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枭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心的信任,成为了这次北援的主将。

不过赵凯并不是担心宋义会不会过河与秦军一战,因为只要项羽在军中,时机一到,自然会有转机。

而且,项羽脾气暴躁,他不会容忍宋义隔岸观火的,尤其当赵凯看到信中写到,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的时候,赵凯的心思终于放下了。

眼下,唯一需要自己做的,就是抵御住秦军的攻击了。

赵凯起身在桌前踱步。思考了一会,之后,赵凯拿起桌上的一张羊皮,在上面草草书写几个字,然后喊来武商。命他找人送出去,即刻勒令张敖转道出使齐国,燕国,向他们求援,会猎于安阳,共灭秦军。

……

在赵凯的精心安排下,赵军缩短战线,对一些主要路口进行布防,扩展斥候的活动范围,已不变应万变。抵御秦军的进攻。

秦军也一如往常拉开了新一轮的进攻,由于得知赵军主将赵凯已经抵达安阳,章邯加大了对安阳的进攻,调拨兵马近十万,分成三波,轮番进攻,安阳的战局渐渐吃紧,各营各寨也纷纷向安阳驰援。

城头上,赵凯站在烽火台旁,他手扶墙垛。目光坚毅的望着远处的秦军,只要守住安阳,就是守住了赵国南面的屏障,秦军不敢绕过安阳直接袭取赵国腹地。否则,秦军将会陷入窘境,没有补给,他们撑不了太长时间。

但是赵凯还有一事担忧,他非常顾虑恒山郡一线,井陉是他的软肋。直到此时,井陉关还掌握在秦军手里,一旦秦军从井陉南下,直插邯郸,大势去矣。

赵凯也在北面布置有近万赵军,但是难以抵敌大批秦军,所以,一切只能看天意,如果北面吃紧,赵凯能够回援的兵马不足两万,那时,战局会扭转,自己也只能退守巨鹿了。

这一切,都只是万一,是赵凯的猜测,战局毕竟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此时城下呐喊声一波高过一波,秦军战鼓如雷鸣一般,轰隆隆炸响,震得人耳膜疼痛。

而赵军城楼上的鼓声也不照比秦军小,他们鼓足士气,用各种手段防御城池,刘渊为赵军打造的弩床可以三只弩箭同时发射,上弦速度也比往常快很多,这大大的降低了弩箭射出后和安装第二轮弩箭的时间,为赵军守城带来了非常有利的远程进攻。

不仅仅有弩床,赵军在城头布置了金汁,滚木雷石,还有用木桩削尖捆绑一起的雷麻子,刺猬桩,就连日用的灯油也被送往城头,浇灌在草团上,点燃草团之后抛下城,一片大火之上便有好几个秦军被烧死,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死伤都非常惨重。

时而有秦军士兵跃上城头,他们挥舞兵器与城楼上的赵军士兵厮杀,或者与帮助赵军防守的墨家弟子厮杀,但是秦军最终总会被赶下去。

但是秦军一波的溃退,引来的却是新一波的进攻,他们运用的战争利器越来越多,有塔楼,攻城锤,投石车,弩车等等,每一次进攻,都会增加数千或者一万的兵力,章邯就驭马停留在纛旗下,一整天都在那里查看攻城情况。

起初秦军还只是从南面强攻,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赵军的防线溃缩,漏洞一点点显露出来,秦军从各处山路,要路或者驰道向北流窜,形成对安阳城的三面围攻,战争从一点用兵转而变成全城戒严,赵军好几次都险些丢了城防,最终是王蒙亲自上阵,以一敌十,领着一帮死士一路冲杀,把秦军又赶回了城下。

战争整整持续了三天,安阳城头硝烟滚滚,熊熊烈焰布满了城头,很多尸体东倒西歪,已经被大火烧得只剩下一堆堆黑色的尸骨,城墙也被烧成了黑色,很多屯防在城边的滚木雷石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一些被临时征调的民夫胆怯的坐在墙脚,浑身瑟瑟发抖,有的则失声痛哭,十分悲惨。

墨家子弟也死了近二十人,此时剩下的墨家子弟已不足十人,他们的脸已经被烈焰熏黑,一脸茫然的望着四周,对于他们而言,也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大战。

城头上一队队刚刚从东面赶来的赵军士兵正在清理尸体,把秦军士兵的尸体扔下城,一些没有死透的则补上一剑,然后扔下去。

赵凯刚刚研制的烈酒此时也派上了用场,可以帮助一些伤兵涂抹伤口,消炎止痛,十分好用。

在安阳城北门的一个角落里,赵凯一身疲惫的半倚着墙头,秦军虽然暂且退去了,但是。下一波进攻不知何时会再次打响,而且,此时各路口的防线已经崩溃,赵军仗着在安阳以西。以东尚有几路兵马驻扎,没有全部屯在安阳城中,如果赵军把全部兵力屯在城内,此时章邯就可以全力围困安阳,然后挥师北进了。

赵凯不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但是他自幼苦读兵书,就是为了能够在天下纷乱之时,力扶赵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而此时,赵凯把发生在巨鹿一战的战争拉到了安阳上,可事实证明,安阳的防线太长了,赵凯失算了。

