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算学女诫、女训。”

为首的中年女娘低身行礼:“奴家姓祝,大将可以称我为‘祝女先’,奴家等隐约听说时大郎曾编印课本……既然时大郎对小娘子们另有打算,奴家等也识得字,愿意按大将的课本教书。”

时穿高兴的一拍手:“太好了,我总共有三门课本,经济学内容先不急着教,等识字算数到了一定水平,再教授姑娘们,你们就轮流教授识字与算数,啊,还有礼仪课,我希望姑娘们读书识字,且仪态万方——我们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小娘子们要一边玩耍,一边做些手工。”

“祝女先”再度向时穿福了一礼:“奴家等拿了工钱,不敢懈怠,下午愿教授小娘子们一些针线手工,以及行走、坐卧、待客、侍奉婆婆与相公的礼节。”

宋代的员工都如此敬业啊……啊,侍奉婆婆与相公的礼节——难道宋代的女学,也包括教授床*上*功*夫,啊,怎么拿这些女先作掩护,让姑娘们学点《爱*经》知识……时穿还没考虑好,正发呆呐,环娘披头散发冲了出来,蹦跳着嚷嚷:“哥哥,该巡街了吧,环娘打算早饭也在街上吃,哥哥走的时候,一定记得喊我。”

说话间,院中的黑仆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素馨、墨芍闻讯赶到,捧出发的三套《女书》,恭敬地递给那些女先,女先们翻阅之后,拍着胸脯保证:“大郎,书上的内容虽然新鲜,可并不深,大多知识前人都零零星星说过,我等完全可以边学边教,绝不误了大郎的事。”

时穿回答:“好啊,你以后上课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

话说到这里,蒙都头一头大汗撞了进来,站在院中大呼:“大郎,不好了,你让人告了,状子已投到通判那里——州通判,通判大人让我通知你一声。”

时穿满头雾水:“告我?什么罪名?”

蒙都头看了一眼院子里忙碌的黑人仆妇,回答:“拐卖良人。”

时穿哭笑不得,他用手指指指鼻尖:“拐卖,我就是被拐卖的人,我能拐卖谁?”

蒙都头望了一眼时穿,没有回答。黄娥眼珠转了转,跺脚:“坏了,我怎么没有想到防范此事……县尉,如今该怎么办?”

时穿有点火了,他阻止住黄娥:“怎么回事,我拐卖谁了,明明别人拐卖了我……”

黄娥细声细气的回答:“大约是那群昆仑奴惹的祸,有人看见我们这里的昆仑奴了——大宋刑统规定,禁止贩卖奴隶,虽然人人都知道昆仑奴是番外贩卖过来的,但一般‘民不究,官不举’,万一有人举告,官府自然要查问下去。”

“可是……大宋禁止奴隶贩卖,我们的遭遇又算什么?”

蒙都头幽幽的回答:“民不究,官不举,说的就是这事。乡野之间,或许有买卖奴婢的,但这种买卖,不清不楚的,买卖契约要上衙门上档子的话,卖方多数要用父母的名义……”

时穿打断蒙都头的话:“既然禁止买卖奴婢,怎么父母就可以买卖了。”

黄娥一指隔壁:“哥哥还记得顾小七娘吗?顾二婶将她卖了——但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卖’:父母得了钱,也可以说成男方的聘礼,官府是不禁止的。

因为这种缘故,拐子拐来人口,常要经过一番调教,用各种手段让拐来的女子认自己为父母,而后以父母的名义将女孩卖了。乡野之间,哪里认真追究父母的真假,女孩们卖到乡野,连自己身处何地都不知道,倒是无法反抗,这辈子只能认了。

但若是卖到勾栏瓦舍,拐子也有一番手段调教……”

黄娥顿了顿,脸色微红,指了指那些记得父母名称的姐姐们,低声说:“比如使手段坏了姐姐们的名声,之后姐姐们担心把真实身份说出去,会让父母兄弟蒙羞,这辈子只好忍气吞声隐名埋姓的生活……

然而这种买卖,无法走到名面上,尤其是官宦人家,更不敢沾染这种买卖,因为平常诉讼要有苦主(原告)首告,没有苦主不立案。但官宦一旦做下买卖奴婢的事情,无需苦主,只要御史风闻奏事,就可以立案了。”

第142章通判已接案

第142章通判已接案

特别感谢YaYaYan、爱老虎铀、jianghaipeng、1410…33、pandaboy等好友们的支持真心感谢所有新老朋友的厚爱

黄娥见时穿不以为然的表情,马上又叮咛:“哥哥不要小看这事,昔日欧阳修欧阳相公一个远房侄儿,曾买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奴婢,结果被人告了,说是欧阳相公治家不严,后来欧阳相公很一番折腾,让侄儿赔钱赔人,才出清这项罪过。

连欧阳相公遇到这种事都不能幸免——可这还不算什么,仁宗时曾经有三位宗室王爷,也因为买卖奴婢丢了宗室身份。”

蒙都头补充:“远的不说,咱海州前任知州也是被人告了,说他有位奴婢原先是良人,是被人拐卖了……海州前任知州不服,但又寻不到那位奴婢的父母作证,结果终究丢了官,这才有了现在的张叔夜张知州。”

黄娥补充:“所以官宦人家,最见不得这种不清不楚的奴婢买卖,便是原来在乡间耕读传家的乡绅,亲朋子弟做官之后,上任前首先要盘查一下亲戚,看亲戚有没有牵扯进这种买卖的,以便在上任前把这事清理干净,免得在任上被人弹劾。”

时穿咧嘴:“可我算什么官?一个没有品级、没有薪水,还需自备装备自带干粮的赏金猎人——这样的官衔丢了也就丢了,不怕。”

蒙都头跺脚:“娘也,我让时大郎当大将,原指望你先熟悉一下,而后帮我缉捕海捕文书上的惯犯,你不拿这官职当回事,可通判那里,岂能随意放手?”

