒,这家伙照着敌人的铁甲车或者重机枪阵地来上一发,那效果没得说。

又来到后面的两个车厢,里面没有那么多箱子,只有几门盖着炮衣的火炮,后勤军官再次介绍道,“这是最新式的31年式高射炮,刚刚从战略储备仓库拉出来的,因为难以运输重型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