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那个白晓玉好像是一名官宦人家的千金,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她进入山庄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在山庄内可谓是大名鼎鼎啊,甚至连庄主也对她赞誉有加,有意收她为徒呢。怎么?公子和那位白晓玉姑娘是朋友?”书童有些疑惑的问道。
“啊?哦?不是?我不认识她,只是对她有些好奇,一个女孩子竟然能在这里闯出了如此大的名声,还真不容易啊。”说完这句,刘华便让书童领着他去斗诗会现场看一看。
走在仕林山庄的路上,刘华被整个山庄的面积给下了一跳,山庄占地足有上百亩之多,里面尽是亭台楼阁、假山鱼池、茂林修竹、珍禽异兽,看的刘华眼花缭乱。
书童好像对此已经习惯了,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之情,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领着刘华朝山庄内的建筑群走去,穿过了两进建筑群,书童指着第三进院落里的一间房屋说道:“那里就是斗诗会的现场了,在下不方便入内,公子请独自进去吧。”
闻言后,刘华笑了笑,对那书童道了番谢,然后便自己朝前行走,来到门口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推门而进了。
这是一间足有三百多平方米的房屋,里面有五十多名年轻男女盘膝坐在铺席上,这些人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个阵营,此时,一对男女站在众人前面沉默不语,而两人身后的那些学子们,正你一言他一语的互相辩论,端的火药味十足。
通过这些年轻人的口音,刘华随即知道两波学子所属的阵营了,左边那个阵营的人有三十多人,他们说话都是北方口音,而右边阵营中有二十人左右,他们的口音都是江南味。
虽然刘华今生穿越成了扬州人,可他前世却是北方人,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华夏人,看着两派学子为了一些虚名斗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他不禁叹了口气。
看到刘华进来了,屋子里的人愣了一下,大家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一名相貌英俊,嘴上挂着微笑的人,站起来问道:“这位兄台请了,在下吴妄语,请问兄台贵姓?仙乡何处?”
听到吴妄语的话后,刘华正想回答问题,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充满惊喜的声音传了过来:“刘大哥,没想到你也来了,快,请坐到这边来。”
说话的是沈娇琳,她见刘华进来后,急忙站起来发言,江南一系的那些学子们,见来人是自己阵营中的人,纷纷鼓掌欢迎,而对面北方一脉的那些学子们,见此情景,全都把头扭到了一旁,吴妄语也讪讪的坐下了。
来到沈娇琳旁边时,她指着一个身材微胖,满脸敦厚的人,热情的对刘华介绍道:“刘大哥,这位是苏州府的王迪王世兄,王世兄才高八斗、为人正直、乃是有名的谦谦君子,咱们大家以后要多多接触一番才好。
听到沈娇琳的介绍,刘华客气的跟王迪打着招呼,而王迪则更加客气回礼,见王迪比自己还客气,刘华又客气了几分,紧接着,王迪那边客气程度也增加了几分,最后刘华实在受不了王迪的那股客气劲儿,只得站起身子不跟他客气了。
随后,刘华好奇的打量了对面一眼,然后问道:“我听闻对方学子之中,有五名学术高手,不知现在那五人是否全都在这儿?”
沈娇琳闻言后,轻轻摇了摇头:“对方阵营之中,现在只有吴妄语、李笑风、贾名山三人在此,而白晓玉、李平庸还没有过来,刚刚我看到他们那边有人出去了,估计是去请这二人了。”
两人正说着呢,对面的吴妄语忍不住出言了:“别耽误时间了,你们那边商量的怎么样了?之前的比试,咱们两边各胜了两轮,现在我们这边已经出完题了,你们那边由谁来接受挑战?这位新来的刘公子,要不?就由你出面回答问题?可敢应战?”
当吴妄语的话音落下后,刘华见周围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自己,他只得继续问沈娇琳:“他们出的是什么题目啊?”
听到吴妄语出言相激,再听到刘华出言询问题目,沈娇琳眼前一亮,微笑着把对方的题目告诉了刘华。
原来对方阵营之中的主力李笑风,在来仕林山庄的途中,是跟江南阵营中一名叫做王姗的才女结伴而来的,一路走来,两人渐渐有了好感,情愫互生。
可是没有想到,进入仕林山庄之后,二人发现这里的争斗如此厉害,于是二人便约定好不参与两派的意气之争,但未曾想,李笑风受到同乡的劝解后,竟然背着王姗悄悄加入了北方阵营之中,而且还闯出了不小的名气。
平日里李笑风总是和王姗一起互相印证学问,钻研诗词歌赋,而一旦山庄内有比试的时候,李笑风便会借故离开,然后出现在比试现场,跟江南一系的学子们斗的不亦乐乎。
直到今天,蒙在鼓里的王姗才知道李笑风的所作所为,所以她来到了斗诗会现场,责问李笑风为何欺骗她?
