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生气吧,陆承启的确有些生气;说理解吧,也能理解。就好像后世的年轻人,总是不相信中华传统文化一样,这老头子,一样也不相信除却儒家那些个学说,甚至可以认为,要不是陆承启在,他早就批判其为“异端邪说”了。可以说,这老头子就是一个卫道士,一个固执到极点的卫道士,但凡有人想要撬动儒家学说的根基,这老头子第一个就不答应。

陆承启看着王子傅满是皱纹的老脸,配上一头银发,想生气也生不起来。也许是来到这个时空的时日久了,儒家那套纲常礼教都有点潜移默化了,陆承启总算记得尊老爱幼的美德,没有当面撕破脸。只是淡淡地说道:“王祭酒年事已高,思虑不清,自是情有可原。朕只是希望,今日所说之话,能让在座的其余学子,有一成听得进去,半成真正去做,那朕就欣慰了。”

王安石倒是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听了陆承启的话,一直在那苦苦地思索着,似乎想要就此拿出什么论证来。陆承启的眼角余光,早就把在座的两百来个人的神态,一一看在了眼中。见到反而是张载、王安石这些历史名人,对他所说的话,有深刻地反思之外,其余的监生,除却个别的,都是抱着看戏的态度,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心中暗叹道:“果然,历史名人能留名青史,总是有他过人之处的。唉,这些监生,都是为了做官,哪里懂得什么真正的儒家学说?这四书五经,不过是他们当官的敲门砖罢了。现在还没有中进士,这四书五经还得看;一旦中了进士了,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去钻研学术?看来,这些都是一些急功近利之辈,说不得,下一次的殿试,得好好筛选一番了……”

这些个监生不知道,他们的态度,已经奠定了下一次科举的悲催。小皇帝可是很记仇的人,今天没人捧他的场,他可是有一万种办法折腾回你,看谁能笑到最后?

正当他暗恨间,李然又开口说话了:“陛下,这等事情,臣等不敢苟同。儒术自汉代以来,便为正统。若这般改动,后果实难预料。若陛下执意要做,臣定当联合天下士子,联名上书,恳求陛下收回圣意。”

李然这句话,等同撕破脸皮了。反正他这个御史中丞,就是一个得罪人的角色。撕破脸皮是他的强项,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他恨之入骨了。可他还是我行我素,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保持这种风格,小皇帝虽然烦他,可也知道他对朝廷的意义,轻易不会动他的。

陆承启听了这话,心中老大不是滋味。这李然和王子傅就是穿一条裤子的,王子傅到底见多识广,给李然很多信号。不然就凭李然一个人,总是会让陆承启给忽悠的。现在王子傅这么一掺合,登时就让李然理清了思绪,开始反击了。

要说皇帝最怕的事情,一个是有人造反,另一个便是士子都不认同朝廷。前一个能动摇根基,后一个危害更大,朝廷会因此失去新鲜的血液。

陆承启作为一个皇帝,自然是对这两件事非常上心。听得李然这么威胁,陆承启虽然愤怒,可毫无招架之力,暗道自己还是冲动了些,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借口来搪塞,弄得场面上的气氛,非常尴尬。

李然这“铁骨铮铮”的形象,倒是让不少监生为之侧目,一时间很多人引为标榜。

陆承启端起茶杯,喝了几口不知道什么滋味的茶水,良久才放下杯子说道:“李卿言重了,朕哪里想过要否认儒术正统了?也罢,既然大家都听不进去,那朕在这也没甚么意思……”

说到这,陆承启给贴身小太监一个眼色。那小太监也算是机灵,一下子便会意了:“陛下,看时日已近午时,是该回宫用膳了……”

陆承启甩了一个赏识的眼神过去,接着他的话,下了这个台阶:“你们继续罢,朕还有国事尚要处理,且回宫了。”

那贴身小太监赶紧扯紧了嗓子喊道:“皇上起驾!”

陆承启一马当先地走在前面,后面的李然、王子傅、张载、王安石和诸多监生,都起身施以长揖礼,一同说道:“恭送陛下!”

言毕,张载和王安石对看了一眼,王安石当即也说道:“今日能与子厚兄,李中丞辩道,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也。介甫家中尚有一些鸡毛之事,恳求拜别。”说罢,跟着御前侍卫们的后面,也出了国子监。

张载也跟着说道:“子厚在皇家大学中,还有课须赶回去,还望诸位见谅。”

言毕,好似逃也似的,赶上了王安石的脚步,也离开了这国子监。

王子傅和李然杵在原地,两相对望,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担忧。(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

张载从太室出来,一路畅通无阻。守在国子监门口的城防司士卒,都没有拿正眼看他一下。张载很明白,这是因为他乃白身一个,没有半点功名,这些见惯了京城王公高官的城防司,又怎么会在意他这样的平民呢?

可张载没想的是,出了国子监之后,抬头一看,发现陆承启正笑吟吟地在国子监的牌坊下,看着他。张载再看陆承启的旁边站在的,不是刚刚和他有着激烈争锋的王安石吗?

