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汉灵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成员都知道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政事插手,军事不能碰,那是皇帝的禁区。

于是五人很有默契的沉默不语,参谋部的众人则是认真的看着地图,想要从有限的情报中知道些什么。

这时一名原本的议郎,此时的参谋开口道“陛下,臣愚钝,反贼派军住进当利,长广臣还知其用意。只因此二县乃是进军东莱郡的必经之路,若是占据此二县,朝廷大军只得攻城,而不得绕道。”

“一旦绕道,便会被其驻军前后夹击,然这不其县乃是远方一孤县,朝廷大军一旦进驻北海,不其县便犹如一死县,观反贼所作所为,皆是具有深刻含义,唯独此事臣百思不得其解。”

刘宏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这个参谋,能看出并敢说出自己的见解,也算是不错了。刘宏可不想什么事情都压在贾诩和程昱的身上,后来的诸葛亮便是后果。

于是刘宏便打算好生培养一番这些参谋,毕竟有贾诩和程昱这等大才在,通过对比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贾诩朝程昱使了个眼sè,程昱会意。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二人已经培养出了一些默契。

程昱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反则皆是海边之乡民,是故必然jīng通水xìng。相比原琅邪王刘据手中定有一只不弱的水军。此事虽大地仍寒,然下水亦无不可。”

“是故,有此水军在,不其县不仅不是死县,反而是一只扎在青州腹地的钉子。”

刘宏闻言沉默不语,陆军刘宏不惧,毕竟此时刘宏手中已经有了不少后世有名的大将。

但是水军,这就让刘宏无语了,此时的刘宏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水军,毕竟此时北方才是大汉中心,南方也一直没有大事发生。

不得不说,刘宏失算了,此时的他对水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这时太尉刘钜开口道“陛下,我大汉水军主要有两只,一只乃是荆州州兵组成,一只乃是扬州州兵组成。青州之地并无水军。若是命其中一只水军北上的话,先且不言所需时rì,只言南方将士能否适应北方气候,毕竟此时北方尚比南方寒冷。”

说道这里刘钜便打住不言了。

但是这一番话,却让刘宏更加高看刘据了,难怪会在此时起事,就是欺负朝廷无法调集水军啊!

若是只靠陆军,就算能平定了刘据的叛乱,也会损失惨重,毕竟反贼的水军可是能够直接攻打青州大部。

等到南方水军能够北上之时,刘据的反军已经成了气候了,那时等待刘宏的便是四面楚歌了。

想明白了这些后,刘宏对贾诩道“文和可有良策?”

虽然这么问会让程昱感到尴尬,但是程昱也不得不说贾诩的谋略却实是在自己之上。

贾诩思考了一番后,缓缓开口道“不知陛下是要快速平乱,稳定局势,还是击破其头脑招降那只水军?”

之所以这么问,那是贾羽已经看出来了刘宏对北方没有水军之事,已经极度不满了。

刘宏思考了一下后,回答道“文和明言,二者有何不同。”

贾羽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臣于西凉之时,曾听西域所来商人言,西域小国国主为防止麾下将领造反,曾规定将领叛变兵士从者,皆斩。若城主叛变民众从之者,皆斩。”

“此虽化外蛮夷所为,然此时可用之。”

“不可”贾诩一说完,太傅胡广便道“陛下,那东莱百姓皆是大汉百姓,若是按参谋丞贾诩所言,天下百姓必对陛下心存恐惧。届时有心人略一煽动,其民必反啊!”

知道贾诩是刘宏的心腹,而且刘宏亲政之后对百姓亦是甚好,不然太傅胡广定然会加上一句‘那商时纣王即是如此。’

刘宏此时很是犹豫,毕竟贾诩的方法还是可以一用的,至少可以让反军不至于太过壮大。

但是太傅所说的亦无一丝错误。

程昱眼中闪过一丝厉sè,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时应先派遣大军至东莱,压制反贼,以免其攻入北海,使事情扩大。具体攻略之事当交由前线将领。至于随军参谋便交由小臣吧!”

刘宏为了控制军队,设立了参谋随军制,大军出征后,参谋记录大军的一举一动,包括将领的决议与参谋所献之谋。

当然了,刘宏后世的经历高速刘宏,外行指导内行是很可怕的。

所以大军的决策权皆在大军主帅手中,参谋所献之谋,将领可以不听从。

但参谋必须记录,并且每rì皆要让将领查看签字。

这种手段虽然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是却可以有效的掌控军队。

虽然无法和后世的政委制度相比,但是刘宏自认为至少比明朝的太监监军制强多了。

刘宏看了一眼程昱,作为后世之人,刘宏自然之道程昱的狠辣。

让其做监军,那可以说贾诩的计谋一定会被实施了,而且到时候一切的后果都会让此次的主将承担。

想到这里,刘宏缓缓开口道“拟旨,刘据世受皇恩,不思回报,竟公然反叛,罪不容诛。命青州刺史统帅青州一万州兵进驻下密,北海中尉率三千郡兵进驻挺县,严防反贼攻入北海。”

