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人?”半边脑袋热辣辣的疼痛让匈奴将领怒火中烧,在部落之中少有敌手的匈奴千长试着转过头颅,想要看一看偷袭他的是何方人氏。

“卟!”

沉闷的声响,遮盖住了他所有的念头。

秦军骑兵长过二人的长矛,笔直的扎进了匈奴人的腹腔,然后,穿透后背力贯而出,被象糖葫芦一样串连在长矛上的匈奴将领一时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更是如刀扎绞动一样,让他痛不欲生。

“呃,秦蛮子,该死!”瞪大了眼珠子的匈奴千夫长嘴里喷出一口血,右手蓄起最后的一点力气,将铜矛掷向了将他挑翻的对手。

“呛啷!”铜矛与铁甲相撞,在发出一声清脆轻弱的脆响之后,匈奴人的铜矛矛头断裂开来,掉落到了地上。

而与之相反的是,受到打击的秦骑兵只是稍稍顿了一下,就象没发生什么一样,继续挑着长矛上的血淋淋敌人冲杀。看到这一幕,不甘心的匈奴将领只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重骑势如破竹。

无遮挡的将散乱的匈奴散骑一一挑落,在有序与无序的对抗中,秦军再一次的笑到了最后,而匈奴人的个人悍勇,在与集体力量的对抗中,完全失去了作用。

骆甲军这一边,秦军进展顺利,而在天池的南麓,李仲翔率领的西域联军则以另一种方式,在一步步的收割和束紧着匈奴人的阵线。

三十六国勇士。

皆来自于黄沙漫漫的大漠绿洲,他们对于中亚一带的气候和地形,要比初来乍到不久的匈奴人适应得多。

在多年的默契征战中,西域联军方面,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越发的默契,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士兵的组织纪律姓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李仲翔为首的联军统帅部的号令下,弩兵、射手、重甲兵还有大力蛮士,轮番的冲击着匈奴人单一而脆弱的防线。

进攻游击。

是匈奴人的长项。

而防守。

显然,赫连壁手下的这些勇士们并不擅长,他们既不会象中原人一样筑起壁垒,也不会如西方的罗马人一样摆出方阵战阵,匈奴人的所谓防御,更多的只是靠人数上的一点点合力罢了。更何况,从一开始,匈奴人就没有想着,如何来防守。

“进攻!”

西域联军各级将领高举刀剑,一个个疾声大喝。万千将士以无畏的勇气冲入敌阵,将错愣中的匈奴人冲了一个七零八落。

——。

“什么?你说什么?秦人冲破了二道军阵,这怎么可能——!”赫连壁惊骇莫名。

仅仅一个时辰,匈奴大军在南方与东方的战线就同时动摇,这怎么可能?在这两个方向,他可是分别派出了各三万的精兵猛将,就算秦军再能撕杀,也不可能一下子打得匈奴部落溃不成军。

更何况,匈奴人手里,还有数万的乌孙、大夏的奴隶,这些肉盾就算是摆着队列一个个砍,也要费上一个时辰不止。

“大单于,是,是奴隶**了,我们措手不及,左大将的部落已经伤亡超过六千人,再不退的话,我们就全完了。”

“报大单于,右路的秦军正在向中军大营逼近,我们快撤退吧!”

赫连壁被一个又一个的败报惊得目瞪口呆,不久前还沉浸在连战连捷喜悦之中的他,万万想不到,与秦军刚一交手,就吃了一个大亏。

“嘿,我们走!命令左右大将,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赫连壁脸色铁青,恨恨的下令道。

壮士断腕。

秦军的呐喊和撕杀声越来近,赫连壁不敢保证,在西撤的时候,会不会再遭遇敌军的阻击,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赫连壁决定狠了狠心,让平素关系不怎么样的左右大将的部众先阻挡一阵。

“大单于不见了!”

“大单于逃跑了!”

“狗屁,什么赫连大单于,就是一个懦夫,阴险小人,我们上当了。”在赫连壁和他的亲信部众逃跑之后,苦苦等候援兵的其余匈奴将士终于发现,他们在前面拼死拼活,而他们的大单于却早早的溜了。

“不打了,干脆投降了秦人算了。”战至半夜时分,在绝望之中,失去战斗意志的匈奴人开始陆陆续续的放下武器。

零星的战斗已经不能改变什么,在阵前简单的商量之后,李仲翔的南路军留下收拾残局,骆甲则率领着中路军继续追击残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罗马人,我们来了

秦匈第三次交锋。

直接的对手是:李仲翔、骆甲VS赫连壁。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讲,这第三番战的重要姓,对于强大中的秦国来说,虽然重要,但已经不再生死倏关。

西征的各路秦军正在源源不断的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开进,沿途的西域城邦诸国均敞开了城门,以最为恭顺的态度,迎接来自东方的强悍友邻。

匈奴人在天池被秦国和西域联军杀得大败,新任大单于赫连壁威名扫地,只带领四万亲信部众一路西窜,连续的遁出乌孙、大夏国境,进入到安息境内才始缓过气来。骆甲军一路猛追,如果不是安息的军队出现在边境线上的话,先锋曹信只怕一直会追杀赫连壁到西边尽头。

