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交流会为期两天,中德双方的与会代表仿佛就是随便谈谈,偶尔召开一次小会,分析一下当前苏联战场的局势,共享一些不太紧要的军事情报。

不过,随着最后一天的到来,中德双方都开始抛出不少重要的数据。

比如,中方提供了包括装甲兵力和航空兵部队大致情况在内的一些军事机密,而德国人之前提出的则是德方在苏联战场的装甲兵部队分配情况。

类似的交流和彼此交换,摸底一直持续到两天交流会议结束前的两个小时。

因为,到了这时候,陈军和贝克有一次私下的密会。

这场会议一共就四个人参加,两人各带了一名机要秘书,没有人知道会议结果,但陈军却在德xxx事交流组走后,安心睡了一个晚上。

当然,陈军不知道,贝克中将回到柏林,将这个大好消息告诉希特勒后,元首阁下因为德国核计划流产而一直暴躁的脾气,终于恢复了很多。

三天过后,中德双方正式达成深度的战役合作,一个由贝克中将亲自领衔的联合作战德方团队,乘坐飞机绕路北非后抵达了萨罗夫。

1947年4月5日,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德国集中了多达25个集团军的兵力从欧洲方向对莫斯科战区发起了空前的猛烈进攻,而中国则集中了9个集团军,包括两个装甲集团军对莫斯科战区西南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于此对应的是,中德美苏四国的空军已经在莫斯科战区上空厮杀了近20天,也同样达到了爆发前的顶点。

至此,中德联合发起的对莫斯科战区总攻战役,轴心国对苏联的总攻战役,正式拉开序幕。ro!。

第四百四十三章决战莫斯科(3)

“司令员,前面就是梁赞了。”

第41集团军参谋长魏英来少将对身旁的一名中将说道,此人正是第36集团军司令官,帝国陆军中将陈济恒。

陈济恒,汉族,54岁,广西人,曾经是陆荣廷部下,当年张蜀生主导的滇桂密谈,陆荣廷率部加入民团。部队整编后,作战勇敢,善于学习的他,很快成为了民团的基层军官。虽然是半路加入,但他的成长却很快,先是出任民团的连长,接着出任卫戍部队营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本没有抱多大升迁希望的他却赶上了帝国-军队大扩编,从副师长一路到师长,最终成为第41集团军的司令员。

此人算得上战功卓著,实战指挥经验异常丰富,虽然才能最高就是集团军指挥官级别,但在帝国的舒十位集团军指挥官中还能排上中上,尤其是稳健刚毅方面,更是表现不俗,此次远征军进攻莫斯科西南防线,第41集团军就是左翼部队之一,负责拿下距离莫斯科城130公里的梁赞。

“这里一拿下,我们距离莫斯科就只有130公里了。小小的梁赞,近30万苏军驻防,这块肉现在让我们两个集团军来吃,就看谁的动作快了。”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陈济恒反手脱下身上的军大衣,4月的莫斯科气温并不温暖,反而很寒冷。

“报告,装甲部队已经准备完毕,炮兵部队准备完毕。”

不时,一名参谋快步上前报告道。

陈济恒点点头,却是看到一辆装甲车在不远处停下,那是第44集团军指挥官周元来了。

“陈司令员,这都准备好了,老规矩,开打吧。”周元笑着说道,和陈济恒不同…周元是真正出身于国-民党的将领,能够升迁到集团军指挥员,可见此人也是不凡。

陈济恒点点头,说是老规矩…其实就是集中两个集团军的火力,装甲部队,无间配合作战。

4集团军和44集团军都不是装甲集团军,一个集团军的坦克加起来不过是一个坦克师左右的规模,但两个集团军的坦克集中使用,就有差不多两个坦克师的规模,这已经非常可观了…虽然不如装甲集团军的坦克先进和数量多,火力猛作战能力强,但用来攻坚还是很有用的。

“空军主力还有多久赶到?”

此时天上其实一直有战机在厮杀,苏军的飞机和帝国的飞机,从头到尾就没有停过,甚至不时还有漏网之鱼俯冲下来,被集团军强大的防空火力打爆。帝国的高射炮可不是苏军的垃圾炮能比的,按照整编后的装备情况…集团军的司令部甚至是有一个低空防空导弹营作为最终防御手段的。

“司令员,空军主力还有5分钟时间。”参谋核对了一下后报告道。

“那好,周司令员…我们就5分钟后,准时发起进攻,拿下梁赞。”

陈济恒信心十足地说道,两个帝国集团军的进攻能力是非常强的。帝国正规集团军素来以火力凶猛,训练有素著称,正规军作战本领很高,称得上是百战精兵。

远征军虽然是远征作战,但火力其实很强,大量车载车拉火炮,配以数量可观的自行火炮…一个集团军的火力差不多可以达到苏军的两倍。苏军虽然同样信奉大炮主义,但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已经对不起曾经以大炮著称的苏军名头了。

