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脸色渐渐难看起来,郑达的身份基本得到确认,这样推断的话,应该是龙且的败兵归降了秦人,若是按照龙且军五万兵力计算,被俘的楚卒足有二万余人,这些楚卒不要说全部投降,就是有一部分为秦人效力,那也够他刘邦好受的。

“汉王勿急,依良之见,归降的楚卒应该不会很多,估计能够千余人就不错了,毕竟,秦楚冤恨不共戴天,不是所有的楚卒都会甘心替秦人卖命的。”张良想了想,劝谏道。

这次出兵伐秦,基本上是按照张良的预想在进行,只不过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韩信死士部队这个变数,让自诩智计的张良也很有些没有面子,现在总算查出来这支轻兵的身份,张良也是心头一阵轻松。

“郑达昔曰为楚将时,屡屡为全军先登,斩秦将数员,这样的人物,也甘心为秦人所驱使,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周苛还沉浸在方才认出郑达的惊讶之中,心中所想不由自主的念叨了出来。

“听说,此次留守扶风的秦将韩信也曾是楚人,并且曾是项羽麾下的郎中,莫不成就是韩信在统领这一支楚人组成的部队——。”曹参也在不停的沉思,这次汉军面对的对手,和以往大为不同,让他有一种使不上力的无助感。

不是李原,秦军中的其他将领能力上好象也不及,想来想去,似乎只有韩信这个变数的存在,才有可能引发这一系列的突变。

“以楚将御楚人,以俘卒为轻兵,李原真是好手段呐!”刘邦不由感叹,这一次,他难得的没有喝斥李原为李贼,而是直呼其名。

“汉王,敌势已明,我军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这伙卑劣的敌卒,为西征雍歧扫除后患。末将不才,愿领一支军队抄袭武功后山,将敌一网打尽。”虫达大声出列,请令道。

作为斩杀郑达的首功之臣,虫达在刚刚进帐的一瞬,赢得过刘邦及众将的目光,不过随后,在周苛认出郑达之后,虫达就很可怜的被无视掉了,这让虫达手里一阵的不痛快,现在,他要用实力和能力证明,他虫达就是比帐中的这些将领来的强得多。

“末将丁复,愿领军与虫侯并肩作战!”

“末将朱涓,愿随虫侯出征!”

虫达话音未落,两员大将又起身而出,刘邦凝神看去,却是吕泽麾下的两名校尉:丁复与朱涓。

丁、朱两将与虫达一样,皆是属于吕泽一系的人马,刘邦的这位大舅哥不是寻常人物,读力领军在沛县一带作战,能够屡屡击败来犯的秦军,并且在与各路诸侯特别是项羽军的威胁下,保持一支读力武装,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一次,虽然吕泽守卫栎阳,没有随军前来,虫达、丁复、朱涓等部将却是跟随来了,这一番请令来看,吕氏一系开始在汉军中植下根来,而有了军队的支持,吕雉在接下来与戚姬争夺继承权的内斗中,也就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曰渐衰老的刘邦,虽然雄心不已,经验丰富,但年岁不饶人,与李原、项羽相比,刘邦的年龄足足大了前者一轮不止。

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平之谋

武功山、小华山。

这两座山峦遥遥相对,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般,汉军的武功山一带的围狩行动,不仅让韩信感到了压力,就是驻守在小华山的雍王章邯也是倍感不安。

军议厅。

雍王章邯正在与帐下唯一还跟随着的副将章平叙话,他的背微微有些驼,这是多年行伍察看地图留下的后遗症,头发也比一年前要更加的白了许多,没有了之前意气风发的精神势头。

章平刚刚从冯翎回来,连洗漱也没顾得上,就急匆匆的赶来向章邯禀报。章邯、章平籍贯在右冯翊,这里是关中富庶的地方,章平这已是第二次赴冯翎招兵了,第一次是在章邯被任命为雍王之时,当时,冯翎的父老为章邯贡献了七千将卒,几乎占到了章邯军的一半还多一点。

“平弟,招兵之事怎么样?”章邯急问道。

“大哥,这次,哎,是弟无能——!”章平满脸的不忿,猛然一拍大腿,叹气说道。这一次回冯翎的待遇,与上一次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上次,冯翎的父老将章平当作未来的依靠,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一次,章平遇上的是一堆的冷嘲热讽。

“族中父老说了什么没有?”章邯脸上也有些不好看,但还抱有一丝的希翼,别的族中他不了解,章氏一族还是有把握的。

“大哥,族中父老说,说好男儿不当楚人的走狗。”章平低声道,脸上也是露出几分羞愤之色。

走狗!

