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燕山大营,凌云还是比较放心的。大营外围城墙建成之后,高九米,都是方正的石材砌成,异常结实。四面大门采用对拉式结构,大门完全用厚铁板构成,平时隐在城墙中,遇敌来袭时一关上,比城墙还要坚固。现在的大营就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况且又有一万多人把守,公孙范的两万人肯定攻不破。凌云唯一担心的就是大营外的采石场和铁矿厂,如果不能保全,也就随他去了,顶多是蒙受一些财产损失。

而后凌云通过智能管理通知杨昭,让其加紧制作遮雨蓬,布置好防御。凌云还把敌情通报给泉州的太史慈和居庸的赵云,让他们各自布置防御。

黑山军、白波军和公孙瓒大军全线压上,此战非同小可。凌云意识到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丝毫不能大意。如果其中一城丢失,对方势必长驱直入,他的兵马几乎都铺在了这三个城中,后方各地的兵马太少,加上这段时间新招的也不足五万人。他不能把这些人全都调过来,那样后方无兵,敌军只须派少部分人马绕过这三城即可攻占城池。

眼下这形式,对方还不敢无视这三城的兵马。如若他们绕道进攻其余各地,凌云便可随后掩杀,与各地守军形成夹攻之势。而且敌军贸然长驱直入,距离后方太远,便会出现补给上的困难,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拿下城池,势必因粮草不足,不战自败。

蓟县只留下一万人马,相对于田楷的四万大军显得太少,敌我兵力比例较之居庸和泉州还要低。

只是凌云觉得公孙瓒屡遭大败所剩人马不多,未必会与他死磕。如果换做凌云在公孙瓒的位置,他肯定会让黑山军与白波军消耗自己的兵力。当然这只是凌云的直觉,事实到底怎样,他心中也不确定。

雨一直在下,没有丝毫要停歇的意思。

该安排的都安排完了,凌云在蓟县坐待敌军到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守城之战

暗黑的云铺满整片天空,氤氲弥漫,数不清的雨点从中坠落下来,织出无尽的水帘。连日的阴雨浇灌着幽州的土地,却使道路变得异常泥泞。

此时正是上午时分,幽州渔阳郡泉州县城西方二十里处,一支人马正冒雨踏着泥泞的道路紧急行进。

队伍中的军士全都平民打扮,身上衣裳形形色色,一看就不是正规的官军。队伍的前面,一名手提长枪的将官不停地催促军士加快行进速度。雨雾蒙蒙中,他不停地眺望着远处,虽然天气不好,依然看不到泉州城的影子,但他知道距离此行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一想到泉州,他的眼中立刻放出熠熠的光芒,那里有无数的粮草,有大量的马匹,到了那里,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他的了。从此不再顶着乱民的罪名整日与官军厮杀,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自己的地盘,可以像那些诸侯一样在乱世中图谋大业。

而所有的这些正是他最需要的,所以才带着大军不辞辛劳,冒雨而来。

此人正是黑山军中最大的一支义军首领张燕,他接受了与公孙瓒的联合条件,联络了另两支较大义军,凑足十万人马进入幽州境内。

本来按照公孙瓒的意思,是要他与杨奉还有公孙瓒的人兵合一处,采用蚕食的方法,逐步攻占凌云的城池。但张燕觉得这样一来,所取得的财物无法分配,很可能产生矛盾。索性他建议各率各的兵马,各打各的城池,谁取得的就归谁。白波军的杨奉也是同样的想法,公孙瓒拗不过二人,只得照着他俩的意思办了。

但张燕与杨奉却接受了公孙瓒的另一个建议,那就是趁着雨天发动攻击。虽然二人远在冀州和并州,对凌云的名声也有所耳闻,知道他的弓弩手有一些门道。二人虽然不以为然,但见公孙瓒说得郑重,也只好依从。能减少些伤亡毕竟不是坏事。

张燕于昨日上午带兵出发,由于他军中只有一万多骑军,其余都是步军,还带着粮草和攻城器械,所以行进速度不快。经过一天一夜才抵达泉州境内,中间只简短休息了几次。

如此紧急行军,他是想打泉州一个出其不意,不给对方过多的准备时间。出发前他派出了一些骑军,在前面开路,意图清理凌云的探马,封锁出兵的消息。

殊不知,他的人马刚一出发,凌云那边便已得到了消息。

此时那些派出去的骑军已经归队,临近泉州城,再想瞒过对方已不可能。他一路催促的大军加紧前进,又行出四五里的的路程,他蓦然勒住战马。

前面的大路上,插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来军止步,否则杀无赦。

张燕反复看了两遍,嘿嘿笑了两声,“来人,拔掉。”

