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袁绍心惊不已。

以前凌云在幽州崛起,袁绍并没把他当回事儿。如今凌云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他自问也做不到。

袁绍有心接受公孙瓒送给他的地盘,却担心对付不了凌云。但让他放下到嘴的肥肉,他却万分不舍得。

谋士中,一部分以田丰、沮授为首,主张暂不进入幽州,而是把空下来的城池让与黑山军、白波军,让他们抵挡凌云。如果黑山军和白波军不接受,则让给凌云。一旦凌云占领那些地盘后还想向外扩张。他们则联合黑山军、白波军、河内太守张杨一起抵挡。毕竟幽州连接着冀州和并州,对这四股势力都有威胁。而且黑山军、白波军已和凌云结下仇隙,他们与两支大军又有共同的厉害关系,到时必能形成联盟。

如果他们贸然占据那些城池,则使他们处于风口浪尖,反倒把白波军等势力的危险给顶在了自己身上。

袁绍的担心正在这一点。

另一部分是以审配和逢纪为首的谋士,他们主张毫不客气地接手公孙瓒的地盘。理由是既然与凌云一战再所难免,不如把战场放在冀州之外。那样既可使冀州少受些损失,又可利用幽州的资源。至于联盟方面,在共同的危机面前,这些人觉得其他势力不会坐视不管。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都懂。

这两边说得都有道理,袁绍一时不能决断。

而后他征求武将的意见,武将就是用来打仗的,主公垂问,他们自然表示出强大的战意。

袁绍担心白白让出那些城池会弱了士气,于是采纳了进驻幽州的建议,并派出了四路大军。

第一路人马由张郃率领,领二万大军进驻范阳郡北部。

第二路人马由麹义率领,率两万人马进驻范阳郡南部。

第三路人马由高览率领,带领两万人马进驻代郡北部.

第四路人马由文丑率领,领两万人马进驻代郡南部.

四路大军各自领令出发,袁绍又派人火速调颜良和高干率军前来支援。并使谋士郭图去找黑山军的张燕,使荀谌去并州找白波军郭太,使许攸去河内联络太守张杨。

袁绍则带两万兵马在高阳坐镇。

一经布置完毕,袁绍让路给公孙瓒,任其逃亡。

且说凌云的四路大军,凌云与展熊拿下上谷六县之后,又用了三天的时间取下代郡的高柳、马城、当城、北平邑、班氏、狝氏、东安阳七县。

代郡共有十一县,拿下这七县之后,赵云与展熊停止了进军,因为代郡所余的桑干、道人、代县、平舒四县已经进驻了袁绍的兵马。

按凌云的命令,赵云与展熊分别驻扎在距离代县较近的当城和高柳。

太史慈和耿忠这两路人马拿下燕国全境后,进入范阳郡内,迅速拿下涿县、良乡、方城、遒国四县,而范阳郡的故安、北新城、范阳三县则被张郃与麹义占领。

太史慈与耿忠也按照凌云的命令分别率军驻扎在相邻的方城、遒国两县。

连日征战,凌云的兵马都比较疲惫,还有近七万的降军没有进行整编。新扩张的大量城池也需要进行安抚,所取得各县的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总之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处理,凌云并未打算对袁绍开战。

战端一启,就不会停止,眼下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凌云令几路人马严密监视袁绍大军的动向,他则任命田豫为燕国相,任命赵云为代郡太守,太史慈为范阳郡太守,展熊为上谷郡太守。郡内所属各县的官吏任命皆由太守举荐,经凌云审核批准。

当然了,代郡和范阳郡还没有完全拿到手里,在袁绍手中的那几个县肯定不能任命官员。

现在凌云的事情太多,他只能把握大的方向,象任命县令一类的小事,他基本上不太过问。

这让凌云深有感慨,现在真是牛B大了,要是老爹老娘知道他现在有这力度,不知道该有何想法。

凌云这边没有动静,袁绍那边也没采取任何动作。

发兵之初,逢纪主张趁凌云大军疲惫之际发兵征讨。他的这个提议遭到大部分谋士的反对。

白波军、黑山军、河内的兵马还没掺和进来,袁绍也不想过早开战。

两边的大军在代郡与范阳郡一带对峙着,谁都没有动手。时间飞快,一晃十余天过去,荀谌终于请来了白波军郭太。

本来郭太吃了大亏,不想参与袁绍、凌云之间的争斗。只是那荀谌口齿非常厉害,一条条地给郭太分析利弊,还不软不硬地给郭太一些威胁。

他说若袁绍抵不住凌云,定会放弃代郡一带而全力防守冀州。代郡紧邻并州,那样直接把白波军的领地给暴露在凌云的大军之下。凌云肯定不会放着空城不占,而去攻打范阳郡的那三个县。