“鲜卑祸患基本解除,命幽州之三万北军前往青州平乱。命张焕率并州北军进驻广平郡。此外命徐荣率五万新军火速前往青州城阳郡驻防,严防反贼从不其县攻击我朝廷大军后方。”

“命徐州刺史率一万州兵赶往琅邪郡驻防。(刘据造反,琅邪国除,改为郡)”

一道道命令从刘宏的口中下达,贾诩在下面不由暗暗点头,陛下英明,青州叛乱青州兵赶往最需要防守的地方,命远道而来的幽州北军前往,乃是为战局胶着时,一举击溃反贼。

张焕进驻冀州广平郡是防范此时有能力反叛的冀州藩王,徐荣赶往青州城阳郡是为了使反贼水军不得擅动。

至于徐州刺史出兵入琅邪郡,那就全是为了防范了,毕竟刘据是原本的琅邪王,不得不防。

贾诩不禁暗自想到,如此一来只要不是前线将领太过无能,此战必胜。

想到这里,贾诩又不禁的看了一眼刘宏,什么都定了,可是十余万大军要由谁统帅呢?陛下,这可是近年来难得的大战啊!

不光是贾诩,内阁的众人也发现了这点,但是这个人选可不是什么一州刺史,而是十万大军的统帅,内阁五人可不敢举荐。

不仅是下面众人不知何人可行,连刘宏此时都不知道谁合适,虽然徐荣很有才华,但是毕竟资历太浅了。

至于其他人,说实话刘宏并不信任,因为朝中的将领有太多都是世家子弟。

刘宏可不愿如此大的平乱功劳给一个不忠于自己的人。

何人可为帅?

ps:原本这章打算昨天也就是四号十点发的,可是不做这里打雷断网了,此时网来了,便急忙上传了。希望谅解。

第四十一章当利城下(二更)

何人可为帅?

这个问题令刘宏很是烦恼,随即刘宏神sè一动,缓缓开口道“朕虽为天子,然毕竟尚为少年,常常梦见朕在河间之时,母亲对朕的呵护有加,然朕却因国事繁忙,未能侍奉母亲身边,朕甚是羞愧啊!”

说完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下面的众人一听这话,有见识的便知道了刘宏的用意,那些见识浅薄的,无一不是原议郎,此时的参谋。

他们不知道,为何明明在说平叛的事情时,却突然说起了慎园贵人。

这时太傅胡广出列道“陛下,大汉以孝治国,陛下能有如此孝心实乃天下之福。臣以为虽与祖制不和,然此前却未有此等之事,是故,臣以为可将慎园贵人从河间接至洛阳,以皇后尊称。”

不得不说,胡广说的是实话,汉朝从未出现这种状况过,儿子贵为皇帝,但身系“藩妃”的董氏——不过是皇帝属下一个侯爵藩王的妻子。

所以,董太后既不能前往首都洛阳风光无限,也不能享有皇太后应有的权力;更何况,已有一位现成皇太后——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太后(窦妙)。

这就让刘宏生母董氏的身份尴尬了起来,好在刘宏于公元168年登基后,窦妙太后为了安抚她认为可以掌控的小皇帝刘宏,同意追尊刘宏生父刘苌为孝仁皇(只称皇,而非帝),尊称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

然而,难以预料的是,不过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宦官发动政变,窦氏全族覆没。刘宏趁势崛起,这时刘宏要将身为慎园贵人的董氏接到洛阳来,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来。

刘宏对于胡广的默契配合不禁暗自点头,随即道“拟旨,尊慎园董贵人为孝仁皇后。置永乐宫,仪如先帝尊叄Ч笕酥瘛!�

顿了顿后接着说道“执金吾董宠忠心爱国,能力出众,迁后将军,节制青徐两州军事。”

这道圣旨一出顿时让朝中一片哗然,这是什么意思?先是宋酆之女,如今又是董氏。难道皇上想要重用外戚了吗?

不提朝中大臣的反应,且说刘宏的圣旨下达后,大汉的战争机器便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大军不断的朝青州而去,整齐的队列,高昂的士气,所经之处,无不心惊。

建宁二年二月二十rì,后将军董宠率领大军赶到了下密,此时的下密已经进驻了青州州兵万人。再加上后将军董宠此次前来所带的五千骑兵,可为是大军云集啊!

进入下密后,董宠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主位上,对青州刺史道“不知刺史大人,前方战局如何?”

青州刺史起身道“回将军,反贼刘据已经占据了整个东莱郡,并派重兵进驻了当利,据斥候报,反贼至少有大军两万,是故下官才谨守城池,未敢出战。”

董宠闻言对一旁坐着的贾诩道“文和先生有何看法?”

刘宏为了万无一失,便以程昱需考虑修订律法一事,将贾诩派来做了行军参谋,而且在出发前反复嘱咐董宠,多听贾诩的意见。

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贾诩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董宠的心思,无非就是想要用这场功劳,给皇帝在军中的高层扎下根。

贾诩也乐得如此,便道“请问刺史大人,那长广县与不其县情况如何?”

青州刺史虽然不知道贾诩是何等人,但是董宠都如此尊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