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国来的语气充满着坚定,甚至让里宾特洛甫想起了在德国的时候,希特勒说的话。

希特勒说:“我的部长,你或许认为我是一个疯狂的人,不错,事实证明我确实是一个疯狂的人,但是,我每一次都取得了成功,而联合〖中〗国人更是我整个领导德国的政治生涯所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

欧亚非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板块,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都是不可能独吞的,这时候,合理地分享欧亚非,完成二战结束时最大的胜利瓜分,将是一场举世无双的双赢。

曾经我们的国民因为我们获得了苏台德地区而欢欣,为我们获得了波兰而欢欣,但他们终将有一天因为我们获得了半个欧亚非而欢欣鼓舞。

我在称霸世界和缔造一个庞大的联邦之间选择了后者,一个庞大的联邦,如果有很好的统治,同样可以称霸世界。如果没有〖中〗国人,我们不和他们合作,那么,我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和苏联人和谈,然后和盟军和谈,但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欧洲同县,没有足够的利益捆绑,这个同盟将脆弱不堪。但如果我们和〖中〗国人合作,分享欧亚非,既可以在数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内共享和平和强盛,也能让我们在世界上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强大敌人。

相信我,我的部长,我的梦想必将在半个欧亚非实现,整个欧洲将和我们一起将德意志的荣光发散到半个欧亚非三大陆。”

在里宾特洛甫和周国来见面后,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很快,一份新的协议出台,《中德二次汉京协议》于1946年8月3日在汉京签订,二战开始走到又一个转折点,这场波及世界的战争开始由高潮渐渐转变到夺取胜利果实的阶段。!。最新章节更新最快提供无弹窗全文字精品小说阅读

第四百零三章全歼日军(一):日美协防决议

第二次中德汉京协议签订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同盟国各国都感到了一种空前压力。

政治威信远不如上任罗斯福总统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没有完全理顺国内因为全面参战而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就察觉到了二战局势的重大变化。

“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将军来了。”

不时,盟军最高指挥官,美国战时军事力量指挥官,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走进了杜鲁门的白宫办公室。

“我的将军,我必须通知你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根据情报部门刚刚获取的最新情报,〖中〗国人和德国人达成了最新的战争协议,从我们的特工在德国获取的情报来看,协议的内容至少包括进攻印度和乌克兰地区。”

杜鲁门语气凝重地说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哪怕是军事知识仅仅只是皮毛的他也能看出来,刚才他的情报顾问对他分析时,情报顾问仅仅是在地图上画了两条线,就标出了问题的严重。

“总统阁下,这,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坏消息。”

艾森豪威尔上将接过总统秘书递过来的情报文件,大致翻看了一下,脸色就变得很难看起来。

杜鲁门:“按照中德之间的秘密协议,我们的印度,阿富汗,甚至是苏联都将可能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落入轴心国的手中。而且,我们潜伏的王牌特工甚至得到了某方面的情报,中德之间也许达成了彻底瓜分苏联甚至更多地区的协议。”

“他们难道已经在为二战后的瓜分盛宴做提前的谈判?”

艾森豪威尔很快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疑惑道。

“有这个可能。”杜鲁门起身走到地图前,注视着〖中〗国的版图,

感慨道“〖中〗国人的版图最南方已经抵达澳大利亚全境,最北方就快夺取北冰洋沿岸,最东面将会是白令海峡最西面即将到达中亚。”

他转过身,盯着艾森豪威尔语气异常严肃地说道“我的将军,难道这就是我们美利坚无法打败的敌人吗?纵观整个地球的文明史,还从来没有如此强大的帝国出现过,更让人害怕的是,他们与德国人不一样,他们有庞大的人口,巨大的战争潜力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近乎两个美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更是蒋我们远远摔在了后面。

不错,是2个美国的经济实力,1946年一份严肃的经济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的经济实力已经是我们的两倍,工业生产能力是万倍,科技实力更加无法权衡差距。

这里有一份最高机密的情报。”

他接着把第二份标注着绝密的文件递给艾森豪威尔,并叫秘书离开。

艾森豪威尔一看,居然是关于〖中〗国人发展导弹技术和核武器技术的情报。作为五星上将,能够参与国家决策的他自然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只是杜鲁门总统如此郑重其事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翻开文件继续往下看,艾森豪威尔的眉头越皱越紧,最终缓缓放下文件,点了一支烟抽起来,杜鲁门总统倒不在意,示意他自便。

“自从原子能巨大的威力被发现和证实后我们是最早展开核武器研究的国家之一,我们的曼哈顿动用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就是为了制造这种理论上威力无穷的炸弹。”杜鲁门轻点着文件说道“从情报上来看,〖中〗国人比我们更早立项核计划…并且至少已经进行了多次实弹核试验,我们的情报人员虽然很难渗透到他们的西部荒无人烟地区,但却从一些其他渠道得知〖中〗国西北的沙漠上空看到过巨大的蘑菇云。

