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疯子们建造的航母数量还远远不如,但整体来讲已经是足够亚洲范围内的战争需要了。

毕竟,在整个战争前期,新中国所需要具备的只是能够打赢一场面对任何海军强国的太平洋,充其量马六甲海峡上的战争,而不是一开始就去挑起世界大战,和全世界进行军备赛跑。

只要海军计划实施得到,工人培养的够多,民用造船厂能够在战时迅速转为制造军舰,再加上1940年就将开始的疯狂造舰计划,新中国在未来的二战,并不惧怕任何敌人,就算是遇到了地球疯子——美国人,也能单挑。

不过,新中国毕竟根基要弱点,尤其缺乏造大型军舰的经验,虽然有全套图纸以及相当数量的高级科学人员在工厂长期驻扎,但进度还是偏慢,四年时间,一边摸索一边提高。

“四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你们的工人培养计划做的很不错。”蔡锷点点头,这些国防计划都是在西南时期就制定了,他这个国防部长,也就建国后来参观,谈不上指点,更多的是代表高层的关注和督促。

比起身边的海军司令邓浩乾中将,和这位基地司令徐劲光少将,蔡锷还是清楚地,自己是外行,多听少说,响应委员长的精神,不能凭空放高炮,瞎指挥。

这也是中央军政高官下基层视察的一个重点,不懂就不要瞎指挥,多问问,多看看,多关注,该表扬的表扬,该警醒的警醒。

马蹄湾基地司令,海军少将徐劲光刚想解释,一旁的海军司令邓浩乾说道,“是的,蔡部长。因为委员长的指示,我们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人力成本最高的一种建造模式,三班工作制。船厂实行三班制工作,培养的工人也是足足三套工人。虽然在一开始,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比如熟练工人过于劳累,需要带班才能保证军舰建造质量,此外,人力成本也非常高,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这样的好处是,一旦战时来临,我们完全能够开工建造更多的军舰。

目前我们的造船厂,除了有熟练老工人,还有许多进厂学习的技校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许多人都能提前进入船厂工作。”

在几个基地警卫和中央警卫员的陪同下,没有前呼后拥,徐劲光陪着蔡锷登上了这艘已经在进行甲板焊接。整艘航空母舰已经能看出大致模样了,庞大的舰体,高高翘起的舰艏,上层的舰岛也修出来了。

“目前主要是军舰内部和甲板工作没有完成,其余的线路铺设,武器安装更是要等到明年了。”徐劲光作为基地司令,都快吃住都在造船厂了,对于他来讲,如今最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管理和指挥基地外,就是这两艘航空母舰。

站在1号航母上,旁边往来穿梭运输材料的船只变得很小,几层楼的离水面高度,很是壮观。

“蔡部长,邓司令你们看,旁边的就是二号舰,刚刚完成龙骨铺设,不过因为我们在一号舰的生产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熟练工人,二号舰一定能在40年前完成。”

繁忙无比的船厂,处处都是带着安全帽的工人,男女都有,大多比较年轻,蔡锷听徐劲光介绍,这里面还有相当数量的归国华侨。

这些华侨在国外也是船厂工人,饱受洋人船厂老板的欺负,在新中国成立后,纷纷响应蜀生公司在各地的招募,回国参加船厂工作。不得不说,或许他们的技术和西南时期储备的最先进造船技术有些差距,但胜在熟练无比,学习能力也强。

放眼望去,远处的二号舰,只能看到一些不大的人影。

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望远镜,蔡锷这才看到,二号舰的船坞中各类支架更多,许多钢筋支架上往来着如同蜘蛛织网的工人,在龙骨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军舰的框架结构。

“这些华侨的家属归国安置问题能够解决吧?安全工作也要注意。”蔡锷从报告上看到船厂对于工人的安置计划是非常全面的,无论是商业还是医疗、教育等社会机构都很齐全。

“蔡部长放心,无论是船工还是归国家属,都有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船厂虽然无法保证绝对保密,但却不会流失核心技术,各项保密工作也进行的很有成果,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都及时处理了,一些危机处理预案,安全部门也进行过实际演习。安全工作这一点,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毕竟说到底,马蹄湾就是一个大基地。”

徐劲光说的不错,马蹄湾就是一个小城市规模的大海军基地,军事化管理,保密工作做的很不错。

“呜……”

这时,远处的军港方向传来了大型舰只的汽笛声,蔡锷不用望远镜都能清楚地看到,一艘航空母舰正在归港。

“那是我们的中华号航空母舰,汉京号服役后就与成都号组成了特混舰队,常驻江浙沪的吴淞、宁波军港,这艘中华号留在东南,是南海舰队的主力。”

说话间,航空母舰后面的多艘军舰也进入人眼帘,都是一些几千吨的巡洋舰或者小一些的驱逐舰,南海舰队的主力舰队,平常都是在防城港和广东湛江军港来回巡逻,并不常驻一地,毕竟,两个地方都是有大型秘密雷达的,相对于还处于初步装备的英国人的雷达,中国的雷达要先进许多。

