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说给四姑娘听,你啊,怕是当初心思不正,现在被孩子们缠住,活该你遭罪。”
芸娘的眼睛,就像是能够看破顾同的心思一样,实际上,自从白天顾同将杨妙真带回皇宫的时候,芸娘就明白了顾同可能和杨妙真之间已经有了什么,不过白天她不好当着孩子们的面发作,现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芸娘再也不能遏制住自己心头的醋意,芸娘也是一个女人,或许在别人的眼中,她贵为国母,可是在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又要将对自己的那份爱和关心分出来一些到别的女人身上的时候,她还是像一个普通女子一样,一样的吃味,一样的难以释怀,一样的感到难受。
低头看着芸娘眼神中的那抹伤感,顾同心中也不禁感到几分惭愧和伤痛,不过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瞒着芸娘,更不可能将他对杨妙真还有王蓉的事情隐瞒下去,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顾同就从蓬莱开始,先讲了王蓉,之后又说到黄龙城下的惊险一幕,以及杨妙真在万军之中,以身为盾,替他挡下毒箭‘‘‘‘‘‘“芸儿,我不能对不起她们,我知道,对于你,对于师师,还有其他人,可能会感到,我能理解,可是我不想瞒着你什么,也不能将蓉儿、妙真对我的这片情意置若罔闻,你能理解我,对不对?”
芸娘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当她听到在同高丽、女真联军对峙的时候,顾同差点被毒箭射伤之时,是杨妙真挺身而出,将自己心爱的三郎救下,芸娘的内心彻底的被感化了,“你为什么没有在心中给我说这些事情,我还以为,还以为‘‘‘‘‘三郎,对不起,我不该使小性子的,妙真也好,蓉儿也罢,她们都是真心爱你的,你将她们带回宫中,是对的‘‘‘‘‘‘师师、嵬儿、悦儿那里,我会去对她们说,你就放心,她们也一定会支持你这么做的!”
芸娘的话,让顾同彻底的放下心来,不过在听到芸娘要亲自替他去对其他几女去讲这件事情的时候,顾同也被芸娘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懂得牺牲和付出,以及永远的为他着想的行为感动了,紧紧地抱住芸娘,顾同带着几分感动以及一些愧意对芸娘说道:“芸儿,谢谢你能这么识大体,我没有对你说黄龙城的事情,是怕你们担心,不过你放心,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保护好自己,不只是为了我自己,为了你,为了孩子们,我也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妙真、蓉儿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妙真这里好说,蓉儿那里,还是应该光明正大的娶进宫中,毕竟王家也算是一方显贵,也算是借助这件婚事,给王家还有那些心中惶惶不安的世家一些安慰吧,现在各地总督都说豪富之家都在担心我下一步会拿谁家开刀,呵呵,蓉儿也好算是一个缓冲朝廷和世家势力的良药,一举两得!”
“就你说法多,明明像是猪八戒想娶嫦娥仙子,却还要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哼,我看也不好厚此薄彼,就将妙真也一道明媒正娶进入皇宫,这样,也能给天下寒门一个好的观感,让天下平民家的女子都能知道,只要舍得,这皇宫也一样能够进来的。”芸娘突然在顾同的腰间捏了一把,然后语气古怪的说道。
让芸娘这样打趣一番,顾同可真的是哭笑不得。不过帝王之家,好多事情确实不能简简单单的去看。知道芸娘已经解了气,顾同当即就转移话题,和芸娘又说起了几个孩子在这半年多时间里面的变化,直到夜深人静,当一个说的满是倦意,一个听的满是疲惫的时候,这场谈话,才宣告结束。
在经过了这夜的谈话之后,芸娘就代表顾同,将顾同准备迎娶王蓉、杨妙真的消息给师师、嵬儿、悦儿、默娘、晴儿、乌兰、念慈一一通了个口风,当然,众女在初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和芸娘最初的反应一样,十分的生气,可是在听到王蓉、杨妙真对顾同的情意,以及二人为顾同做出的那么多的付出的时候,不管是生性活泼外向师师、嵬儿还是内向一点儿的晴儿、乌兰,全部都点头同意这场婚事,用嵬儿的话来说,就是绝对不能辜负了王蓉、杨妙真,不能让人觉得皇家凉薄,不能让天下人小看顾家女人的心胸。
迎娶二女的事情,获得后宫全票通过之后,顾同就迅速将这件事情在朝堂上公布,并且让礼部隆重安排这场婚事。当顾同要迎娶王蓉和杨妙真的消息公告天下的时候,不管是那些心中惶惶不安的世家还是终日里盼望出头的寒门弟子,都看到了一个希望。此时,天下各层之人,都感觉到,在皇帝的心中,他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尤其是那些之前一直以为顾同是抑制门阀世族力量的那些人,在见到顾同要迎娶三晋世家之女为妃的时候,他们这才彻底的放下了心。当然,就连顾同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婚事,竟然牵动了两个阶层的心,牵动了整个帝国的凝结和发展。
建元二年十二月初八,在一个瑞雪飘飘的良辰吉日之中,大元皇帝顾同,迎娶容妃王蓉以及珍妃杨妙真,婚宴之上,四方来朝,就连一直都对大元怀有戒心的蒙古,也在这个时候派遣来了使者。不用多言,在顾同铁血兼并了高丽,消灭了女真之后,天下各方势力都明白了,在大元帝国蒸蒸向上的劲头上,要是招惹了这个巨无霸,无疑是一种低级错误,何况在这种错误可能会带来灭族、灭国之威的时候,就显得更加的犯不着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高丽的例子,不是每个国家和势力都想要犯的,尤其是在婚宴之上,见到昔日的高丽国主王瑛,而今的大元帝国归顺侯爷,还要一脸欢笑的为顾同敬酒祝词的时候,那些亲自来为顾同道贺的国主们,就更加在自己的心中牢牢的标记住千万不能和大元为敌的这条铁一般的戒律。甚至,有的国主在回国之后,召集群臣以及自己的儿子们,将这条戒律作为他们国家最高的生存准则传承下去。
