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派出的兵马分为四十多股,一股一千人左右。

一是为了把网撒的大些,另外如果人数太多倒让人产生怀疑。

这一招还真有效,十数日的时间里,这些人分别击溃了四五次屠村的兵马。

那些兵马也不是很多,一般也就千八百人的样子,如果太多,就显得不太真实了。

凌云的人马将那些人杀掉一部分,活捉了一部分,而后当着百姓的面进行审理。

审理事项由当地百姓进行,开始时,抓到的凶手还嘴硬,一直说是凌云的部下。

百姓可不管那套,问一个杀一个,直到把那些人杀得心里直发毛。

由此当地百姓得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答案,说是奉曹操或袁绍的命令嫁祸凌云。

凌云的人声称要弄清事情真相,把那些没撒谎的凶手都留了下来。并详细记录了那些人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

总之和他有关系的事情都详细询问,而后由当地百姓到各地核实。

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果然那些凶手大多居住在兖州与冀州一带,显然是曹操和袁绍的人马。

真相既然清楚了,凌云再不客气,发兵征讨袁绍残军,为死去的百姓报仇。。。

第一百四十三章河内

第一百四十三章河内

屠村事件的真相迅速在兖州和冀州一带扩散,但曹操和袁绍适时地进行了反面宣传,企图抹杀他们的罪证。

凌云此时兴兵讨伐,他对曹操起初还有着些许敬意,但经此一事,对曹操的评价大打折扣。此人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雄。

起初凌云的大军还非常顺利,把袁绍的兵马逐渐驱逐到冀州边界。但随着凌云的领地不断扩展,麻烦事来了。

先是并州河内处来了一支人马,领兵之人是一个大人物,至少对凌云来说是这样。

此人正是温侯吕布,李傕、郭汜兵乱长安后,吕布被迫撤出长安,转投袁术。后来与袁术闹僵,辗转来到张扬处。以前吕布与张扬同在丁原帐下为官,私交甚密。如今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投到并州。

吕布到河内之后并没有安心避祸,而是联合张扬招兵买马,企图东山再起。但吕布招兵并不只是在河内一带召集,而是在整个并州。

并州大部都在凌云的掌握之中,凌云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本来不打算先对付张扬,但由于吕布的到来,只好提前开始行动。

冀州方面,因为凌云的攻势过于猛烈,袁绍眼看抵挡不住,曹操不得不派兵相助。而且曹操不只出动了自己的兵马,还与北海相孔融联合在一起,共同出兵冀州。

凌云从幽州崛起,在短时间内掌控绝大部分幽州,令四放诸侯深深震惊。

许多人调动秘密力量彻查凌云的底细,居然一无所获,根本没查出凌云的来历。这让各路诸侯都大吃一惊。这样的事情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人都有父母亲人,怎么可能查不到?

正因为如此,人人都有危机感。

北海在青州境内,青州大部被曹操掌控,如果曹操失败,北海将直接暴露在凌云的威胁之下。孔融虽然知道曹操野心也很大,但他对凌云简直一无所知,所谓未知的才最可怕。所以孔融为了自保,不得不出兵冀州。

而袁绍失去了大半个冀州,担心凌云一举拿下整个冀州,不得不放下身价,派人去袁术处求救。

但不知道袁术出于什么原因,迟迟未给答复。

此时凌云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冀州的西南方,兵临魏郡。

诺大的冀州,袁绍只剩下魏郡一处疆土。

凌云率领大军屯于邯郸,与袁曹孔三家大军对峙。

近一段时间,辽东战事平定,公孙度被杀,辽东被太史慈收复。整个幽州进落入凌云之手。凌云因此从一锡将军升为二锡将军。

升级后的凌云拥有了自兵营购买两万人马的权限,但他并没购买。通过并营购买兵马可以使他使用奇兵,凌云自然不会随意使用这些名额。

这一日,凌云升帐,召集部下议事,准备兵伐魏郡。

等凌云说完了主要事项,太史慈对凌云说道,“主公,那孔融为人仁义,极可能是受了曹操的蛊惑才并发魏郡。主公不如将此人争取过来。”

凌云点了点头,他从太史慈的资料中得知孔融曾在太史慈辽东避难期间给予他的家人许多关照。

太史慈对孔融心生感激也属正常,争取过来也就避免了太史慈落个恩将仇报的骂名。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凌云对孔融其人也非常熟悉,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孙,深有德名。时候就知道给兄弟让梨。讨伐董卓的时候,孔融也出了不少力。

历史上的孔融后来投降了曹操,但却被曹操陷害至死,可谓是非常冤枉。

听太史慈如此说,凌云当即问道,“可有良策?”