“〖中〗国人不惜巨大代价摧毁了我们的核计划,让我们的计划至少被拖慢了十年时间。否则我们的核武器很可能已经研制成功。”艾森豪威尔不无郁闷地说道,美国政府深知核武器的威力,不惜投资数十亿美元也要搞的战略工程最终却被〖中〗国人不惜代价破坏了,一些重要科学家更是被绑架被暗杀,极大地影响了核武器的研制进度。

“到今天为止,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对我们核计划的破坏,两天前一处重水工厂被炸掉,对外宣称是锅炉爆炸,其实是〖中〗国特工搞的破坏。

现在全世界有三个国家在发展核计划,〖中〗国,美国和德国,〖中〗国人的核武器已经可以实战,德国人的核武器最迟还有三年时间就会进行试验,上次我们讨论的轰炸行动看来需要提前了。”杜鲁门指的是前不久美国高层秘密研究的一件决议案,根据一名“非常优秀的潜伏特工。

提供的情报,德国人的核武器研究计划居然跑到了美国的前面,而希特勒本人更是在内部叫嚣未来将以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报复盟军。

这名特工不但提供了情报,还提供了德国人核武器计划的工厂位置,一些重要科学家研究中心,甚至包括核武器研究中心的秘密地点。他得到的美国政府给予的50万美金情报费用。

相应的,华盛顿很快决定在欧洲登陆轰炸德国的时候,利用战略远程轰炸机轰炸德国人的核武器工厂和研究中心。

“〖中〗国人的导弹虽然比德国人的更先进,但是放眼〖中〗国人的周边国家,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作为他们敌人的对手。他们应该不会花娄巨大财力使用这种导弹。这份报告上却认为〖中〗国人的导弹达到了惊人的射程,对此我保留疑问。”

艾森豪威尔作出判断的依据是德国人那射程能够抵达英国伦敦却显得非常奢侈的导弹,以及如今美国国内射程达到150公里的导弹。它们普遍具有一个点,造价昂贵,实际使用效果却不佳。比如美国,周边数千公里都没有敌人,发射去打谁呢?如果把它们搬到阿拉斯加等待以后打过北令海峡,又太笨拙和不便于运输了。

“嗯,我也很难相信〖中〗国人的导弹会有巨大的发展,我的科学顾问告诉我未来十年之内很难出现射程500公里的有效导弹。它们除了需要飞得远以外,还必须打得准同时要考虑威力,科学家们的看法是目前我们不用担心。

至于核弹,如果〖中〗国人拥有,它们倒是可以通过飞机空投。”杜鲁门总结道。

核弹的威胁是致命的,虽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使用过这种武器,但无数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它的可怕,至于导弹,像德国人一样把无数的v1和v2导弹发射到伦敦然后在百米的范围内爆炸,或许能炸死一些人但却无法改变战争的进程。〖中〗国人的技术或许先进一些,但杜鲁门绝不相信他们的导弹能够打到美利坚。至于把导弹运到中亚打到欧洲,更是荒谬,难度太大,数量少了又效果微小。所以他认为,

最具威胁的还是核鼻器。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艾森豪威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现在必须加强对〖日〗本的支援,如果〖日〗本沦陷,盟军体系将很难应付任何新的状况。一旦〖中〗国人加大对欧洲的协同进攻力度我们很可能遭遇战争的失败。

所以,我建议总统先生授权第八航空队和第九航空队驻防〖日〗本,我们必须全力协防〖日〗本,防止〖中〗国人登陆〖日〗本。

另外,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a计划必须加大力度,调集更多的部队更多的飞机和航母舰队,务必确保行动的成功。”

这是艾森豪威尔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一边协防〖日〗本,保住〖日〗本,一边在欧洲对德国纳粹军团展开猛烈进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算是避开了强大的〖中〗国军团,而集中盟军的力量解决德国集团。

如同〖中〗国集中兵力想解决〖日〗本人一榉美国人做的是一样的。

“或许这是唯一能够挽回一些局势的办法。我们美利坚虽然远离各大陆,但一旦在二战中遭遇失败未来我们很可能无法抗衡德国人的欧洲和〖中〗国人的亚洲,即便我们日后能够占据美洲……”

杜鲁门不禁想起顾问向他的提议,一旦局势出现最坏的结果,二战失败,德国人雄踮欧洲,〖中〗国人的势力范围横跨欧亚,那美利坚很可能也只有选择在美洲地区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日〗本人会感到高兴万分的。事实上,他们的天皇代表已经游说了无数次我们的国会,希望我们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