赵军终究兵力有限,如此大规模防御。赵军已经先露出他自身的不足。

但是楚军北援,只要拉拢齐,燕共同抗秦,待项羽兵变之日,便是章邯投降之时。

赵凯凝神望着远方,他很期盼这一天。

……

秦军东营,这里之前发生了一场恶战,在章邯全力督攻安阳城的时候,位于安阳以东的李左车大营忽然调遣鲍忠率兵一万,奇袭了秦军的这座营盘。这座大营里屯有兵马三万余人,但是攻打安阳,这路兵马被章邯调往了西面,所以。营内留守的军士无法保守大营,导致大营被赵军焚烧殆尽。

营内的一些物资也被掳走,虽然损失不大,可却严重打击了秦军的士气。

此时营内的秦军士兵正在清理尸体,其中有赵军的,也有秦军的。一些侥幸活下来的人正在不远处给司马欣讲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而章邯在营内巡视一圈之后,他转身离开了这座大营。

他来到位于大营东面的一个高阜处,这里是一处断崖,可以遥望对面的赵军大营,李左车这路兵马屯驻在安阳以东,与安阳互为援助,使得章邯一时间难以下手。

但是李左车奇袭秦营却无形中提醒了章邯,如果自己也屯驻一支兵马牵制李左车,那么他就无法去营救安阳,安阳没有援军,没有补给,何愁不下呢?

虽然章邯所急需的物资补给迟迟没有送到前线,但是尽快结束安阳之战,对于章邯大破僵局而言,至关重要。

主意打定,章邯的心情好了许多,他勒转马头,恰巧这时司马欣也赶来了,章邯看着司马欣,不由朗然笑道:“我有办法对付赵军了,哈哈哈。”

章邯等人没有再去那座大营,他们直接返回了中军大帐,大帐里,已经有士兵备好了午饭,午饭十分丰盛,章邯与司马欣,王离等人入座,之后章邯拿起一双箸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嚼了嚼。

只要心情好,人的胃口也好,章邯吃了几口肉,喝下一口酒之后,章邯目光冷冽的望向李良,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给你两万兵马,你去东面给我牵制住李左车军,如果他敢离开大营,你就全力猛攻其营,拿下此营,我算你首功。”

李良起初没有明白章邯的意图,他还纳闷,章邯今天为啥会突然把自己喊来中军,但是转念一想,李良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一脸狞笑的望着章邯,声音陡然一高:“将军放心,不拿下此营,我李字倒着写。”

“先不要给我说大话,拿下了再说。”章邯略显不爽的呵斥道。

之后章邯看向王离,吩咐道:“你选一将带兵三万,北上邺县,断了赵军的粮道,安阳指日可破。”

王离也点点头,这时,章邯目光深邃的望着盘子里的肉,声音冰冷的说道:“只要安阳成了瓮中之鳖,不怕他赵凯还能飞上天去!”

……

安阳之战,不断有秦军北窜,有溃兵,有零散的骑兵群,也有一些为了试探邺县虚实,专程来攻打邺县的秦军。

总之,安阳之战不结束,邺县的禁严就不能解除,这里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有打开城门了,只有物资补给输往前线,需要在这里停留时才会接纳军队,而这一天,恰巧刚刚有一批兵器军甲和粮草输往前线,这些物资是从巨鹿郡调来的。

驻守邺县的樊亮此时有兵马近三千人,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往来巡视的赵军士兵,樊亮从前驻守过这里,他对把守邺县有一些经验,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一丝松懈,每天都要定期检查府库,检查城防,防止城中有秦军的刺探混入其中。

而这一天,太阳刚刚落山,四周渐渐陷入昏暗,两名亲信士兵手举火把,陪着樊亮来到城头,城头有近五百名赵军士兵站岗把守,邺县共有三座城门,分别是南,北和东门,樊亮对这三座城门布置了重刑弩床,弩床是从邯郸城运来的,出自刘渊之手。

而弩床的弩箭却并不充足,每只弩床只有百余支弩箭,这是邺县防御的唯一利器,可数量不足却让樊亮感到无奈,他多次向邯郸城主管后勤的单洪申报,希望多拨付一些弩箭,但是单洪却把物资系数拨给了前线,并不重视邺县的防御,至少,眼下单洪还顾不上邺县。

樊亮也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备下一些常用的守城物资,例如从城内挑粪送到城头,装到大鼎里,焚烧后浇灌敌军,还有滚木雷石,一些简单粗暴的守城器械。

此时樊亮行走在人墙之中,每一个墙垛前都有一名赵军士兵手拿长戈站岗,没三个城垛就有一名弓兵站在侧面,这是应对战争最有效的布置。

樊亮从东门走到南门,他很满意军士们一丝不苟的守卫城池。

偶尔会有军侯派过来跟樊亮汇报情况,也就在樊亮巡视完南门,准备返回府衙休息的时候,一名陪站在侧的亲信士兵用手指向远方,一脸惊恐的说道:“樊将军,你看那!”

樊亮很诧异,他扭身看去,只见不远处,如火龙一般,一条长长的队伍沿着蜿蜒的驰道向北而来,他们中间时而有战马的嘶鸣声隐约传来,虽然相距甚远,但是在寂静无声的黄昏时分,这种声音尤为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