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力格图点点头,走出了门。

这个村子已经非常靠近苏联了,坐北朝南的村子,背后就是一条十几米宽的河,呼代里河”河对面就是苏联人的西伯利亚了。中俄两国通过一条桥在这里连接。

尽管呼代里县不是边贸重镇,但依然有共和国人民军的岗哨,靠中国一侧的河边,一个岗哨里驻扎着一个班的人民军,扼守着苏联通往呼代里的这座石桥。

卓力格图来到村子后面靠河的畜生圈时”村长正带着村里几个青壮年在拾掇牛羊圈”昨夜的大雪,不但压垮了两间圈”还压垮了一间干料间。这些政府援建的牛羊圈虽然很牢固,但却不料被一场十年不遇的夜雪压垮了”也是意外。

“村长,昨晚情况怎么样?”,“卓力格图,你总算来了”村里就你会看看兽医,来,看看这几只羊羔子还有救不。”

老村长抖了抖手上的雪渣子”他的脚下正放着几头羊羔子”羊羔子躺在几条破棉袄团成的窝里,瑟瑟地发抖。

卓力格图蹲下身,用他的兽医经验,仔细看了看羊羔子,发现它们的腿部、头部都有严重的冻伤,“这几只是被雪压住了,冻坏了腿和脑子,没救了。”

“村长,这样的寒冬可怎么过啊。”,旁边一名正在收拾羊圈的牧民,愁眉苦脸地说道,这场大雪”已经冻死了几十头畜生了,有记忆的年月,这样的大雪冬一过,牧民都会饿死一些。

“乡政府平时说有困难找政府,回头我去乡上看看,这场罕见的大雪,没有政府救援,这个冬天就难过了。”,村长巴雅尔皱眉地说道”牧民们现在能够安定地住下来”在新政府的帮助下,大家也都养上了优良的牛羊种,如今十年不遇的一场大雪,牧民只能依靠政府,如果政府不帮忙”大家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然而”巴雅尔村长还没有动身,就传来了一今天大的好消息。

“村长,村长……”,一名牧民骑著马在大雪天从乡上赶了回来”他是村里的杂货郎,本来是去乡上进货的。“村长,乡政府发通知了”让每个村统计大雪灾的受损情况”政府将给予特别灾难补助。”,“天啊,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巴雅尔和卓力格图都相拥而笑,用他们的习俗,表达着自己的喜悦,“这下好了,整个冬天不会饿肚子了,新政府就是好哦”

半个小时后,卓力格图的家中。

“卓力格图,你上次说的那几个人,是叫什么来着?”老村长一边喝着热乎乎的羊羔子奶,一边皱眉道。

“布尔什维克,他们说自己是布尔什维克的人,说是苏联人想让我们站起来”加入强大的苏联,享受社会主义的伟大生活。昨天傍晚,我又遇到了两个,在隔壁的牧民村,他们正在挨家挨户地劝说牧民,后来被村子里的老人骂走了。”卓力格图也是凑巧遇到那几个不知道从哪里流窜来的蒙古人,虽然同为蒙古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对于那几个夸夸其谈的蒙古人却没有丝毫好感,“都是一些说话不牢靠的人”想挑动我们和政府的关系。新政府成立六年了,我们蒙古人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上百倍。”

早年的卓力格图曾经多次去过口内,见识算得上开阔,对于这些人的伎俩”他还是明白的。尤其是儿子每年回一次家”都要给他们说新社会的好,也让他们知道了更多。当然,村里的集体住宅,优良的畜种,以及灾难补贴这些”都让他们看到了新政府是实心实意对待蒙古牧民的。

“现在生活安定,这些跳梁小丑”是想毁了我们蒙古人的生活啊。”老村长恨恨地一口喝掉杯中的奶,恨声道”布尔什维克”这耳是每个外蒙古人都熟悉的东西,这些年他们可没有在这里少蹦醚。

“他们还说,不信布尔什维克的蒙古人”都要受到上天的惩舁”这场十年不遇的大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卓力格图摇摇头说道,虽然这话一听就是假话”但谁敢保证没有人信呢?

苏联人,一直在中俄边境地区有追随者。

“这些该死的苏联人,总是想祸害我们蒙古人,早年他们勾结那些王爷,想把整个蒙古独立出去”现在新政府强大了”他们虽然收敛了一些,但还是贼心不死呢。”老村长是见惯了风雨的人,知道苏联人的那些阴谋诡计。“这大雪天的,可别真让那些糊涂的蒙古人闹出集事情才好”不行”我得去岗哨和他们说说这个事情,卓力格图,你和我一起去。”

“好呢”老爷子。”

两人草草地吃完早饭,就去了村子后面的呼代里河旁边的人民军岗哨”这个岗哨由一个四间屋子的小院子组成,半军事化,岗哨外面,一个边防哨卡拦在了呼代里河的桥上。

“巴雅尔村长,你找我们有什么事情,是牛羊圈需要我们帮忙修葺吗”我们正准备派几名战士过去。”