蔡锷对旁边的邓浩乾笑道,“邓司令,真期待这两艘航空母舰和江南船厂的两艘中等家伙下水的日子,那时候,你们海军可是有七艘航空母舰呢。”

“蔡部长放心,人民军海军一定会用自己的实力和勇气,保卫祖国海疆。”

邓浩乾眺望远处正在进港的航母舰队,不由神思,似乎看到了几年后正式成军的更大规模的航母舰队。

中国,将在未来重现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展现给全世界的那种属于东方龙的传人的无敌舰队。中国的舰队,一定是世界级的。为了这一点,不论是海军还是这些工人,都愿意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来努力。而如今,他们已经努力了十多个年头,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爆发出属于中国海军,属于中国造船工人的绝对力量。

……………………………

拍着胸口说,捕鱼者写到现在滴米未进,饿得快眼花了,但还是没赶在12点以前更新,不过总算是做到了四章快速更新。本章6700字,对中日海军现状既未来几年的发展都作出了交代。或许篇幅长了点,但很多东西不写,后面就没法交代。所以抱歉,不写够7000了,免费7、800字,算是对读者的一个小小补偿。

第二百二十二章缅甸独立军

第二百二十二章缅甸独立军

“滴答……滴答……”

昏暗而又潮湿的岩洞中,只有电瓶支撑着一只5w的小灯泡为岩洞提供着照明。透过有些昏黄的灯光,能够看到这间屋子大小的岩洞石屋中,正有几个参谋一样的人在翻看一份详细的丛林地图,不时地一边低声交流着一些意见,一边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岩洞的上首位置,一名胡须很浓的年轻人,穿着一身草绿色的军服,军官打扮,腰间别着一只手枪,正抽着手中的纸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有些出神。这个岩洞显然并不深,人在里面还能听到外面传来的暴雨声。

香烟的烟雾混合着潮湿的空气,胡须青年那比年龄更成熟的神态,眼神中透出的东西仿佛让人看不透。望着虚无之处的眼神,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军官呼的站起身,抖了抖浸水滴落在军服上的水珠,就朝洞外走去。

“将军”

两名警卫随即就要跟上,却被青年军官有预知一般地向背后伸手制止了。

“将军”

青年军官从昏暗的岩洞中一路前行,中途有不少持枪的士兵,见到他都是持枪立正敬礼,而岩壁上插着的火把,更是照映着每个士兵的脸庞,黄种人,典型的东方人,脸上透出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杀气。青年军官也一路行进一路还礼,对这些士兵,他永远保持着发自内心的尊敬。即便,他们有的是华人,有的却只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土著。

岩洞并不太深,虽然绕来绕去,但青年军官还是很快走到一处经过伪装的洞口,向旁边的警卫士兵挥挥手,士兵敬礼后暂时离开了。

洞口的位置很好,外面暴雨形成的山水恰好从洞口两旁冲下去,只有偶尔溅起的雨珠能够飘进洞口,洞口附近长满的热带雨林植物又恰好地掩盖了洞口的存在。

洞口的位置很高,处于这座热带山林的半腰部,从这里往北望去,能看到天地间倾盆而下的暴雨,能看到茫茫的雨世界,以及那烟雨朦胧中的苍莽群山。

“故乡的雨,和缅甸的雨大不一样啊。”

年轻将军抽着烟,感受着入肺的湿润空气,依旧不是故乡的那种味道,摇摇头,吐出一圈烟雾。望着整个热带丛林静静地出神,直到烟烧到了手,才回过神来。

抬起手腕,看着那支从故乡买来的新式手表,雷光手表,除了精准的走时外,它防水防震防腐蚀,而且具备万年历和农历的双重小表盘,算是中国生产的一款较高档的手表了,符合各种野外使用条件。

“时间过得真快,1935年6月。没想到转眼之间,十年就过去了。”

青年将军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上面的胡子已经老长了,差不多三十岁的年纪,却经历了许多人都无法经历的杀戮和战斗,在这一片浩瀚的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丛林,他居然已经生活了十年。

“整整七年没有见过院长了,他还好吗,听178号说,他如今是整个华人最有威望的领袖,是华夏的领军人。听说,他在国内,是如同神一样的存在……”青年将军微微闭眼,记忆穿过八年的时间,那个普通的傍晚。

青年将军轻易地记起了八年前,自己见过他的最后那一面。

他比自己略高些,整个人不算魁梧却很结实,当年在孤儿院的时候,一群孤儿院的教官都打不过他一个人。

他偶尔会让人感到畏惧,因为他身上总是带着许多神秘的光环。但他又会让人无限地想亲近,尤其是孤儿院的那些孩子,因为他身上总是带着一种父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