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态严重,他立即下令撤军,令严颜率军退后,防止大营的守军出营掩杀。

两路大军悄悄地赶来,匆匆忙忙地。二人率领骑军甩开大队人马,快马加鞭往回赶。

跟在后面的都是步军,这些步军大多数都是刚刚从攻击队伍中撤下来的。有一些人还身带箭伤。

南方冲天的火光极为明显,众军士都了突然撤军的原因了,有的军士甚至在心里感谢这场大火,至少让他们暂时逃离了死亡的威胁,至少须再去进攻了。

这些军士刚刚撤出大营百丈左右距离,大营的寨门轰然打开,数骑军策马奔了出来。

东面带军的主将是于禁,西面带军的主将是高览,二人各带三万多骑军,手持弓弩向前掩杀。

黑暗之中,马蹄声如雷响起,喊杀声冲天响起。

荆州军和益州军的撤退队形一下变成了溃逃之势,虽然两路大军都各自有殿后的队伍。但他们如何能顶得如箭矢的不停怒射。

除了中箭倒地的军士,其余人都疯狂溃逃,生怕跑得慢了做了人家的箭下之鬼。

虽然蔡瑁和李严的军士远比凌云的人马多,但军心已散,负责殿后的将官根本控制不住溃乱的军士。

后边的骑军紧紧追赶,万马奔腾,气势十分骇人。

荆州军和益州军都不后边有多少兵马,他们根本生不出半分反抗的念头。

他们心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逃出去,如何摆脱敌军的追杀。

西侧,严颜随在败军之中,心中异常恼火。

大军溃败之势已成,他纵有天大的本领也法挽回败局,这次偷营,他曾建议李严不要轻举妄动。但李严因为蔡瑁已然做出决定,他不得不配合为由驳回了严颜的建议。

敌情不明,敌军士气高涨,益州军士气低落,又是黑夜作战,几个弱势加起来,严颜非常不看好这次偷袭。

但军令如山,官大一级压死人,主将都已下令,他值得遵从。

如今兵败,主将先一步率骑军回营,留下众多步军,骑能对抗人家凌云的骑军。

严颜一边喝令大军分散撤退,一边回头观望,偶尔几枝箭矢带着风声射来,他都用掌中刀封住。

“投降者免死,抵抗着杀赦。”

后边响起震天的喊声,同时有大量骑军手持着火把追了上来。

严颜叹息一声,策马向前奔去,后边的军士在喊声中纷纷投降。严颜此刻亦不能跟在队尾,那样只有一个结局,被射死,或被擒住。

严颜刚刚离开,后边的军士立刻放下兵器,跪地归降。他们实在不愿意再跑了,暗夜惊魂马追人,这样的游戏太不好玩了。

严颜也是心存这个意思,他在这军士只怕不敢归降,或者当着严颜的面归降,令严颜如何处理。是杀还是留?都令严颜非常难以抉择。

这边于禁和高览边追杀敌军,边收拢降军,凡归降的军士立刻派人押回大营,其余人继续追赶,不停地押解着俘虏返回。

再说蔡瑁和李严,二人率领数万骑军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大营,后边的军士都顾不上管了。

临近大营时,二人才,起火处的确是大营方向,但却不是大营。

被点燃的是大营南侧的一处树林,秋深之际,草木干枯,诺大的一片树林被点燃之后,火势蔓延,远远望去,还真以为是大营起火了呢。

既然树林着火,不关大营事,而且大营的守军已经将树林与大营之间的树木砍倒搬走,大营也不会被连累。蔡瑁和李严都放下心来,大营起火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军士不点燃,毕竟这里驻扎着数万军士。

也可能是敌军点燃,为了布置疑兵之计,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想到第二种原因,蔡瑁的脸色变了,第一种原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营在夜间都封营,除了巡逻的军士谁不能擅自离开大营。

是军士意点燃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刚好在攻击对方大营期间,现在看来这都是敌军事先安排好的,搅乱的攻击计划。

想到这里,蔡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拿眼睛和李严对视了一眼,李严也似乎觉察到了,满脸沉重的表情。

“走,”

蔡瑁不再多说,大喝一声带着骑军快速返回。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火光中,蔡瑁和李严带着数万骑军再次冲入了夜色之中。

当二人率领骑军奔出了数十里之后,前方正遇见败退而来的大军。

蔡瑁横枪坐在马上,止住大军。

大军中,陈虎策马奔到蔡瑁跟前,蔡瑁借着火把的亮光一看,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此时的陈虎盔歪甲斜,满头大汗,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蔡瑁来不及呵斥他,马上问起走后发生的事情。陈虎简要地把于禁、高览带着大队骑军追杀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带着大军先走的,对于后边的事情现在还不了解。负责殿后的是黄祖,只有等到黄祖到来,才能具体结果。