有人欢喜,自由有人忧愁,作为铁木真的代表,蒙古帝国的使臣木华黎在看到四方邦国都被顾同以及大元军队的威严慑服的时候,木华黎就越加为蒙古帝国的未来感到忧虑。木华黎知道,顾同一定不会放任蒙古汗国雄踞北方且不断向西域渗透开拓,没有了东方之忧,在消灭了女真人之后,顾同的下一步,一定会是征讨蒙古,将大元的旗帜,插向北漠。木华黎不知道这场危机应该怎样化解,当时他知道,如果一定要化解的话,那么一定会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这不仅仅因为在两族、两国之间的不痛快的过往,还因为不管是铁木真也好还是顾同也罢,作为天之骄子的她们,一定不会允许在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
就在木华黎满心忧虑,在为蒙古还有大元两国之间的未来考虑的时候,作为顾同的第一心腹的陈季常还有朝中诸臣,也都一脸深不可测的看着木华黎还有其他的蒙古使者,虽然双方之间并未有什么过激的言论行为,但是外人们都能看得出来,在大元和蒙古之间,一场战争,已经无可躲避的写进了上方的议事日程上了。
第598章西辽王朝
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这个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欧洲。辽朝疆域广阔:东濒太平洋;西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为邻;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线;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同高丽、北宋、西夏接壤。这些王朝或向辽朝缴纳巨额”岁币“,换取名义上的**,或干脆称藩受封,作为附庸。所以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而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则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分别读音为kitay,kita1a,cathay)。但是这个赫赫王朝从11世纪中期开始衰落,统治集团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党争不已;进入12世纪后,人民起义连续不断;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在短短十一年内彻底推翻辽朝,建立起金朝。在辽朝覆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北走漠北建立政权,后又率部西征,先后降服高昌回鹘王国、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花刺子模沙国,建立起强大的西辽帝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喇契丹(qara…khitay)。西辽王朝虽统治时间只有88年(1124~1211年),但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
?西辽帝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字重德,辽太祖阿保机八代孙,生于1087年。一他幼年时受过很好的契丹族的传统骑射训练和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的文化教育。史称大石“通辽、汉字、善骑射”,1115年考中进士,“擢翰林应奉”。根据辽朝的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方能擢授此职,这说明耶律大石的汉文化修养很高。不久,他又迁升翰林承旨。契丹语把翰林称为林牙,所以人们称他为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耶律大石一踏上仕途,正是大辽帝国开始覆没的时候,作为皇族,他为挽救这只正在下沉的船,尽到了自己的职责。1116年全军占领辽东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后又调任祥州刺史;1120年辽失上京,中京危机,北宋也想趁机占领燕云,耶律大石调任辽兴军节度使,守卫南京道。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取中京,下泽州。天祚帝从南京撤退,受到金军的掩袭,仓皇逃奔,“乘轻骑入夹山”,与外界消息隔绝。当天祚帝出走南京时,诏留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守南京。至是,数日命令不至,李处温便与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为帝,据有燕、云、平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史称这一短命政权为“北辽”。
?1122年耶律大石打败了南线宋军的两次进攻,但是北线的金军又逼近长城。这时耶律淳已忧惧而死,其妻萧德妃称制,料难以抵挡金军,便逃离南京,同耶律大石去投奔天祚帝。他们次年春到达;天祚帝杀萧德妃,责问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耶律大石义正词严地回答:“陛下以全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