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地反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弟见礼了!”霸容霸拜伏于地,恭敬而拜!

慕容隽听见,将头微微地从书卷中抬起,瞥了一眼慕容霸,淡淡地道:“免礼,坐吧!”

“谢陛下!”慕容霸谢了一声,便在一旁蒲团上坐下。

慕容隽放下手中的书卷,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个五弟,心中顿起波澜!

旧年,先王慕容皝在世时,见慕容霸相貌奇伟、又颇聪慧,屡次想立慕容霸为太子。要不是诸臣苦劝慕容皝不宜立幼,恐怕这燕王的位置还轮不到慕容隽来座。所以,慕容隽继位后一向对自己的这个五弟心有忌惮,要不是考虑到手足之情,而且慕容霸一向还算恭顺,慕容隽恐怕容不得慕容霸活到现在!

想到这里,慕容隽微微笑了笑:“五弟,如今时辰已晚,你有何急事求见朕?”

慕容霸忙道:“陛下,石虎极凶极暴,故天灭之!如今余烬仅存,却依然自相鱼肉,可见天数将尽!今中国倒悬,民生困苦,臣弟希望陛下仁恤,振起大兵,南取中原。中国之人闻陛下义兵至,必然倒戈来降,大业唾手可得!请陛下三思!”

慕容隽闻言一愣,没想到慕容霸说的是这等大事,一时面有踌躇,委实难决。

忽地,慕容隽皱眉道:“前日,朕也接到北平太守孙兴的奏报,也是劝朕进取中原的,但朕考虑至今,却是拿不定主意!”

慕容霸听得大喜,急急相劝道:“陛下,古语云:难得易失者,时也!如果陛下现在不出兵,万一石氏衰而复兴,或者有英雄据其资自立,那么我国不但失此大利,而且恐怕还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祸胎,请陛下三思!”

慕容隽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五弟所虑极有道理!不过,中原虽乱,但有邓桓据安乐,兵精而粮足,东方便不可进,惟有西走卢龙道!不过,卢龙山乃是天险,奇险狭窄,如果赵兵探知,遣一军据高而击,将我军前后截断,如之奈何?”

原来,慕容隽亦早有意进取中原,只是东有安乐要塞,西有卢龙天险,一时无计可施,故而踌躇至今!

慕容霸闻言笑道:“陛下过虑了,如今中原纷乱,邓桓所部虽众,却一定挂念家乡,各有归心!只要我国秘遣一军偷出徒河,潜取令支,突然兵临安乐城下,邓桓必然震恐!其上策不过闭门自守,下策则是望风而逃,哪有胆量敢出城应战!我军最多留一军围困安乐,主力便可安然进取中原!”

慕容隽闻言一愣,直觉慕容霸所言极有道理,但还是有些忧虑:万一围邓桓不成,让邓桓断了归路,三军岂不尽要饿死!

一时间,慕容隽只是犹豫难定!

慕容霸见状有些急了,便道:“兵法云:兵贵神速,陛下不可过于迟疑!这样吧,五材将军封奕,从事中郎黄泓、折冲将军慕舆根都是朝中俊杰,陛下一向深信之,不如召这三人入宫,再议此事!”

慕容隽不愧为前燕杰出君主,闻言当机立断道:“五弟所言甚是!来人,速召五材将军封奕、从事中郎黄泓、折冲将军慕舆根进宫议事!”

“是,陛下!”殿下禁军应了声,有数人飞奔下去传令。

不多时,封奕等人闻诏赶至,鱼贯而入内室。

慕容隽赐三座,问道:“诸卿,适才朕五弟欲劝朕南取中原,朕委实难决,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相貌英俊、修长而儒雅的封奕笑道:“陛下,用兵之道,讲究的是敌强则用智、敌弱则用势。所以,以大吞小,犹如狼吃豚鼠,轻而易举;以治世平乱世,犹如烈日消融冰雪,易之易者!我国自从先皇立国以来,积德累仁,兵精甲锐,国势正处鼎盛之时;而石虎极其残暴,死未瞑目,子孙便相残争国,上下混乱。于此,中国之民可谓翘首而待明主,若陛下此时扬兵南迈,先取蓟城,后取邺城,一边宣耀扬威,一边怀抚中国之民,定能取中国如探囊取物!”

慕容隽闻言点头,面露沉思之色。

从事中郎黄泓仍是从中国逃去的汉人,年虽老却有长者风,为饱学儒者,闻言赞道:“陛下,臣前番夜观天相,发现今岁太白经天,岁集毕北,为天下易主之相,今日果然应验。陛下应顺天应人,速速出师,以定中原!”

慕容隽心中大定,又目视慕舆根道:“折冲将军意下如何?”

慕舆根相貌奇特,红发碧目,狮鼻阔口,威武非常,闻言忙道:“陛下,今日中国纷乱,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万不可失!自先王立国以来,我鲜卑招贤养民,务农训兵,所为何事!?无非就是入主中原,成就不世霸业!陛下今日时至而不取,将来后悔恐怕晚矣!”

一时间,慕容隽见朝中诸重臣无不赞同南取中原,便下定决心,奋然道:“赖众卿良言,朕决心已定,择日南取中原!”“陛下圣明!”慕容霸等人大喜,伏地而拜。

不数日,慕容隽加封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鹜为辅义将军,号称三辅,慕容霸则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并选精骑二十万,于龙城外讲武戒严,研究进攻之策。

一时间,前燕尽集国中精兵强将,虎视中原,随时可能倾国南下!