两个集团军,二十余万人进攻30万苏军防守的梁赞,是比较轻松的。不过仗难打的时候,看的是成败结果…仗好打的时候,自然看的就是谁表现更优秀,41集团军和44集团军既然组成了左翼的进攻锋线,在合作之余也是有很大竞争的。

至于梁赞城,只有30余万苏军防御,倒不是铁木辛哥不愿意多派兵多分兵,实在是中路和右翼的帝国装甲部队进攻势头太猛,完全有一路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架势,他不得不集结重兵防御中路和右翼。

至于梁赞,自然也不能放弃,一个兵不放,那就是等着帝国的军队打过去包抄了,所以,30余万人看起来是炮灰,但也会发挥炮灰的作用,迟滞帝国-军队的进攻。

五分钟时间很快过去,进攻的命令很快下达。

“轰……”

两个集团军的炮兵阵地上犹如刮起了一阵狂风,各式口径的火炮,坦克炮,自行火炮,都一起向对面梁赞标注好的目标开火。

天空中一时间都是飞翔的炮弹。

两个集团军的炮兵按照数量来说,还是不太多,但是,根据针对性换装后,射击速度和精度却比现役的普通火炮强一些。

两个集团军组成的炮兵力量,已经算得上是炮群了,对面的梁赞,顿时被一阵爆炸的火光淹没,炸雷声此起彼伏,可见爆炸的威力。

坦克一边行驶一边开火,差不多在天空中出现密密麻麻的中国飞机的时候,两个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发起了冲锋。

数百辆坦克全速冲锋,还是非常壮观的,试想,一个五-六米长,两米多宽的庞然钢铁大物,同时有数百辆,那就是算得上是会战级别的坦克群了。

在对面的苏军看来,中国人的坦克只有用漫山遍野来形容,视野里能够看到全是一个个蚂蚁大小的坦克,在快速向己方开来,不时地闪现众多火光,却是坦克在射击。

炮坦协同,炮兵一直在射击,直到延伸射击,坦克集群就没有停止过冲锋,而坦克部队后面跟着的步兵部队,也不过落后了一点而已。

天空疯狂涌向梁赞苏军阵地的飞机,则是疯狂地扑向苏军的炮兵阵地,毕竟,进攻一方的炮兵阵地是移动变化的,但防御方的炮兵阵地则是坐地等死。

两个集团军,双方总计五十多万人规模的战斗,已经是苏德之间经常爆发的会战级别了。

苏军在面对德国人的这种会战时,往往不是集中优势兵力来鏖战,就是依托要塞和城市苦苦防守…最不济的就是被包围和迅速歼灭了。

在面对强大的德军时,苏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其实比较一般,敌我双方的战损比也很让人掉眼镜。

而苏军在和帝国作战中,更是屡战屡败…几乎无一可以称道的胜绩。

此刻,形势也好不了多少破败的梁赞城,早已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成为了一个废墟级的城市,城外的防线很快就被坦克部队突破,帝国-军很快突入了城市。

苏军作战面临一个死局,部队战斗力低下,武器装备落后…缺乏掌空权,炮兵和装甲部队又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优势作用。这样一来,只能固守的苏军,一旦遭遇到非常强力的进攻,就会出现防线被快速突破,然后被分割包围,甚至发展到打巷战的级别。

1个小时的战斗,很轻松的…41集团军和44集团军两个集团军除了坦克部队外,各自有两个师冲进了城市。

四个步兵师,两个临时编制的坦克师…六个师的规模,开始在梁赞和退入城中的苏军打起了巷战。

隶属41集团军244师3团的一个班就跟在一个坦克连后面,12名士兵,辆坦克,组成了一个巷战小组。

吴新辉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是一名火箭筒手。

刚刚跟随这个坦克连进入这条街道,就看到一边狼藉,四处都是倒塌的建筑垃圾,几层高的楼房也有倒塌或者残破。

坦克连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地方,除了用大炮轰…还必须用炸药包,但训练有素的战斗小组,配合的比较默契,吴新辉就兼任了爆破手,刚刚在一处小半截的楼块下安放了炸药包,回到坦克连身后…炸药包就被引爆了。

轰~的一声巨响,那半截楼块被炸飞,躲在坦克身后的战斗班没有遭受到任何损伤,坦克连继续前进。

“砰!哒哒哒……”

一阵枪声响起,战斗小组遇到了埋伏的苏军。

“敌袭!”

战斗小组迅速地躲在皮厚的坦克后面,极度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苏军,往往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是地雷和平射炮。

但地雷的铺设很麻烦,无障碍开阔带容易被战斗小组携带的车载排雷火箭破除,在障碍带又容易被炮击或者炸药包一次性引爆,总归,铺设并不多的地雷,炸伤的坦克反而少的可怜。至于反坦克炮,平射炮,反坦克火箭的战果更少了。

坦克车载的图像成像系统,很容易就能锁定附近的袭击者,至于那些躲在废墟建筑里的苏军,除了会被坦克炮轰外,就要遭遇火箭炮了。

“三点钟方向,三楼左边那个窗户。”

果然,观察手大声地喊道,同时做了战术手势,吴新辉深吸一口气,接着战术反光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