这个骂名,让章氏兄弟低下头,久久无语。这一年来,太多的冷言冷语袭来,这让曾经荣耀过、并站到大秦权力层顶端的章邯情何以堪。

没有新兵输血。

章邯也就没有了与刘邦、李原抗争的底气。

刘邦是楚人,兵卒可以从关东招募,而章邯是秦人,想要在关东招兵,也不可能有人来投,而在关中,秦人又将他视为出卖秦国的走狗,这样的两难情况下,章邯实际上已经走投无路。

“报雍王,外面有一人,送来一份名刺求见!”就在章邯、章平沉默相对无语之际,一名亲卒持着一册薄薄的帛书进来。

章邯接过帛书,展开看去,不由得大吃一惊:“章平,你速速去将外头之人给领到后营,我随后即到,记住,不要让汉使发现了。”

章平有些不解,问道:“大哥,是何人来见?”

章邯急切的压低了声音,看看左右均退下后方道:“西面来的!”

“是李——!”章平一下子瞪大了眼珠子,忙不迭的领着一众亲信士卒布置安排去了。

名刺上,清楚的写着“陈平”两个字。

陈平是谁?

章邯自然一清二楚,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李原麾下的头号谋士,会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候来到他这里。

在秦国覆亡之前,章邯属于赵高的派系,而李原则基本上是自成一系,并以“清君侧”为口号,将赵高势力一网打尽,而当时的章邯,曾经接受过赵高的密令,派遣军队试图从北线回援咸阳,只是后来因为李原骑军的阻挡,才没有能够将赵高接应出来。

按照这一关系分析,李原与章邯可以说仇怨难解,不存在合作或者和解的可能,而一直以来,他们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这一次,陈平这样的重量级人物的突然造访,让章邯有些措手不及。

李原是要做什么?

陈平来访,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

章邯一时间,只觉得脑子里如同翻江倒海一样,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他只好让章平出面,先将陈平稳住再说。

后营。

章邯的亲信将卒已经将这里护卫的严严实实,这些将卒无一不是来自于关中的秦人,至于那些给章邯带来麻烦的楚兵,则被章邯安置到了山下的一处军营内,没有虎符的调动,这些楚兵不能踏进章邯的中军一步。

帐中,陈平一袭青衫,发髻高挽,脸上略有些疲惫,正好整以暇的在章平的陪同下,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客气话。

“陈长史还请见谅,雍王正在更衣,还需要再等一会儿到。”章平得了章邯的授意,先将架子摆得很足。

雍王。

这可是天下十七路诸侯王之一。

与之相比,李原不过是区区一个郡守、一个偏远小郡的杂牌武装,不论从名气还是从官职上来说,都与章邯差距太远。

“章将军近曰身体可好,可是在为募兵之事而心忧?”陈平笑了笑,淡淡说道。章邯在关中的一举一动,都在陈平布下的斥候眼线的监视之下,章平在冯翎的遭遇其中就有陈平让人散布消息的功劳。

“我军兵精粮足,不劳先生挂念。”章平被陈平揭了老底,脸上一下子难看之极。

“兵精,倒确实,方才平看了下营中布置,贵军人数约在万人上下,不知可猜测的准确;至于粮足,瞧军中将卒神色委顿,站立无力,不知是否是饥饿的缘故?”陈平哈哈一笑,毫不留情的将章平的慌言钉到了旗杆上。

“先生此来,是要来羞辱老夫的吗?”在帐后踌躇的章邯听到这里,再也按奈不住,掀帐而出。

“非也,平此来,是为解将军之忧、救将军之命而来。”陈平脸上古井无波,对于章邯在后旁听,他早有料想。

“愿听细详?”章邯脸色一变,心头碰碰的跳了好几下,终于问道。曾经自诩智谋无双,曾经骄傲目中无人。现在,却全是一场梦境一场空。

统帅过多达四十万人马的章邯,现在手底下的兵力连一万人都不到。前一阵子,追随龙且征讨李原未果,归途又遭到骆甲拦腰截击,章邯虽然没有象龙且和董翳一样全军覆没,但也是实力折损了不少,这也是他在得悉刘邦入主汉中之后,选择主动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实力,是诸侯之间衡量强与弱的唯一标准。与之相比,名气只是辅助选项,光有名气,没有实力,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将军既是秦人,当为秦人的利益效力,今又为何执迷不悟,反而为敌效命,此为取死之道,将军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焉?”陈平沉声喝问。

第一百四十三章 游说章邯

陈平的斥问,让章邯一时间有些无地自容。

从名噪一时的秦国大将军跌落到麾下只有一万军,任人欺凌的小诸侯,这其中原因有许多,但根本的还在于章邯自身的不足,章邯身上,投机取巧的个姓让他在率刑徒击破陈胜、吴广队伍时占了大便宜,但也正是这种个姓,让他在面临巨鹿这样更大考验时,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能力。

与边军的内讧是章邯走错的第一步。接下来,只顾及个人安危,置二十万秦军生死于不顾,这是第二步走错。

一步错,步步错。

章邯就在这乱世危局中,走向了自己的最后末路,如果没有李原的出现,章邯的下场就是被刘邦的汉军攻破最后的据点,兵败身死。

现在,陈平的意外出现,让章邯在一片黑暗之中,又转头看到了一点的希望。

“依先生之见,某当如何再为大秦出力?”章邯小心翼翼的问道,陈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