正文第三十五章群狼环侍(下)

更新时间:2011…3…1913:18:36本章字数:3522

PS:继续更新;正式决定;周六上午进VIP;届时希望大家支持。

与此同时,中原纷乱、石虎诸子争位的闹剧亦传至东晋。一时间,东晋小朝庭内亦风起云涌、诸路豪杰纷纷出世!

……

东晋都城建康,皇宫大内。

东晋皇宫的建筑风格与中原一脉相承,辉煌处不失雅致,翘首望去,万千楼阁,飞檐斗拱,可谓集中国建筑之精萃于一身!

是时,天方过午,初夏的太阳已经颇有几分热意,吵人的‘知了’也开始起劲地鸣叫起来。

忽地,皇宫建章门轰隆隆打了开来,驰进一辆马车和十数名护卫甲士。

古时皇宫皆有定律:宫中不准跑马!然而,这些人却似毫不在乎这条宫律一般,驱马横行,直入内廷;而宫中密布的甲士竟然对此也视若无睹,反而恭敬有加!

可以得见,马车中人毕然是在东晋朝中权势熏天之人,不然不可能享有‘宫有跑马’这般杰出的殊荣!

不一会儿,车马来到皇宫内廷慈庆殿外,这才停住了马步。

驾车的车夫恭敬地掀开了车帘,又放了接地的小凳,一个四旬左右、身穿宽大朝服的中年男子便钻出车厢,昂然迈步走下车来。

此人身躯伟岸、不怒而威,刚毅的面孔上透着七分儒雅、三分肃杀,顾盼间,一双犀利的双目似乎能看破人的令心一般令人心中生寒!

这员朝臣姓褚名裒,乃已故晋康帝司马岳之岳父、现皇太后褚蒜子之父亲,也是如今的幼帝司马聃之外公,现官拜征北大将军、太师之职!由此再看褚裒的滔天权势便毫不足奇了。

便见褚裒整了整衣,迈步走向殿前。有眼尖的太监见得褚裒来了,忙诌媚的跑上前来:“奴婢拜见太师!”

褚裒虽然权重,但似乎没有什么架子,和气地微微一笑道:“太后可在?”太监忙道:“回太师,太后正在殿中!”

“好,你去通报一下!”诸裒点了点头,遂闭目养神。

太监飞快地奔入殿内,不一会儿,一个身着华服、头戴凤冠的美貌年轻女子便迎了出来,笑吟吟地道:“父亲,您怎么来了!?”——正是皇太后褚蒜子!

褚裒见了女儿,弯腰见了一礼道:“臣父拜见皇太后!”古代的礼仪就是这么奇怪,褚裒虽然是褚蒜子的父亲,却依然是臣,要向为‘君’的女儿行礼!

褚蒜子忙将父亲扶起,笑道:“父亲何必多礼,里面请吧!”诸裒点了点头,二人遂步入殿中,相对而座。

褚蒜子命宫侍献茶后,便道:“父亲今日入宫寻我,可有要事?”

褚裒点了点头道:“臣父平生之志莫过于兴复中原,如今中原纷乱,石虎诸子争位,实是千载难逢之良机,故恳请太后让臣父领兵北伐,以图光复中原!”说罢,伏地长施一礼!

褚蒜子慌忙将父亲扶起,有些为难道:“父亲的夙愿女儿自然知道!只是如今国中的情况父亲想必也知晓:国小兵寡不说,朝臣也多畏胡如虎;而中原虽乱,胡兵却尚有百万之众,若要出兵,恐怕难度不小,还请父亲三思!”

褚裒闻言毅然道:“太后想必已经知道,大司马桓温闻听中原纷乱,已经领兵出荆州、兵屯安陆。若我再领一军出泗水,直指齐鲁,如此双管齐下,未必便没有胜算!更何况中原民心思晋,若我国义兵大至,必然望风而景从,获胜便更有把握!还请太后务必允准!”

诸蒜子闻言颇为作难:江南地广人稀,人口不过三百万众,兵力更不超过三十万。要想匡复中原,出兵最少要在十万以上,万一失败,晋国元气必然大伤;若不允出兵,亦会驳了褚裒的面子和雄心!

一时间,兹事体大,褚蒜子是左右难断,只是沉默不语!

褚裒知道,如今幼帝司马聃不过七岁,朝中的一切事情都由褚蒜子临朝听政而断,如果褚蒜子不答应出兵,那北伐的事情就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只要褚蒜子同意出兵,凭借褚家在朝中的权势,还是有希望压下大量反对的声音,成功北伐的。

褚裒又是伏地一拜,苦苦相求道:“臣父恳请太后想想水深火热中的中原民众,同意出兵北伐,不然臣父愿一死以萌志!”

褚蒜子见父亲苦苦相逼,一脸无奈道:“父亲请起,且容女儿再想一想!慈事体大,万一错断,我晋国便有倾覆之虞,女儿身为太后,不能不备加谨慎啊!”

褚裒心中焦急,正待再请,忽然间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闯入殿中,一个身着龙袍的顽童蹦蹦跳跳地闯了进来,身后数名太监和宫女正惊急的叫着:“皇上小心,千万别摔着!”

原来,来者正是七岁的晋帝司马聃!

忽地,司马聘看见了褚裒,高兴地一蹦老高,一气扑入褚裒的怀中,奶声奶气地道:“外公,你怎么好久也不来看我啊!?聃儿很生气!”说着,用力地就揪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