四名军士应声向木牌跑去,他们刚一靠近木牌,顿时觉得脚下一沉,扑通一声掉了下去。紧接着从下面传出几声惨叫。

张燕一挥手,让人去上去查看。又有几名军士小心地靠到前面,时间不长,从里面拉上来两人,等另两人拉上来时,已成了死尸。

他俩身上有多处被锐物戳伤,浑身鲜血淋漓,经雨水一冲,路面都被染红了一片。

张燕令人把二人草草掩埋在路边,命令骑军继续当先开路。这种陷坑他见得多了,只要小心些基本没什么大的用处。

而且从陷坑的设置看,完全是针对他的,这条路上平时经常有百姓行走,对方挖的陷坑时间不长,肯定也不会很多。

果然不出张燕所料,骑军一路探下去,十余里的路程,只有两匹马掉了下去。除了马匹受伤外,无一名军士伤亡。

泉州城逐渐出现在视野中,前面探路的骑军再没碰到陷坑之类的东西。只是张燕没有注意到,因为那几个陷坑的出现,使他军中的士气降低了一些,他们由此知道泉州的守军已经有了准备。而且那两名死去的军士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触动。

数里的路程很快即到,张燕在距离泉州西门一里左右的地方停下大军。他透过雨幕向城墙上望去。之间上面人头攒动,整个西城墙上站了许多军士。那些军士站在大多站在草蓬之下,似乎用来避雨。

还有心情避雨?张燕嘿嘿冷笑几声让人把另两只义军的首领请了过来。

这二人一个叫刘石,一个叫白绕,麾下都有三两万人马。三人凑到一起略一商议,大军分开向泉州城的其他方向运动。张燕的大军负责西南两面,刘石负责东面,白绕负责北面。

十万大军有如铺天盖地一般,远远地将泉州城围住。

张燕派了几名军士上前劝降,城上无人答理,那几人无功而返。

见城中守军不识时务,张燕不再白废力气,立即擂鼓攻城。泉州城中的守军人数不多,他早已打听清楚,以十万大军之数,必能一举攻占城池。

鼓声咚咚响起,其他方向听到鼓声立刻有了回应。很快,泉州城四面的鼓声都响了起来。军士抬着云梯潮水般涌向城墙。

十万大军,张燕毫无保留,全体进攻,他要用这种气势让守军崩溃。

鼓声、呐喊声混合在一起,黑山军踏着泥泞的地面,冒雨向前冲锋,非常具有冲击力。

张燕坐在马上,远远地看着潮水般攻击的军士,心中对公孙瓒生了几许不屑。也不知道他的仗是怎么打的,竟然被凌云给逼到了这个份上。

他刚有了这个念头,猛然他的眼睛睁得老大,视线中,无数箭矢穿过雨幕射了下来。

张燕极度震惊,不仅因为泉州守军能在雨天发射箭矢,而且他震惊于对方所发射的箭矢居然能射出这么远的距离。

他眼看着最前面的军士距离城墙尚有二百余步,对方的箭矢却能飞出这么远的距离给他的兵马造成伤害。

随着箭雨的发射,前面的军士一排排地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遥遥传来。

他若有所觉,望向城头,发现那些箭矢都是从草蓬下射出来的。

“该死”

张燕暗骂一声,他开始还以为那些草蓬纯粹是给军士避雨用的,没想到守军竟然用这玩意保护弓弩不被打湿。

他粗略地看了一看,整个西面城墙有这样的草蓬不过一二百个,相对于三四里长的城墙,还显得太少。

“擂鼓催军”

张燕对几名鼓手下令,鼓声再一次爆发出来。

看着陆续倒下的军士,张燕心中极度后悔。当初进兵范阳郡的时候,公孙瓒曾劝他多准备一些盾牌,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他想到准备在雨天攻城,就把公孙瓒的话全当成了耳边风,还暗中笑他胆小怕事。

眼下他军士是有一些盾牌,但数量很少,不过三两千面,三十名军士都摊不上一面。

看着看着,他心中逐渐释然。因为他看到守军发射的这种箭矢攻击力太强大了。不但射得远,还格外有力量。有些军士的盾牌居然被人家硬生生的射裂了。而且有的箭矢居然能射穿一人而伤害到紧贴在后面的军士。

张燕见此情景,不禁暗骂公孙瓒,对方有这样厉害的强弩,为何一句都没提起?

好在守军这样的强弩并不多,视线中,那些没有中箭的军士逐渐靠近了城墙。距离城墙越近,对方那种具有强大攻击性的强弩越无能为力。可能是因为发射角度的关系,只能射到远处,如果想射到近处,只能调整发射角度。

张燕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刻让军士再击鼓催军。

只是下一刻,他的眼睛都要瞪出血来了。

对方的强弩适时地停止了攻击,可是更多的箭矢却射了下来。张燕眼看着城头上发射强弩的位置站了许多弓箭手,都在不停地向城下发射箭矢,军士的伤亡比开始时还要多。

张燕正在犹豫如何进攻时,从其他两个方向驰来几骑,报说守军的箭矢太猛,伤亡太大。

这几个人带来的消息立刻促使张燕下了决心,他让那几人去将其余三面的军士都调到西面,从一面进攻。

时间不长,其他几个方向的军士都汇集到了西面。张燕二话不说,让刘石和白绕指挥军士加紧攻城。

几方面的人马先前一阵攻击损失了七八千人,所剩的军士数目还是非常庞大。九万多人一下聚集到了西面,立刻给西面的防御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