边防哨卡的班长,人民军上士军官王林向巴雅尔敬了个军礼,说道。

“不是的,尊敬的军官老爷,我和卓力格图有件事情想对你们说。”

“巴雅尔村长,卓力格图,不用叫我们老爷,叫我王班长或者王同志就行了。走,里面去说吧,外面又要下雪了。”王林微微一笑,蒙古牧民绝大多数对人民军和共和国政府都是拥戴的,这也是这些年平等民族政策的成果。别的不说,王林这个边防班就经常帮旁边这个村子做事”连他们的牛羊圈都有士兵帮忙盖。

当年他的新兵班长告诉他”不要认为自己是汉人就歧视蒙古人”只要是大中华民族的一员”只要是共和国的一员”他们就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要记住自己是大中华民族的一员,其次才是汉人的一员。大中华民族,也就是广义的大汉民族,才是共和国的兴盛根本。

“王班长同志,我们想说的是关于布尔什维克的事情……”

王林听着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不因为别的”这几天关于有蒙古游民乘着十年一遇的大暴雪四处串联,用的就是布尔什的幌子。

“最让人担心的是,他们说,苏联的红军会打过来的……”

“呃?”王林一愣,看来最近岗哨要更加注意戒备了,大雪封山,也封住了河,这平时的河是一个防守的好地方,但遇到大雪封河,可就很难防备对面的俄国人了。

要知道,就在两百多米外的苏联方向,就有苏联人的边防红军岗哨。

两天过去了,大雪依旧断断续续地下着”乡政府拉来的生活补助品也开始下发。边防岗哨的士兵们日夜都没敢松懈地守卫着呼代里边防哨岗。

然而,就在第三天早上,一阵凌乱的枪声终于响了起来。

砰”砰,砰……

“有情况!!”,不等哨兵报告,和衣而睡的王林大吼一声一个翻身下床,取了墙上挂着的那支中华半自动,带着几名士兵冲出了屋子,准备进入岗哨的掩体中。!~!

第二百四十三章中苏边境战争

第二百四十三章中苏边境战争

砰,砰……

零星的枪声,虽然并不是高强度的交火,但此时在王林的耳中却格外的刺耳,因为,在中苏边界,任何枪声,哪怕是一声枪响,都可能意味着一件事情:战争

不过,另外一种情绪却在王林的身体中飞快地燃烧起来,那是热血,进入战斗的热血,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尤其对于他们这些担负着边防任务的军人来说,虽然不是最精锐的人民军,但却是日日夜夜地在祖国边疆站岗执勤,保家卫国,在边防线上,为祖国四亿同胞靖边。

此时天未大亮,还在下着很大的雪,黎明的雪,虽然并不是最冷的,但却给人一种冷飕飕的感觉,透过朦朦的雪幕,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对面就是苏联人的大西伯利亚,枪声正是从那边传来的。

“班长,是对面在开火,而且在向我们这边靠近。”

值班的战士,虽然披着厚厚的棉袄,但整个人依旧被夜雪冻得全身僵硬,而突如其来的枪声,却点燃了他全身的热血。

难道战争就这么突然地降临了?王林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地暗自思索道。

顾不得擦掉脸上的雪,王林回头看了看跟着跑出来的9个战士,整个边防岗哨,算上他一共12个人,其中有一个是通信兵兼战斗人员,日常是两个士兵值夜班。

“立即进入工事,机枪手注意警戒,听我命令,随时准备开火。通信兵立即向连部上报情况。”

按照边防条例,别说这么密集的枪声,就算是对面打了一记火铳,也要上报十里外的连部。

“我看看。”

王林把半自动扔给哨兵,把副班长递过来的全班唯一的32年式全自动步枪背在身后,接过哨兵的望远镜,就着晨曦望向对面的苏联方向。

“咦?”

就着微微的晨光,在雪地的反射下,可见度其实很高,王林看到,对面苏联人的边防哨所跑出来一队苏联红军,正在追逐两百多米外的两个人。双方一直在交火,前面的两人在用手枪还击,后面的苏联红军则清一色地端着长长的莫辛纳甘步枪,在向逃跑的两个人射击。

两个逃跑的人一边还击,一边向中国的边境线冲过来,离呼代里河只有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了。

“班长,看这架势,他们要冲过来,怎么办,打吧?”

眼前的情况,凭肉眼也能看清楚了,副班长龚少民激动地问道。倒不是他好战,而是根据边防条例,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军事侵犯都必须立即给予坚决还击。

眼前的情况,端着步枪,一边开火,一边准备冲进中国边境的苏联红军,已经足以形成军事侵犯了。

“报告,这里是呼代里河边防岗哨,岗哨对面大约有一个排的苏联红军,正在追逐两个不明人物,双方发生了交火。交火双方即将冲进我领土。”

通信兵通过岗哨的值班电话,火速将情况反映给了人民军驻扎在十里外乡上的一个边防连。由于与苏联接壤,整个外蒙古的中苏边境地区,不只是苏联人的西伯利亚军区驻扎了重兵,中国人民军也进驻了数量庞大的边防部队,整个呼代里县,不计算蒙汉两族人民自发参加的民兵部队,光是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