只要凌云占了代郡,那么白波军必然会卷到这场纷争之中,肯定不能独善其身。

郭太也知道这是人家在威胁自己,但人家说的的确有道理,他要不出兵,很可能袁绍直接就把代郡送给凌云,然后达成什么协议。而后凌云就会全力来对付他,倒使袁绍置身事外了。

郭太不知道凌云的志向,他这样的猜测倒还符合当时的形式,万般无奈之下,他赶鸭子上架,出兵十五万,进驻代郡。

三天后,颜良和高干共领八万精兵,分别进入代郡和范阳郡。

最后来的是黑山军,张燕知道他与凌云结下仇隙,恐怕无法善了。在这场势力冲撞中,他肯定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袁绍还是凌云,他必然要靠住一方。

而他选择了袁绍。

只有河内太守张杨不理会袁绍这一套,任许攸说破了嘴,张杨就是不为所动。

袁绍对此倒没太过计较,张杨在几股势力中最为弱小,可谓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来也行,不来也行。

眼下他有郭太的十五万人马,有张燕的七万人马,再加上他自己的十八万大军,总数达四十万之多。

他有绝对的信心战胜凌云。

第一百二十四章对阵

兵马到齐之后休整了五天,袁绍做好一切准备后召集郭太和张燕商议对凌云开战事宜。

结果让袁绍大失所望,郭太和张燕都不同意主动进攻。他二人的意思是坚守城池,以逸待劳。

袁绍费尽口舌,张燕和郭太就是不为所动,执意后发制人。

袁绍没有办法,等张燕和郭太离开后,与手下人商议对策。

谋士审配给袁绍出主意,他分析张燕和郭太不同意主动出击肯定是惧怕凌云。只要他这边率先与凌云开战,打一场胜仗,就能让黑山军和白波军振作起来。而后再与两支大军商谈进兵之事,他二人定然不会拒绝。

袁绍闻言,深觉有理。于是采纳了审配的建议,令颜良与高览、文丑兵和一处,共发精兵八万,由颜良统一指挥,兵发代郡的当城。

这段时间,凌云一直在蓟县遥控各项事宜。

经过二十余天的养精蓄锐,大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颠峰状态。而且,他利用这段时间在新占领的领地内招募了三万多新兵。现在他的总兵力已达到二十八万人,虽然比袁绍的联军还少很多,但只是防守的话,凌云有绝对的自信。

公孙瓒撤走各县驻守的兵马后,凌云令赵云派兵接收最北方的广宁县。袁绍的兵马被当城和高柳阻挡着,并未染指到这个县城。

新占各县政务平稳,民生安乐,百姓脱离公孙瓒的统治后,得到了凌云的周济,因而对他极其拥戴。

袁绍刚一调动兵马,凌云便得到了他们要进攻当城的消息。他立刻令董君、魏辰各领两万兵马前去支援。凌云又做了一番安排后,自带一万人马也赶往当城。

当城有赵云的三万兵马,几下兵合一处,共有八万人,在人数上与颜良的大军相当。

凌云抵达当城的第二天,颜良率领大军便杀到了当城城外,大军在当城西门外两里处列开阵势。

凌云率赵云、董君、魏辰等人站在城墙上向颜良的大军观望。{手。打/吧首发}城墙上,排着长长一列巨弩,足有上千张之多。巨弩手全都做好准备,只要一声令下,他们便立即发射。

凌云的目光扫过颜良的大军,看到军士持有大量的盾牌,更有许多特大号的木排。显然对方对他的弓弩的强大攻击有了充足的准备。

看到这些,凌云微微一笑,弓弩虽然强大,但受天气限制。一旦对方有所准备,就无法像以前一样给敌军造成强大的战斗力。幸好,他早有准备,倒要让袁绍看看,不用弓弩也一样能打败他。

颜良列好阵势后,并未直接进攻。他派了十数人手持盾牌向城门靠近。

在距西城门数十步远的地方,他们停住脚步,“城上的人马听着,我家颜良颜将军率虎师前来征讨,劝尔等速速打开城门归降。”

凌云嘴唇上翘,还真有意思,这帮人怎么总爱在打仗之前劝降呢?好象他们一劝就能投降似的。

见城上无人搭理他们,其中一人又喊道,“不降也罢,看来尔等要死战到底了。可有人敢出城一战?”

“可敢出城一战?”

其余几人重复道。

“哈哈”

凌云笑了起来,《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居然又出现了,又要来单挑的。

“兄长,待小弟出城一战。”旁边的赵云抱拳请战。

“为兄与子龙观敌掠阵。”凌云点头应允,人家挑战要不敢出战,那不是太没面子了吗?

关键是他对赵云有绝对的信心。

赵云见兄长应允,立即点齐两万人马,打开城门,在城外列开阵势。

颜良见当城城门打开,杀出一支人马,他心里大感意外。派军士前去要阵,无非是想走个过场,若对方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刚好显示守军怯阵,可以大大鼓舞他的士气。随后,他就可以大举攻城了。

没想到对方居然真敢出城迎战,颜良喜出望外,他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

等对方大军排完阵势,颜良见又有一支人马从城门中驰了出来。他放眼观看,这次心中更是吃惊。

只见这支人马并不多,四五百人的样子,队伍中一面大纛旗迎风飘摆,上面一排小字看不真切,倒是中间斗大的一个“凌”字格外醒目。

颜良认得这样的纛旗,正是一州的州牧才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