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年春到达;天祚帝杀萧德妃,责问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耶律大石义正词严地回答:“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拒一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天祚帝无话可答,赐予酒食,赦免参与其事的全部人员,任耶律大石为都统。1123年耶律大石率军袭击金军,战败被俘。次年耶律大石逃归,并带回一支军队。天祚帝得到这支军队,又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的支持,自谓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是天祚帝不能采纳,坚持出兵。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复大业,便杀掉悻臣萧乙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他走后,天祚帝出兵,先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但很快被金军打败,他在逃亡党项的途中被金军俘虏,辽亡。时为1125年春,上距耶律大石出走只有半年。

耶律大石出走时,自立为王,设置北南面官属。他们一行二百人从夹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吴公坝以北地区)出发,北行三日过黑水(今蒙古国爱毕哈河或译为艾卜盖河),遇到白鞑靼首领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匹,骆驼二十头,羊若干。耶律大石一行穿越沙漠,到达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他立即召开七州、十八部的长官、首领和部众开会。他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番,翦我仇敌,复我疆字。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这是一篇极好的演说词,全文只有92字,先述辽朝历史,次讲目前局势,然后说明自己此来目的,最后发出号召,真正是言简意赅!激烈慷慨,伤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之情洋溢于纸上,八百年后之今日读之犹受其感染,可想见当日听众感动之状。史载,“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松漠以北旧马,皆为大石林牙所有”,于是国家规模初具。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掌握实权后,并未像他在演说中所说的那样,出兵去“救君父、济生民”,而是贯彻他的既定方针,“养兵待时而动”。这里的地理条件对他们是有利的:有水草丰茂的牧场,广有牛羊,给人们提供了主要食品,同时又有一定的粮食作物,补给人们一些淀粉食品。这为耶律大石政权提供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其南部有宽阔的沙漠地带,穿越困难,成为自然防线,便于耶律大石政权休养生聚。在这期间,耶律大石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争取金国的敌国,同北宋、西夏都有联系。

?耶律大石政权经过五年的休养生聚,实力已经相当强大,决定向外发展。为此耶律大石对周围做了调查研究,并进行过军事侦察。“翦我仇敌,复我疆宇”,重建大辽帝国,固然是他和臣下最向往的,也是最为神圣的事业,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他们此路不通:新兴的大金帝国处于全面上升时期,其实力大大超过他们。当时西域的情况则相反,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进入衰落时期,忙于内争,无力对外。于是耶律大石政权决定先向西发展,扩大领域,建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然后再来消灭金朝,光复旧物。

?庚戌年(1130年)二月二十二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他率军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的部族发动进攻,这些部族反过来也袭扰耶律大石的军队。耶律大石率军离开这里,向西征进,进入翼只水(今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也迷里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

?耶律大石西征军在叶密立(今新疆自治区额敏县)修筑城池,建立根据地,招抚当地突厥语各部族。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宜于放牧;但是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不可能长期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一个统摄中亚的国家。于是耶律大石决定通过高昌回鹘王国,向西扩展。他率军出发之前给回鹘毕勒哥送去一信,说辽朝“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回鹘王收到这封信后,耶律大石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即使“致疑”,也毫无办法,便大开城门,把耶律大石迎进宫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临行时又献上马六百匹、骆驼一百头、羊三千只,并表示愿送质子孙,作为附庸。他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军队送到境外。

?耶律大石率领军队翻过天山后,向西推进。东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耶律大石的军队被击溃,通过高昌回鹘王国撤退。但这次回鹘王毕勒哥却再不“迎接”、“大宴”,而是掩杀、追袭,俘虏了耶律大石的将领撒八、迪里、突迭等。耶律大石带领败兵回到叶密立后,接受了这次出征的教训,再回头执行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养兵待时而动”。

