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龙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嘉不才,率众致祭,惟以此文,悼君之殇;以寡击众,以弱胜强,放眼古今,亦可标榜;君若有灵,享我烹尝,忠义之身,世代荣光!”

李从嘉书写祭文之时有感战场气氛的惨烈竟是一气呵成,悲壮激昂的文章配合上抑扬顿挫的语音让满场将士皆是感同身受,多有同袍双目垂泪,而当六皇子说道最后将那一瓮美酒尽皆洒下之时却是霎那间风声大作,把白色招魂幡吹得高高扬起,四周士卒皆发声大喊“魂兮归来!”一身白袍的李从嘉站在风中衣袖猎猎作响形象突出至极点。

片刻过后风收旗静,周围士卒不由纷纷议论此乃六皇子的文采真心感动上苍,那阵风起便是战死的英灵前来与之作别,若无殿下真情流露之祭文岂有此等天地异像?

(昨日高烧不退,这两天只能一更,凌夫在这里说一声抱歉,周一恢复正常,下周争取可以补上这三更,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第六十九章 横财就手岂可拒

就在六皇子李从嘉当众为战死士卒设祭之后不久,吴王李弘冀也赶到了杞县城中,此次轻军冒进导致为敌军所趁杞县空虚,最主要的责任肯定是主帅楚王李景达,不过吴王李弘冀身为先锋也有失察之处。关键还在敌军突袭杞县之时李从嘉也在城中,倘若因此导致六皇子有失,李璟与锺皇后震怒之下无论楚王还是吴王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前方还要进军潭州之事,李弘冀闻报立刻就派了虎将林仁肇前来救援,自己在诸事略定之后也是飞马赶来,不敢有丝毫的拖延。好在路上接到了林仁肇的快马传书,六皇子李从嘉与城中两千士卒浴血苦战,竟然在那种危急的形势下支撑了将近一夜,不但城池得以保存,林仁肇和齐明远两路夹击更将马希武的数万楚军击溃,原本的危机局面瞬间就成了中心开花的成功战略,这亦让李弘冀在心中庆幸不已。

这兄弟二人相见自有一番悲喜之处,吴王是不断自责对幼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而六皇子亦是真情流露,说起兵战凶危怕不能再见兄长之时竟是双目垂泪,李弘冀见状又是一番安慰,所见之人莫不为大殿下与六殿下之间的兄弟亲情所感。虽然六皇子落泪之举和他昨夜在城中的沉稳大相径庭,但在很多人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六皇子毕竟还未成年,属下面前要顾及皇室风度,如今见到大哥这番情真意切方才是本性所在,不久前看他为手下士卒设祭之时不也是目有泪光?

别人如何去想李从嘉无法控制,但在他看来自己这一哭还是十分必要的,杞县一战生死之间他很多的表现都和韬光养晦的策略有所违背,而现在就应该是补救的时候!至于哭之一道那也是帝王枭雄经常用的手段。君不见曹孟德宛城之战哭典韦使得三军用命?刘玄德故把亲儿掷马前亦让赵子龙倾心相投?可见哭之一道是大有学问在的,只是李从嘉心中还是稍有疑惑,怎么大耳儿任何时候想哭就能哭的出来,本皇子还要利用辣椒?难道刘大耳也看过《论演员的修养》?

兄弟言谈之中吴王提起要将此事如实上报父皇请罪,李从嘉却道:“小弟亦知兵家之事千变万化,谁能在战前尽算之?此战绝非兄长之过,况且林齐二位将军合力大破楚军三万,亦是战绩辉煌,兄长有功无过何必如此,小弟不过受点惊吓罢了,相信也不会再有此事。”

吴王先是推拒一番,最后还是“勉强”然李从嘉之说,后又问起杞县夜战详细六皇子也是一一作答,言辞之中对赵龙司徒刚张天宝王云林及一干士卒多有赞赏之处,却隐隐间将自己摘了出来,所为一切不过是稳定军心不至丢了皇家气度罢了,当时感于气氛尚不自觉,战后才是一阵骨酥筋软!吴王闻言微微一笑,言及此乃初上战阵之通病,当年自己不外如是,至于赵龙司徒等人的战功他当然会厚加考量。

其实李从嘉等的也就是大哥这句话,自己一旦外封为王就更需要一支绝对忠于他的军事力量,赵龙、王云林与张天宝恰是最好的人选,而这司徒刚亦在可招揽之列,杞县一战虽险但也给手下诸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为他们谋取更高的军职和利益,况且战死和伤残的士卒亦需要抚恤,这一切权利可都掌握在李弘冀手中。

兄弟二人这一番相谈有一个时辰之久,在城中用完晚饭吴王便星夜赶回前锋唐军驻地,潭州之事很快便要收尾,还需他来主持大局。临走时嘱托李从嘉详细统计战损,这杞县一战的战功他也是少不了的,还给皇帝留下了一位吴先生,若是不熟此道一切都可以向此君请教。