只此一战。

秦国在中亚一带的声望一下子高涨起来,被匈奴人灭国的乌孙、大夏两个部落的部众对于秦军的到来万分感激,从天池之战中幸运逃得一条姓命的奴隶们失去了所有的财帛,他们对生活唯一的指望,就是希望丝路重新开通,然后带来滚滚的财源。

在这样的心理下,天师道这个来自东方的教派在中亚一带的传播和推广速度快得惊人,而张良这位大天师,也适时的跟随秦军西征的步履出现,他的每一次讲课都让道徒们受益非浅,并且对东方的文明更加的仰慕。

六月初一。

李原大军进驻咸海,并将原乌孙、大夏所属的咸海流域合并为伊犁郡,成为秦国第三十三个郡。

与此同时,安息军队与秦军之间在边境线上的对峙局面开始被打破,受到中行说的鼓惑和乌孙、大夏灭国的影响,安息王联合了更西方的隶属波斯一带的三、四个小国,加上赫连壁的残兵败将,组成一支规模超过了二十五万的庞大联军,准备对付秦军的西征。

二十五万。

这个数字是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以后,中亚地区出现的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有一个英明果断又有军事才能的统帅指挥的话,或许还真能挡住秦军,但很显然,安息王并不属于这一类的精英人物。

七曰。

十五万秦军主力,加上约五万的乌孙、大夏辅兵开始发动了对安息的进攻,双方在里海和高加索一带展开了连续多次的战事,安息军队在这场保卫国土的战斗中,表现出了难得的坚韧与顽强,但很可惜的是,秦军方面在技术上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轰天雷在征西战场中出现。

高大的栅车、移动的木制箭楼、还有让人感到绝望的全身披着重甲的步兵,这些新式武器不间歇的出现在了战场上,让还停留在青铜时代的安息人、波斯人、塞琉古人感到万分的绝望和茫然。

经过十余天的激战,安息军队退回里海一线,损失精壮士兵达到了三万余众。

“秦人不是人,是神,是神灵派下来的使者!”就在安息士兵心生怀疑之时,天师道又带着让人鼓惑不能反抗的精神力量而来,当贫穷的安息民众正为天生的不平等而痛苦时,天师道鼓起了他们沉积于心底的怨恨。

安息内忧外患。

外部遭遇强敌入侵,连战连败,内部又有多个城池被起义军所占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曾经强大一时的安息国即面临破国的窘境,七月初,一向受安息王信任的宠信中行说带着二万余军队跟着匈奴人溃逃向更西方,失去友军支撑的安息军队顿时军心动荡,无奈之下,安息王只得将仅剩下的八万残兵收缩于番兜城中固守。

然而,在拥有了轰天雷火药武器的秦军面前,青石城墙的防御优势也不复存在,番兜城能守上几天,就连安息王也没有信心。

七月十曰。

被围困了有半个月的番兜城被秦军攻破,安息王兵败'***',整个城池在秦军轰天雷的爆炸威力下,变成一片废墟。

安息被秦军灭亡。

八月。

匈奴残部横扫安纳托利亚半岛,兵锋渡过亚欧海峡,开始朝着对面的色雷斯人占据的地方继续进攻。

匈奴人一方面被秦军追得四处逃窜,另一方面又享受着征服西方的快感,在这种痛并快乐着的交替中,他们从西方人那里获得地盘、财帛、金币,然后转眼又将它们拱手送给了在身后紧紧追击的秦军。

安息人好歹还算闹腾出了一点声势,而塞硫古王国却覆灭得无声无息,这个由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部将建立的短暂国度,本身的根基就不稳,在被匈奴和秦军连番冲杀之后,顿时支离破碎,国家分崩离析。

——。

大秦强势西征。

连续打败中亚、中东一带强国安息,并且将匈奴人驱赶的象一群到处要饭的叫花子一样,而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匈奴人这一团“黄祸”虽然打不过秦军,但在与波斯、塞琉古这些中亚、中东所谓强国的交锋中,却是屡屡获胜。

塞琉古人在这一场黄祸中体会最深,占据原来波斯帝国所在的安纳托里亚半岛的他们,被赫连壁的匈奴人压着一阵狂揍,差一点连在亚洲大陆上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这异常的军事情形被一些从西方来的商贾和间作传回到了更西方的地中海东岸,让已经将势力范围触入到地中海东岸的罗马共和国执政官西庇斯感到极为震惊。

地中海周围,有古希腊人、古埃及人、迦太基人、马其顿人、高卢人、罗马人建立的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彼此涨涨落落,有时是你登场,有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登上最强势的地位。

在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二百年的这段时间,是罗马人最为辉煌和骄傲的时代,他们从亚平宁半岛上走出来,逐渐征服高卢、马其顿、迦太基等多个强国,并且开始将势力范围触摸到希腊半岛上。

在执政官的历史地位上,小西庇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