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消息是关于白波军和黑山军的,据探子说他们已经查明这两只大军相助公孙瓒的原因。因为公孙瓒请他们支援的时候允诺将辽西郡划给白波军,将右北平郡划给黑山军。并为他们上表朝廷,届时为他们颁布诏书,给他们合法的身份。另外在作战中缴获的战利品公孙瓒分毫不取,全部归两军所有。

很明显的以利相惑,借刀杀人之计,凌云听完立即想到公孙瓒的意图所在。这几个条件虽然对凌云不算什么,但对朝廷整日围剿的义军来说,应该算很大的诱惑了。

第三个消息与袁绍有关,探马说,袁绍已与公孙瓒停战,双方划定界限,暂时互不侵犯。而后袁绍与黑山军之间也停止了争斗,空余出来的兵马正在投入到紧张的操练之中。

这些消息本来都不能轻易获得,因为凌云给那些探马不少金钱,打探不到的消息便用钱来买。这一招在任何时代都很管用。

听到探马的禀告,凌云虽然感到了一些压力,但他并没害怕。看起来周围都是敌人,好几伙要联合到一起来打我凌云,那老子就用实力说话。等到把你们打废了,打残了,你们就该知道老子的厉害了。

坏消息过去,好消息又一个接一个到来。

先是赵云攻克安乐县,而后秦涛攻占了庸奴县,董君率军攻占狐奴县。一天后,太史慈率军攻占泉州的消息也传到蓟县。

倒不是太史慈进攻不力,只是泉州在渔阳郡的最南方,大军路上用时教多,而后消息传回来的又慢了一些。所以导致他那里的消息最后传回蓟县。

这四个县,基本都是一两千兵马驻守,几路大军都没费什么力气就攻进城去。驻守的军士见城池被破,全都倒戈归降。

听到这些消息,凌云重新做出了兵力安排。

四县所得降军全部打乱建制,调派到辽西、右北平一带,所得降军在这四县内不留一兵一卒。倒不是凌云多疑,关键时刻,他不得不谨慎行事。四县打得如此容易,而且还是在公孙瓒兵力大增的情况下,他必须多加点小心。万一把这些人留在前线,万一出点问题,损失将不可估量。

凌云亲自带三万兵马驻守在蓟县,令赵云带四万兵马驻守在居庸城,耿忠为副手受赵云节制。令太史慈率四万兵马驻守泉州。

这三城均与公孙瓒的地盘接壤,如若公孙瓒发动攻击,这几城必然首当其冲。

除了以上布置外,凌云还将庞春从傂奚调到了蓟县作为副手,将董君调到了泉州,配合太史慈守城。

以凌云的兵力进攻三十余万大军肯定办不到,他只有先守住几个边界城池,和对方打消耗战。他的粮食有很多,对方却未必,公孙瓒和白波军、黑山军肯定耗不起。

而且时间越久,他的军士对连弩的使用肯定更为熟悉,就更有战斗力。只要拖过了一段时间,大军的战斗力又将有所提升。

只是边境一带只放了十一万兵力,相对于对方的三十多万大军还稍显不足。但这已经是凌云所能安排兵力的极限了。

考虑到将来的可能会发生的艰苦战斗,凌云再次给杨昭下了命令。他又购买了一万张连弩,让杨昭分发给大营的平民。让他们抽空熟练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转眼间,五天的时间过去了,公孙瓒那边还没有大的动静。据探马禀报说,公孙瓒已经停止了盾牌的制作,大批盾牌分发到了军士手中。

又两天过去了,探马再次禀报说,公孙瓒军中粮草已经告急,正在境内大肆掠夺。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出兵的打算。

他们在等什么?凌云心中画出了一个问号。三十万大军进入幽州境内,肯定不是显威风或者吓唬他来的,看来他们还另有所图。

公孙瓒不发动进攻,凌云也乐得多给他一些准备的时间。这些天,方信的兵器已经全部秘密运完,巨弩和投石机平均分派到居庸、蓟县和泉州三座城池。对于这两种兵器的使用,各城都在加紧进行,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

这天清晨,凌云登上蓟县城头,眺望范阳郡方向。

天色阴沉,几丝凉风吹过,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军士见雨点落下,纷纷将弓弩收了起来。

凌云见此情景,心中一动,用手接着细雨,沉吟起来。

片刻之后,他对智能管理说道,“立即联系范眼郡与代郡探马。”

第一百一十六章战前准备

据范阳郡和代郡的探马回报,暂时未发现对方的兵马有任何异动。凌云叮嘱他们严密监视对方的动静,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天空的细雨逐渐变大,落在护城河中激起连绵不绝的水花。凌云抖了抖身上的雨水,走下城墙。他有一种预感,公孙瓒可能等的就是这样的天气。换一句话说,即便公孙瓒开始没有这个想法,他也不会放过这样绝佳的进攻良机。此时已是七八月间,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若敌军趁时机大举进犯。弓弩无法使用,仅靠投石机防守,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投石机一共三千台,居庸、蓟县和泉州各布置了一千。如果按凌云此时的经济实力,即便投石机的数量再翻一番,他也买得起。但放多了没用,投石机要耗费大量的石块,这三个城内都没有石头,需要的石块都要从城外运到城里。所耗费的人力、畜力非常多,最近几天运进城中的石块能满足现有投石机的使用就不错了。