一开始六皇子还稍稍不解吴王此举何意?按军中规矩这统计战损之事似乎也不用自己为之,不过既然兄长交代他还是要做做样子的,毕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都需要和李弘冀搞好关系。不过在到了堆放粮草辎重的庄院他特地让吴先生负责此事之后却是恍然大悟,看来自己对于今世的一些人情世故和潜在规则了解的还是太少了一些。

“数万敌军攻入城池,我军将士与之浴血拼斗,最终杞县得保,可粮草辎重却是损失颇重,现特计如下,军粮被焚两万三千石,军资亦散落七百六十金……”看到这一份经过吴先生认真无比排查之后得出的损失数据,李从嘉微微点头似有所悟,却在心中暗道,你们可真是比本皇子还黑啊,却原来这战时出征也是可以聚敛财富的。

“六殿下,若是对在下核实之数有所疑问,还可再度清查一遍,物资太多,说不得有什么疏漏也未可知。”看见李从嘉若有所思,吴先生却是言道,他哪里知道六皇子心中转的是什么念头?一般上官如此都是嫌数字少了,吴王可是交代过,一切必要让六殿下满意的。

“哦,先生误会了,先生久为此事必是计算精准,只不过先生清查如许多之物资亦是费神劳苦,当有所报才是,先生不如再查一遍吧。”李从嘉闻言立刻说道,吴王李弘冀为此举可算是一举多得,一是借此向自己示好,二来也是一种试探,看看他李从嘉会不会暗自上报父皇,而六皇子几乎可以肯定他还有后手,上报只会让他自己处于不利。

由此想来这吴先生所报的数字怕是还要比平时多上不少,否则怎能显出心意?而如此横财便是李从嘉也难以拒绝,咱们六皇子现在可是很缺钱的,以后用到的地方更多,虽然有表哥这样的金主但又哪里有自己赚的花的痛快,说不得此次也要为一回中饱私囊之举了。至于这吴先生能被大哥留下想来也是他的心腹之人,自己可不能不懂事。

“如此在下多谢六殿下。”李从嘉此言一出吴先生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最后清算下来六皇子的所得换算成黄金也有过千两之数,让李从嘉也不得不感叹这倒是“战鼓一响,黄金万两了”。要知道伐楚之战这些损耗终究要算在楚国头上的,自己所得肯定还比不上李景达与李弘冀,却也难怪人人会对这主帅一职趋之若鹜了。

当然六皇子得到黄金千两已经是意外之喜,但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胃口还真有点小了,这一次吴王李弘冀为了接好皇弟算是下了一番功夫,据吴先生言及此行再往前还有三府十二县的府库是封存留待六皇子查验的,湖广向来为富庶之地,这里面有多少的油水可想而知,关键还不用六皇子操太多的心,一切都会有吴先生打理停当!

念及此处,李从嘉感到他这一趟杞县之战虽是有些凶险但收获也是极大的,有了这一笔资金很多事情做起来都可以事半功倍,自己身入军营算是来到此世之后第一个最为正确的决定了,而追本溯源锺瑞年宋承宪二人都是居功至伟,那十下廷仗挨的更是划算之至。

第七十章 穿州过府书信至

大唐伐楚之战除了在杞县发生了一点小波澜之外可谓进展顺利,唐军一路高歌与十月十六进占潭州,主帅楚王李景达正在遣人劝降楚王马希崇,按眼下的形势此战楚军再无反转的机会。而在经历一场生死之战后,六皇子的日子过得却是一日比一日舒心,行军,驻扎,查验府库,再行军、再驻扎、再查验府库,原本应该紧张激烈的两军交战现在却变成了近乎是游山玩水,且还能日进斗金,不亦悦乎!

这一趟李从嘉对大发战争财算是有了极为深刻的体会,根本不用他劳心劳力就有吴先生这样的人才为他打理的妥妥当当。对此六皇子也只有感叹“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的正确了,假如此时他坐在李璟的位置上,一定会对这种国家蛀虫的行为大加打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贪墨的可都是朕的财产。不过眼前吗他却还想贪得再狠一点再多一点才好,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史书上谈起南唐中宗李璟多有“穷奢极侈”之言,对身有亲历的李从嘉来说这句话可谓入木三分,反正这些钱财就算是收归国库也是供父皇挥霍败家,那么本皇子捷足先登一些就不足为过了,至少这些财富在自己手里还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更不会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一路行来,李从嘉的“巡察使”工作做的很是惬意,但在心中他却始终关注着淮北的局面,大概半月之前收到消息,后周清宁节度使慕容彦率军而起,十几万大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郭威的军队竟然连连后退,一时间慕容彦是声势大振!可越是如此李从嘉心里就越是没底,不谈郭威本人的将略,他手下亦是良将颇多,慕容彦一时得势很可能就是此人的骄兵之计,先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

慕容彦的死活和六皇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担心的只是燕敬权率领的唐军会做如何举动,可惜这个时代传递消息实在太慢,淮北的军情到李从嘉这里时隔半月已经算是快的了,没有信息他也只能空自焦急罢了,不过想来出现这样的局势燕敬权是不会坐视的。

伐楚之战唐军的进展顺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便是强大的水军与陆军两路并进,就在李弘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