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抚完俘虏之后,凌云回到南郑城中。

南郑城现在已经从紧张的气氛中恢复,毕竟荆州和益州近三十万大军压境。凌云又把近十万大军派去了武都郡,南郑城中的兵马严重不足。

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随后一拨一拨的俘虏也被押解,南郑城的百姓总算安心了。

伤兵在南郑城中受到很好的照顾,张鲁等归降的官员看到凌云打了如此的胜帐仅仅少量的伤亡,一个个心头唏嘘不已。

他们的心里甚至暗暗庆幸,投降凌云真的是不的选择。

至少凌云开始并未答应他做汉中太守,而事实上,凌云非常信任他,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惊喜。

在开始,张鲁还打算假意投降凌云,等凌云撤出汉中后再逐渐培植的势力,相机而动。

现在的他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凌云是不可战胜的,即便现在让他拥有一州的兵力,他也绝对不是凌云的对手。

甚至张鲁在现在就已经看到了刘表和刘璋的结局。

大战后的第二天,凌云派人给蔡瑁、李严各送去一封书信。

书信是让军士给射进营中的,凌云不确定蔡瑁和李严大败之后时候会恼羞成怒,杀掉信使。所以他只让人把书信射进营中,信使的生命也是生命啊。

信是凌云亲笔所书,劝告蔡瑁即刻率兵返回荆州,并做好归降准备。凌云自言,迟早将会率军进入荆州之地,若那时两下开兵,凌云必不会象现在这样客气。

给李严的信更是直言不讳,让他放弃用的抵抗,立即归降。

蔡瑁和李严虽然被凌云打败,但他们并未觉得凌云可以长驱直入,轻易取得荆州和益州之地。

投降的事,肯定没戏,这二人想都不用想。但他俩心中却各自揣测,是否在这里继续与凌云对战,毕竟凌云的大军先前带给他们震撼实在太大。

因为有伤兵在,蔡瑁并未立即撤军,而是派人返回襄阳,禀报刘表。

蔡瑁未动,李严自然也没有动,人家是来支援的,他没有先行撤兵的道理。

凌云给的期限是三天,如果三天之内,二人没有答复,凌云将会大兵压境。其后果让二人去想。

自从接到书信后,李严再次派人去武都郡见张任,请求大军支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得到张任已经归降凌云的消息。

同时他又派人返回刘璋处求援。

眼看着两天的一晃而过,军中的伤兵并未见起色,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第二天夜晚,蔡瑁将李严请到了大帐之中。

这还是两人兵败之后的首次见面,因为彼此军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了。

“李将军,凌云的书信,你如何看?”蔡瑁问道。

李严微微一笑,“不过是耸人听闻而已,若凌云真有如此实力,何必多此一举。我看他是虚张声势而已,前几日,他不过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乱我军心。才让他有机可乘。凌云军中多是骑军,在平地作战自然占据优势。你我军中骑军虽不如凌云多,但我们占据地利。你我的大营相距不远,凌云未必能一起攻击,若其攻打一个,另一方前去支援。到那时凌云必受前后夹攻。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树木业已处理,大营再不担心被凌云用火进攻。凌云的近十万大军在武都郡,张将军有兵马二十万,与黄太守兵和一处,绝对优势于凌云。凌云若想调动武都郡的兵马,则张将军必不会袖手旁观,在后掩杀,牵制徐晃所部。你我只须守住此处,任凌云的兵马如何进攻,我们制作木排防住凌云军中的箭弩,他必定难以取胜。依李某猜测,凌云必然是惧怕你我兵合一处,想用计yin*你我退去,而后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自以为聪明,没想到你我都是统帅大军之人,如何能瞒过你我的眼睛。”

李严说得头头是道,只是他不得不这么说,张任的兵马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他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蔡瑁给留在这里,共同抵抗凌云。他则等待刘璋那边的消息,如果战,刘璋自然会给他派来援军。如果退,只要刘璋给他下令,他立刻带军撤退走人,绝不在此地多留一刻。

而蔡瑁心中最大的顾忌也是刘表,二十万大军给带出来了,没出来几天,仗也不曾打过几次,就这么灰溜溜地,如何去见刘表。

所以他想至少要打一个胜仗再做计较,对于张任大军的事,蔡瑁他们在武都郡。至于归降一事,凌云控制得太严密了,除武都境内的人,外地人都不知晓。

而且虽然张任和黄权投降,各城池的旗号并未更换,依然用着益州军的大旗。徐晃严格限制了各城的百姓,短内不可随意出城。

诺大的武都郡,难免有刘璋的耳目,徐晃不得不防。

而做好这些安排之后,徐晃又接受了凌云新的命令,现在正在带军返回汉中途中。

这些情况,蔡瑁更是一所知。

二人谈论半天,彼此互相打气,蔡瑁终于打定主意,继续坚守待命。

军中的粮草是二十万人的粮草,如今已去一半军士,剩下的人更有富裕,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粮草不足。