时穿打断对方的话:“谁告的?”

蒙都头挠挠脑袋:“某也不清楚,说是有人半夜投书……这案子如果投书到知州那里,也许就一笑置之,然而投到了通判那里,这就不好办了,通判本来就有监察百官,监督知州的职分,他这一接案子,谁都不敢插嘴了。”

时穿摸着下巴问:“这案子如果落实了,会怎么判?”

一旁静静倾听的祝女先插嘴:“发还奴仆,事主刺配。”

时穿再问:“当初,欧阳相公是怎么脱罪的?”

黄娥平静的插话:“确是有人出来说,这名奴婢是他买下的,只是赠送给欧阳相公的侄儿,而自己本身并不知情……事后欧阳相公被罚了俸禄,那名赠送奴婢的人,因为也不知情被罚了铜一百金,夺去了官职,那位奴婢则得到了自由身,由官府赔偿三百贯,并重新挑选良人匹配。”

时穿再问:“我看海州城内的商人,随身也有黑奴陪伴,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些黑奴的?”

蒙都头嘿嘿笑了:“娘也两广那里整船整船的贩卖黑人奴隶,但两广那里天高皇帝远,不太有人追究……据说那里的官员家中也多有不清不楚的奴婢,但他们只要来北方转任,一定事前把屁股擦得干干净净。

这黑奴买卖的事情,全大宋无人不知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奴婢,不是雇用的仆人。而海州城茶商们雇用黑奴,多数会提前签订一份雇用合同,绝不肯承认他们是买来的奴隶。

大郎这些奴隶既然是施衙内他姐夫赠送的,想必海公子以前有些预防手段,在官府也备了案子,通判询问起来,大郎只要出示与海公子的转聘合同——记住,只是转聘,不是转卖。这年头,一字之差就是罪行。”

黄娥跺脚:“我刚才懊悔,就是忘了这事,收下海公子‘转让的’——咳咳,‘转聘的’这些仆人,怎么忘了问他讨要转聘合同。”

时穿笑了:“我这些仆人,从码头上回来的时候都坐在马车里,当时黑灯瞎火的,谁能发觉这群黑炭团一样的家伙,除非是顾三娘,顾三娘心眼小啊,原来她在这里等着我啊。”

“可不敢胡说”,蒙县尉急忙提醒:“大郎,空口白牙的,可不敢随意指控——时大郎现在身上官司未清,没有证据,不要指责人。”

时穿哈哈一笑,不再纠缠这个话题,他招手唤上来几名黑人仆妇,用众人听不懂的语言说了几句,那黑人仆妇也用大家听不懂的语言回答者,紧接着,院中的黑人们逐渐围了上来,一番交谈过后,时穿冲蒙县尉拱手:“县尉大人,这事不用担心。不是需要聘用合同吗?马上就能出来——还是用他们昆仑奴的语言书写的聘用合同,你放心,官上要什么证件,我这都有。”

蒙县尉点了点头:“大郎原来能说他们的语言啊……这还能有啥事呢,这个,娘也,你先忙着,我先回了——大郎巡完街,顺便去州衙一趟,把这事一劳永逸解决了。”

时穿这是要当场伪造证据,蒙县尉有官身,虽然私下里俩人处得不错,但他那能站在旁边看人伪造证据,还给人递毛笔……所以他赶紧拱手告辞。

瞧,多会一门外语,太有用了,时穿喊英迪拉过来,送上印度制作的莎草纸、墨水、鹅毛笔——咱伪造文件,就要做的彻底像原件,这叫敬业。

呼呼呼写好契约,留在城中的仆人一次上前签字盖手印……做完这些后,时穿转向傍边看呆了的几位女先说:“几位,还愣着干啥?饭好了,几位女先不妨先跟小娘子们一块吃了早饭,而后直接开课……今后我这里都是这样,一天管三顿饭。”

几位女先躬身答应着,时穿回身招呼黄娥:“给哥拿官服来……啊,算了我带环娘去吧,那还小,不急着上学,你帮女先安排课堂,分发笔墨纸砚,今天争取开课……”

大将的官服是一身红袍——文官穿红袍,那是五品以上的朱紫衣,但大宋军服就是上红下黑:红袍、黑裤、范阳帽。大将属于武官阶层,所以袍子跟着士兵服装走。因为没有品级,“大将”袍服上没有绣各种禽兽,只绣了两个字,前面是“大”字,背后是“将”字。

大宋军中还有一种类似“大将”待遇的闲官官,名叫“勇敢”——这个词在宋代也是一个官职名,它是军中不用脸上刺字的、类似特种兵一样的“效用”——即志愿兵。“勇敢”的官服几乎跟大将完全一样,胸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