而此时正巧该对方出题了,待众人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后,对方的吴妄语便以此背景为题,他要江南的才子们作出一首诗。
诗中要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这十个数字,而且每一句之中只能出现一个数字,除此之外,每句诗词之中,还要有相遇、相知、相恋、相爱、相许、相惜、相伴等词语。
这些词句还要一句对称一句,比如,前面一句之中有了相恋,后面的一句之中必须要有一句和相恋近似的词语。但是此诗既不能写成情诗,也不能写成分手诗,而是要描述出两人此时的复杂心情。
听到吴妄语提出的要求后,江南阵营之中,包括王迪和沈娇琳在内,全都皱起了眉头,但是苦思了片刻,众人都没有想出破解之诗。
于是江南阵营的学子们便职责吴妄语胡乱出题,称这根本就是一首无解之题。
虽然包括吴妄语本人在内的北方学子阵营之中,也没有想出符合要求的诗词,但是他们听到江南学子们的指责后,也不甘示弱,纷纷反击对方,称他们回答不出问题故意耍赖。
正当双方的学子互不相让,口诛笔伐对方阵营的时候,刘华来到了这里。
听明其中的前因后果,刘华看着对面洋洋得意的吴妄语,嘴角微微一笑:“既然吴兄点名让在下答题,那么我便试试,希望众位不吝指教。”
刘华此言一出,现场的所有学子全都表情各异的打量着刘华,有的北方学子甚至出言讥讽道:“你是谁啊?从哪儿冒出来的?有资格代表他们答题吗?真是不自量力。”说完,这些人便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江南学子们也都忧心忡忡的看着刘华,众人的双眼之中,既有些不信任,也有些许担忧,一些对刘华不放心的人劝道:“刘兄,要不?你先退下吧,让王兄或者沈小姐试试?就是啊,刘兄弟,你下来吧,别丢了咱们江南学子的脸面。”
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中后,刘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家都是各地的佼佼者,来此是为了参加文曲大赛的,现在大赛还没有开始,可是你们却自己斗的快走火入魔了,一些虚名而已,你们何必看的这么重呢?
今天的斗诗会,我既然赶上了,也被对方点名要求答题,我便出手一次,待此事过后,刘某再也不参加类似的比试了,也不会加入某一阵营,希望众位日后切勿打扰我之清闲,也希望你们好好读书,莫要执着于这些无用的意气之争了。”
说完这些,刘华平复了一下,然后缓缓道:“根据吴兄提出的要求,刘某仓促之间,为大家奉献一首《十戒诗》,请大家品评一下。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念完此诗后,刘华懒得观看众人的反应,一甩衣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间屋子,只留下屋里那些双目震惊,目瞪口呆的一众学子们。
刘华刚刚走出屋子,就看到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两人正满脸惊讶的看着刘华,而刘华见到那个女子之后,双目之间也有些出神。
第四十七章溪水出马
刘华见到门前这名女子时,便知道她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白晓玉,可是见到真人之后,他才发现,现实中的白晓玉,和城门口上贴着的那些画像,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只见白晓玉身穿一袭白色的宫衣,雪白的肌肤、精致的面庞、瓜子瘦脸、明眸皓齿、笑靥如花,刘华咋一看到她,感觉她跟前世的明星林志玲有些相似。
见场合不对,刘华没有上前跟白晓玉接触,而是朝她点了点头,然后便转身离去了,白晓玉看着刘华的背影,回想起刚刚从门外听到刘华所念的诗句,一时有些出神。
看到白晓玉的表情有异,她身旁的那位青年脸上闪过一丝嫉妒,撇了刘华一眼,嘴里冷声道:“哼……这人虽然有些学识,奈何自命清高,日后难成大器。”
闻言后,白晓玉微微一笑:“或许吧?李兄,咱们进去吧,吴兄他们几人恐怕等的有些着急了。”
刘华朝前走了走,看到那名书童还在站在原地等他,便来到书童旁边,好奇的看着书童,问他为什么没有离去?
书童告诉刘华,他负责引荐新进入山庄的人在庄里游览一圈,当新入庄的才子对山庄内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再将对方领到学子们的居住地,那时,他的任务才算完成。
听明其中的缘由,刘华便让这名书童领着自己游览山庄,而他则一边欣赏着庄内的景色,一边从心中思索,该如何将白晓玉在仕林山庄的消息传递出去?
因为康熙皇帝会来此观看比试,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学子们一旦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