第三天平安事,到第四天,蔡瑁得到禀报,凌云大军前来进攻。

蔡瑁立即派人给李严送信,让他掌握战机,互相配合,随时准备支援。

而后,他亲自来到大营前,观察敌情。

大营是建在两座山之间,以两侧三壁为屏障,外面是许多大树做成的防护架。一排排向前延伸,达五六十丈之远。

防护架彼此紧密连接,削减了的树木如一根根大刺一般,尖口朝外。若敌军进攻,必然要先搬开防护架。否则硬闯的话,不是被弓箭所伤便是被木刺扎伤。

平时蔡瑁大军行动时,都是挪开防护架,而后行动。

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时,防护架都是紧紧闭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军偷袭。

因为有了这个险要的地势,蔡瑁才对防守住大营房颇有信心。

来到营寨大门后,蔡瑁举目观瞧,只见对方的大军约有一万多人,全部都是骑军。

大军前面,有两员武将,正是于禁和高览。

见到这二人,蔡瑁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先前之败全是这二人所赐。

看见蔡瑁来到营前,于禁摆手中枪喊道,“蔡将军,可敢与我等一战。”

蔡瑁撇了撇嘴,道,“单打独斗就免了,如果二位将军能进得营中,自然会有人招呼二位。”

于禁摇了摇头,策马向后退了几步。

这时高览却来到了于禁先前的位置,“蔡将军,莫不是怕了我等不成。堂堂的荆州主将,蔡大将军不过如此啊。”

说完,高览哈哈大笑了起来。随着他的笑声,后边的军士也纷纷大笑。

蔡瑁能统领大军,自然有些气度,他丝毫没把对方的嘲笑当回事,只是紧紧地盯着对方,脑中不停地思索着。

看这架势,对方并未想攻营,如果要攻营,不能只带这么少的兵马。非常可能是对方的yin*之计,以少数兵力来此诱敌,在半路上设有伏兵,想让我等放弃险要的大营,出营做战。

蔡瑁心中很快就有了计较,他只是观察着于禁和高览的神情,并未做出任何反应。

似乎高览也此举并不能让蔡瑁轻易就范,他喊完并未再多说,只是立在大军前,与于禁看着大营之中。

虽然于禁与高览都是第一次来到蔡瑁的大营,但二人早从探马的口中了大营的详细情况。此地的确不易强攻,至少蔡瑁是这样认为的。

两方的主将都不再,只是互相对峙着。

蔡瑁没有任何反应,但他手下的大将黄祖却憋不住了,他走到蔡瑁身前施礼道,“蔡将军,末将愿请战,与于禁、高览一战。”

前几日,因为撤军殿后的事被蔡瑁训斥了一顿,他心中非常不爽。论武艺,他心里非常自信。只是撤退的时候,对方都用弓箭远射,根本没有近身作战的机会。他徒有一身武艺,却也不敢在箭雨之中停留过久,不得已他才随着军士败退。今日于禁和高览前来挑战,他自然想能出去战胜二人,在蔡瑁面前挽回一些颜面。

只是他自告奋勇之举却没有让蔡瑁有个好脸色。

蔡瑁看了他一眼说道,“黄将军,难道你看不出这是敌军的伎俩?对方方强攻,只得诱我军出战,若出战,防护架必然打开,你觉得对方时候趁此机会冲进大营?”

黄祖心中这个憋气,本来想**脸,不料蔡瑁却一点面子都不给,当着这么多军士的面再次训斥。

但他也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啊,黄祖再次施礼道,“末将受教了。”而后,强压心中怒气站过一旁。

他这边刚刚从蔡瑁身边走开,从大营里面跑几名军士,其中有一名身穿益州军服。

那名军士跑到蔡瑁身边,单膝跪倒,“蔡将军,我家李将军大营遭到围攻,李将军让小人前来报信,请蔡将军伸手支援。”

第一百九十一章山谷设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山谷设伏

惊闻李严大营遭到围攻,蔡瑁似乎明白了。为于禁和高览只带了万余人前来挑战,原来原因在这儿呢?

尽管蔡瑁意识到于禁和高览再次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他还是非常谨慎地询问那名前来报信的军士,“李将军让你前来求援,可有何凭证?”

那名军士从怀里掏出一支令箭,递了。蔡瑁仔细察看了一番,果然是李严的令箭。

“围攻大营有多少兵马?主将是谁?”蔡瑁继续询问。

“主将是满宠,大约有兵马六万。”军士回答道。

蔡瑁点了点头,这个兵力和他所知的情况相差不大。李严总共带来了八万人,前几次征战中损失过半,眼下不足四万人。对方六万兵马前去攻打,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围攻。

看了一眼兀自在大营外列队挑战的于制和高览,蔡瑁对那名军士说道,“速去回禀你家李将军,此处大营也有敌军,待本将军退敌之后便去支援。”

军士应了一声,快速离开。

蔡瑁沉吟片刻,他决定但方才所说,先击退营外的敌军,而后在支援李严。他的营寨有前后两个寨门,先前来报信的军士所走的正是后门。强敌环伺,蔡瑁自然要先解决后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