?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第二年,即1131年,金军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北攻可敦城;又发燕云、河东夫运粮随行。金军的这次进攻以败告终,《大金国志》说:“最童城(可敦城之异译。一引者。)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耶律大石政权在东线击败了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西征喀喇汗王朝虽遭惨败,但及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语各部族的拥护,户数达到四万。疆域空前扩大,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连成一片。于是他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壬子年(1132年)二月五日在新修成的叶密立城登基称帝。根据当地人民的习惯,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志皇帝”,建元“延庆”。然后大封功至,萧斡里刺等四十九人的祖父均封爵。至此,西辽王朝创立完成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建元,不是西辽王朝向外扩展的结束,而是它大规模向外扩展的开始。其后十年间,耶律大石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东征西讨,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和花刺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1132年,当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巩固住地位之后,开始扩大领域,他首先率领军队南下,再次进入高昌回鹘王国。大概国王同上次一样,没有组织抵抗,便归顺了西辽,成为附庸。耶律大石把高昌回鹘王国并入西辽版图,但并没有消灭其王朝,仍让它继续统治这一地区。1130年耶律大石进攻东部喀喇汗王朝的喀什噶尔地区失败之后,把进攻目标转向七河地区。早在耶律大石西征之前,在喀喇汗王朝的边境上已住着一万六千帐从辽朝来的突厥…契丹人,东部喀喇汗王朝委派他们守卫边疆,赐给他们份地和奖赏。以后东部喀喇汗王朝与这些突厥…契丹人发生矛盾,强迫他们与妻子隔离,想使他们不再繁殖。这些突厥…契丹人起来造反,向巴拉沙衮进军,但遭到喀喇汗王朝的袭击;以后又多次向他们发动”圣战“。当耶律大石的军队出现在喀喇汗王朝边境上时,他们便投入他的军队,使西辽军队的人数增加一倍。但耶律大石并没有率领军队向巴拉沙衮挺进,而是驻扎在边境上等时机。东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马德汗死后,儿子伊卜拉欣继位。据《世界征服者传》记载,他是一个无能的人。葛逻禄人和康里人不再服从他,而且经常欺凌他,袭击他的部属和牲畜,进行抄掠。但他不能阻止他们或赶跑他们。他听说菊儿汗耶律大石率领大军就驻扎在边境上,便向他派出使臣,“把自己的软弱、康里人和哈刺鲁(葛逻禄)人的强大和奸诈告诉他,并请求他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衮)去,以此他可以把他的整个版图置于他的统治下,从而使他自己摆脱这尘世的烦恼”耶律大石接到请求后,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巴拉沙衮。这一事件当发生在1134年初。耶律大石把伊卜拉欣汗降封为王,保存了东部喀喇汗王朝对喀什噶尔与和田地区的统治,作为附庸国;同时也派出军队对这些地区巡行。巴拉沙衮地区,是可耕可牧的”“善地”于是耶律大石决定建都巴拉沙衮(即虎思斡耳朵),改延庆三年为康国元年。他把沙黑纳(意为监督官)派往各地,康里人也服从了他的统治。

前面讲过,光复旧物,重建大辽帝国是耶律大石与其臣下最为向往的光荣事业。于是在兵不血刃而归并东部喀喇汗王朝的当年(1134年)三月,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敌刺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刺阿不为副元帅,茶赤刺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率领七万骑兵东征大金国。出征部队举行誓师大会,以青牛白马祭天,树立旗帜。耶律大石对战士说:“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他对元帅萧斡里刺说:“今汝其往,信赏必罚,与士卒同甘苦,择善水草立营,量敌而进,毋自取祸败也!”这些领军作战的原则是很重要的,是耶律大石军事经验的总结。但是东征部队行程万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耶律大石说:“皇天弗顺,数也!”西辽的这次东征,虽然半途勒兵而还,但已引起金朝的注意。金熙宗继位后,命粘罕征伐西辽。金军进入沙漠后,被西辽潜伏在沙漠的部队反复交攻,共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