太史慈道,“主公,属下愿前往说服。”

凌云见太史慈愿意亲自去,自然再好不过,当即应允。

大军按在邯郸附近,隐而不发,一月之后,太史慈终于回到邯郸去见凌云。

这次太史慈真的给凌云带来了好消息,他力劝孔融归降,开始孔融还不同意。

后来太史慈把幽州百姓的情况一说,孔融终于心动,但他不同意在冀州反水。既然受曹操之邀来的魏郡,他自然不愿意临阵倒戈。

经过协商,孔融以清剿黄巾军为由返回北海。实际上,自孔融离开北海后,黄巾军真的曾袭扰过北海,只是孔融在老家留有兵马,暂时还能应付。

孔融与太史慈形成一个约定,孔融不参与凌云同袁绍、曹操之间的争斗。若凌云能兵败袁曹,兵至北海之时。孔融愿意投在凌云麾下。

对此凌云大喜,少了一支兵马,他就少了一点阻力,还让太史慈了却一份心思,可谓皆大欢喜。

只是太史慈回来的第二天,凌云接到了一个消息,张扬、吕布终于与袁曹联合。少了一个孔融,却多了张扬和吕布二人。

凌云对吕布没什么好印象,虽然在三国时代,吕布的武力排名传说中第但在凌云的心中,其重要性还不如孔融。

主要是因为他的三姓家奴的称号。

原来想以张扬作为与西凉的缓冲,如今张扬公开反对凌云,那凌云自然也不会客气。

经过仔细的筹划,凌云将河内张扬作为第一打击目标。

他令大将徐晃率数十人假意投降吕布,混进河内,以做内应。

徐晃是白波军大将,曾跟随杨奉。当初杨奉兵发幽州时,徐晃并未跟随。后来跟着郭太一起降了凌云。

凌云对徐晃非常器重,毕竟他是三国出了名的猛将。抢在曹操之前收了此人,凌云自然加以重用。

在并州,除了郭太以外,就是徐晃权利最大。

当然了,凌云曾与徐晃亲密接触了一段时间,对徐晃其人完全放心。

凌云的意识是,让徐晃以凌云杀了杨奉为由,去投靠张扬,并带去凌云军中的连弩,巨弩等物。

刚好张扬和吕布一直在招收人马,徐晃借此机会混进城中。

连弩和巨弩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袁曹的大军都有,但张扬的人未必就有。随意徐晃带去这两样东西至少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即便对方有,对带点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事。

凌云并没让徐晃带太多的人,如果带多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只带数十人,能够顺利搭建起兵营就好。

得到命令,徐晃带着手下,扮做平民的模样,顺利地进了河内郡高都县城。直接去找张扬。

张扬曾听说过徐晃的名字,只是二人并没有什么交集。但他对徐晃带来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因为袁绍和曹操虽然与他联合,却并没有把连弩和巨弩送过来。

留下两样东西,张扬与吕布商量仿制的事。

而徐晃则被任命为军司马一职,被派往军营。

万事俱备,徐晃开始留意在哪里建造兵营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偷营

十余日后,凌云赶往邯郸,汇合郭太进兵河内郡。

在高都县城外,凌云扎下大帐,此次他带来兵马十五万人。高都城**有守军十万。

凌云的兵力居于优势,如果强行攻城,恐怕会付出惨重代价。毕竟吕布并非平庸之辈。因此凌云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采取扰张扬和吕布的战术。

他令军士白天休息,夜间击鼓,给守军造成攻城的假象。

开始时,吕布和张扬并不知道凌云的真正意图,日夜紧密防范。但凌云一直虚张声势,使守军处于疲惫状态。

吕布和张扬不胜其扰,他们担心凌云在某一次虚张声势时真的攻城,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六天后,张扬和吕布升帐议事。

被凌云围在家门口,也不是个事,长期下去恐怕终被凌云所图。

经过商议,吕布与张扬定下计策,准备趁夜偷袭凌云大营。

吕布将大军分为三路,其中一路由张扬率领,三更之时出南门,从南侧夜袭凌云大营。所带兵马三万人,副将徐晃。

第二路人马由吕布手下大将高顺率领,所带兵马也是三万人,于同一时间出北门,从北面袭击凌云的大营。副将为藏霸、郝萌。

第三路人马由吕布亲自率领,兵力三万,出东门从正面冲击凌云大营。副将为张辽、曹性、成廉。

高都城留一万兵马驻守,主将为吕布麾下大将魏绪,副将为宋宪、侯成。

布置完兵马,吕布、张扬、高顺分别点军,准备半夜的行动。

高都城四门紧闭,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出不来,张扬和吕布也不担心消息泄露。

夜色逐渐降临,凌云的兵马依然在城外不停地敲着战鼓。

守军站在城墙之上严密监视着外面的动静,一切看起来与以往没什么不同。吕布和张扬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大营。

只见营中守军只出来极少一部分,似乎就是为了完成每天的一夜锣鼓而已。而其他兵士则都在大营中,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晰。

时间一点点过去,吕布和张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可以看到远处的大营中,灯火逐渐熄灭,军士都入帐安歇了。

只有少数的几队军士,偶尔在营帐前交叉走过,负责大营房的巡逻。

见此情景,吕布和张扬心中非常高兴,对方没有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