陆承启见张载也出来了,连忙说道:“子厚,跟朕来!”

张载不敢多问,跟着陆承启就往坊市方向快步走去。一边走,陆承启一边解释道:“朕好不容易能出了皇宫,自是不想再回去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了,留给徐卿他们处理吧。今日朕须得好好放个假,放松放松……”

张载和王安石互望了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他们看来,陆承启这段时间做得,比先前好太多了。自陆承启登基以来,昏君的骂名,在百姓的口口传颂间,已经树立成了典型。好在后来一举扳倒杨太师,才算是勉强挽回点名望。张载和王安石以为,这小皇帝的旧病复发,又要开启游山玩水模式了,禁不住一阵担忧。可他们又无官无职的,轮不到他们劝谏,这才是让他们郁闷的地方。

而此时,陆承启明显疏散了许多御前侍卫,留在身旁的,不过五六人而已。加上贴身小太监,亦不过一行十人而已。放在满是富绅高官的长安城,这点人根本不起眼。

张载是没发现,或在前或在后,隐隐总是有人跟着。这些都是按照陆承启的意思,暗中保护的御前侍卫们。陆承启是遭到过一次刺杀的,尤有余悸。他又是重生过一次的人,不知道有多么惜命,怎么肯放松自身的安全?

王安石对这个小皇帝,好奇多过尊敬,见总是一路快行,忍不住问道:“陛下……”

“嘘,噤声,唤我公子既可。”陆承启连忙说道,除却他们两人,其余的小太监和御前侍卫们,都知道了陆承启的规矩。

王安石一愣,旋即也明白过来。敢情这小皇帝穿着一身便装紫袍,打的便是微服私行的念头啊!他脑子转得快,立即说道:“公子,不知道我等此去何处?”

陆承启摇头晃脑地说道:“都快午时了,当然是找个地方,填饱自己的五脏庙啦。我老早就听说,这长安城之中,除了迎客楼之外,尚有诸多酒楼。此际无事,自是要见识一番……”

陆承启这话说的有点大声,惹得周遭那些贵公子一阵鄙夷。要不是见他衣着华贵,还真道他是来自乡下的土包子。

张载有点担忧:“酒楼人多耳杂,公子安全恐怕……”

陆承启微微一笑道:“若是长安城中都不甚安全,那我能到哪里去?莫说太多,同去吃酒!”

说罢,拉着不情不愿的张载和王安石,一路走到了和丰楼。这和丰楼与迎客楼一比,装潢什么的都差远了。可生意火爆之处,却不在任何一间酒楼之下。

只见这和丰楼有个酒旗子,上面写着一个“望”字,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酒望子,乃是村野低等的脚店。可真正知道这和丰楼老板底细的,才明白这老板真的便是长安城郊外村野脚店做起,慢慢盖成这和丰楼的。这酒旗子,摆明了和丰楼老板不忘本,是以很多客官见他如此念旧,也心甘情愿成了回头客。

当然,这与和丰楼的酒菜美味,也脱离不了干系。陆承启早就听闻和丰楼大名了,他也知道,有时候一些真正好吃的酒楼,往往是那些外表装修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酒楼。

陆承启抬起头望了望和丰楼,发现与迎客楼的气派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的。迎客楼乃是长安城最高的建筑,和丰楼亦不差,也有三层楼高。可一比起来,那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陆承启更是来了兴趣,喝道:“走!”说罢,一马当先地走在前面,活脱脱一个嘴馋的吃货模样,让王安石和张载都苦笑了起来,不得已地跟着走进了和丰楼。

一进如和丰楼,那小二立马迎了上来,职业的笑容挂在脸上,殷勤地说道:“这几位客官看起来面生,可是第一次来小店?”

陆承启点了点头,那小二继续说道:“那不知道客官所需多大的桌子?”

陆承启回头看了看,淡淡地说道:“三楼可有雅座?”

小二闻言,立时赔笑道:“客官有所不知,小店三楼乃是打尖之所,不提供酒食。不如客官请移步二楼雅座?”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带路吧!”

那小二说道:“好咧,客官,这边请!”

“这台阶有些高,客官请慢点……”

“客官,这便是临窗雅座……”

……

陆承启不得不说,这小二的眼真尖,就冲着他一身紫袍,拼了命地给他服务。至于身穿儒袍的王安石和张载,以及那些便装的小太监和御前侍卫,却不见小二这么殷勤。

待得坐下,小二立时拿来看盘,给陆承启观看。陆承启进过两回迎客楼,亦知道这看盘便是菜谱,也不多说,拿过菜谱,一边看一边问:“你这酒楼,可有甚么好菜好酒?”

小二笑道:“客官有所不知,小店的鱼子羹,乃是长安一绝,更有百味羹、鱼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二色腰子、虾蕈羹、鸡蕈羹、浑炮羹、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皆是远近闻名。酒水,更有咱京兆府的天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