听陈虎说完,蔡瑁立刻率领大军返回身向后边接应。

蔡瑁这一,大军如同有了主心骨,全都按照蔡瑁的命令随在骑军后边向回杀去。

此时,李严调转了一个方向,向西方迎去。

这里是蔡瑁的大军,而他的兵马在西方,蔡瑁整顿兵马,他也不能闲着,两边都是兵败,此时各自先顾着的人。

一阵溃逃之后,益州军和荆州军早跑乱了队形,后方冲撞,前方阻挡,军士都挑选对有利的逃跑路线。

可以说,暗夜之中,大约六七里的范围内都是两州溃败的军士。

而蔡瑁刚才碰到的只是其中一股而已,随着大军不断向后移动,聚拢的兵马不断增多。而后李严也带着部分的残军与他会合。

一路向后接应,一路收拢,败军如潮水,收拢并不容易,也就是蔡瑁和李严两人是大军的主将,若换了别人肯定比这还困难。

身边的军士逐渐增多,后边溃散的军士越来越少,终于蔡瑁见到了乱军之中的黄祖。

黄祖之后,散乱的军士更为稀疏,只是那些军士还如同先前所遇到的军士一般,拼命地奔跑。

因为长距离的奔跑,那些军士累得筋疲力竭,气喘吁吁。

蔡瑁令大军排好阵势,弓箭手全都拉开弓箭准备阻击追上来的敌军。

可是除了不断有零星的军士逃,根本没看到追军的影子。蔡瑁询问了几名跑的军士,问他们追兵在哪里?

那些军士都指着后方,说追兵就在后面。几个人都这么说,蔡瑁自然不敢怠慢。一直命令大军严阵以待,做好迎敌的准备。

可是等了许久,连败逃的军士都看不到了,依然没有看到追兵的影子。

蔡瑁气愤地把那些军士叫了,问他们到底看没看到追兵的影子。

然而,那些军士的回答却让蔡瑁极度语,军士说了,他们一直感觉到后边有人追他们,但他们都不敢回头,只是一个劲地跑啊跑啊。

一路跑着,终于见到了主将蔡瑁,至于后边的追兵,他们根本就没看到,他们只听到凌乱的脚步声,追着,觉得那些都是追兵。

这些军士的确没有看到追兵的样子,因为他们都是属于跑在队伍中间的人,后面的军士都被于禁的人马给俘虏了。

至于这些逃的军士只有追兵在追,至于追兵时候撤离了,他们丝毫不。

典型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然被人家没影的追兵吓成了这样。

蔡瑁狠狠地将黄祖训斥了一顿,这位负责殿后的大将很令他失望,居然把大军带成了这个样子。

训斥完之后,蔡瑁带着大军慢慢向大营返回。

那些军士一路奔跑,到此时已经没有力气了,没有了生命的危机,他们全都松懈了下来。这一松懈,大大地影响了行军的速度。

回到大营之后,已经天色大亮,蔡瑁进行清点人马。

清点完之后,他的脸都能阴出水来,此次偷营,杀伤多少敌军他不,但他边的数据是连战死带被擒的,一共五万两千人。

损失惨重啊至于李严损失了多少人,蔡瑁暂时还不,从当夜他阴沉的表情中,或许已经猜到了一些。

第一百九十章攻营

第一百九十章 攻营

连着三次大败,蔡瑁心情极度抑郁。

带着万丈雄心而来,不料刚刚来到汉中就出师不利,甚至都不能用出师不利来形容了,简直是一败涂地。

他现在甚至开始怀疑,主公派他来支援益州,到底是对还是了。

凌云是不可战胜的,这个想法已经深入了他的脑海。

几次大战,他已经折损近半兵马,这么大的伤亡是大战之前他所法预料的。

但此时他还不能撤军,军士经过几次大战,都格外疲惫,暂时不宜长途行军。之后如何向主公交待,蔡瑁的心里充满了矛盾。

此时凌云的战俘营里又增加了许多俘虏,原来的战俘营里都住满了,他不得不再次令人搭设大营,供俘虏居住。

这些战俘,凌云并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敌人,因为军士都是百姓,至少以前是百姓。他们都是为了生存才参军,为远离故土作战。

凌云想要统一天下,想要把十三州的版图都划到的名下,就得动用武力。光靠动嘴肯定法实现,有征战就有牺牲,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可能,凌云倒不想牺牲那么大,汉朝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些人以后都是他子民,凌云当然希望他们都能好好地活下去。

所以尽管是俘虏大营,凌云尽量让他们吃得饱一些,住得好一些。

凌云亲自到各个俘虏大营转了一圈,安抚了一下俘虏。

这些俘虏既然被抓住了,他们的心里算彻底塌实下来,总算不用再去征战了。而且凌云还给他们承诺,等战事结束,可以让他们返回故土,愿意当兵并且符合条件的可以当兵,如果不愿意,可以回家务农,可以从事别的营生。

看管俘虏的军士原来就是汉中军,也算是比他们更早一些的俘虏。这些人现在如何待遇,益州军和荆州军的俘虏都看得清楚。他们对凌云的话自然丝毫不怀疑,更没有人想着要逃走,因为律令非常严格,逃跑者处死。

安抚完俘虏之后,凌云回到南郑城中。

南郑城现在已经从紧张的气氛中恢复,毕竟荆州和益州近三十万大军压境。凌云又把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