走在的大街上,凌云皱着双眉思索着,要是雨天也能使用弓弩就好了,守城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只是这个时代没有塑料之类的化工产品,否则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就在他边走边思索的时候,听到不远处有人喊道,“那不是凌州牧吗?凌州牧进来避避雨吧。”

随着喊声,有五六名百姓跑进雨中,来到凌云面前。

“凌州牧到前面避避雨吧!”一名老者指着不远处说道。

凌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见他所指的是一户人家大门口的门头。这种门头是以木头为骨架,柴草在上面覆盖成脊形,刚好可以给路人避雨。

凌云看了一眼,微笑着摇了了摇头,“多谢几位好意,今日还有要事,几位请自便吧!”

那几名百姓见凌云如此说,都不便打扰,告了声罪一起离开。

凌云目送着几人的背影,心中涌起一丝温暖。

等那几名百姓回到门头下向这边张望时,凌云带着护卫转身离开。没走几步,他转回头盯着那个门头,感觉眼前一亮。

他让人将庞春快速找来,吩咐他即刻安排人手按照门头的样子制作大量草蓬。这种草蓬基本还是门头的样子,只是门头是两根木头支撑,下部埋在地里。而凌云要求制作的草蓬需要有四条腿支撑,可以随时移动。

听凌云说完,庞春明白了凌云的意思,立即领令安排制作。材料很简单,柴草多的是,木头也不难找到。

庞春走后,凌云立刻联系赵云和太史慈,让他二人也这样做。

有了这种草蓬,即使下雨的时候也不影响发射弓弩,凌云的心里一下轻松了许多。

回到住处不久,有人禀告说,秦涛前来求见。

秦涛取下雍奴县城后,凌云又让他回平谷驻守,此次不招自来,凌云知道他定然有事。

见到秦涛之后,凌云才知道这次并非他一人前来,同来的还有一人,就是他曾举荐过的田豫。

田豫不过二十一、二岁的样子,长得精明干练,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眉宇之间却隐隐有超于这个年龄的从容。

凌云并非以貌取人之人,但见到田豫的样子着实有几分喜欢。秦涛将事情的前后经过简单说了一遍,原来攻占雍奴后,他便找到了田豫,提及已将其引荐给凌云一事。这一段时间来,田豫对凌云的所作所为颇有耳闻,又眼见他所治理的地区民生安乐,自然一口应允。

田豫并非空手而来,他给凌云带来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据他说,曾在雍奴县城看到公孙瓒的手下不知从哪里取得了数张凌云军中所用的连弩。他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就格外留意这些连弩的去向。后来从雍奴守将谢成那里得知是公孙瓒下的密令,让各地兵马务必取得连弩。现在那些连弩已经送往公孙瓒处。

数万连弩发给军士大规模使用,无论管理得多么严格,凌云也知道迟早会被别人取得。这种连弩要是研发的话,肯定很困难。如果仿制,就简单多了,可以说这个消息对凌云非常重要。

但相对于这个消息来说,凌云更看重田豫这个人。他手下的探马都没获得的消息,却被身在家中的田豫探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的确有些才能。

经过与他一番攀谈,凌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凌云封田豫为蓟县县令,让他掌管一县政事。

这个官职并不大,但田豫欣然接令。在他看来,刚加入凌州牧麾下,凌云就以一县相托,实在是莫大的信任。

田豫很快退出,去熟悉政务,秦涛也告辞返回平谷。

二人走后,凌云派人前往右北平郡和辽西郡,让那里的副军司马严密监视谢成这一批降军的动向。

中午时分,凌云再次联系范阳郡和代郡的探马。

这次他得到了公孙瓒的动静,探马已打探到杨奉率领十二万白波军离开代郡进入上谷郡,欲取居庸城。以张燕为首的黑山军共十万人,从范阳郡出发,目标是泉州方向。公孙范率两万大军,也进入上谷郡地界,看其意图是燕山大营。另外田楷率四万大军进入燕国境内,意图夺取蓟县。

接到这些消息,凌云在地上来回跺着脚步,他很感激智能管理的这个通讯功能。如果让探马骑着马跑回来送信,黄瓜菜都凉了。

很快他做出了新的布置,令犷平的陈前率三千兵马回燕山大营支援,令渔阳的展熊派四千兵马支援居庸。令平谷的秦涛率三千兵马支援泉州。凌云还将蓟县的人马派往居庸和泉州各一万。这两个城池来犯的兵马太多,现有防御力量明显不足。

至于燕山大营,凌云还是比较放心的。大营外围城墙建成之后,高九米,都是方正的石材砌成,异常结实。四面大门采用对拉式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